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之间的关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54109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之间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之间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之间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之间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之间的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物盗窃、非法交易和走私是文物犯罪活动的三个主要环节, 为了防范和打击文物犯罪活动, 有效地遏制文物犯罪活动,有必要深入分析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三者之间的关系。新中国建立以后,基本上结束了旧中国文物大量外流的局面, 从总体上讲, 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做得较好。但是,改革开放后,一些不法分子钻国家对外开放的空子, 开始干起文物走私的勾当, 文物走私活动又沉渣泛起,文物流失之多,令人触目惊心。1 9 8 4 年至1 9 8 6 年,我国警方在广东、福建、上海等7 省市,共缴获走私文物5 . 5 万余件。据1 9 8 8 年9 月北京举办的全国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战果展览公布的消息,在此前

2、近 1 0 年中,全国有2 0 多万余件文物被偷运出境或损毁。1 9 9 1 年至 1 9 9 4 年,全国海关共查获走私文物4 . 6 万件。 1 9 9 1 年至2 0 0 0 年,全国海关共缴获走私文物 1 0 万余件。由于我国对外开放地区和口岸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 文物走私的通道也在不断拓宽, 因而被截获的走私文物仅仅是冰山一角。在过去 2 0 年中,由于中国文物被大量走私出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物非法输出国。2 0 0 0 年3 月 3 0 日,美国华尔街日报 在一篇题为 应中国要求美国海关没收准备在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的一件文物 的文章中, 引述了纽约亚洲艺术品

3、评沦家简维尔纳埃伊的话说: “市场上到处都是中国的陪葬品和艺术品,人们正在疯狂地从中国走私。 ”那么,这些走私文物源自何处? 业内人士认为,走私文物主要来源于四种途径:一是盗掘古墓和古文化遗址及盗窃馆藏文物:二是旧货市场中的文物黑市;三是走街串巷非法收购; 四是从文物艺术品市场购买并非法出境。古墓葬和古文化遗址被盗文物是最主要的走私文物来源。上世纪 8 0 年代以后,全国各地盗掘狂潮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被盗出土的文物一部分被直接通过秘密渠道走私出境,另一部分经旧货市场流入黑市,但最终又被倒卖到走私分子手中,流向国外。据我国警方和海关历年拦截的走私文物看,约有七成是源自古墓、古遗址的出土文物

4、。8 0年代甘肃永靖一座齐家文化部落首领墓的全部随葬品,浙江余姚一座良渚文化部落首领墓的主要随葬品,江西新建县一座明代侯王墓的全部随葬品,在内地被盗消失后,不久便出现在香港市场上。8 0 年代末 9 0 年代初被盗的晋侯墓出土的 1 4 件晋侯苏编钟,1 9 9 2 年出现于香港市场上。1 9 9 4 年,英国警方破获的一起走私中国文物案中的 3 0 0 0 多件文物中,大部分是前些年大陆内地出土的文物, 如有出土于甘肃、 青海一带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山西闻喜县唐墓的墓志, 中原的商代青铜器以及汉代陶器和玉器等。馆藏文物、田野石刻和寺庙文物也是走私文物的一个重要来源。 馆藏文物一般质量和级别较

5、高, 传承和出土地点、时间明确,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是文物走私分子掠夺的重要对象。 根据国家文物局历年的统计,1 9 8 3 年至 1 9 9 9 年,全国共发生馆藏文物失窃案 7 5 0 余次,被盗馆藏文物 7 4 0 0 余文物走私与文物盗窃非法交易之间的关系一、文物盗窃和非法交易为文物走私提供了“货源”陆建松3 4 文物世界 w w s j 2 0 0 2 . 6大 视 野二、文物走私是引发和刺激文物盗窃和非法交易活动猖獗的主要因素件,其中相当一部分被走私海外。 如1 9 8 8 年6 月5 日湖北秭归屈原纪念馆被盗的包括铜敦在内的9 件战国时期青铜器, 1 9 9 3 年

