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3034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 代 诗 歌 鉴 赏诗歌题材分类标题特征内容情感意象特征表现手法代表作家1 咏物抒怀诗特征:1、标题:以物象为题;如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所咏物的形态、色泽、气味、声音等特 征,挖掘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表达自己的志 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 的评价。3.写作技巧。(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表现 手法上看,是托物言志和象征,从修辞角度看用拟人 ,比喻;从描写方法上看,除正面描写外,还常用侧 面烘托)【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物抒怀诗的两种类型:一、 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 情趣。对春天

2、的 喜爱之情二、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畏严寒的高洁品 性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冰清玉洁,又用 “暗香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坚强高洁的 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 的志向。【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 送别抒怀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 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 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 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 题。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3、芳草长亭 短亭杨 柳酒夕阳月离愁离愁 别恨别恨送别书怀诗特征一:送别书怀诗特征一:描述一个经典的古描述一个经典的古 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典型意象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典型意象 )?)?古道笛声远山舟舟特征二:标题:标题中有“送”“别”“赠”“酬”等字眼;感情基调: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表现手法: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直抒胸臆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烘托以哀景烘托哀情(融情于景)以乐景反衬哀想象推想别后情形表达对朋友的留恋关切 2、

4、诗歌例析 A、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真挚的友情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思考:诗句是通过那些意象和事物怎样 抒发情感的?“雨”烘托伤感氛围。“柳”“留”谐音,表达不 舍分别之情。“酒”衬托出彼此真挚的 情意。前两句借景抒情, 后两句以物衬情。表达出 对朋友的深情厚谊。B、情深意长的勉励、安慰、祝愿兼及惜别之意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以惜别为题,实则写景或抒情(坦陈心志,表达 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5、、天涯漂泊之感、悠悠思古之 情等)。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前两句借景抒情,日暮昏、 黄云罩、被风吹、雪花乱,烘托 出悲凉之气。后两句直抒胸臆,一反凄 清缠绵之悲,表达出豁达豪放 之情和对朋友的祝福。D、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人说。(雨霖铃)3、羁旅思乡诗何人不起故园情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 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 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 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 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思

6、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常见思想情感:羁旅行役者,或宦游在外,客居他乡的孤独;或旅途劳顿、辛苦,漂泊流离的辛酸、凄凉;或佳节来临,或久戍 边关,表达思乡之愁;抒发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前途渺茫之 忧伤之情,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时光流逝、壮志难伸、怀才 不遇、被打击的愤懑) 表达技巧: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4 4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唐代,有一批诗人(如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高适、岑 参、王昌龄、王维、李益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

7、十分擅等)十分擅 长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后人称他们为“ “ 边塞诗人边塞诗人” ”,形成了所谓的,形成了所谓的“ “边塞诗派边塞诗派” ”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 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 大国的一束奇葩。大国的一束奇葩。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 云、雨雪、风沙;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 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 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

8、、玉门关、关山、 阳关、凉州、楼兰。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边塞征战诗典型 意象:1、描写边塞荒凉悲怆或雄奇壮阔的山川景色,歌颂边塞 得大好河山。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逢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 的塞外雄奇壮阔的风光,画面 开阔,意境雄浑。国学大师王 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内容情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岑参 2、描写艰苦的戍边生活和激烈紧张

9、的战争场面。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 下 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王昌龄 3、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 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4、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10、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 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6、送别友人时或惜别感伤, 或壮别感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高适 7、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

11、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爱国主义义。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 往是复杂的,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 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 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对 家乡的思念。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

12、斗,随风满地石 乱走。(岑参)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 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 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 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2.对比: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 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 ,形成时空的对比

13、。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5、视听结合: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咏史怀古诗怀古咏史诗的特征: 1.标题:标题: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情感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 情;悲吟古人际遇,感伤己之情怀(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14、 (怀人伤己)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借古讽 今今(怀古伤今)或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桑;或对历 史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忧国伤时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 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3结构上: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常见术语: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 4、【常用的技巧手法】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1)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

15、古伤今 借古抒怀 怀人伤己 桂枝香金陵怀古词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 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 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 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 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 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 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 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 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 覆辙。 2)表现手法:用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 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 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高考诗歌鉴 赏专题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3 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 老矣,尚能饭否?” 对比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 女如花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