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课件——关于国家性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54496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6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课件——关于国家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宪法课件——关于国家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宪法课件——关于国家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宪法课件——关于国家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宪法课件——关于国家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宪法课件——关于国家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课件——关于国家性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国家性质一、国家性质的概念 (一)关于国家的两种对立的理论 1、资产阶级法学认为: (1)国家是一种人的集合体,它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人;二是土地;三是主权。 (2)作为国家机器的国家,即政府,是契约的产物,是暴力作用 的产物等。 2、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国家历来就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 统治,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专政的工具,或者说是阶级统治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不承认国家是人的集合体的说法。 3、两种观点的根本不同就在于是否承认国家的阶级性。 (二)国家性质的含义 国家性质又称为国体,它是指在一个国家中, 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处于统治地位,掌握国家 权力,哪些阶级是统治阶级的同盟者,哪些

2、阶 级处于被统治被压迫的地位。 (三)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1、国家的经济基础。任何国家政权都是建立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从根本上说,国家 政权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在一定经 济基础之上,必然产生相应性质的国家政权, 在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之后,国家政权的性质也 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反之,国家政权又是为一 定经济基础服务的,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 统治地位。 2、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 3、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精神文 明。 (四)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 宪法第一条规定: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二、工人阶

3、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一)含义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指,在我国,工 人阶级掌握国家统治权,我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社会活动要执行工人阶级的政策和方针 ,要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要按照工人阶 级的面貌来改造社会。 (二)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 必然 1、工人阶级走上领导地位,是我国人民长期革 命中形成的必然结果 2、工人阶级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是由工人阶 级的本质决定的 (1)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 最有前途的阶级; (2)工人阶级受压迫最深,富有最坚决 的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3)工人阶级一无所有,最富有革命的 彻底性。 (4)我国工人阶级与农民有一种天

4、然的 联系,便于工人阶级联合农民共同对敌 (三)在我国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通过中国共产 党实现的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我 国工人阶级最先进的代表者; 2、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武装起来的,通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能力; 3、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事业就走向胜利, 离开党的正确领导,我们的事业就会失去正确 的方向; 4、中国共产党不仅产生于工人阶级,而 且与农民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 5、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 华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核心; 6、我国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5、 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三、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 (一)联合农民是工人阶级取得民主革命 胜利的保证; (二)工人阶级必须联合农民才能建设好 社会主义; (三)工人阶级与农民的共同的阶级地位 及其共同的利益为工农联盟提供了可靠的 基础; (四)农民的解放也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 。四、关于人民民主专政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 ,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二)对人民的民主 所谓对人民实行民主就是说: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管理国 家、社会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事业; 2、对人民民主意味着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使用 的方法

6、是民主的方法,即教育说服而不是强迫 ; 3、对人民实行民主,要正确认识民主与 集中的关系,我们的民主是民主集中制下 的民主; 4、对人民民主,要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 的关系,有领导的民主和有纪律的自由才 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和自由; 5、对人民民主,必须反对无政府主义, 对于借口民主搞个人至上,要坚决反对。 (三)对敌人专政 1、要科学地分析和认识我国的社会矛盾 ,正确地估计社会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形 势; 2、对敌专政,要在科学客观的认识斗争 形势的基础上,坚决打击一切反动分子的 破坏活动; 3、对敌专政,要做到惩办与教育相结合 ; 4、我们的专政,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 政,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7、进步的专政, 它和任何反动阶级的专政都有根本的区别 。 (四)对人民民主要和对敌人专政相辅相 成 1、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集 中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才能有效的对敌专政; 2、只有准确有力地打击和孤立敌人,才 能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保障人民的民主 权利和自由。 (五)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具体形 式,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的无产阶 级专政形式只能采取人民民主专政的形式; 2、工人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我国的人民 民主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指导思想相 同; 4、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

