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652959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7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导读:为确保扬州地区水生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集成完善了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和技术,生产中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布局茬口,掌握各茬栽培技术要点,能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 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印荔张莉杨蒙立俞梅珍王燕程立宝李良俊水生蔬菜是我国颇具特色的经济作物, 我国水生蔬菜品种多、分布广、生产面积大,在世界各国中均居首位1,水生蔬菜在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壤富含腐殖质,是水生蔬菜生产的重要区域,尤其是莲藕、茭白、芡实、水芹等近年来种植面积大、栽培技术提升快、产业链

2、延伸长的优势种类,但由于各栽培地区连年种植单一种类(品种),导致栽培效益波动和连作障碍的风险加大,影响了水生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近年来,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集成完善了莲藕秋种两熟茭芡实水芹两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和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现总结介绍如下,以期为各水生蔬菜产区的茬口布局提供参考。1茬口安排第一年4月中旬定植早熟莲藕品种,7月下旬8月上旬采收;秋种两熟茭于8月上旬定植,10月采收秋茭,翌年5月采收夏茭;芡实4月上旬催芽,在其他秧田播种育苗,于6月中下旬定植,8月中旬至10月上旬采收;10月上旬水芹催芽排种,11月下旬深栽软化,12中旬可开始采收,直至第

3、3年3月。2栽培要点2.1莲藕品种选择宜选用符合本地消费习惯的早熟或早中熟、无花或少花、入土较浅、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莲藕品种,如脆秀、苏州花藕、飘花藕等。留种与定植种藕应选择符合品种特性、3节以上无病虫害的大藕。 种藕宜留田间,保持中等偏深水层过冬,定植时随挖、随选、随栽,带泥定植。 若长距离运输或不能及时移栽,则应注意种藕带泥,并盖上稻草保温保湿,防止顶芽干萎。种藕定植密度略大,如江苏省苏州市周边藕农种植苏州花藕时,行距一般为2 m、穴距11.2 m,每穴栽种藕2支,有45个芽,每667 m2栽300穴、种藕500600 kg。定植时,将种藕顶芽(俗称藕头)埋入泥中812 cm,并使顶芽与

4、地面平行,种藕最后一节段略斜向上翘,与土表面成2530,节位入土、节段露出地面,以接受太阳光照提高种藕温度,促进种藕萌发。 种藕田间可按“一”字形或“品”字形排列,田块四周种藕顶芽和腋芽朝向田里。基金项目:扬大产学研合作专项(2012038-18);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CX(12)3020印荔,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225009张莉,杨蒙立,俞梅珍,王燕,程立宝,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李良俊,通信作者,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E-mail:收稿日期:2014-10-23莲藕茭白栽培技术15532- 肥水管理莲藕栽培应重施有机肥作基肥,一般667 m2施腐熟农家肥3 000

5、 kg。在莲藕生长期一般需追肥3次, 第1次在田间出现少量立叶时,667 m2追施腐熟粪肥1 000 kg或尿素30 kg, 以促进立叶生长; 第2次是在荷叶封行前,667 m2追施莲藕专用有机复合肥50 kg、尿素15 kg;第3次是当田间出现少量后栋叶时追施结藕肥,667 m2施用尿素30 kg、钾肥20 kg。莲藕生长过程中水分管理应遵循“浅深浅”的规律,即定植后保持23 cm浅水,以提高土温,促进种藕萌发;以后随着立叶的生长和气温的升高逐渐加深到1015 cm;莲藕膨大期应放浅水,以35 cm为宜,促进藕身膨大、粗壮。 病虫害防治a.病害主要有僵藕、腐败病。僵藕:僵藕植株的各器官均比健

6、康植株小,藕身表面出现棕褐色斑点、条斑,严重时会导致顶芽和先端节间畸形,品质严重下降。 研究表明,僵藕极可能是病毒侵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病害2,但尚未见有防治僵藕的特效药的报道。 因此,目前主要做好预防工作,如藕田连作最多不超过3年,精选健康种藕种植,栽培时注意增施有机肥等。腐败病:莲藕腐败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的尖孢镰刀菌3,此病主要侵害地下茎节,引起植株地上部变褐枯死,并造成莲藕变褐腐烂,严重时会导致藕田全部叶片枯黄,地下茎节呈褐色、紫黑色腐败,不能食用。 在种植前可选用50%多菌灵防治,每667 m2用量500 g,与干细土拌匀,结合整地施入;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8001 000倍

