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手册 (28)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653195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手册 (28)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铸造手册 (28)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铸造手册 (28)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铸造手册 (28)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铸造手册 (28)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铸造手册 (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手册 (28)(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铸造合金及熔炼相关技术标准球墨铸铁件!“#$% 型缺口试样的冲击值牌号最小冲击值 !6 +0 7 803( (39(): (09:()6 80 7 (0030 (390() :!344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的规定进行, 球化级别一般不得低于 ! 级。其检验次数和取样位置由供需双方商定。球化级别和基体组织, 可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验, 如有争议时, 应用金相检验法裁决。!“%球铁件的几何形状及其尺寸公差!“%“#球铁件的几何形状及其尺寸应符合球铁件图样的规定。!“%“$球铁件的尺寸公差应按 = 8!3!48 铸件尺寸公差 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要求的可按图样或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 铁素体

2、6- (6“.)-)3:- (3:.:8)3012 #)-“:- 5 )3-铁素体 ; 珠光体9- (9“.-)3)- (3).68):012 #“49“6- 5 )“-铁素体89- (89.7-)3“- (3“.6-)“-012 #“99“3- 5 “4-铁素体8- (8-.4-))9- ()9.9-)“9012 #“9-“3- 5 “4-铁素体8- (8-.4-))9- ()9.9-)“9!)技术要求!“#$硬度每一批量铸件必须检验硬度, 检验硬度值的同时, 必须进行金相组织检验。!“#“金相组织金相组织应符合 !$1-.1、 +8,=/-./ 抗拉试验所用的单铸试块形状及尺寸如图0 表4

3、 所示 (图0 中斜影线部位为切取试样的位置) , 一般选用!型, 也可选用附录 B 的试块。+8,=%、 +,A05 所用的单铸试块的形状及尺寸如图 % 所示。试块应与铸件同包铁水末期浇注, 其冷却方式与铸铁尽可能一样。试块的打箱温度不得高于 /22C。!“耐热铸铁的使用条件与应用举例(参考件)表 “铸铁牌号使用条件应用举例1234在空气炉气中, 耐热温度到 +,#炉条、 高炉支梁式水箱、 金属型、 玻璃模1234在空气炉气中, 耐热温度到 -,#煤气炉内灰盆、 矿山烧结车档板1234“-在空气炉中耐热温度到 0,#, 在室温及高温下有抗磨性。耐硝酸的腐蚀退火罐、 煤粉烧嘴、 炉栅、 水泥焙

4、烧炉零件、 化工机械零件0-“第六篇铸造合金及熔练易铸网 w w w . e a s y f o u n d r y . c o m铸铁牌号使用条件应用举例!“#$%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 &(炉条、 煤粉烧嘴、 锅炉用梳形定位板、换热器针状管、 二硫化碳反应甑!)“#$*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 +%(, 其含硅上限时到 &%(。机械性能抗裂性较 !)“#$% 好玻璃窑烟道闸门、 玻璃引上机墙板、加热炉两端管架!)“#$*,-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 +.(, 其含硅上限时到 &.(。高温机械性能较好罩式退火炉导向器、 烧结机中后热筛板、 加热炉吊梁!)“#$%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 .(, 硅

5、上限时到 /(煤粉烧嘴、 炉条、 辐射管、 烟道闸门、加热炉中间管架!)“01*#$*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 /(烧结机篦条、 炉用件!)“01%#$%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 2%(焙烧机篦条、 炉用件!)“0133在空气炉气中耐热温度到 22(, 抗高温硫蚀性好锅炉用侧密封块、 链式加热炉炉爪、黄铁矿焙烧炉零件附录4耐热铸铁的抗氧化试验方法(补充件)本方法适用于增重法测定各种耐热铸铁的抗氧化特性。42对抗氧化试验设备及条件的要求!“#“抗氧化试验炉应符合如下要求:$5 有自动调节温度装置, 其精度为 6 %(;%5 炉内试样分布区各点的温度相差不得超过 6 %(;&5 保持炉内有足够的氧化气

6、氛。!“#炉中试样应放在坩埚中, 试样与坩埚允许在个别点接触。!“#(称量试样的天秤精度为 6 5278。43试样形状尺寸及其准备!#“进行抗氧化试验时, 应采用圆柱形试样, 试样尺寸见表 42。9/+2第五章铸造合金及熔炼相关技术标准易铸网 w w w . e a s y f o u n d r y . c o m表 !“#试样号试样直径试样高度“$ % $&$ % $&(“( % $&)$ % $&*)( % $&($ % “&$!“#“试样表面粗糙度低于。!“#$测量试样尺寸时, 应不少于 ) 点, 取平均值。测量精度为 % $&“#。!“#%试验前, 必须用乙醇或乙醚等溶剂将试样去脂,

