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针灸的发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654699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针灸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针灸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针灸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现代针灸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现代针灸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针灸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针灸的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现代针灸的发展现代针灸的发展 梅万方教授 梅万方教授 袁其伦主任医师 袁其伦主任医师 (伦敦中医学院 英国) (伦敦中医学院 英国) 1. 现代针灸的历史现代针灸的历史 11发展纪事 1958 年在上海首先施行的针刺麻醉下扁桃体摘除术的成功,标志着现代针灸学 的诞生。后来又经过应用当代最为先进的现代神经-体液理论对临床和理论方面的深 入探讨,于是在 1971 年由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对外宣布了我国针刺麻醉术 的成功及其理论研究成果。由此体现了现代针灸学这一新一代的针灸学体系的初步 形成。 12 学术基础 一、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研究经络本质及其生物物理属性。二、探讨针灸针 麻的原理及规律,已

2、深入到电生理学、神经化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领域。三、 上个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激光、微波、超声波等刺激疗法为代表的现代针灸器具。 四、为现代针灸学体系的总结归纳和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五、针灸针麻已进入了 现代世界医学的行业。 13 针灸器具 在当代,针灸器具得到了最全面和最先进的发展。梅万方教授在1978年率先发明 了一次性针灸用针,用现代消毒手段将其处理后已在现今临床大量应用。另外,如 激光针灸仪、微波针灸仪、超声波针灸仪、以及电脑针灸仪等等。这些新一代的针 灸器具,不仅实现了针灸刺激的无形化、无痛化、量化和智能化,而且也促进了针 灸机理的深入研究。 2. 现代针灸的学术发展现代针灸的学

3、术发展 2-1 三种针灸学并存问题 随着 1972 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针灸热”、“针麻热”广传国际。这是 中国针灸学现代化的成果引起了现代社会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古代和近代针灸 学也顺应潮流相应在国内外得到了重大发展,由此三种针灸学相辅相承,形成了相 当长一段时间的针灸繁荣局面。但学术界不重视近、现代针灸成果的宣传和普及。 由此中国不仅将会失去海外近、现代针灸的学术市场,而且也会影响到中医针灸的 形象和发展。 12-2 针灸学现代化问题 面对针灸医疗在国内步入低谷的客观现实,应大致是属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因 此当务之急是在巩固传统针灸学阵地的同时,应该因势利导加大针灸学现代化的力 度。以

4、此从战术上繁荣针灸学术,使中国针灸从整体水平上不至落后于世界科技水 平;又以此从战略上创新针灸学术,使中国针灸的现代水平仍然可以引领世界针灸 潮流。 2-3 现代针灸的学术发展方向问题 2-3-1辨证论治的思路 已经有实验资料认为经络是整个人体的自控系统,其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 就非常符合辨证精神。这样不仅对认识经络本质很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针灸疗效也 大有助益。梅万方教授在新近于上海召开的全球医学高峰会议上,就报告了这种思 路再与当前西医学发展的循证医学相结合,则对创造发展成一门崭新的全球医学提 供了学术基础。 2-3-2生物电学的思路 实验已经证明神经的传导就是生物电的传导,目前认为经络是

5、人体内电的通路, 所以电针或电极刺激可以产生良好的疗效。我们伦敦中医学院就非常倡导能量医学 科学研究,开发了亚美迪系列电针、TENS及激光针灸仪器。由于电的能量,以及电 磁波,甚至激光的临床大量应用,使现代能量中医学乃至光子中医学都应运而生 了。 2-3-3全息医学的思路 随着生物全息现象的研究,其中颇有疗效的耳穴疗法就是一热门话题。上个世 纪50年代法国诺吉(P.Nogier)医生提出的倒置胎儿型耳穴图一下风行世界,但他 又提出了正置和横置两图,就说明胎儿型耳图不够特异性。袁其伦医生在1996年提 出的脑型耳穴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此来认识全息思路就更为有利。 2-3-4神经学说的思路