7、液防治,每隔10天喷1次。b.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斜纹夜蛾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在幼虫3龄前用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喷杀。采收莲藕要求适当早采收、早让茬,一般7月下旬8月上旬采收,以嫩藕上市。2.2秋种两熟茭选种选取在当年秋季和翌年夏季采收的秋种两熟茭品种。 一般选取早熟品种,如小蜡台、两头早等,或者中熟品种,如中蜡台、中秋茭。秋茭a.整地定植。4月初掘取种墩,分苗寄植于莲藕田四周, 分苗时注意将分蘖处茎结掰开,同时将交叉的根分开。7月下旬8月上旬莲藕采收后尽早定植,定植前需将藕茬、茭茬清理干净,667 m2施优质有机肥2 500 kg左右

8、, 耕耙整平后放浅水5 cm定植茭白。 定植一般在15:00以后进行,防止太阳直晒,促进秧苗早成活。 定植方式一般采用宽窄行,利于通风透光和田间操作。 定植早熟品种宽行60 cm, 窄 行40 cm, 株 距35 40 cm,667 m2栽 3 3003 800穴;中熟品种宽行70 cm,窄行45 cm,株距3540 cm,667 m2栽2 9003 300穴4。 此外,在窄行间每隔10 m要留23株作补苗,以防死苗。b.植株管理。 定植成活后,对缺株的要及时补缺,保证足苗。 在双季秋茭生长期间,要适时剥除黄叶、老叶和病叶,以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5。 在孕茭期要及时拔除雄茭和灰茭,对雄茭、

9、灰茭和结茭少的茭墩要做好标记,采收后进行清理,对性状优良的茭墩做好记号,以便留作种苗6。c.肥水管理。 秋茭田追肥遵循“前促、中控、后促”的原则。 结合水层管理,前期促进其有效分蘖,后期控制其无效分蘖,最后促进孕茭,提高产量和品质。 除整地时施足基肥外,9月初开始667 m2追施腐熟粪肥1 0001 500 kg,每隔710天1次,23次即可, 也可667 m2施用三元复合肥2030 kg。茭秧定植后为促进其缓苗扎根,一般保持水位在5 cm左右;生长分蘖后加高水位;生长后期水位在10 cm以上,有利于孕茭;收获后,保持薄水层,并整修田埂,以保水保肥。d.秋茭采收。秋茭采收时间一般在10月上旬到

10、11月中旬,早熟品种小蜡台叶鞘容易开裂,从而导致茭肉发青,影响其商品价值,因此,当叶鞘略有裂缝时即可采收;而中秋茭的叶鞘不易开裂,适当迟收可以提高产量且不影响品质。 采收后期,茭白结茭小,商品性差,因此,每穴可留23株茭白不采,使得养分回流、贮藏,这样也可增加春季的分蘖数及其生长势,提高夏茭的产量。夏茭a.秋茭采后管理。秋茭采后,清理做好标记的雄茭、灰茭墩,同时齐泥割去茭墩上的枯叶和残留分蘖苗,将枯株、残叶集中清理,深埋或烧毁, 之后用杀虫剂及杀菌剂喷施茭墩的根部及地表,减少害虫和病菌的越冬基数。b.肥水管理。夏茭生长期正值气温回升,生长速度快,为促进夏茭早萌发、早分蘖、早孕茭和提高产量,应注

11、意合理地早施和重施追肥。 一般在萌芽前后及孕茭前各追施一次肥,667 m2可施优质三元复合肥2025 kg、磷酸二氢钾5 kg。 早春气温较低,应灌浅水增加土温,以促进萌芽,之后随着新株生长及后期茭肉膨大,植株需水量增加,加之气温回升,15.5栽培技术33- 蒸发增加,应将水位逐步增加到10 cm左右。c.夏茭采收。 早熟品种在5月初始收,5月底结束,一般隔3天采收1次,共可采收56次。 夏茭采收时要连根拔起,减少残留根茬。2.3芡实选种选用成熟早、生长势中等、适应性强的无刺类型优质高产芡实品种, 如姑苏芡2号、紫花苏芡、红花苏芡等。育苗4月上旬气温回升时浸种,水温保持白天2025,夜间15以

