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654148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73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8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8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8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8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6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0142014 届毕业生届毕业生 就业质量报告就业质量报告 二一四年十二一四年十二二月月 2 / 26 目目录录 引言引言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 (二)就业率 二、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二、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 (一)毕业流向 (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三)能力对工作满足度 (四)毕业半年内离职率 (五)就业现状满意度 (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院满意度 三三、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一)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渠道 (二)立足素质提升,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贴

2、近学生需要,提升就业服务的精致化水平 (四)关注就业困难学生,有针对性开展就业帮扶 (五)重视学生对外交流,出国深造人数持续增加 (六)“离校不离心”,逐步完善就业反馈机制 四、结语四、结语 3 / 26 引引 言言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前身为 1981 年任继周院士创办的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2001 年 5 月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牌子,2002 年 4 月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的名称继续使用。在全国 36 所设有草业科学专业的高校中,该院是唯一进入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学院。

3、学院以草业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 同时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 主要设以下研究方向: 一、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主要研究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演化与调控,管理专家系统等。二、草地资源管理与遥感监测,主要研究草原演替与分类,天然草地的放牧管理、培育改良,退化草地恢复,草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牧区自然灾害预测预报等。三、栽培草地管理,主要研究草地混播组合,牧草优质高产栽培,草田轮作等。四、草类植物保护学,主要包括草地毒害草、鼠、虫、病害等的生态防治,微生物牧草家畜互作等。五、草类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研究草类植物适应我国西部高海拔、 低温、 干旱、盐渍化等环境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4、筛选、转化功能基因。六、草类植物育种与种子学,主要面向我国寒、旱、高海拔、盐渍化区域,培育高抗优质高产牧草和乡土草新品种,研究草类植物种子的特征、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4 / 26 等。七、草原生态化学,主要研究草业系统在农业管理措施下的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探索其使用效率提升的机理与途径。八、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主要包括草畜界面生态,青藏高原反刍动物营养,草类饲料资源开发与畜产品安全,反刍动物分子营养与生物技术。九、草坪学,主要研究草坪绿地和运动场设计、建造与管护,草坪草、乡土草与草坪生理生态等。十、草业经济学,主要研究草业系统的经济特征,草畜贸易,农牧区社会、政

5、策,农牧民生产决策行为,动物伦理,草业科学史等。 学院现有国内草业科学领域仅有的 2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 2 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6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6 人,萃英特聘教授1 人、萃英特聘讲席教授 3 人,教授 19 人(一级教授 2 人、二级教授 5 人)、副教授 24 人、讲师 12 人;博士生导师 23 人(兼职 4 人),硕士生导师 56 人(兼职 13 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到 88.9%,具有出国工作、学习一年以上经历者达到70.4 %;有 4 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5 人次任 SCI 期刊编委。学院有本科生

6、 345 人,硕士研究生 230 人,博士研究生 98 人。 拥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也是我国草业科学领域目前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时拥有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5 / 26 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 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和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等 15 个野外观测站和示范基地。 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155 项,承担国家、省部重大重点项目 24 项,包括国家“973 计划”项目 2 项,“863 计划”课题 2 项,科技支撑课题 5 项,成果转化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

7、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国际合作项目 6 项。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这是学院主持的第 4 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也是我国草学界第 11 个获奖项目;同时,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16 项、 实用新型专利 6 项、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 项; 育成 “兰箭 3 号春箭筈豌豆”品种并通过国家审定;出版著作 7 部,发表论文 728 篇,其中被 SCI 期刊收录论文 114 篇。2010 年以本学科为主的兰州大学农学类论文被 SCI 收录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17。 学院现有 1 个草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草学、畜牧学 2

8、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作物学、植物保护学 2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草业地理信息学、草地营养生物学、草坪生物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草业领域、 农村与区域发展 2 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 2 个本科专业,有草学甘肃省一级重点学科,已形成了支撑草业科学发展的完整学科群。 6 / 26 获得我国草业科学唯一的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1 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是两支草业科学专业国家教学团队之一,学院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课程 3 门,以及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2 项

9、。 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草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 1。 交流合作广泛。与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 10 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公司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新西兰梅西大学出资设立了任继周教授奖学金, 用于鼓励两国学生、 学者的交流。学院 2 名特聘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拥有我国草业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111”草地农业创新引智基地。 学院主办的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均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国际 CABI 源刊,影响因子在全国 1994 种科技期刊分别排名第 4 和第 220,在畜牧兽医类期刊分别排名第 1 和第 4。草业学报连续 11 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10、。 7 / 26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一)规模 学院 2014 届本科毕业生 75 人, 专业为草业科学和农林经济管理,其中草业科学专业两个班,分别为草业科学基地班、草业科学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个班。草业科学基地班 25 人,草业科学班 21 人, 农林经济管理班 29 人。 男生 45 人, 女生 30 人。汉族学生 67 人,少数民族学生 8 人。 学院 2014 届研究生毕业生 61 人,其中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5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49 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7 人。学术型博士毕业生来自草业科学 1 个专业, 学术型硕士毕业生来自草地营养生物学、

