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之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654979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之研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 容 提 要零售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与日 俱增, 逐渐成为许多商业银行的主要 赢利来源。 但目 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无论从理论认识 还是从实际操作来看,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发展银行零售业务,既是金融经济在我国个人经济领域不断深化的结果, 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自 我生存和自 我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文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 着重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分析制度变迁对我国个人 收入乃至个人金融需求产生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明了我国发展银厅 J 飞 零 I 业务的必 要性。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观点,遵循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特有规律, 通过国际比较总结

2、出几点对我国发展银行零售业务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并结合我 国银行零 初步思路彭务 ” 展 的 现 状 “ 问 题 提 出 了 促 进 我 国 银 行 零 售 业 务 进 一 步 ” ” 的全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概论, 第二部分为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 客观背景,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了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思路。关键词:银行零售业务个人金融需求个人信用制度引言当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国际发展趋势己经呈现出规模化、 多样化、 个性化、 细分化、电子化及国际化的明显特征,其发展有着深刻的原因背景。相比之 卜 ,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差距甚大, 在当

3、今世界经济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趋势下,尤其在我国加入WT O的背景下,必须加快我国银行零件业务的发展, 这是金融深化的客观必然。第一部分概论银行零售业务 ( r e t a i l b a n k i n g b u s i n e s s ) 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 义的 银 行零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个人和家庭、 个体生产经营者、 小型自 然人企业以及 小型法人企业提供的小额金融服务, 这是一个与银行批发业务相对应的概念。 狭 义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居民 个人和家庭、 小生产经营者以 及小型 自然人企业提供的各种小型金融服务,这是一个与银行公司业务相对应的概念。 商业银

4、行零售业务还有一个更狭义的概念, 即仅指银行对个人和家庭为主要对象 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实际也就是银行的个人和家庭零售业务。 这种零售业务的概 念在我国一般比较流行,所以本文也以个人和家庭的银行零售业务为研究对象。 银行个人和家庭零售业务的范围, 包括银行提供的与个人和家庭生活直接相关的 各种金融服务,如个人存款、 个人贷款、个人汇兑、个人结算、个人收付、 个人 u h 券投资、 个人担保、个人信托、 代理保险以及家庭理财等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 种金融服务。目 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规模很小,零售金融 的运行机制和体系还很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5、 但同时也应看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居 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 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抓住 机遇,积极拓展零售银行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一、银行零售业务产生与兴起的背景银行零售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可从花旗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 发展中略窥一斑。 花旗银行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一直独具创意, 领风气之先。 早 在 1 9 0 4 年就率先推出旅行支票业务:1 9 2 8 年5 月3日,又向储户推出无担保个 人放款业务;1 9 5 0 - 1 9 5 5 年,随美国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各种新型的个人银行服 务

6、应运而生,个人支票帐户及消费贷款激增;1 9 6 1年,首先创立第一张可转让 个人大额存单;1 9 7 7年,花旗银行设立花旗卡业务中心,通过便携而多功能的 A T M机和花旗卡, 使其颇受欢迎的“ 花旗提供2 4 小时服务” 广告宣传成为现实, 一举改变了美国消费者银行业务的面貌;进入8 0 年代,花旗银行更注重发展个 人银行业务, 银行在南达科他州及特拉华州设立分行, 以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1 9 8 5 年将客户的私人计算机与其系统相连,为客户办理 “ 直接银行业务” ;进入 9 0年代后,花旗银行通过电子银行业务、信用卡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为全球客户提供所需服务; 截至1 9 %年

7、底, 花旗银行己 发行6 1 0 0 7 1 张信用卜 , 通过将 信用卡做为一种首选的安全的支付方式来推广, 将一个以现金支付为主的社会发 展为消费者信贷的体系;1 9 9 8 年4月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公司成功合并,计 划成为美国个人金融服务业的可口可乐公司,并把这一做法在全球推广。银行零售业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产生与兴起是商业银行在客观环境变化的 情况下,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开拓和发展的结果,其原因有以下儿点:( 一)商业银行批发业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反映在G N P 年均增长 速度一 般都有7 % - 1 0 %,七十年代后,这一速度明显放慢,

8、年均G N P 增速不到4 % 这 就使西方各国企业对资金需求减少, 银行剩余资金找不到出路, 银企关系发t l :. 变 化。不仅如此, 许多确立市场信誉的企业, 除了可向商业银行借款外, J2二还 过 发行股票和债券在市场上募集资金。 这使得商业银行而临, J 证券公! 司 、 投资银行 争夺客户的竞争, 批发业务份额大幅下降, 商业银行不得不另谋出路。 在内在利 益机制的驱动下, 银行纷纷拓展业务范围, 对象广泛、 风险分散、 利润稳定的零 售业务,自然成为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策略后所开拓的一个重要业务领域。( 二)金融市场需求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七十年代美

9、国的实 际人均G N P己达一万多亿美元,并出 现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和日见庞大的富有 阶层。8 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零售金融市场的需求增长迅速 ( 见表 1 ) 01 9 8 7 -1 9 9 7 年美英日 三国 个人金融资 产表个人金融 资产总量 其中 ( 结构) 1 保险、年金 2 股票、债券 3 现金、存款 4其它美8 7 年1 1 . 5 0 兆亿美元国 9 7 年2 7 . 1 1 兆亿美元英国 8 7 年9 7 年8 5 6 6 2 . 5 5 亿英镑兆亿英镑妇一钵9 7年1 2 3 0兆日元2 8 . 2 %97 % 6 2 . 1 %资料来源: 惠平,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