7、 然后在干燥器内放置 “小时以上, 进行称量。!)试验持续时间及温度!$#&抗氧化试验的时间, 若无特殊协议, 一般为 ($+。测点量为 ($、 “$、 $、)$、 ,$、 ($+。在这段时间内, 应按时取出试样, 冷却称重。!$#“铸件在使用时如果连续工作, 则试验测量点如 !)&“ 条规定。如果铸件在使用时周期冷却, 则试样应与使用时冷却制度相似。!$#$试验温度根据铸件的使用温度来确定。!,试验过程与结果!%#&使用的坩埚必需在试验温度下焙烧至恒重。!%#“坩埚恒重后, 放入清洗良好的试样, 在 “($ - $.温度下预先烘烤 “&( - 垢, 才可称量、 进行试验。!%#$试样放入炉中

8、后, 炉内达到规定温度的时间作为试验开始, 规定试验时间已满, 停炉 (或取引试样) 的时间作为试验结束。!%#%如果总的试验时间少于 “$+, 试样必须在规定的温度下入炉, 而且在热炉状态下取出试样。!%#入炉出炉前后的试样及坩埚, 必须放在于燥器中, 称量前必须冷至室温。试样出炉前坩埚必须加盖, 以防氧化皮飞出。!%#(按下式求出在规定时间内与规定温度下的平均氧化速度:! /“0 “ #$12# +(!“)式中! 平均氧化速度, 12# +;,34“第六篇铸造合金及熔练易铸网 w w w . e a s y f o u n d r y . c o m! 试验前的试样重量, “;!# 试验后

9、的试样重量, “;“ 试样表面积, $#;# 试验时间, %。!“#$由 &() 确定的氧化速度, 应在同样温度、 同样时间 * + , 个平行试样作出的数据平均后确定。!“#%如果试验过程中发现脱碳, 必须考虑由于脱碳引起的重量减少。附录-耐热铸铁的抗生长试验方法(补充件)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耐热铸铁在高温空气介质内抵抗生长的性能。-!对抗生长性的试验及条件的基本要求&#抗生长性试验炉应符合如下要求:( 有自动调节温度装置, 其精度为 . ,/;)( 炉中试样分布区内各点温度相差不超过 . ,/;*( 保持炉内有足够的氧化气氛。&#+放在炉内的试样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 以保证炉内空气与试样表

10、面有良好的接触。&#,试样装炉内后, 炉内达到规定温度的时间作为试验开始, 规定试验期限已满, 炉子停止工作 (或取出试样) 的时间作为试验结束。-#试样形状、 测量附件及试验准备&+#进行抗生长试验时, 应采用圆柱形试样 (图 -!) , 试样尺寸应为:直径#0 + #,$;长度!0 + !,0$。图 -!&+#+试样表面粗糙度应低于。二端面应保持平行。&+#,试样二端可装入二个测量螺丝, 其尺寸可参考图 -# (如不用测量螺丝, 可将试样端面镀铬或镀镍, 此时试样二端无需打螺孔) 。,1)!第五章铸造合金及熔炼相关技术标准易铸网 w w w . e a s y f o u n d r y

11、. c o m图 !“!“#$测量螺丝的材料, 在试验温度下的耐热性能应优于被测材料。!“#%试验前将测量螺丝拧入试验二端, 螺丝在试样上不能有松动。!#试验持续时间及试验温度!&#抗生长试验时间为 $%&。!&#“每种试样在一定温度、 一定时间内的抗生长性能数据, 应以 # 个平行试样的平均数确定。!&#&试验的温度应根据铸件的使用条件来确定。!&#$在测定高合金铸铁及低合金铸铁的抗生长规律时, 必须求得铸铁生长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试验应持续到曲线稳定为止, 并可在几种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 以确定其抗生长规律。!(抗生长性能测定方法!$#试样在试验前用精度在 &)&$* 以内的千分卡测量试样

12、长度及二测量螺丝之间的距离, 然后放在炉中试验。经过规定试验时间后, 把试样取出冷却, 测量二测量螺丝间的距离, 铸铁的生产率以试样长度增加的百分率来表示:!+!“, !$ !- $&.(!$)式中: ! 试样长度, *;!$ 试验前二测量螺丝间之距离, *;!“ 试验后二测量螺丝间之距离, *;! 规定时间内的生长率, .。/0/$第六篇铸造合金及熔练易铸网 w w w . e a s y f o u n d r y . c o m附录!“” 型单铸试块(补充件)图 !#表 !#类型试块尺寸, $!“#$%试块吃砂量!#%&()!、“*、“+ 类最小& $, “*%,&#、$类最小 )%$“+%,-&#由试样长度确定#,-.#,$/,#%,.,#.,/-.#第五章铸造合金及熔炼相关技术标准易铸网 w w w . e a s y f o u n d r y .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