6、1 1 月2 3 日陕西昭陵博物馆被盗的 1 5 块韦贵妃墓壁画,以及1 9 9 4 年7 月4 日山东博兴县文物馆被盗的1 尊北齐菩萨造像等。 田野石刻和寺庙文物也是走私分子觊觎的重要对象,特别是 9 0年代中期以后,田野石刻文物在我国走私文物中的比例十分突出。 1 9 9 7 年5 月, 天津海关从中国振华进出口公司申报出口的货柜中一次截获包括石狮、石马、石龟等大型石刻文物3 3 件。文物黑市是走私文物的又一重要来源。8 0年代以来, 国内各大中小城市旧货市场异军突起, 交易兴旺,支撑这一市场兴旺的一股重要力量是大量的文物黑市交易。 在黑市交易中的文物, 除部分满足国内收藏者外, 更多的被

7、倒卖到文物走私者手中。 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收藏者经济能力有限且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文物收藏需求市场, 而另一方面, 境内外文物市场存在巨大差价,文物贩子只有将文物直接走私或倒卖给走私分子才能获取暴利。 为此, 一些文物贩子和走私分子相互勾结, 逐渐形成专门走私网络, 从收购、窝赃、包装、运输、出境形成一条龙作业,源源不断地收购、贩卖和走私文物。更有甚者,一些文物贩子神通广大,还能为走私的文物提供“合法”的外衣, 只要付一定的报酬, 便能为文物出境提供所需的全套凭证火漆印、出境许可证和外销专用发票。文物拍卖市场也为文物走私提供了一些货源。由于我国拍卖法规的欠完善和监督不力,使拍卖市场存在- 些严重

8、的漏洞。 例如本该定向拍卖的文物面向社会公开拍卖,不该进入流通领域的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被公开拍卖,只允许国内流通的文物被当作可出境的文物拍卖等。 由于上述漏洞, 一些不该出境的文物在“合法”的幌子下被走私出境了。盗掘古墓和古文化遗址、盗窃馆藏文物以及非法文物交易犯罪活动之所以屡禁不止、 愈演愈烈, 与大量的文物走私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 在世界历史中, 唯我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经久不衰。论规模和广博,我国的文物遍布全国各地;论丰富多样性和技艺水准,我国文物精品荟萃,品种之多,门类之全,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而且在许多领域代表了当时人类文明的颠峰。无论是古书画、古

9、陶瓷、古铜器、古玉器,还是古建筑、古雕刻等,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卓越的思想文化水平和高超的工艺和科技水平, 至今令世人叹为观止。 我国文物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卓越的艺术魅力在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中享有盛誉。正因为如此,国际公私博物馆、科研机构、收藏家、艺术商人及达官贵人都对中国文物有浓厚的兴趣, 从而形成对中国文物的巨大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 建国以来, 我国对文物的销售和出境一直实行严格的控制, 合法出境的文物, 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海外文物市场的需求。因此,中国文物在境内外市场上存在巨大差价,一件文物在国内文物市场上只能卖几百元、 上千元和上万元, 而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卖到上万、

10、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 上千万元。 正是由于境内外市场上存在巨大差价, 为了牟取暴利, 国内外走私分子不惜铤而走险, 千方百计地走私中国文物。受文物走私分子的重金诱惑和唆使,国内见利忘义之徒开始疯狂盗掘古墓葬和古文化遗址,盗窃馆藏文物和从事非法文物交易活动。据多年来全国各地海关、公安部门破获的文物犯罪案件看, 文物走私是进一步刺激文物盗掘、 盗窃和非法交易活动的主要因素。2 0 世纪 8 0 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国门洞开,文物走私沉渣泛起。受此刺激,江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省刮起了一波盗掘、贩卖文物狂潮。8 0年代后期,文物走私愈演愈烈, 与此相呼应, 盗掘古墓和古文化遗址之黑潮

11、迅速在全国蔓延,来势之凶猛、波及范围之广、参与者之众都是史无前例的。据 1 9 8 9 年 7 月2 0日光明日报报道,1 9 8 4 年以来,江西全省被盗古墓 1 万余座。据全国人大的调查,截止1 9 8 8 年初,四川全省被盗古墓2 . 4 万余座,浙江被盗古墓2 万余座。另据 1 9 8 9 年3 月1 2 日人民日报报道,1 9 8 8年公安部门在北京、河南、广东等 2 3 个省市共破获文物盗窃和走私案件1 4 0 8 起, 缴获各类文物4 . 1 9 万件。据 1 9 9 3 年 1 0 月 1 4 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从8 0 年代中期至 9 0 年代初,七八年间,大陆各地盗墓案件达

