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52834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离骚屈屈 原原常宁二中高一语文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 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 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 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 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 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 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 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 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 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平原楚1953年,世界和平理 事会通过决议将屈原列 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 巴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 何塞马蒂 )之一,受 到

2、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 念。 屈原一生创作了离骚、九歌、 九章、天问等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 晚年创作的离骚是楚辞中的名篇,是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 一首抒情诗。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 ,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的文学成就“楚辞”是战国时代产生于 楚国地区的一种新诗体。又名 “骚体诗”,按其名称本义来说 , 是指楚地歌 辞的意思, 具有浓厚的 地方色彩。“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 散文化,在语言风格以及声调 节拍上都有着浓厚的楚国地方 色彩,是屈原在吸收民间语言 和南方歌谣的形式与韵律的基 础上发展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新 诗体。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杰出

3、的、最长的抒情诗,共375句,2500多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前面部分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 负写起,回溯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 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 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 ”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借女媭劝告,总结历史上兴亡盛 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 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 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 求。最后部分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神灵占 卜,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离开故国、怀 恋故土的思想矛盾,而在升腾远游之中 ,“忽临睨夫旧乡”,终于不忍心离开自己 的

4、祖国,最后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 前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叙写 现实;后两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偏重 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束全篇 。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 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天问千声悲故国,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江咽万语吊斯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啊,我伟大的父亲叫伯庸。

5、摄提那年正当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容貌、气度啊,开始赐给我美名。给我起名叫正则啊,给我起表字叫灵均。先秦时期“朕”字 贵贱通用亡父正当句首发语词开始通“赐”名词活用为动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德啊,又加上优良的才能。披着幽香的江蓠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做为身上的 佩饰。流年似水我好象赶不上啊,只怕岁月不等待我。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洲泽拔经 冬不凋的草。众多的样子形容词活用 为名词通“僻”赶上“不与吾”宾语 前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

6、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和秋天依次替代。看到草木也有凋零的时候啊,便害怕美人也会衰老。何不趁着壮年抛弃秽政啊,何不改变这种法度?乘着骏马奔驰啊,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开路。迅速指楚怀王省略“何不”通“导”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古代三个君王品德多么完美啊,那时候群芳都聚集在 他旁边。他们交杂地佩带着申椒和菌桂,哪里只是蕙草和香 茝结成的环佩?那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遵循正道而得大路畅通.夏桀殷纣多么放肆

7、妄行啊,只贪走便道而寸步难行.从前本来何等助词, 无实义只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那些拉帮结派的小人只顾贪图个人享乐啊,致使 他们的道路变得黑暗凶险和狭隘。我哪是怕自身遭遇灾祸啊,怕是君王的战车将要 颠覆。我匆忙地在你前后奔走效力啊,为的是赶上先人们 的足迹。君主不了解我赤诚的心啊,反而听信小人的谗 言而大发脾气。那些赶上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我本来就知道忠言直谏会招来祸害啊,可我宁 愿忍受痛苦也不愿舍弃。我指着苍天起誓,

8、让天做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 君王的缘故。已经说好我们要在黄昏时成婚的,可为什么中途 反悔变卦呢?舍弃,终止通“证”只是句首语气词课文结构第一 部分第二 部分第三 部分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 。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 由来。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为第二段。诗 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 ”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 、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诗 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 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 申诉自己的忠心和事君不合的遭遇(后 十四句)。作者从远古帝颛顼写起,这样介作者从远古帝颛顼写起,这样介

9、 绍自己的家世有什么作用?绍自己的家世有什么作用?“屈原自道本与君共主,俱出颛顼胤 末之子孙,是恩深而义厚也。”(楚辞章句王逸)是说明自己与楚王同 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 任。自述出生于寅年寅 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 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 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 器度非凡,又获嘉名, 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 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 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 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 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 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 悲剧的根源。为什么诗人不惜笔墨从各个方面 描述自我的美好和崇高的人格呢 ?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 莽”又有何特殊内涵?诗人再三强调自己的“内美”和“修能”,是 他对自我

10、价值的发现,体现出强烈的自我 意识和人格尊严,并且不断追求,精勤修 德,完善自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一句 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 居,在他的思想中,他是顶天立地的人 ,虽然君王昏聩误国,屑小当道,但他 依然满怀热忱,希望有机会以自己美好 的品格把自己超凡的才华奉献给楚国。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先古三王?诗人赞颂先古三王和尧舜时代的政治 清明,重用各种贤才,表达了他举贤 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 斥桀纣,批判党人群小,委婉地劝告 怀王莫蹈昏君亡国的覆辙。“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 舍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 改路”分别表达了诗人怎

11、样的思想 情感? 执著愤慨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血统高贵,器宇不凡勤勉修行,自强不息赤胆忠心,胸怀炽烈嫉恶如仇,鄙视小人为实现理想,不惧危难嘉德懿行,修身养性有紧迫感,忧患意识执着追求,不畏艰险六朝时人刘勰曾有六朝时人刘勰曾有“ “不不 有屈原,岂见有屈原,岂见离骚离骚 ” ”的评论,如其所言,的评论,如其所言, 离骚离骚最震撼人心的最震撼人心的 就是诗人屈原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自我崇

12、高 人格的充分展现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这是 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 有的。有的。 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行 的说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 ,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 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 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 离骚解释为别愁。 二说都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 写愁怨之作。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 美政,但却蒙冤被谗,眼看自己 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 满腔的爱国抱负化为泡影,心中 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 ,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 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 篇。 本诗有什么

13、艺术特点? A A、形式上打破了形式上打破了诗经诗经那种以那种以 四言为主的体制,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句式长短参差,形式 比较自由。比较自由。B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 两个用两个用“兮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 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 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 的节奏感。的节奏感。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 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 的发展。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 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 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 美

14、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 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 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 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 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 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 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 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 ,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 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 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

15、洁志趣,用香草美人 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 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 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 术魅力。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 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 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 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也以女子比贤者,由此而发,又以男女 关系比君臣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妒贤, 以求婚比求楚王,以婚约比君臣遇合这 里面有描写,有叙事,但描写和叙事的目的 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 鲜明。“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

16、 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 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 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 令见放为?”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 、招魂、哀郢,悲其志。适 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 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 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 若是。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 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 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 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 ,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 尊严,九死而未悔。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 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 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 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 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 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 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 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 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