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上最美的风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2420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8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佤山上最美的风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佤山上最美的风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佤山上最美的风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到 “钉锅钉碗吆, 钉锅钉碗吆” 的喊声, 就 知道外地的钉匠来了。人们找出破了的家什, 先 后跑出门, 到处观望。在麦场边, 或乡村公路上, 有位异地口音的钉匠, 放下两只木箱, 摇着手鼓, 招揽生意。 母亲听到后, 拿着破瓷杯或瓷碗, 旧布包着, 到钉匠跟前, 叽里呱啦说话。别人听不懂, 不知 说什么。我们村里多是回族, 母亲是东乡族, 钉 匠是从东乡县来的, 自然属于同一个民族, 就用 母语交流。 在许多工匠中, 让人印象深刻、 念念不忘的, 算钉匠了。他们收了庄稼, 安顿好家中事务, 扛 一条扁担, 挑两只木箱, 一箱装工具, 一箱是带炉 的风箱, 翻山越岭, 走乡串户, 外出找活,

2、 赚些小 钱。曾经去过的村子, 混得很熟了, 知道有没有 活, 能干多久, 挣多少钱, 心里有数。 钉匠选一块空地, 放下两只木箱, 拿出小凳 子, 坐在树荫下, 慢慢取出铁锤、 铁砧、 金刚钻、 铜 丝、 弓、 磨刀、 弯钳等东西, 一一摆在地上。人们 已围了一圈, 挣着递去破家什, 问多少价钱, 想快 点钉好。 破裂的铁锅铁瓢, 铝壶铜碟之类, 需要焊 补, 才结实耐用。在风箱火炉上, 点燃晒干的 木炭, 随风箱拉杆推进抽出, 啪嗒啪嗒响着, 炭 火燃烧起来。火中的焊刀烧红后, 用铁钳夹 住, 置于裂缝部位, 烧熔焊锡, 流进缝隙, 焊接 起来。 瓷器脆硬易碎, 裂为两半或三五半。要钉补

3、完整, 做到滴水不漏, 继续使用, 是不容易的。那 时农民困难, 瓷碗瓷茶杯瓷罐等器具, 都是凑钱 买来的, 视为珍宝, 小心用着。若不慎破裂, 也不 丢掉, 小心保存着, 等匠人钉补。有句 “没有金刚 钻, 别揽瓷器活” 的话, 是说钉匠的技术一定要高 超, 不然找不到活。 钉匠做活时, 双膝并拢, 铺一层护巾, 如工 作的案几。接过瓷器, 看出现的裂纹裂痕, 破 损的程度, 确定钉眼位置。查看过后, 刮净上 面的污垢, 用布带扎紧, 使其恢复原状, 夹于两 膝之间。然后拿起金刚钻, 左右拉动弓弦, 在 裂缝边打眼。过几分钟, 钻头上蘸点清油, 为 其降温。 拉动弓弦的样子, 似在演奏二胡乐

4、曲, 吸引 许多人来围观。钉匠拉着弓弦, 摆摆头颅, 摇摇 身子, 故意做出幽默滑稽的动作, 惹得人们一次 次发笑。打好孔眼后, 用弯钳夹住铜丝, 用小锤 敲击, 制成小铜钉, 钉入对应钉眼, 使其严丝合 缝。最后抹上细土, 打磨抛光, 铜钉闪闪发光, 煞 是好看。 焊好器具后, 里面盛满清水, 静静置于一边, 看是否滴漏。器具钉补的好坏, 是否美观, 都为 次要, 关键是不能漏水, 可继续使用。 穆斯林老人爱戴眼镜, 镜片是石头的, 很名 贵, 价位上千元或几千元不等。有时不慎破裂, 包在棉巾里, 去就近集市, 找钉匠钉补。镜片的 钉补技术, 比铁器铜器瓷器高多了。技艺不精、 较为粗心的,

5、怕钉补不好, 或摔了赔偿, 一般不敢 轻易接活。 除了常见的钉匠, 村里还来过不少铁匠、 银 匠、 石匠、 毡匠、 皮匠、 染匠等, 做铁铲, 制银簪, 刻 磨扇, 织褐子, 染布料, 缝皮衣, 样样都会, 人人羡 慕。他们心灵手巧, 技术娴熟, 对破裂的件件器 物, 变魔法似的, 转眼钉补好了, 恢复原状, 得到 大家一致称赞。 小时去舅舅家, 常听到人们说这 “池” 那 “池” 的, 我不懂东乡语, 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觉得挺神 秘。问问母亲才知道, 是说东乡族工匠, 谁名气 大, 谁做工精, 谁得到人们的好评。 长大去东乡县, 发现不少地名, 以当地工匠 名称命名。如托木池, 意为铁匠;

