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教育家那样办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4503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像教育家那样办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像教育家那样办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像教育家那样办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展台 2016年12月29日星期四电话: 010-822968888229687911像教育家那样办学武汉大学教科研助推武汉中小学校校长走向教育家境界的探索化零为整,提炼反 思,倡导“像教育家那 样办学”今天的教育,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校 长?如何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应具备什么样 的标准?在组织实施武汉市教育家型校长高 级研修项目期间,这些问题曾长期徘徊在程 斯辉教授的脑海。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曾明确指出: “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 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 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 教育家,倡

2、导教育家办学。 ” 谈及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型校长办学, 一直在教育研究战线耕耘的程斯辉教授指 出, “倡导教育家办学”除了表明教育事业 需要热爱教育、懂教育和愿意终生从教的人 即教育家来办,还说明当下办教育的人大多 数还不是教育家,或离教育家办学的要求很 远。 基于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家 型”校长队伍摆在了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的 面前。2014年,武汉市确定了教育家型校 长高级研修项目,程斯辉教授被选定为项目 负责人。 多年来,程斯辉教授主持了中国高校教 育家办学问题研究、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 究、武汉教育家型校长、教师成长机制研究 等课题,将校长研究作为研究的重心,主持 撰写出版了中国近代

3、大学校长研究 新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 科教兴国的先驱 教育家张謇传 厚生务实巾帼楷模金 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 功盖珞嘉“一代 完人”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 蔡元培 画传等多部著作,撰写了大量有影响力的 学术论文。此外,程斯辉教授深知教育研究 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 在关注和研究历史上的著名校长时,他更加 关注当代著名校长的办学实践和鲜活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对湖北仙桃的武家舫校 长的办学实践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跟踪,于 2013年主持出版了孝雅教育探索基 于湖北仙桃市仙源学校教育实践的研究 , 该成果获得首届基础教育类国家级别教学成 果二等奖。 上述丰硕的成果,不仅折射出程斯辉教 授

4、对当代校长群体的研究情有独钟,更是他 用心做好武汉市教育家型高级研修项目的小 小注脚。 “校长是办学的关键,是学校管理的核 心,是学校发展的主导力量,助推校长像 教育家那样办学 ,进而走向教育家境界, 可谓之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提升 办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程斯辉教授说,从 优秀校长走向教育家境界的过程看,其重要 的标志不仅是校长办了一所或几所为社会所 认可的学校,而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理 念与办学思想,并且这种办学思想通过著 作、文章、演讲等表达出来被外界所了解、 接受和一定程度的认同。 为此,在研修期间,项目组专家除了要 求参训校长定位教育家型校长的目标追求 外,还适时引导和强化

5、校长将表面的经验上 升为理性的认识,将零散的观点变成系统的 主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以程斯辉教授为代 表的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参加研修的校长 们积极深化研修一体、践行“研学共振” “化零为整” ,把平时零散的治校经验、教 育心得、反思感悟进行系统化、逻辑化、 科学化的归纳梳理,用实际行动书写着 “像教育家那样办学”的理想和追求,并将 各自的教育探索、学校特色创建成果实现 了转化和物化。近日,在项目组专家指导 下,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武汉教育家型 校长研究丛书16位研修校长撰写的16 本学术著作,可谓是本项目研究进修成果 的一个集中展现。 “可以肯定地讲,这一成果在武汉市校 长研究、校长研修的历

6、史上是首次。这也 是武汉大学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实践 相结合,践行学校顶天立地发展战 略,为地方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服务的 积极诠释。 ”程斯辉教授感慨地说,可以预 见,武汉教育家型校长研究丛书的出版, 将产生较长远的影响,对激励武汉市广大 的中小学校长立德、立功、立言,努力 “像教育家那样办学” ,努力成长为教育家型 的校长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王小占)“贵校的 五行教育 一书的体例还可以,关键问题是,第二章节独立地畅谈五行文化有些不妥,有点偏离主题,希望你再结合办学 理念进一步概括提炼下,尽快完成! ”12月8日,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三楼,该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斯辉教授格外忙碌,他

