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652606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笔记,复试真题,考研大纲,考研真题,考研经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更多资料下载 1北京中医药北京中医药考研详解与指导考研详解与指导200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一、A 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B、C、D、E 5 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 答题纸上 1. 内经所谓“动极者,镇之以静;阳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C. 阴阳平衡D. 阴阳转化E. 阴阳制约 2. 关于五行相侮,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母气有余,传乘其子B. 子气有余,传乘其母C.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 D. 气有余则乘侮其所不胜E. 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

2、而乘之 3. 下列各项中,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心主血脉B. 肝主疏泄C. 脾主运化D. 肺主治节E. 肾主藏精 4. 下列功能与肺主治节无关的是 A. 调节呼吸运动 B. 调节全身气机 C. 调节血液运行D. 调节津液输布 E. 调节脾胃升降 5. 维持呼吸功能正常的重要环节是 A. 心主神志B. 肺合皮毛C. 胃气下降D. 肾主闭藏E. 脾主转输 6. 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主要是指 A. 肾气的蒸化作用 B. 肾主纳气作用 C. 肾气的固摄作用 D. 肾主藏精作用 E. 肾为脏腑阴阳之本 7. 灵枢本藏所说:“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主要取决于 A. 营

3、卫和调B. 卫气和利C. 营气和利D. 宗气充盈E. 元气充盛 8. 脾胃的相互关系,最为重要的是 A. 脾燥胃湿,燥湿相济B.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士得阴自安C. 胃主纳谷,脾主磨谷 D.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E. 脾为胃行其津液 9. 内经所谓“并精而出入者”,谓之 A. 神B. 魂C. 魄D. 意E. 志 10. 全身气机调畅最重要的环节是 A. 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 心火下降,肾水上升C. 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D.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E. 肺气宣发,亦主肃降 1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七情内伤先自哪些脏腑郁发? A. 心、肺、脾B. 心、肝、脾C. 心、肝、肾D. 心、肺、肝E

4、. 心、肝、胃 12. 内经所说“味过于辛”,则 A. 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 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D. 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E.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13. 少阴经脉气血衰竭可出现 A. 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B. 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C. 口目动作,善惊妄言 D. 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E. 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 14. 久病卧病不起,周身疼痛,多由于 A. 寒邪凝滞经络B. 湿热疫毒,阻滞气血C. 气血亏虚,经脉失养 D. 气滞血瘀,经脉不和E. 风湿损伤营卫 15. 肝郁脾虚病人的面色是 A. 萎黄B. 青黄C. 青紫D. 面黄如橘E. 晦暗 16. 下

5、列与淡白舌最无关的主证是【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更多资料下载 2A. 气血亏虚B. 阳虚C. 亡阳D. 阴虚E. 寒实 17. 短缩舌与痿软舌的共同病机是 A. 寒凝筋脉B. 痰浊内阻C. 风痰阻络D. 热入心包E. 气血俱虚 18. 顿咳的表现特点是 A. 咳声重浊 B. 咳声低微 C. 咳声如犬吠 D. 咳声紧闷 E. 咳终止时作“鹭鸶叫声” 19. 大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酸腐臭秽者,多因 A. 大肠湿热B. 寒湿内盛C. 伤食积滞D. 脾胃虚弱E. 肝胃不和 20. 鱼翔脉的脉象是 A. 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B. 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C. 如屋漏残滴,良

6、久一滴 D. 脉在皮肤,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E. 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 21. 下列哪项不是阴虚证的表现? A 低热潮热B. 两颧潮红C. 无汗而自汗D. 口燥咽干E 舌红少苔 22. 身热恶热,汗多,尿黄,口渴,疲乏,舌红苔白,脉虚数者,应诊断为 A 风淫证B. 实火证C. 虚火证D. 暑淫证E. 燥淫证 23.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血淤的常见因素 A. 寒凝B. 气滞C. 气虚D. 外伤E. 阴虚 24. 气逆证多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A. 脾、肺、肾B. 肝、肺、胃C. 肺、胃、肾D. 肝、心、肺E. 心、肾、肺 25. 胃阴虚证最具诊断意义的症状是 A. 饥不欲食B. 脘痞不

