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藏獒_传统道德立场的价值两面性_韦凤彩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54008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_藏獒_传统道德立场的价值两面性_韦凤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_藏獒_传统道德立场的价值两面性_韦凤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_藏獒_传统道德立场的价值两面性_韦凤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_藏獒_传统道德立场的价值两面性_韦凤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_藏獒_传统道德立场的价值两面性_韦凤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_藏獒_传统道德立场的价值两面性_韦凤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_藏獒_传统道德立场的价值两面性_韦凤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riticism And Creation总第 132 期2010. 1理论与创作一藏獒以 20 世纪 50 年代青藏高原的游牧文明为背景, 以一群藏獒为叙述主体, 描绘了它们在粗狂、 原始的竞争环境下, 为生存所进行的一系列旷日持久的拼杀、反拼杀活动。 藏獒 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神秘的异地风情,是构成其审美魅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创作风格上,藏獒 采用宏大叙事方式, 气势磅礴、 节奏紧凑、 文笔粗粝,这一虚实并存、 带有粗粝阳刚又偏血腥暴力色彩的风格,使 “被浸泡在一些表现都市情爱、 商战浮沉或者市场时代的生存小感受的甜腻腻、 酸溜溜的软性文字当中”的读者, 有在积累已久的 “沉郁的阅读中” 找

2、到 “痛快淋漓” 之感, 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奋。 而文本精心描绘的水墨画式青藏草原自然风光全景,异地面纱下的藏族少数民族风情, 以及喜马拉雅纯种藏獒、 草原狼等不为大众熟悉的地域性动物元素, 都带来了一股浓郁特色的草原气息, 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但是, 可以说,藏獒 在结构和语言上都存在一定的简陋和堆积之嫌,文本大部分篇幅都在描写血腥暴力的战斗, 情节基本上就是大大小小, 多个或单打独斗、 或群体拼杀、 或一对多的决斗景况集合体,而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单一和重复更是显而易见。很多形象的塑造都存在道具化的倾向, 除了几个代表人物外, 其它人物和草原生命的形象都不够饱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本的

3、艺术感染力。藏獒 文本在艺术上存在有一定的局限, 然而它却仍然能形成很大的影响, 我认为, 其关键点是作者通过对藏獒的生存状态和品格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类文化的思考, 即文本浓厚的现实寓意和文化内涵。藏獒 文本将人类世界纳入自然生态链中, 故事中塑造的特殊人物只是作为记录人、见证人或解释者而存在, 人类世界不再成为特殊点, 而是生态链众多环节中的一个普通环节, 眼光放大至整个草原生态全景, 在自然这个大系统中人和动物都一样面临着无数的挑战与威胁。文本特别强调了一种野性的原始竞争态势。 生离死别、 血腥厮杀构成文本的基本元素,开篇就是一场由西结古草原和上阿妈草原历史遗留下来的部落纷争引爆的冈日格森与

4、西结古草原藏獒的惨烈斗争,一直写到文中各个藏獒主角的非自然的死亡结局,通篇全文一直贯穿着人类世界外来文明与草原文明的摩擦和斗争, 自然生物斗争、人类斗争和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相互牵制,营造出一种紧张凝重、 残酷血腥的氛围, 着力渲染一种 “高度紧张、 残忍、 血腥, 只能生死相搏、 你死我活的暴力、 决杀型生命形态”。 作者不惜笔墨的一再强调残酷的生命景况, 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人类负面生态的血腥写照。 在现时, 全球资源整合下市场扩张和资本积累的血腥,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社会商业竞争的残酷,加上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变动和不稳定, 都给人们带来了巨

5、大的挑战和压力。 生存在现代社会激烈竞争下的人们无异于 藏獒 小说中的各种动物, 为了生存和发展, 每天奔波于表面平静而内里刀光剑影不断、 血腥暴力不绝的残酷竞争中, 人类生存的焦虑和忧患越来越严重。小说过于沉繁的写实无法全面、 透彻的影射复杂的社会生存形态,因此作者依靠具有通性的有形载体来表达这些无形的忧虑和压力, 并 “借助笔下的动物角色来深刻而广泛地揭示、 探讨人类及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利用动物与人类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造成陌生化的效果, 获得独特的深度与新意”。 因此 藏獒 把人类激烈的竞争状态、 残酷的生存压力放置于文本的自然生态中, 在塑造无比惨烈的野性竞争状态的同时,还赋予主