12、 1 0 万余起,被盗古墓2 0 万余座。8 0 年代末,党和政府对文物盗掘和走私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盗掘走私活动暂时处于低潮。但是从 9 0 年代初期以后,一度收敛的盗掘、走私活动又卷土重来。特别是9 0 年代中期以后,受国际文物市场田野石刻和寺庙文物行情一路飙升的影响和刺激,境内外不法分子大 视 野文物世界 w w s j 2 0 0 2 . 6 3 5闻风而动,在我国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 四川、 重庆等石刻和寺庙文物较为集中的省市掀起了一波盗割田野石刻和寺庙文物的狂潮。仅1 9 9 7 年,此类案件就发生了8 6 起,被盗割的石刻造像达 4 0 0 余尊。文物盗掘、文物黑

13、市和文物走私是文物犯罪活动三个重要的环节,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 文物盗窃好比是“供货方” ,文物走私好比是“需货方” ,而文物黑市则是“中间方” 。它为供需双方提供一个非法交易的平台。偷盗者盗得文物后,除直接供给走私分子以外,还要急于为赃物寻找销赃的场所和买主。只有脱手,才能达到偷盗文物的目的牟取非法收入。由于我国文物法规禁止非法文物进入正常的流通领域,国营文物商店和合法的拍卖行对来路不明的非法文物有严格的控制,不能进行买卖。这样,监管不力的民间旧货市场就成了偷盗者理想的销赃场所。他们与坐地经营的旧货商们相互勾结,表面上以卖旧货、工艺品为招牌, 暗地里大做非法文物交易, 甚至公开摆卖文物,

14、使旧货市场演变为被盗文物的藏身之地,成为被盗文物地下交易的重要场所。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旧货商们专门派人深入农村乡镇,非法收购文物,然后拿到旧货市场摆卖,成为职业性的文物贩子。 由于大量被盗文物的涌入, 刺激了旧货市场中文物黑市的发育和兴旺。旧货市场文物黑市的发育和繁荣,既需要为其提供资源的文物盗窃活动的支持,又有赖于为其解决买方市场的文物走私活动。由于海外市场对中国文物存在巨大的需求,而我国对文物买卖和出境实行严格的控制政策,这使得能进入合法流通领域的文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取中国文物,走私分子除了直接与盗窃分子勾结盗取文物外,另一重要途径便是直

15、接或雇人赴国内文物黑市中搜购中国文物。 在国内旧货市场文物黑市中, 游弋着众多的走私分子和文物贩子,他们不断地搜寻、选购中意的文物, 然后通过各种秘密渠道走私出境。 其非法的高价收购行为大大刺激了国内旧货市场文物黑市的兴旺和壮大。 不管承认与否, 文物走私分子和文物贩子实际上已是国内旧货市场中文物非法交易的最大买主,他们疯狂的收购活动对国内旧货市场中文物黑市的兴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旧货市场日趋壮大和兴旺,支撑这一市场兴旺的重要力量是非法的文物交易。受利益的驱动,在星罗棋布的各地旧货市场中,普遍存在非法收购、销售文物的现象,甚至文物黑市泛滥。坐地经营的旧货商场,表面上以

16、经营旧货、 工艺品为幌子, 背地里则大做非法文物交易的勾当。他们有的等货上门,贱买贵卖,获取非法利润;有的甚至主动出击, 或直接与盗掘分子勾结, 或雇佣和指使文物贩子深入广大乡镇, 走村串寨收购, 甚至诱使愚妄民众盗窃文物,在各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盗掘古墓、古文化遗址的狂潮。例如:1 9 9 7 年5 月3 日盗割唐敬宗庄陵5 尊石像生的罪犯韩华民, 就是因为受到了广东古玩市场上文物贩子孙国宾的诱使,才回到陕西从事文物盗窃活动的。把旧货市场中的文物黑市喻为文物盗掘、盗窃活动的温床一点也不为过。 在我国旧货市场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 只要哪个古墓区或古文化遗址被盗,不久旧货市场上便会出现与该古墓区或古文化遗址有关的文物。多年来我国文物盗掘、 盗窃活动之所以屡禁不止, 与旧货市场文物黑市的存在有密切关系。综上所述,文物犯罪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其三个主要的环节文物盗窃、 非法交易和走私存在着相互滋长、伴生的关系。因此,要有效地遏制和杜绝文物犯罪活动,必须从三个环节上同时下手,进行综合治理。这要求文物部门和公安、海关、 工商等部门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