11、草坪生物学、草业地理信息学、草业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农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和作物栽培与耕作学8 个专业,涉及农学、理学和管理学三个学科门类。专业型硕士毕业生来自草业和农村与区域发展 2 个专业。汉族学生 56 人,少数民族学生 5 人。 1、人数结构 表表 1 1:本科毕业生人数结构本科毕业生人数结构 班级班级 总人数总人数 男生男生 女生女生 草业科学基地 25 11 14 草业科学 21 17 4 农林经济管理 29 17 12 总计 75 45 30 8 / 26 表表 2 2:研究生:研究生毕业生人数结构毕业生人数结构 培养层次培养层次 总人数总人数 男生男生 女生女生 学术型

12、博士 5 1 4 学术型硕士 49 23 26 专业型硕士 7 4 3 总计 61 28 33 表表 3 3: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毕业生专业人数专业人数结构结构 硕士专业硕士专业 总人数总人数 男生男生 女生女生 草地营养生物学 6 0 6 草坪生物学 6 3 3 草业地理信息学 3 0 3 草业科学 11 9 2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3 2 1 农业经济管理 5 2 3 植物病理学 5 2 3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10 5 5 草业 5 2 3 农村与区域发展 2 2 0 总计 56 27 29 9 / 26 2、生源地情况 图图 1 1:本科毕业生生源地情况:本科毕业生生源地情况 本

13、科毕业生生源来自 21 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 甘肃省 25 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 人,黑龙江省 4 人,辽宁省 4 人,河南省 4人, 江苏省 3 人, 湖南省 3 人, 山东省 3 人, 内蒙古自治区 3 人,宁夏回族自治区 3 人,安徽省 2 人,吉林省 2 人,四川省 2 人,重庆市 2 人,陕西省 2 人,青海省 2 人,浙江省 1 人,湖北省 1人,河北省 1 人,江西省 1 人,云南省 1 人。 10 / 26 图图 2:博士博士毕业生生源地情况毕业生生源地情况 博士研究生毕业生生源来自 2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甘肃省4 人,山东省 1 人;甘肃 4 人为本院硕士升学。 图图

14、 3:硕士硕士毕业生生源地情况毕业生生源地情况 11 / 26 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生源来自 20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甘肃省 27 人,河南省 5 人,辽宁省 2 人,山东省 2 人,内蒙古自治区 2 人,浙江省 2 人,湖南省 2 人,云南省 2 人,北京市 1 人,河北省 1 人,陕西省 1 人,宁夏回族自治区 1 人,青海省 1 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人, 江苏省 1 人, 江西省 1 人, 安徽省 1 人,福建省 1 人,贵州省 1 人,四川省 1 人。 3、户口类型 表表 4 4:本科毕业生户口类型:本科毕业生户口类型 班级班级 总人数总人数 农村农村 城市城市 草业科学基地 25

15、 15 10 草业科学 21 15 6 农林经济管理 29 22 7 总计 75 52 23 农村生源 52 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 69.33%;城市生源 2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 30.67%。 表表 5 5:研究生研究生毕业生户口类型毕业生户口类型 培养层次培养层次 总人数总人数 农村农村 城市城市 博士研究生 5 1 4 硕士研究生 56 25 31 总计 61 26 35 农村生源 26 人,占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的 42.62%;城市生源35 人,占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的 57.38%。 12 / 26 (二)就业率(二)就业率 表表 6 6:20142014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届本科毕

16、业生就业率 (截至 2014 年 12 月 22 日) 毕业生毕业生总数总数(人)(人) 总就总就业率业率(% %) 专业专业 毕业生毕业生数 (人)数 (人) 升学升学 (人)(人) 出国出国 深造深造 (人)(人) 落实落实 单位单位 (人)(人) 就业率就业率 (% %) 75 92% 草业科学 46 16 2 27 97.83% 农林经济管理 29 9 2 13 82.76% 13 / 26 表表 7 7:20142014 届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 (截至 2014 年 12 月 22 日) 截至 2014 年 12 月 22 日,学院对离校未就业群体,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统计和梳理,有就业意愿但仍未达成就业意向的本总就业率(总就业率(% %) 毕业生毕业生总数总数(人(人) 专业专业 毕业生毕业生数 (人)数 (人) 升学升学 (人)(人) 落实落实 单位单位 (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