6、人公藏獒思想和灵性, 让它们拥有了某种特定的品格和精神, 寄托了作者本人在这样一种人类负面生存形态下的精神选论 藏獒 传统道德立场的 价值两面性韦凤彩批评视界77Criticism And Creation总第 132 期2010. 1理论与创作择, 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他的道德立场, 其实就是文本张扬的藏獒精神。具体分析 藏獒 , 不难看出文本突出的藏獒精神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烙印, 然而, 由于作者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立场的优点过于强化, 对其劣势相对忽略,而存在一定的偏失。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藏獒精神体现了以儒家 “仁、 义、 礼、 智、 信” 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

7、伦理道德立场, 强调了 “仁”“义”“信” 三点。作者关注并张扬的藏獒精神集中凸显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忠诚是藏獒精神的支撑点。 冈日森格的一生都在为七个上阿妈的孩子和父亲汗扎西尽忠。为了救被囚禁的七个上阿妈的孩子,冈日森格不顾自己的伤势和众多危险, 三番两次的寻找他们, 甚至后来七个上阿妈的孩子在寄宿学校被狼吃了,冈日森格也一直坚定不移的要为他们报仇。冈日森格对汗扎西的忠诚更是毋容置疑的,冈日森格的拼死保护让汗扎西几次死里逃生。为了汗扎西, 冈日森格可以放弃獒王的地位和荣耀, 就算自己受了伤、 饿得快撑不住了, 也要为保护汗扎西而与群狼斗争,甚至绝杀亲孙子

8、地狱食肉魔,最终还为了维护汗扎西而倒在巴俄秋珠的枪口下。多来吉吧在缺粮少食并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与三股分别聚集于野驴河中游的东、西、 南三面的凶狠饥饿的狼群周旋, 拼死保护汉扎西创办的寄宿学校的孩子。 多来吉吧后被送到军分区看守战犯,“两个月后它咬断粗铁链子, 咬伤看管的军人, 跑回了父亲的学校”; 为筹钱建寄宿学校的平房, 多来吉吧被汉扎西卖到了至少一千二百公里之外的西宁动物园,没想到一年以后多来吉吧几经磨难, 跋山涉水、 历经艰险又到了汗扎西身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父亲汉扎西和七个上阿妈的孩子对冈日森格和多来吉吧有救命之恩,以及他们之间建立的深厚情感有关,这一维系在情感基础上的忠诚与我国以

9、情感作为纽带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有相通之处。在中国传统的小农自然经济中, 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 成为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群体, 因此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家族主义精神非常明显,它以血缘关系为根基, 以情感作为纽带。 “家族主义精神, 在家庭 (族) 内, 外化为 孝 ; 在朝廷、 国家里, 外化为 忠 ; 而在社会中, 则外化为 整体主义 。”整体主义 “强调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社会利益,它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在大雪灾中, 处在哺乳期中的大黑獒那日 “在自己无吃无喝的情况下,用它的乳汁给尼玛爷爷一家四口人和四只狗以及它自己的两个孩子提供了五天的救命饮食”, 直到救灾物资送到, 而

10、它自己却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 一年之后就死了。大黑獒那日的这一为保护、 救助藏民们和他人而不顾自身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行为,正是中国古代家族主义精神外化为整体主义的具体要求。其次, 藏獒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荣辱分明的自尊感和高尚的舍生取义之道。冈日森格为了截住群狼完成獒王的使命而只身与狼群拼得血肉模糊,多来吉吧为了完成父亲汉扎西的嘱托而死守寄宿学校,小母獒卓嘎忍住饥饿将食物完整的送到西结古寺,并为保护一封牛皮纸信件献出了生命,小公獒摄命霹雳王将昏迷的孩子平安运达账房后才为母殉身藏獒是一种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动物,一旦被人类委以重任或得到獒王等其它同类的嘱托, 它们会誓死拼搏、 奋斗。同时, 他

11、们还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它们有耻辱、 荣耀之分, 以保护他人为荣, 以失败为耻。在同类的竞争中, 它们也有自身的一些规则,“男不与女斗” , 单打独斗等, 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就算胜利了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而失败的或者犯过错的藏獒会离开群体, 甚至选择自杀。 “藏獒有自杀的传统, 这是祖先通过遗传巩固在它们心脑里的律令,一旦发现尊严已经泯灭, 耻辱就像空气一样挥之不去; 一旦受到主人的严重委屈, 而它们无可辩白, 自认又不肯悔改; 一旦陷入两难境地, 凡此种种, 它们都会选择自杀。”此外, 它们还拥有高尚的品质,“为了不把瘟病传染给别的狗和人, 为了死后变成狼食, 从而让狼也传染上瘟病死掉,