7、舒C. 干呕呃逆D. 口燥咽干E. 五心烦热 26. 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者,应诊断为 A. 少阴热化证B. 卫分证C. 气分证D. 营分证E. 血分实热证 27. 外感风热,咽喉肿痛,咳痰不利,兼大便秘结者,治疗易首选的药物是 A. 蝉蜕B 牛蒡子C 薄荷D 桑叶E 菊花 28. 下列哪项药物的用量是不正确的 A. 甘遂入丸散,0.5g1gB. 巴豆入丸散 0.1g0.3gC 牛黄入丸散 13g D. 龙骨入汤剂,1530gE. 生石膏入汤剂 1560g 29. 温病热在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均可使用的药物是 A. 石膏. 知母 B. 金银花. 连翘 C. 牡丹皮. 赤芍

8、D. 牛黄. 熊胆 E 青蒿. 地骨皮 30. 具有祛痰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A. 牵牛子B. 芫花C. 商陆D. 甘遂E 大戟 31. 下列哪项不是白花蛇的适应症 A. 湿浊中阻,吐泻转筋B.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C. 中风偏枯,半身不遂 D. 麻风顽痹,皮肤瘙痒E. 破伤风症,角弓反张 32. 大剂量使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入汤剂常用量为 36g 的药物是 A. 猪苓B. 通草C. 石韦D. 瞿麦E 关木通 33. 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中功效的药物是 A. 肉桂B. 干姜C. 高良姜D. 小茴香E. 花椒 34. 治疗肝郁有热所致诸痛,宜首选的药物是 A. 乌药B. 绿萼梅C. 川楝子D. 青

9、皮E. 佛手 35. 半夏的归经是 A. 心、脾、肾经B. 肝、脾、肾经C. 肺、胃、肾经 D. 心、肝、胃经E. 肺、脾、胃经 36. 具有养心安神,敛汗功效的药物是【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更多资料下载 3A 酸枣仁B. 莲子C. 远志D. 合欢皮E. 夜交藤 37. 患者突然晕倒,口噤不开,面青身冷,苔白,脉迟有力,当首选的药物是 A. 冰片B. 牛黄C. 苏合香D. 石菖蒲E. 郁金 38. 人参与黄芪功效的共同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补肺气B 补脾气C. 补气生血D. 补气生津E. 补气利水 39. 下列除哪项外,均具有明目功效 A. 菟丝子B. 金

10、樱子C. 沙苑子D. 覆盆子E. 女贞子 40. 百合固金汤中的玄参是 A. 君药B. 臣药C. 佐药D. 使药E. 佐使药 41. 由金匮要略枳术汤化裁为枳术丸(张元素方)属于 A 剂型更换的变化B. 药量增减和剂型更换的变化的联合运用C. 药味加减和剂型更换的变化的联合 运用 D. 药味加减和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应用E. 药味加减. 药量增减和剂型更换的变化的联合运用 42. 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是 A. 银花、连翘、麦冬、甘草B. 银花、生地、栀子、甘草C. 银花、丹皮、赤芍、甘草 D. 银花、玄参、当归、甘草E. 银花、乳香、贝母、甘草 43. 再造散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熟地黄、

11、怀牛膝 B. 生附子、炮干姜C. 熟附子、煨生姜D. 怀牛膝、枸杞子 E. 生地黄、川牛膝 44. 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和枳实消痞丸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 生姜B. 干姜C. 茯苓D. 木香E. 甘草 45. 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不含芍药的是 A. 大柴胡汤B. 小建中汤C. 大定风珠D. 小蓟饮子E. 大秦艽汤 46. 由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孩儿茶组成的方剂是 A. 仙方活命饮B. 活络效灵丹C. 七厘散D. 牵正散E. 复元活血汤 47. 制川乌、制草乌二药同用的方剂是 A. 独活寄生汤B. 当归四逆汤C. 大秦艽汤D. 羌活胜湿汤E. 小活络丹 48. 大黄牡丹

