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文物 2002年第3期月相和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研究叶正渤 (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77·图一 月相生成变化图月相的变化,经历四个较为明显的位置点(同时也是时点),形成四种显著的状态当月的运行偏离与日的交会点时,月亮现出小的光亮部分,这就是新月新月初现时,人虽然看不到,但能够根据观察和经验推算出哪天合朔,出现新月,因为合朔前后总共只有三天时间看不到月亮新月逐渐变大到半月,即上弦月时,此时月光也已完全生辉,能照见地上的人影当月运行到与黄经接近成180度时,也即月球运行到接近日的正对面位置时,地球上的人于太阴月的十四日的傍晚就能看到月与日在地平线上 东西天空遥遥相望的月相,这就叫 “既望” 既” 是已经到了的意思 清代梅文鼎指出:“望策,一十四日七六五二九六五,小余十八时二十二分一秒三十七微有奇 ” 十五日傍晚地球上的人是不能同时看到天上的月和日的当月的运行偏离与日相望的位置时,地球上的人看到月由圆到缺,呈另一半圆形,即下弦月月色渐至暗淡无光,已照不见地上的人影,就象死了一样没有生气这样,四种月相在空间(天球上)的位置点,几乎是四等分圆周与之相对应的时间概念,则几乎是圆周上等分的四个时点(见月相生成变化图)。
清代梅文鼎 《历学答问》 曰:“按月法者即朔策也,亦曰朔实其法自太阳、 太阴同度之刻,算至第二次同度,为两朔相距之中积分平分之则为望策,四分之则为弦策 望者,日月相望,距半周天弦者,近一远三上弦月在日东,下弦月在日西,皆相距天周四之一《授时》 朔策二十九万五千三百零五分九十三秒,即二十九日五十三刻零六分弱也 《大统》 同 ” 梅文鼎所说的就是这样的既是位置的也是时间的四个点当月亮在天空上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运行,又要赶上太阳时,也即又返回到与日和地球将近形成一直线时,地球上的人又一点也看不到月亮,这叫晦,紧接着又形成合朔由上一次合朔到望,到下一次合朔,或由望到朔再到望,这一周期就是一个月,古代叫朔望月它的平均天数,汉代人称之为朔实,现代叫平朔月(SynodicM onth)平朔月的时间,现代测为29153059日月亮绕天球一周实际需要二十七又三分之一日,但月亮的运行不是匀速的,且轨道也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上下移动的,所以,月绕地的周期(朔实)平均约是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即29天12小时44分钟以上,就是月相和月相生成变化的原因及几处重要阶段的特征二、西周金文中的月相词语西周金文中的月相词语常见的有四个,这是王国维首先注意到的。
他在《生霸死霸考》一文·87··97··08··18··28··38·《从甲骨金文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一文中指 出:“人类关于时间的观念是根据日、月和地球的 运行而形成的,由于日、月的运行,人类才感觉到时间的存在 ”χ π这就是说,时间在本质上所体 现的是日月及地球的空间位置关系 西周初期,先 民们还只能用既是表现空间的同时又是表现时间 的月相词语来纪时到战国秦汉之际,日序纪时 法的使用,表明人类才终于能够完全运用纯粹抽象的时间概念来纪时也就是说,时间概念才最 终同空间位置关系这个母体脱离开来这是人类 智慧进步的一大表现注 释① 《后汉书·天文志》刘昭注引②钱宝琮:《汉人月行研究》,《燕京学报》第十七期第42页③⑤王国维:《生霸死霸考》,《观堂集林》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页④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一),《考古学报》第九册, 1955年第159页⑥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 ⑦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6、137页⑧黄盛璋:《释初吉》,《历史研究》1958年第4期第85页⑨岑仲勉:《何谓生霸死霸》,《两周文史论丛》第121、129、130页。
β κ《汉书·律历志下》第1015页β λβ ν俞樾:《生霸死霸考》,《曲园杂纂》卷十,《春在堂全书》 β µ王国维:《生霸死霸考》,《观堂集林》卷一,第21页β ο董作宾:《“四分一月”说辨正》,《董作宾先生全集》甲编第一册β π董作宾:《周金文中生霸死霸考》,《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第一期, 1952年β θ张闻玉:《西周王年论稿》,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3页β ρ刘启益:《西周金文中月相词语的解释》,《历史教学》1979年第6期β σ陈久金:《西周月名日名考》,《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4卷第2期(1985年)第123、128页β τ王胜利:《西周历法的月首、年首和记日词语新探》,《自然科学史研究》第9卷第1期(1990年)第43、45、46页χ κ冯时:《晋侯稣钟与西周历法》,《考古学报》1997年第4期第428、431- 436页χ λ马承源:《晋侯苏编钟》,《上海博物馆集刊》第7期, 1996年χ µ常金仓:《晋侯苏钟铭的月相年代问题》,《吉林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1998年版第57- 65页该文集承蒙吉林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吴良宝博士见赠,于此特致谢意。
χ ν同χ κχ ο叶正渤:《略论西周铭文的记时方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0年第3期χ π 叶正渤:《从甲骨金文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语言研究》2000年第4期责任编辑 王辉)ı 下期要目 ı西汉安陵调查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哀皇后墓部分出土文物郭洪涛⋯⋯⋯⋯⋯⋯⋯⋯⋯⋯⋯⋯⋯⋯⋯⋯⋯⋯⋯⋯⋯⋯⋯⋯早夏国家形成时期的聚落形态考察朱光华⋯⋯⋯⋯⋯⋯⋯⋯⋯⋯⋯⋯⋯⋯⋯⋯⋯⋯⋯⋯先秦骑兵的诞生及演变安忠义⋯⋯⋯⋯⋯⋯⋯⋯⋯⋯⋯⋯⋯⋯⋯⋯⋯⋯⋯⋯⋯⋯⋯⋯⋯咸阳塔儿坡战国秦墓出土骑马俑族属考辨赵 斌⋯⋯⋯⋯⋯⋯⋯⋯⋯⋯⋯⋯⋯⋯⋯⋯⋯·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