10、与商业银行业务空间的拓展战略 , 奥而多投资研究中心材料.从以上三个国家的个人金融资产分析可以看出,1 9 8 7 年至 1 9 9 7 年十年间, 个人金融资产需求总量发展翻了一番多。 个人金融需求的增加和多样化必然对金 融中介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的发展, 随着金融 创新和各种金融衍生商品的出现, 金融市场日 益复杂, 金融风险日 益增加, 但同 时许多顾客不是工作太忙, 无暇顾及, 就是因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有限, 急需 金融中介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西方国家七十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为零售银行业的发展提 供了机遇。七十年代后,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

11、, 传统金融制度缺陷逐渐暴露, 在金融创 新的推动下,西方国家不得不实行以“ 自由”为特征的金融改革。英国于 1 9 8 6 年 1 0 月实行了被称为 “ 大爆炸”的金融改革,商业银行开始提供包括证券业务 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日 本政府在8 0 年代初期就开始实行 旧 本的金融自由 化” ,1 9 9 8 年6月正式实施日 本 金融改革法 ,取消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美国国会也于 1 9 9 9 年 1 1 月通过了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从! (U 取 消了 1 9 3 3 年制定的对银行业务限制的“ 格拉斯一 斯蒂格尔法案” 。这些金融改革 对银行的零售业务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12、, 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商业银行在 金融工具和银行业务上不断创新, 开始向个人提供包括证券、 保险业务在内的综 合性金融服务。( 四) 信息革命拓展了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空间。尽管, 从银行产生开始,个人存款就一直是其主要的筹资来源,但零卫 ; 业 务长期以来并没有成为一个完整全面的银行业务。这是由于过去个人客户分散、 单笔业务金额小、 单项业务成本比批发业务高, 开办零售业务必须厂 泛设立 分支 机构才能达到规模经营。但是,9 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尤共是网络的出现, 使银行业务可以大量运用A T M, P O S 、 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等低成木的渠逝( 见 表 2 ) ,为个人客户提

13、供低廉、快捷和方便的金融服务,从而改变了 过去以增设 分支机构为手段的高成本业务扩展方式,大大拓展了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空jf I o表 2 美国银行业渠道营业比重变化及交易成本 ( %)1 9 9 5 年1 9 9 8 年交易成木 ( 1 9 9 8年.单位美元)分支机构ATM 电话银行 网上银行 其他渠道1 . 0 0 左右 0 . 3 0 左右 0 . 5 0 左右 0 . 0 1 左右4131156756281016资料来源:F I D C资料二、九十年代国外银行零誉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据欧美等国的统计资料显示, 零售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比重与日 俱增, 逐渐成为许多商业银行的主要燕利来

14、源。 如1 9 9 4 年花旗银行3 4 亿美元的总收入 中, 消费者业务就占1 8 亿美元; 美洲银行1 9 %年个人银行业务的净收入为1 3 .0 5 亿美元,t 匕1 9 9 5 年增长 1 6 %, 1 9 9 5 年净收入比1 9 9 4年增长3 8 %;加拿大皇家 银行为私人客户的财富管理业务1 9 9 8 年赢利比上年增长7 %, 这项业务的股本回 报率 1 9 9 8 年高达4 8 . 3 %。对如此稳定而回报丰厚的市场,各家银行都显示了浓 厚的兴趣,从而推动了九十年代后银行零售业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业务模式由分支机构转向以电子化为主的多渠道服务方式。过去银行零售业务模式

15、非常简单,除了分支机构还是分支机构,每个分支 都是一个小型银行, 这一现象保持了三百多年,目 前正在改变. 这是因为消费者 的日常生活面临更大压力, 每个人似乎都很忙碌, 许多顾客, 特别是那些有钱而 没有时间的人, 特别需要及时而便捷的个性化服务, 而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广 泛运用使之成为可能.银行不再坐等顾客上门,而是通过分支机构、电话银行、 A T M 机、网上银行及信用卡业务等多种渠道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根据 1 9 9 6 年世界银行技术大会的分析和预测,各种服务方式的比重:1 9 9 4 年柜台式 占6 6 % 1 9 9 7 年下降为5 4 %, 预计2 0 0 0 年4

16、3 %; 1 9 9 4 年电话方式占1 7 %, 1 9 9 7 年上升为2 5 %,预计2 0 0 0 年3 4 %;电子网络这三年分别为 1 0 %, 1 4 % 和 1 6 %. 可以明显看出来未来服务方式的方向 将是电子化。( 二) “ 客户中心型”经营理念使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私人业务部 门纷纷成立。传统银行对私人的服务不在一个部门办理, 信贷业务、 信托业务与投资业务 等业务部门分开经营, 独立核算, 其结果是信息无法沟通, 客户不能共享。 在商 业银行业务不断发展、 创新的基础上, 更是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银行发现, 将 以 往各种分散的对私人的存、 贷、 汇等传统业务与信托业务 ( 如代客买卖金融产 品, 为客户制订私人理财计划, 提供诸如律师、 会计师、 证券经纪等特定领域的 专业服务) 集中在一个业务部门 办理将会有更大获益, 于是针对客户具体情况( 如 不同经济收支状况、个人风险偏好、个人投资期望收益率等) ,满足客户不同需 要的私人银行部门就在传统银行业务部门与信托部门的协同下产生了。实践证 明, 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