6、鉴于神经学说已有了成熟的理论和医学实践,这种思路比较合理地认识了经络 及针灸在医治中的作用和效应,因而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尽管西方大多数针灸医生 都喜欢强调神经科学,特别是我国经络研究的攻关队伍也是从神经学说的立场出 发,多年仍然未取得突破性成果。这种基本局限于近代针灸学内容的研究思路,看 来很有加以调整的必要性。 2-3-5经络本质的思路 要继承传统精华,必须首先要继承古代医家的发展思路,这是很多人都未认识 到的。我们从古代黄帝内经中领悟到了经络本质的思路。通过本质式继承传统 精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和针灸针麻机理的“系 统性调节学说”- 其中就是经络系统在本质上早

7、就反映了的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 合结构。 23. 现代针灸学的问题现代针灸学的问题 3-1现代针灸学概念 我们认为,基于形成和研究特点,现代针灸学的概念应该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知 识为基础,去整理和指导针灸学的理论、法则和临床实践的一代新针灸学。可以说 最有传统针灸学基础和实验针灸学资料支持的,以及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当数袁氏的 现代针灸学了。其中,不仅有 100 万字的三部现代针灸学专著的支持,而且在 2003 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了国家级继续教育的两项目。 3-2 现代针灸学内容举例 如研究经络学说方面,在上述三书中通过要素分析,深刻地论证和揭示了血管 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是最能体现经络作用

8、的外周物质基础,下丘脑是这种血管- 神经复合结构的中枢物质基础。现代针灸学以对经络本质的科学理解为必要前提, 明确了这种复合结构在针灸针麻的系统性调节机理中有枢纽性的重要作用。由此不 仅使针灸学仍然以经络的物质性和功能性为基础,而且反证了经络结构的现实性和 可认识性。 又如文献表明,自恃科学和先进的西医学至今对外周交感性传入神经还尚少研 究。但它在穴位感应、经穴-脏腑相关中起到了重要的实质作用。由此现代针灸学把 穴位以其实际结构分类为皮神经穴、混合神经穴、血管神经穴、淋巴管(结)神经穴、 压敏穴、痛敏穴、一般穴(无突出结构者) 。这样就可以深刻认识经穴-脏腑相关中的 特异性反射和非特异性反射,

9、以及循经感传现象等等。 再如针灸刺激可以通过上述两种反射进一步激活体内的生理应激系统,分别实 现一般性(反射性)调节、防御性(兴奋性)调节、交感抑制性(抑制性)调节。由此阐释 针灸针麻强身治病和多种功效提供了规律性的说明,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就 是针灸针麻的生理应激原理。 在临床中科学地发挥了诊断、选穴、施治立法、针灸方法及刺激量等的内涵, 并创造了颇有特色的复合诊断法和复合治疗法。前者包括现代医学病名和整体或局 部交感神经的机能状态两方面,为此强调了望、问、切、按、检的经络新五诊法; 后者包括逆反法、顺应法、抑衡法、通激法、防疫法、复兴法等针灸的复合新治 法。这样不仅体现了和发挥了中医的辨

10、证施治,而且使现代针灸临床的科学性更 强、规律更清楚、含义更准确,进一步提高了各种疾病的疗效。 4.当前针灸学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4.当前针灸学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4-1 当前针灸学更需要现代化的创新 当前西医学又发展到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循证医学的阶段。这种建筑在当代科 技水平上的高级循证方法,自然要比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要时代化得多。这就提示 了我们:中医学及针灸学都不可老是吃祖先们的老本,需要创新,需要现代化!例 如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精华,创新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我们正 在为此努力。 34-2 应该真正落实“百家争鸣”的方针 “百家争鸣”的方针未能真正落实。现代的或结合国外最新科

11、技的学术思想, 要么被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要么给你扣上一顶“灭汉兴洋”的大帽子,让你处处 吃闭门羹,表演着叶公好龙!那种强调传统至高无上的学术思想表现为因循守旧和 固步自封,实是中华医学发展的一种悲哀。 4-3 全球医学与针灸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一贯强调医学发展,应该是在倡导循证医学(EBM)的同时,也加强辨证医 学(DBM)的研究,从而担负起发展新的全球医学的责任。中医及针灸中的辨证思 维,是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的。针灸学现代化一方面可以挖掘针灸学中的精华并应 用于临床实践;另一方面又可提升新的全球医学内容并更好地服务于全球人类。我 们伦敦中医学院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由上可知, 新时期