12、汤的功用是 A. 解毒消痈,活血祛淤B. 泻热散结,逐淤排脓C. 清热解毒. 消肿溃坚 D.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E. 泻火解毒,凉血止痢 49. 连朴饮的功用是 A.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B.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C.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D. 行气降浊,宣化寒湿E. 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50. 以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 温脾汤B. 健脾汤C. 实脾散D. 归脾汤E. 真武汤 51. 治疗风痰眩晕和痰厥头痛的代表方剂是 A. 天麻钩藤饮 B. 镇肝熄风汤 C. 苓桂术甘汤D. 川芎茶调散 E. 半夏白术天麻汤 52. 应用小柴胡汤,伤害论指出,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当 A. “

13、去黄芩,加芍药三两”B“去大枣,加牡蛎四两”C. “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D. “去半夏. 人参,加栝楼根一枚E. “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 53. 痿证与痹证的主要鉴别点是 A. 肌肉是否瘦消枯萎B. 关节有无肿大变形 C. 肢体关节有无疼痛 D. 肢体能够随意运动E. 关节是否屈伸 不利 54. 治疗邪犯胸肺之悬饮宜选用【全国百所名校定向保录】【才思教育由命题组领专业化辅导】更多资料下载 4A. 柴枳半夏汤 B. 椒目瓜蒌汤C. 香附旋覆花汤D. 己椒苈黄丸 E. 柴胡疏肝散 55. 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粘,咳引胸肋疼痛,口干咽干,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其治法宜

14、用 A. 养阴清肝,化痰止咳B. 清肺化痰,宣肃肺气C.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D.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E. 滋阴润肺,清肝止咳 56. 痫证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是 A. 肝火偏旺,火动生风B. 肝气郁结,肝阳上亢C. 痰热互阻,腑气不能 D. 痰气上扰,气血凝滞E. 风阳痰浊,蒙蔽心窍 57. 患者哮证日久反复发作,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 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宜选 A. 苏子降气汤B. 金匮肾气丸C. 射干麻黄汤D. 七味都气丸E. 三子养亲汤 58. 患者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者,张口抬肩,依息不能平卧,咳嗽,咯痰不利,胸闷心悸,舌淡, 脉沉

15、细数无力。治疗宜选 A. 补肾纳气,化痰平喘B. 健脾益肺,化痰降气C. 益肾纳气,化饮喘平 D.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E. 补肾摄纳,益气养阴 59. 患者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痰中偶然夹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热势不剧,两颧发红,舌质嫩红,边 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治疗宜选 A. 月华丸B. 补肺汤C. 保真汤D. 生脉散E. 十灰散 60. 患者鼻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治疗宜选 A 白虎汤B. 玉女煎C. 泻白散D. 茜根散E 化肝煎 61. 痰血停滞兼阴血不足所致胃痛,治疗宜选 A. 调营敛肝汤 B. 复元活血汤C. 加味四物汤D. 当归补血

16、汤 E. 桃仁红花煎 62. 呃逆频作,胸胁胀满,发作与情绪有关,纳食减少,肠鸣矢气,舌苔薄白,脉象弦治疗宜选 A. 半夏泻心汤B. 丁香柿蒂汤C. 五磨饮子D. 苏子降气汤E. 橘皮竹茹汤 63. 急黄的主要病机是 A. 湿热蕴蒸,胆汁外溢B. 肝胆郁热,胆汁上逆C. 湿热夹毒,热毒炽盛 D. 湿遏中州,胆汁外泄E. 外感疫毒,郁而不达 64.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伴胸闷心悸,舌苔白腻,脉细,治法宜用 A. 理气宽胸,通络止痛B. 宣痹通阳,行气散寒C.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D. 理气活血,温经散寒E.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65. 内伤头痛的发生,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 心、脾、肾B. 肺、胃、肾C. 心、肺、肾D. 心、肝、肾E. 肝、脾、肾 66. 邪壅经络之痉证,如寒邪较甚,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病属刚痉者,其最佳治法是 A. 祛风通络,养血和营B. 解肌发汗,和营止痉C. 祛风通络,豁痰开窍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