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白鹿原_艺术画卷中的特异色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54435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白鹿原_艺术画卷中的特异色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_白鹿原_艺术画卷中的特异色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_白鹿原_艺术画卷中的特异色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_白鹿原_艺术画卷中的特异色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白鹿原_艺术画卷中的特异色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白鹿原_艺术画卷中的特异色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 卷%收稿日期?AAB= C5&*-D.5/,*&$,6 ?. !EHIJC=K.?D !(ED?(DLHBK0 #$ 6B0 !XN(?,./4 A964/94)!“现实中是没有的, 在理性范畴中是无法解释、 无法接受的, 但它完全符合小娥生前的思想性格和生命欲求, 这些看似荒诞的东西却映现出严酷的真实, 同时也为一个柔弱的女子绘染出刚性的光泽, 使一个被毁灭的生命爆发出复生的火星。魔幻现实主义是否属于现代主义还有争论, 但它无疑具有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 跟超现实主义一样也是一种文学创作的方法, 其特点是把现实放到一种魔幻的环境和气氛中客观地、 详细地加以描写, 也就是给现实披上

2、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 却又始终不损害现实的本质。 在拉美古老的印第安文化与非洲黑人文化的背景上, 它以象征寓意、 时序错位、 人鬼共处、 现实与梦幻交错等荒诞形式, 反映并讽喻拉美地区的灾难历史和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 其本身就是横向借鉴、 将外来艺术经验与自身传统融合一起的典范。因此, 白鹿原 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也正体现出在自身文学传统的根基上, 汲取西方文学营养而进行的艺术创新。 这种创新追求, “ 有意违背生活的现象真实, 将现实生活原有形式打碎了重新加以组合, 使艺术突破了生活表面真实的束缚, 跃进到一个更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 从有限走向无限” 。#$%其结果, 不仅扩大了小说描写

3、的意象范畴, 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技巧, 使艺术技巧现代化, 从而产生了一种似真非真、 扑朔迷离的艺术效果, 而且它不再像传统文学那样着重揭示人的生活的悲惨, 而是着重揭示人的精神异化。它还愉悦和拓宽了读者的欣赏视野, 让读者感受到“ 对生活表现出一种真正自由的创造态度” 。 白鹿原 的巨大成功, 显然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学只有在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风格的基础上, 大胆吸收外来文学的营养, 才能产生新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生命力的优秀作品。盲目地搬用和机械地摹仿外国文学的方法进行创作, 以及闭目塞听、 停滞不前、 缺乏创造力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 白鹿原 中的魔幻模式不是从拉美文

4、学中照搬过来的, 而是将拉美魔幻艺术形式同中国固有的梦幻、 预兆、 鬼魂等心理现象以及有关此类文学描写的传统因素结合起来溶铸而成的。魔幻方式与现实反映结合, 就使得现实的描写染上了神奇色彩, 正如马尔克斯创作 百年孤独 一样, “ 描写的现实是神奇的, 但把现实变成神奇并不失去现实, 反而逼真地反映现实的本质。” #&% 白鹿原 中的魔幻化描写正反映出“ 原上民族” 的感受性心态的真实, 反映出他们对人鬼阴阳的幻觉性认知。 这本身就是对民族心灵发展阶段的一种事实判断。同时, 小说中魔幻式的描写还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功能, 那就是冲破现实世界可能性和规定性的樊篱, 让叛逆性人物的灵魂从冥界向现实社

5、会发起进攻, 使某种被压抑的生命力和情感欲求得到痛快淋漓的释放。这是传统现实主义的描写所难以做到的。陈忠实在 白鹿原 中调用传统现实主义和西方现代艺术的颜料与技法, 成就了一幅色调厚重而又新异的民族心灵史的画卷。 在这里, 直观的社会真实同“ 形而上的真实” 交相观照, 梦幻、 寓言式的符码同历史发展的印痕贴合一起, 的确使我们看到了如作者所言的“ 放开” 了的“ 艺术视野” 。#参考文献%#%陈忠实 ( 白鹿原创作漫谈#)%( 当代作家评论, *+, ,$-(#!%朱立元 ( 当代文艺理论#.%(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万真 ( 魔幻的本体#)%( 美育, */, ,&-(#$%刘虎 ( 西方文学概论#.%(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000(#&%戴安康 ( 当代外国文学概论#.%(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 ! 期黄雅玲: 白鹿原 艺术画卷中的特异色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