6、 阿拉苏池, 意为 皮匠; 坎迟池, 意为麻匠; 免古池, 意为银匠; 阿娄 池, 意为背篼匠; 伊哈池, 意为碗匠。 据资料考证, 元代成吉思汗西征时, 许多俘 获的撒尓塔工匠随军来到中国, 大多居于河州东 乡。这撒尓塔一词, 在中世纪中亚广泛使用, 后 演化为东乡族称谓。现在的东乡族工匠, 或以工 匠命名的地方, 跟东乡族的历史渊源、 传统文化 都有密切的关系。 时光悄悄流逝, 年老的钉匠不断故去, 新钉 匠不适应社会发展, 赚不到钱财, 放弃这一行当, 外出打工。加之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不再钉补破 裂的器具, 钉匠也没了用武之地, 只得另谋生 路。钉匠小锤的敲打声, 风箱的啪嗒声, 悠然

7、拉 动的弓弦那些精湛的技艺也许只能留存在 记忆里了。钉匠的技艺 钟翔有句 “没有金刚钻, 别揽瓷器活” 的话, 是说钉匠的技术一定要高超, 不然找不到活终于有了一次与巴松措 的亲密接触。 从林芝机场出发向巴松 措景区前行,沿途一闪而过 的除了绵延不绝的青山,还 有明澈清冽的溪流。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 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 。 因为四面环山,宛若镶嵌在 高山峡谷中的一块碧玉,故 而得名。作为红教的著名圣 湖、西藏东部最大的淡水堰 塞湖之一,巴松措声名远 播。这里除了宛若仙境般的 景致,还有着许多美丽的传 说。据说,湖南岸小溪边有 一“求子洞” ,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 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

8、岸有 “格萨尔王试箭处” ,相传每年藏历四 月十五日那天,湖底中心线会长出一 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 献给格萨尔王的白色哈达 与想象中的粗犷不同,春末夏初 的巴松措仿佛情窦初开的少女,处 处给人一种温柔、静谧的感觉。初 到这片“雪域江南” ,没有预想中 的头疼、恶心等高原反应,同行的 朋友解释,一来这里海拔相对较 低,3000 米左右;二来到处郁郁葱 葱,植被覆盖率高,因此大部分游 人即便初次造访,也可自由畅快 呼吸。离开巴松措,我们来到位于景区 深处的古村落错高村。这是工布 地区唯一完整地保留了工布藏族传 统村落布局的村庄,也是首批入选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汽车 在蜿蜒曲折的

9、小路上颠簸了近一个 小时,藏身于群山环抱中的错高村 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撞入眼帘。远 处,海拔数千米的雪山静静耸立, 缥缈的云雾从四周的山头弥漫开 来。山脚下,青青草地上几头牦牛 或在觅食,或在饮水,或在嬉戏。 在藏语中, “措”即湖, “高”为 头,错 (通“措”) 高村就是藏在 湖之尽头的村庄。也许因为道路泥 泞艰险难行,抑或名声还不够响亮,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 小村庄迄今鲜有游客造访。 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似乎被时 间和世人遗忘了,大多仍过 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田园生活。当地一位藏族 姑娘介绍,错高村内的民居 大都有着百年以上历史。这 里的 建筑 沿用 传统 建造方 式,因地制宜利用木、

10、石构 建。石砌的院墙上堆放着薪 柴,宽敞的院落既可堆放草 料又能圈养牲口。 靠山吃山,错高村的村 民仰仗着大自然的恩赐,以 松茸、虫草等特色农牧产品 为主要经济来源。当然,还有一个 颇有名的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 保护产品”称号的藏香猪。据说, 这种浑身黑不溜秋的藏香猪,个头 最大不过 50 公斤,肉质肥美鲜嫩。 有时开车或步行在路上,不知从哪 儿就会窜出几只,慢慢悠悠觅食, 煞是可爱。 淳朴自然的美景在巴松措景区随 处可见。高山、草甸、峡谷、牛羊、 经幡有人说,行走西藏,徜徉巴 松措,是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错,但愿 一错到底。短暂的行程,我们只见识 了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巴松措景区的 惊鸿一瞥,希望

11、今后有机会再回去徒 步走一走,看一看。徜徉巴松措 一个美丽的 “错” 舒云错高村的村民在向我们招手。沈 慧摄有人说, 行走西藏, 徜徉巴松措, 是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错,但愿意一错到底秋凉如水寒意浓,最馋是那菱角香。立秋过 后,天气渐凉,正是故乡菱角采摘的时节。 故乡是江南水乡,这里遍地湖塘、处处沟汊, 菱角便是水中的精灵。 细雨纷纷的清明过后,一道道蜿蜒宁静的沟河 里,开始窜出一小棵一小棵纤细的菱角叶芽,欣欣 然浮出水面,似一个个小绿盘铺在平静的水面上。 渐渐地,纤细的叶子慢慢舒展开来,簇簇丛生、交 错生长,很快将整个水面盖得严严实实。有风吹过 的时候,翻起一波波绿浪,送来阵阵菱荷的清香。 夏天

