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4936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4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前 言 前 言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 15%,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 14%和 17%,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当前,钢铁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行业企业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行业技术管理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蓄热式燃烧技术是采用蓄热式装置回收利用烟气余热的节能减排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利用低热值

2、煤气,降低燃料消耗, 同时可有效降低NOx排放浓度, 减少温室气体CO2排放,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本实施方案计划用 3 年时间(20102012 年) ,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针对性地推广轧钢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预期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轧钢加热炉占比达到 70%以上,形成 100 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将为钢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节能降耗,促进行业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目 录 目 录 一、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1 (一)蓄热式燃烧技术概况 .1 (二)应用现状 .2 (三)存在问题 .3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

3、二)基本原则 .4 (三)建设目标 .5 三、主要内容.5 (一)范围和条件 .5 (二)建设内容 .5 (三)实施进度 .5 (四)项目投资估算 .5 四、组织实施.6 五、配套措施.6 1一、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一)蓄热式燃烧技术概况 (一)蓄热式燃烧技术概况 蓄热式燃烧技术是采用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空气或气体燃料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达到最大限度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助燃介质或气体燃料温度的目的,从而降低燃料消耗。 1技术特点 (1)烟气热量充分回收。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燃烧产生烟气的显热被最大限度回收,助燃介质或气体燃料被预热到 1000以上,排烟温度低

4、于 180,实现燃料化学能的高效利用,炉窑热效率比常规加热炉提高 10%30%,能耗降低 30%40%。 (2)NOx排放量低。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燃料在高温低氧浓度下燃烧, 可有效控制NOx排放量, 同时有效减少CO2排放量和炉内氧化烧损。 (3)充分利用低热值燃料。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可使低热值煤气达到足够高的燃烧温度,炉内温度分布均匀,为加热炉高效利用低热值煤气创造了条件。 2蓄热式燃烧主流技术 在钢铁企业中,蓄热式燃烧技术主要应用于轧钢加热炉、热处理炉、钢包烘烤装置等。其中蓄热式加热炉基本分2为内置通道式加热炉和蓄热烧嘴式加热炉。 (1)内置通道式加热炉主要特点:把蓄热室和炉体有机结合

5、为一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蓄热体采用陶瓷小球,集中换向,运行费用低;采用空气、煤气双蓄热,热效率高,炉温均匀,钢坯烧损低;炉型结构较复杂,对耐火材料的理化指标性能要求高。 (2)蓄热烧嘴式加热炉主要特点:把蜂窝状蓄热体和烧嘴有机结合为一体,并有换向系统;通过调整烧嘴热负荷来调节炉内温度,加热炉各段温度调节灵活方便;炉型结构与普通加热炉相似,便于检修;烧嘴结构采用集中换向和分散换向方式,燃烧间断时间短,换向时管道内残留煤气损失较少,有利于节能;维护工作量较大,但检修时间短,停炉时间短。 上述两种蓄热式燃烧技术在国内冶金企业都有应用实例。蓄热烧嘴式加热炉的显著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二)

6、应用现状 (二)应用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钢铁行业的加热炉(含热处理炉、再加热炉)超过 1100 座,其中,长材轧机加热炉约占50%,中宽带轧机和窄带钢轧机加热炉约占 12%,热连轧机和中厚板轧机(含热处理炉)加热炉约占 22%,无缝钢管轧机加热炉(含再加热炉)占 16%。 在全国1100多座加热炉中有440余座已采用蓄热式燃烧3技术,约占 40%。在已有的 440 余座蓄热式加热炉中,长材轧机加热炉占 68%左右,中宽带轧机和窄带钢轧机的加热炉占 14%左右,中厚板轧机(含热处理炉)的加热炉占 9%左右,热连轧机的加热炉占 7%左右,无缝钢管轧机的加热炉仅占 2%左右。 不同类型轧钢加