7、一边操 持学院日常事务,一边见缝插针地指导着自己的“特殊学生”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校长孔德勇。 “作为整日奔忙在基础教育一线的管理者,我们重管理轻研究、重经验轻反思,对学校办学经验的深入研究、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较 少。 ”拿着即将付梓的样书,作为“武汉市教育家型校长高级研修项目”学员的孔德勇说, “这是我上交的特殊作业,也是程教授智慧和汗 水的结晶” 。 2014年初,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为打造一批教育理念先进、领导能力出色、管理水平高超,并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教育家型校 长,促进武汉市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特设计了“武汉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育家型校长高级研修项目” ,并选定武汉 大

8、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中国教育家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程斯辉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旨在通过研究、培训、跟踪指导 等方式,对来自全市的29位小学校长的办学经验进行研究、总结,对办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反思、诊断,进而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的形成,提升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水平。 经过两年多的“修炼” ,参与研修的29位小学校长们一致认为,在程斯辉教授等指导专家的悉心指导下,不仅各自学校的办学理念 进一步明晰、办学特色优势凸显,而且自身也获得了专业成长,争做教育家型校长的信心更足了。成为教育家型校长应具备哪些核心素 养?如何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精准提炼? 中小学校长如何带头开展教研?2014年5月

9、10日至11日,在武汉大学,参加教育家型 校长高级研修的学员进行首次研修。 程斯辉教授围绕“教育家成长规律” “学校办学特色创建” “学校教育科研”等 主题,深入浅出、声情并茂地给29名学员 集中授课。他从当代校长该如何定位自己 的教育家之路、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的过程 和规律是什么、校长如何抓住机遇走向教 育家等多个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 学员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充分阐释,精彩 的主题报告拉开校长研修的序幕。 研修期间,程斯辉教授还深入地和来 自基础教育一线的校长们亲切交流探讨, 不仅为抽身繁重校务前来进行“充电”的 校长点赞,还就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向学员 解读了提升校长影响力应具备的“六力”

10、: 有活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有领导力、执 行力和坚持力。他希望有影响力的校长应 向教育家型校长努力,继续凸显创新力, 持续提升贡献力,不断修炼教育家的品质。 通过专家授课、指导,研修者不仅明 确了教育家型校长的研修目标,更激发了 追求卓越的动力。项目参与者纷纷表示, 作为长期奋斗在湖北教育战线的资深教育 专家,程斯辉教授的报告、指导既有基于 理论的思想引领,也有回归实践的方法指 导,给一线的校长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 帮助。 对于这些特殊的研修者武汉市小 学校长群体的佼佼者,以程斯辉教授为代 表的学界专家更加关注的是,什么样的教 研活动极受一线校长欢迎?研修学员自身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对于办学经验

11、丰富、 处于职业发展“高原期”的校长们,怎样 开展“升级版”的研训? 为了激发研修活动新的增长点,经过 一番深思熟虑,身为武汉市教育家型校长 高级研修项目的负责人,程斯辉教授除了 制定研究计划、组建研究团队,选定跟踪 指导专家外,还在研修方式上做好创新的 大文章,创造性地提出“研学共振”的研 修理论确定了“以研究促进修”的基 本思路,即采用研究为主的方式来带动进 修,以研为主,研学共振,同时以“像教 育家那样办学” 、成长为教育家的高目标和 高标准来要求这批优秀校长。 “对于研修的理解,我认为它不同 于以往的培训、进修,它是研究与进修的 统一,蕴含着是以研究促进修的 设计,是强调在研究的基础上