12、来临的时候,菱角开花了,朵朵淡白色的 小花探头探脑钻出水面,娇羞淡雅、神情怯怯,远 远望去,仿佛绿绸上铺了一层白色的轻纱,如梦如 幻花开过后,菱角生长的日子便到来了。菱盘 变得越发葱郁油亮,菱角躲在菱叶下面,安安静静 地生长着。 到了立秋,此时的菱角差不多就可以采摘 了。在故乡,采菱是女子干的活。父亲会把一个 大腰盆背到河边,放入河里,母亲盘腿坐在腰盆 里,盆口前倾,以手为桨,轻轻划动,腰盆就慢 慢分开挤挤挨挨的菱叶前行。母亲一只手轻轻拎 起一簇水淋淋的菱盘,翻开菱叶,另一只手用力 一掐,藏在茎与叶之间的菱角就被摘了下来。再 把菱盘小心翼翼地放回水面,整理好叶片,让下 一拨菱角继续生长。 随着

13、腰盆缓缓前行,青翠的水面上划出一道优 美的弧线。不一会儿,腰盆里的菱角已经堆成小 山,红菱似玛瑙,绿菱如翡翠,煞是好看。 采好的菱角,拿上岸,倒进水桶里,漂一漂, 颠两下,青嫩的便浮出水面,沉下去的是老菱。嫩 菱可以生吃,剥开紫里透红的菱角皮,洁白的菱角 米便显露出来,像刚出浴的美人,惹人怜爱;又像 婴儿粉粉的小手,白净酥嫩,爱不释手。咬一口, 嫩如雪梨,脆似香藕,满嘴生津,为暑气尚未褪尽 的初秋觅得一丝丝舒畅怡人的安慰。老菱宜煮熟了 吃,味同栗子,非常糯香。每当这个时节,故乡家 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会飘出醉人的菱角香,弥漫了 整个村庄。 菱角还可以用来做菜。剥去菱角皮,用菱角 米作配料,和鸡块

14、鸭块红烧,肥而不腻;爆炒鱼 片鸭肫猪肝,爽脆甘醇;炒豆干炒韭菜,清香扑 鼻;炖排骨汤,清爽甘甜。母亲最喜欢做的菜是 菱米芋头豆腐汤,将菱米和刚上市的嫩芋头与盐 卤豆腐同烩烧汤,那味道真叫一个鲜。若是掺进 一捧小虾米,开锅时撒上一把葱花,那更是锦上 添花。菱米脆嫩滑软,芋头粉糯滑爽,豆腐起孔 轻滑,时蔬的鲜美和豆腐的清香,一齐向味蕾袭 来,令人恬然惬意。 秋风起,又是一年采菱时。前几日,母亲托人 捎来几斤红菱,那软糯的口感、香醇的味道,又把 我带回记忆中的故乡秋风起 菱角香 陈洪娟每当这个时节,故乡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会飘出醉人的菱角香,弥漫了整个村庄从云南边陲西盟佤族自治县回 来,实在难忘那层

15、层叠叠的大山。 这里的山没有我熟悉的太行山那 种刀劈斧砍的峭壁,也不像南方的山 那样平缓。绿色从山头随心所欲地铺 展下来,漫过每一面山坡、每一个山 洼,不遗漏一个角落。山间的云也是 那样神奇。在天空中堆积得密不透 风,而落到山间则轻盈飘逸,仿佛是 浮起来的锦缎,又像是在水中游弋, 一缕缕、一丝丝、一簇簇,真想不出 该用什么比喻来形容。 当然,更美的风景还是村寨。佤 族村寨就散布在绿树掩映的山坡上和 沟洼里,有淡黄色的,有暗红色的, 也有粉墙蓝瓦或者黄墙红瓦。远远看 去,这些村寨就像云彩中散落的花 瓣,五颜六色地立在墨绿色的山间。 从远处看到的是风景,而走近这 些房子,我们才能触摸到一个民族变

16、迁的脚步。佤族是一个从原始部落 “直过”到现代社会的民族。他们最 早的住房叫“杈杈房” ,用两根粗大 的树枝搭起来,四周围上茅草。佤族 人后来学会了打夯,在房屋四角夯筑 地基,地基上铺设木板,再以竹木围 墙、盖顶。底层用来饲养猪牛或鸡, 上面一层就是人们的家。 地基用料像历史的刻度计,标注 着这个民族走过的一个个脚印。先是 黄土夯筑的“土基” ,后来用砖头筑 起“砖基” ,再后来地基用上了钢筋 混凝土,屋顶则铺上了石棉瓦和彩钢 板。用竹板或者木板围墙盖顶的房 屋,多少年被雨水洇湿,又经过风吹 日晒,就变成了暗褐色。红黑蓝白是 佤族人们最喜欢的颜色,但千百年 来,这几种颜色只出现在人们节日盛 装上,却很少体现在村寨房屋上。 佤山村寨建筑这几年渐渐褪去暗 褐色,露出亮丽的色彩。吹动佤山褪 去暗褐色的春风,是这两三年进行的 安居工程。从 2012 年开始,这项 “工程”在山山岭岭间铺展开。农户改造房屋,政府补贴资 金。2015年5月,云南 省委提出, “情往边疆 洒、项目往边疆放、资 金往边疆流,先要把关 系 千 家 万 户 的 安 居 工 程,民生事项办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