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4108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7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书 成 果 名 称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提升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 成果完成人 王国军、陈海燕、邹春然、孙涵、陈兵 成果完成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推荐等级建议 一等奖 推荐单位名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申 报 时 间 2013 年 10 月 20 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制 2 成成 果果 简简 介介 成果 前期 研究 基础 项目名称 来源 项目经费 建设时间 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特等奖 工信部、教育部 8 万 2013.8 第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工信部、教育部 2 万

2、2012.8 OW2 国际开源程序设计竞赛银奖 OW2 国际开源软件协会 2012.10 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铜奖 美国计算机学会 2012.1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 共青团中央 2011.8 “编程之美”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挑战赛第三名 微软亚洲研究院、IEEE 2011.6 成果起 止时间 起始: 2011 年 9 月 1 日 完成: 2013 年 7 月 31 日 主题词 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 1.成果主要内容(不超过 1000 个汉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学生培养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提升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大

3、力打造计算机学科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教改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 (1)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核心,实施“竞赛+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 瞄准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以竞赛+项目为主线,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四级科创项目,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可操作的“竞赛+项目”,让学生在完成“竞赛+项目”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在科技竞赛中引入竞争机制,整体牵引学生自主实践水平迅速提升。 3 成果主要内容(续) (2)利用优质资源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践活动 整合优化院

4、内优质实验资源,积极引入校外实践资源,打造了计算机类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一体且资源充分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开放学院已有的国家级物联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用于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学院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为基础,以学科知识竞赛为导向,在学生中营造创新实践氛围,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引进企业教学资源, IT 行业顶级企业如 IBM、Microsoft 等均来校开设专业实践课程,此外,还组织学生深入知名 IT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 (3)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系,保障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规范有序进行 学生科技创新

5、活动的开展及自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化与规范化,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应的考评和激励措施,对信息学特长生的招生、学生竞赛组织、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的实施等环节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的要求,并以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的形式对相应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现已制定并执行的各项制度文件有: 信息学特长生招生实施办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办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综合测评评定标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通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物联网技术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实

6、验室管理规定 4 2.创新点(不超过 400 个汉字) (1)遵循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了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科创活动体系。提出和实践了“竞赛+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构造了从学校教学到企业培养、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到学科知识竞赛、从信息特长生招生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2)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建学生自主创新团队,依托物联网技术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的资源设施,让学生自主开展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3)科创氛围浓厚,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

7、兴趣。高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基本全部参与至少一次科技创新活动,低年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比例逐步提高。各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立项近 200 项,参与学生超过 500 人次;近两年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 40 余项。 3.应用情况 (1)科创基金项目参与人数众多 本项目自 2011 年实施以来,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大幅提高。依托学校和学院的创新基金平台,近两年参与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已超过600 人次,累计立项项目近 200 项,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几乎全部由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经历。 项目类型 2011 2012 2013 立项数 参与人数 立项数 参与人数 立项数 参与人数 院级

8、科创项目 50 162 60 256 校级科创项目 12 43 23 96 省级科创项目 5 22 8 35 国家级科创项目 10 43 12 50 注:2013 年院级项目为 10 月份启动,目前尚在评审中。 (2)学科竞赛获得优异成绩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大幅提升, 在各级各类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近两年我院学生主要竞赛获奖情况如下: 序号 竞赛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1 第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特等奖(一项) 2013 5 计大赛 二等奖(一项) 三等奖(一项) 2 美国数学建模竞赛 一等奖(一项) 2013 3 第 38 届 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

9、区域赛 铜奖(两项) 2013 4 第 38 届 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区邀请赛 金奖(一项) 银奖(两项) 铜奖(三项) 2013 5 Imagine Cup 全球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国赛区 三等奖(一项) 2013 6 江苏省数学建模竞赛 一等奖(一项) 2013 7 第四届“蓝桥杯”软件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 一等奖(三项) 二等奖(一项) 三等奖(八项) 2013 8 第四届“蓝桥杯”软件专业人才大赛江苏赛区 一等奖(十三项) 二等奖(五项) 三等奖(一项) 2013 9 OW2 国际开源程序设计竞赛 银奖(两项) 2012 10 第 37 届 ACM-ICPC 国际