12、促进进修者 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程斯辉教授表示,正 因如此,此次教育家型高级研修的实施充 溢着浓浓的“科研味”项目组将研究 的精神、研究的思路、研究的目标、研究 的任务、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规范、研究 的要求等渗透在本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本 项目的实施,实际上创建了一种以研究 促进修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新模式。 ” 此外,为了确保为期两年的研修取得 实效,程斯辉教授还明确了校长进修与研 究的目标和任务。他将校长们在本项目实 施中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概括为“七个一” : 拟定一份个人研修计划;制定一份学校发 展提升计划;选定一项办学特色创建项 目;提交一份办学经验总结报告;撰写一 篇以上教育研究论文;

13、组织一项教育展台 宣传报道;出版一本教育著作。谈及制定“七个一”目标任务的初 衷,程斯辉教授表示,这些校长具有很强 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教育,热爱学 习,奉献教育,并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的改 革创新,取得了业界公认的成绩, “校长们 有完成这些任务的基础与能力。我们通过 强化研修任务和目标要求,旨在让他们有 可能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 同时,程斯辉教授也毫不讳言地指 出,不可否认,由于校长们“名盛事多” , 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使其不少人出现了“高 原”状态:有的人生目标开始模糊,有的 事业激情开始减退,有的常被消极情绪困 扰,有的克服工作困难的斗志下降,创新 动力不足。 “基于此,我们通过

14、制定两年内 完成七个一的学习目标,旨在给他们 注入一针强心剂 ,激发其新的追求,促 使其恒久地保持对教育的热情与激情。 ” 然而, “七个一”的硬性作业要求提出 后,不少校长向程斯辉教授“诉苦” : “平 时我写篇理论文章都头疼,更甭提一本教 育著作了,这个硬骨头太难啃了” “办学经验我有,但将办学经验体系化、科 学化,平时我都没有考虑过” 面对一些校长在完成研修目标任务过 程中打退堂鼓,程斯辉教授及其团队成员 李保强教授、蒲蕊教授、黄解放校长、周 彩华校长、石少波校长等总是耐心地进行 鼓励和指导,做好校长们的思想工作。 “七个一的目标任务,对于校务繁忙 的校长们来讲,不努力是不易完成的。尤

15、其是要求校长基于自己的办学实践,确定 选题撰写一部能够体现自己办学思想、办 学特色的著作,而非简单的成果汇编。 ”程 斯辉教授说,一次,某远城区小学校长对于将办学实践经验进行体系化、系统化、 科学化的归纳总结表示“很困难” ,为了消 除该校长的畏难情绪,他顺手拿起一张纸 幽默地鼓励道: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教育家 型的校长,既然目标是家 ,那就得有扎 实的理论成果支撑。你看,单就几张纸的 文章能立起来吗?一本书才能立起来嘛。 ” 话毕,该校长欣然一笑,默然点头。 同时,程斯辉教授坦言, “七个一”的 目标任务的确定得到了武汉市教育主管部 门领导者、管理者的认可与积极支持, “他 们利用有关场所不

16、断强化项目研修校长的 研修目标要求、研修任务意识。这是武汉 教育家型校长研修主要任务能够实现的重 要保障” 。 此外,为了保证“以研究为导向”的 研修初衷真正“落地” ,除了传统的组织学 员听专家报告,集中理论学习、异地教育 考察外,项目组还组织校长参加中国教育 学会现代学校联盟高峰论坛、开展小组讨 论,周密安排每一阶段的研修任务。在第 一阶段的研修期间,校长们共听取了七位 专家的讲座,涵盖了教育形势的分析、学 校管理思想与理念的引领、教育科研的培 训、教育的评判与质疑、思维方式的拓展 以及教育家精神的榜样引领等内容,并围 绕专家报告开展了热烈的分组交流讨论。 两年多来,这种浇根式、研讨式的研 讨培训已举办了30余场次,让每一位参研 参训校长在研修中都获得了专业成长。 “这 种以研为主、研学共振的培训模式和七 个一的研修目标,不仅让我们收获了沉 甸甸的办学智慧,更唤起了我们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的激情。 ”武汉小学校长李强 说。“作为教师就应该热爱并全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