12、 避免出现狼吃羊的时候没有藏獒保护的局面,得病的藏獒包括领地狗、 寺院狗、 牧羊狗和看家狗, 像它们的祖先那样离开西结古草原, 走进了昂拉雪山, 走进了密灵谷。 ”这无疑赋予了藏獒信、 义之美, 吻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注重个体道德的自我修养、人格的自我完善和“舍生而取义” 的人生哲学, 推崇道义和志向的高层次追求。再次, 藏獒拥有宽容怜悯之心。 冈日森格是文本塑造得最饱满的形象, 也是作者精神寄托的中心人物。藏獒的宽容怜悯不仅表现在对同类的帮助和宽容,还表现在藏獒对其它生物的怜悯和同情上。这一品格在冈日森格身上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它大义凛然, 又悲天悯人。因为人类的恩怨和仇恨,冈日森格与饮血王党

13、项罗刹进行了几次血腥残酷、 你死我活的战斗, 然而原本势不两立的它们最终却成为了 “统一战线” 的 “盟友” , 成为了与狼对抗、 保批评视界78Criticism And Creation总第 132 期2010. 1理论与创作护藏民的中坚力量和最佳搭档。虽然说父亲汗扎西在多来吉吧的转变中担任了最重要的角色,但是冈日森格的宽恕之心也是功不可没的。冈日森格带领领地狗群围攻狼群时,已经怀孕的尖嘴母狼被自己的丈夫上阿妈头狼当作战败逃脱的挡箭牌时, 冈日森格放了它一条生路, 甚至出于 “爱护母性的本能、 帮助弱者的天性” ,“连吼带咬地把尖嘴母狼从七八张血盆大口中解救了出来”輥輯訛; 而在目睹了死对

14、头多猕头狼多次搭救尖嘴母狼后,冈日森格被多猕头狼对爱情的执着而感动, 也放了它一马; 更令人感动的是,冈日森格将不多的食物留给了两只被困在雪坑中无法逃离的狼。其它一些藏獒也或多或少的也拥有这一品质,如江秋帮穷和白爪子狼曾在群果扎西温泉湖中的浮冰上亲和友善的共存过,多来吉吧和小母獒卓嘎都在狼嘴里救过弱小的狼崽,而大力王徒钦甲保甚至为营救狼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仁” 为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最重要的道德准则,“ 爱人 是 仁 的核心,忠恕是 仁 的主要内容, 而它们都发源于人的 恻隐之心 。”輥輰訛文本中藏獒对狼群母性、 弱小者的恻隐之心, 对同种族藏獒的宽容姿态都是一种 “仁” 的表现形式。最后

15、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原本充满了仇恨的饮血王党项罗刹, 在经过父亲的情感转化后, 变成了守护父亲和寄宿学校的、 绝对忠诚的多来吉吧, 这一正义战胜邪恶、 由恶向善的转变其实蕴含了 “善” 的伦理内涵。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忠诚、 仁爱、 信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个人的自我完善、维护社会良好秩序和促进整个国家稳步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负效应中滋生和开放中从西方社会流传进来的腐朽落后的道德观念开始腐蚀整个社会时, 弘扬中国传统道德, 探析它在新时期新时代的要求, 是符合个人和社会的需求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藏獒 的意图是好的, 选择的方向是对的, 值得肯定。三

16、但是,在探索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形式时, 作者显然没有把握好尺度, 存在着偏失。任何事物往往都有好的一面, 同时也有不好的一面, 这样的两面性要求我们不能一味的赞扬和渲染,也不能一味的否定和批判, 而是把握好 “度” , 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是这样一把双刃剑,它在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优秀品质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含有一定的封建落后思想,而作者显然并没有加以分析和辨别, 而是笼统的照搬, 在呼吁讴歌忠诚、 仁爱、 信义这些传统美德的同时, 不加甄别的夹杂着残余的封建落后意识。首先,荣辱尊卑下的等级秩序以及由此衍生的内部问题。 藏獒 文本为突出藏獒追求完美、 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塑造了一群拥有强烈的羞耻感、 荣誉感的藏獒, 然而由于作者尺度把握的不当又导致其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藏獒对人类的忠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一种贵贱之分, 与中国传统的贵贱尊卑秩序相呼应。同时, 在藏獒世界里, 藏獒以胜利为荣, 以失败为耻, 胜利的强者得到藏獒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