8、阶级专政所依靠的力量 以及专政的对象都相同; 5、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使命与无产阶级的历史 使命相同,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五、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点 (一)概念 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一 定条件下,为了反对主要敌人,或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同其他阶级、阶层、党派以及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在一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结成 的政治联盟。 (二)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在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 ,我国的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呈现出明显 的阶段性,要完成任何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 都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的 孤立敌人;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

9、主义事业 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需要我们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 极因素,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祖国的统一,也需要我们同各界人士 ,尤其是台湾各界人士积极联合,充分发 挥他们的作用; 4、在国际生活中,反对霸权主义,推动 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尽最大限度的孤立少数派 。(三)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1、我国的统一战线有长期的历史传统,这就为 今天发展统一战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各阶层或无党派人士 ,都成了联系某部分劳动者和爱国者的党派, 都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就为发展新时期 的统一战线奠定了更好的政治基础;

10、3、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统战政 策的落实,也为发展统战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 4、两岸人民的共同热情,也为新时期的统战工 作提供了可能性。 (四)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1、组成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 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以及拥护祖国 统一的爱国者组成。 2、任务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实现祖国统一,建设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新中国。 3、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4、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组织

11、形式六 我国国家性质的经济基础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1、概念 (1)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属于全体 人民或者劳动者集体所有的制度。我国社 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建立起来的,它包 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 形式。 (2)公有的含义 公有 所谓公有是指特定社会组织范围内的成员 间的公共所有,这种公共所有权属于该组 织,并且不因组织成员的变化而影响公共 所有的财产状况的变化。 公有与共有 共有是所有权的一种形态,是指两个以上 的人(公民或法人。见民法通则第78条) 对于同一件物的共同所有。 2、全民所有制 (1)概念 全民

12、所有制就是指生产资料由全体人民公有的 制度。换言之,就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全 体人民公有。 (2)全民所有制与国家所有权的不同 二者的客体范围不同: 国家所有权的客体范围如下: 一切自然资源,包括矿藏、水流、森林、山岭 、草原、荒地、滩涂等除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 所有的以外,均归国家所有。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 除自然资源(土地例外)以外的各种生产资料 均为全民所有制的客体。 二者的性质和作用不同: 生产资料所有制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一国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而国家所有权则是 一种普遍现象,是法律上的一种权利类型,它 对于一国的政治制度没有决定性的作用。 全民所有制实质上是一个政

13、治概念,体现着统 治阶级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一种态度和原则,体 现着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和统治基础。而所有 权是一个法律概念,不具有这样的政治功能, 仅表明人对物的一种关系状态。 3、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概念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一定范围 内的劳动者共同公共所有的制度。 (2)地位 构成国家阶级属性的经济基础。 (3)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范围 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包括土 地地表的土壤、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 涂等。 其他的生产资料。 4、公有制与国家性质 传统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 义国家性质的经济基础,是人民当家做主 人的决定性因素。在公有制下,

14、人民共同 占有、共同劳动、共同支配劳动成果,没 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共为主人 。 思考1:公有制运行机制的变化带来的问 题 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国 家性质的关系 思考2:非公有制经济因素的比重与国家 性质。七、分配制度 (一)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和制 度的规定 1、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2、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这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性质基本的分 配原则。所谓各尽所

15、能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 劳动者都应当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贡献力量;所谓按劳 分配是指,在各尽所能的前提下,由代表人民的国家或 者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 给劳动者报酬。 (三)其他分配方式 1、按资取息、分红、收益等(与非公有制相适应) 2、按能取酬,依绩分配(企业领导层) 3、技术等智力成果入股八、公民个人财产权 (一)概念 公民个人财产权是指公民个人有通过劳动 和其他合法收入取得和占有一定财产的权 利。 宪法依据是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 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 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 财产的继承权。 (二)公民个人财产权的客体 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个人 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 、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 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 他合法财产。” 合法收入或财产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自己的劳动或者其他合法方式所得 到的收入或财产。 思考:公民个人财产权与生产资料的个体 、业主所有的异同。九、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1、精神文明的概念 (1)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水 平和状态。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程 度。文明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