7、热炉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的比例相差悬殊。如,长材轧机加热炉应用占比约为 55%,中宽带轧机和窄带钢轧机加热炉应用占比约为 46%,中厚板轧机(含热处理炉)加热炉应用占比约为 40%,热连轧机加热炉应用占比约为 21%,无缝钢管轧机加热炉(含再加热炉)应用占比约为 6%。 (三)存在问题(三)存在问题 一是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节能潜力尚未充分挖掘。目前,全国未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的加热炉约占60%,扣除产品结构、地区差异、企业特点等影响因素,该技术应用仍有很大空间,尤其焦炉煤气充足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对蓄热式燃烧技术节能效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二是热连轧和无缝钢管轧机加热炉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的比例较低

8、。该技术在长材、中宽带和窄带钢、中厚板轧机加热炉应用占比较高,而热连轧和无缝钢管轧机加热炉对应用蓄热式燃烧技术要求较为严格,企业难以实现稳定生产和节能降耗的有机结合,应用占比较低。 4三是蓄热式加热炉本身存在技术进步空间。如:蓄热室蜂窝体使用寿命较低,价格昂贵;加热炉操作系统复杂,换向装置故障率较高;钢坯加热温差较大、炉压不稳定、烟道露点腐蚀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引导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方向,积极推广蓄热式燃烧技术,提高钢铁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为实现钢铁行

9、业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企业主体原则。企业是节能降耗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要通过加强政策导向和信息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自主实施节能技术示范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推动蓄热式燃烧技术项目建设。 2坚持整体推进与分年度实施相结合。方案的实施坚持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并结合资金安排、市场环境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年度、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蓄热式燃烧技术项目稳妥有序推进。 3坚持技术推广与产业调整和振兴相结合。方案的实施将与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结合,把重点节能技5术示范推广作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加快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

10、项目建设并尽快形成节能能力。 (三)建设目标 (三)建设目标 在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施一批轧钢加热炉蓄热式燃烧技术示范项目,使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的轧钢加热炉占比达到 70%以上,预期实现 100 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主要内容 (一)范围和条件 (一)范围和条件 钢铁企业生产主体设备符合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的要求,不考虑限制类和淘汰类的主体设备。 (二)建设内容 (二)建设内容 本方案的实施重点是提高热连轧机和中厚板轧机加热炉的蓄热式燃烧技术应用比例,分别达到 50%和 70%;支持连续棒材轧机和高速线材轧机全面采用该技术。

11、蓄热式燃烧技术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蓄热体、 换向系统、管路系统、控制系统及配套公辅设施等。 (三)实施进度(三)实施进度 实施期为 3 年,即 20102012 年。 (四)项目投资估算(四)项目投资估算 计划实施蓄热式燃烧技改工程项目的加热炉 170 座,预6计投资 9 亿元(不含加热炉改造投资)。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单位 (一)组织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二)实施主体 (二)实施主体 符合条件的钢铁企业。 (三)参与单位 (三)参与单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设计单位及节能技术服务机构等。 五、配套措施 (一)

12、加大对蓄热式燃烧技术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一)加大对蓄热式燃烧技术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 积极落实国家已出台的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围绕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项目建设以及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使用国产化设备。 (二)完善多元化的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投融资机制(二)完善多元化的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投融资机制 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 吸引和带动社会各方面投资, 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推动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方式,通过市场渠道筹集节能减排资金。 (三)加强对蓄热式燃烧技术项

13、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三)加强对蓄热式燃烧技术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 7各地方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和管理,定期组织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对项目节能效果和实施水平等进行后续评估,确保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实现预期节能效果。 (四)完善蓄热式燃烧技术评价标准和应用规范(四)完善蓄热式燃烧技术评价标准和应用规范 建立和完善蓄热式燃烧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加快研究制订并严格执行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应用规范,以指导和规范项目投资建设与稳定运行,促进蓄热式燃烧技术的推广实施。 附件: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实施项目表 8附件: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实施项目表 钢铁企业蓄热式燃烧技术推广实施项目表 其中: 序 号 企业名称 加热炉 座 数板材加 热炉 长材加 热炉 管材加 热炉 1 首钢总公司 6 6 2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