12、上,经过1015天,多数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按大田苗床=1 0001的比例安排苗床面积,灌入10 cm左右的水层,除去苗床中青苔、浮萍等杂物,待水澄清后播种,每1 m2播0.5 kg(约300粒)种子。 播种时最好近水面轻播,防止种子陷入泥中而影响出苗。育苗期间如果温度低于18,应搭建塑料小拱棚,确保幼苗能正常生长。播种后35天左右(5月中下旬),幼苗抽生出23片小叶时进行分苗。 分苗苗床面积按大田苗床=301的比例安排,苗床最好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便利的水田。 水田四周作高田埂,清理杂草,施入充分腐熟的粪肥,平整土地后灌水1015 cm。 移苗时株行距约30 cm40 cm,栽时注意不能埋

13、没心叶,以免影响其发棵,待幼苗活棵并长新叶时,逐步加深水位,到6月初水位可加深到40 cm左右。定植6月中旬当芡实种苗有4片直径达25 cm左右的圆叶时即可定植,定植时,按行株距2.3 m2.3 m开穴浅栽,穴深1520 cm,直径1 m以上。 芡实苗随起随栽,将根盘放,浅栽于穴的中心,保证心叶顶端必须露在土外。田间管理定植后要及时查苗, 移密补稀,确保全苗。 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要逐步培泥壅根,确保芡实心叶逐步上升,同时保证长新根时有泥土和充足的肥料,后期可将浅穴培平。 栽后1周到叶片封行期间注意除草, 并将杂草揉团埋入土中作肥料。 芡实需水量很大,生长期间不能断水,田里水位一般保持在3050

14、 cm。芡实生长过程中,一般分3次追肥,第1次在活棵后施腐熟有机肥如鸡粪,每棵1.01.5 kg;第2次在中期施复合肥,每株0.150.20 kg;第3次在封行前施复合肥,每株0.150.20 kg7。 追肥忌偏施氮肥,氮肥过多不仅会影响结果,还会加重病害发生。适时采收在第一朵花开后25天左右,新叶缓慢生长,果实光滑变红,果柄变软,水面出现双花时,开始采收芡实鲜米,之后可根据市场对芡米商品熟性的要求,分批采收。 一般8月中下旬9月上旬开始采收,10月上旬采收结束。2.4水芹 品种选择选择秋芹1号、常熟白芹、溧阳白芹和玉祁红芹等优良水芹品种。整地施基肥芡实采收结束后立即排干田水,深耕晒垡,再灌水

15、沤田。 整地前要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粪肥1 500 kg、过磷酸钙30 kg、钾肥20 kg。 整地后要开沟作畦,田四周的围沟宽35 cm左右、深20 cm左右;田内沟宽25 cm左右、沟深15 cm左右,畦面宽23 m。 催芽排种9月下旬在阴凉潮湿条件下催芽,710天后当芽长到4 cm左右时排种。 排种一般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 排种时一定要让种茎紧贴于土表,既不易漂浮水面,也不易晒干幼芽。如果种茎过长,则可事先切成23段,每段长约30 cm。肥水管理水芹是须根系,需肥量大,但吸收能力不强,栽培除注重有机肥料作基肥外,还要合理追肥。 当水芹缓苗后逐渐进入旺盛生长期时,即可追肥,一般追施23次,每次每667 m2可追施腐熟稀粪水2 000 kg或三元复合肥1030 kg。追肥前先排干田水,追肥1天后再灌水。 排种后要保持田面湿润,不干不淹;当苗长到1015 cm时,排干田水蹲苗35天,使得植株根系下扎;移栽软化后灌水35 cm,使田表土下沉护根,1天后再放干水,促进扎根,表土裂细缝便可恢复水位;冬季气温下降,要保持深水710 cm,保护植株越冬。深栽软化为提高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