10、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 铜奖(两项) 2012 11 第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一等奖(一项) 2012 1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二等奖(一项) 2012 13 “编程之美”全国程序设计挑战赛 二等奖(一项) 2012 14 OW2 国际开源软件设计竞赛 银奖(二项) 2012 15 苏北地区数学建模竞赛 一等奖(两项) 2012 16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 一等奖(一项) 2011 17 中国移动“MM”青年创业计划大赛 铜奖(一项) 2011 18 第 36 届 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 荣誉奖(两项) 2011 19

11、 江苏省数学建模竞赛 一等奖(一项) 2011 (3)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重视企业实际需求情况,联合多家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先的国际知名企业,如微软、IBM 等,来校开设专业实践课程,现已开设的企业实践课程如下表所示。 6 课程名称 企业 学时 授课对象 开设日期 WIN8 开发技术 微软 24 大三、大四计算机学院各专业学生选修(120 人) 2012.12 网络测试技术 FLUKE 16 大三计算机和信息安全专业学生选修(90 人) 2012.4 跟IBM信息工程师学写技术文档 IBM 32 航空宇航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学院、机电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大三

12、、大四各专业选修(100 人) 2013.10 大数据基础知识及IBM解决方案 IBM 24 航空宇航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大三、大四物联网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选修(100 人) 2013.11 除此之外,学院还联系新联电子、中兴通讯、熊猫电子、中航无线电研究所等作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4)大胆探索,建设学生自主创新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DPA 学生自主创新团队目前核心成员 30 余人,全部由信息学特长生和在各级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组成。团队成员利用物联网技术与安全实验教学中心的设备及资源,自主进行课程学习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同时团队成员负责指导低年级学生参与

13、科创活动,现该团队已利用课余时间面向大一大二学生开设 JAVA 语言程序混色机、C#语言程序设计、Android 应用开发、实用算法与数据结构等多门课外专业实践课程,受益学生累计达到 200人次。 除此之外,学院设有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并与微软、中兴、酷派等国内知名企业联合设立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在各学生团队的带动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以及学生间阶梯式的帮扶传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5)自主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促进学风建设效果显著 自本项目实施以来,对学院学风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平均绩点、毕业率、学位率均大幅提高。 指标 项目实施前(

14、2011) 项目实施后(2013) 平均学分绩点 2.8 3.0 一次毕业率 83.3% 89.0% 一次学位率 83.3% 89.0% 最终毕业率 95.2% 97.4% 最终学位率 94.1% 96.9% 7 二、二、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姓名 王国军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0 年 11 月 最后学历 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3 年 6 月 高校教龄 10 年 专业技术 职 称 助理研究员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党委副书记 工作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13072576067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学生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wanggjnua 何时何

15、地受何种 校级及以上奖励 1.2007 年获原国防科工委信息报送先进个人 2.2013 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 6 主 要 贡 献 1.教改项目的主要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2.构建和完善了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和体系; 3.制定、修改和完善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和办法; 4.加强对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提高了获奖率和获奖层次; 5.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在学院营造了浓郁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8 主要完成人情况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 )完成人姓名 陈海燕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9 年 3 月 最后学历

16、工学博士 参加工作时间 2005 年 4 月 高校教龄 7 专业技术 职 称 讲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无 工作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 13814000968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软件工程 电子信箱 chenhaiyann 何时何地受何种 校级及以上奖励 2012 年 8 月, “中国软件杯”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优秀指 导教师奖; 2012 年 10 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 师奖; 2013 年 8 月, “中国软件杯”软件设计大赛优秀奖、优秀指 导教师奖。 主 要 贡 献 1、12 年 8 月,指导学生朱剑钢、潘铭星、王延达在首届“中国软件杯”软件设计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作品是一款基于 Android 的网络分享平台,该项目源自软件工程课程实践项目。 2、13 年 8 月,指导大一学生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