12、要求我们一方面发扬光大传统中医学中已有的辨证思想,另 一方面又紧密地与循证医学结合。全球医学发展的未来展望,已经给中华医学带来 现代化的需要及与当今主流医学接轨的机遇。实现全球医学的统一问题,关键在于 如何使中医在现代条件下走向正规化,主流化和综合化。针灸学的现代重大发展已 经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做出了现实的榜样和范例,因此我们大家都应该满怀 希望地迎接这一医学新时代的到来! 4现代针灸的发展现代针灸的发展梅万方教授 袁其伦主任医师 梅万方教授 袁其伦主任医师 (伦敦中医学院 英国) (伦敦中医学院 英国) 1. 现代针灸的历史现代针灸的历史 11发展纪事 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

13、国进入到了现代社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 展中医事业,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针灸的研究、医疗、教学机构。从此以后,传统 针灸学的教材针灸学列入了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古代 (传统)针灸学得到了蓬勃发展。通过一个世纪发展的近代(新式)针灸学也渗透 到了针灸学之中。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在传统针灸学的教材中增加了穴位的解剖学内 容。特别是经络、穴位被赋予了神经学的意义,使中西医结合研究针灸的势头越来 越强,从而为针灸学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和学术基础。 一般认为,1958 年在上海首先施行的针刺麻醉下扁桃体摘除术的成功,标志着 现代针灸学的诞生。后来又经过应用当代最为先进的现代神经-

14、体液理论对临床和理 论方面的深入探讨,于是在 1971 年由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对外宣布了我国 针刺麻醉术的成功及其理论研究成果。由此体现了现代针灸学这一新一代的针灸学 体系的初步形成。随后对经络本质、循经感传机理、针灸针麻原理、穴位实质、刺 灸方法的功效等的实验研究更为全面。临床实践也证实了和提高了针灸对内、外、 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多种病症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针麻下开颅手术、聋哑 人的治疗、风湿病症的卓著疗效都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对 针灸治疗一百多种病症作了肯定和推广。 12 学术基础 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使现代针灸学的学术思想日趋系统化和成熟 化。现将其学

15、术基础的特点归纳如下: 一、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研究经络本质5及其生物物理属性,已涉及到电、光、热、声、磁、核等多个方面。二、以现代医 学最新进展来认识和探讨针灸针麻的原理及规律,已深入到电生理学、神经化学、 内分泌学、免疫学等领域。此举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医学整体上的结合。三、在针 灸器具方面,以上个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激光、微波、超声波等刺激疗法为代表,表 明现代科技与古老针灸疗法的结合及发展,就成为了现代针灸器具。四、针麻临床 的新发展及研究促进了针灸针麻理论的提高,而理论的提高反过来又指导着针灸针 麻的临床实践。二者的互相促进,也就为现代针灸学体系的总结归纳和深入发展奠 定了基础。五

16、、针灸针麻已进入了现代世界医学的行业。环球性的“针灸热”反映 出中国针灸学已成为当代人类保健、医疗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3 针灸器具 在当代,针灸器具得到了最全面和最先进的发展。就是经常使用的毫针,经过 梅万方教授在1978年率先发明了一次性针灸用针,用现代消毒手段将其处理后已在 现今临床大量应用。另外,针灸器具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者,出现了如激光针灸仪、 微波针灸仪、超声波针灸仪、以及电脑针灸仪等等。这些新一代的针灸器具,不仅 实现了针灸刺激的无形化、无痛化、量化和智能化,而且也促进了针灸机理的深入 研究。 2. 现代针灸的学术发展现代针灸的学术发展 2-1 三种针灸学并存问题 随着 1972 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及随行记者的采访和体验,“针灸 热”、“针麻热”广传国际。这应该是中国针灸学现代化的成果引起了现代社会的 极大关注。与此同时,古代和近代针灸学也顺应潮流相应在国内外得到了重大发 展,由此三种针灸学相辅相承,形成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