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藏身深山的中世纪城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2154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坦厂藏身深山的中世纪城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坦厂藏身深山的中世纪城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坦厂藏身深山的中世纪城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A08版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编辑 徐佳 组版 方芳 校对 丁仕明一位开国皇帝的养马政策 深山小镇走上历史前台“说到毛坦厂, 不能不说朱元璋。 ” 在简朴的镇政府办公室, 毛坦厂镇人大主席余道勤向我们侃侃说起小镇的 “发家史” 。史记 夏本记 中记载, 上古时期, 禹“封皋陶之后于英、 六” 据史家考证,“六” 为古 “六国” , 今为六安。“英” 为今湖北英山。毛坦厂位于古英、 六、 舒、 霍之间, 是四方交流的重要枢纽, 所以在夏商时期, 这里就很发达。但真正让这座小镇走上历史前台的则有赖于朱元璋的 “马政” 。元末是个义军四起、 战火纷飞的年代。公元 1356 年, 朱元璋攻

2、下南京, 他为彻底消灭北方元朝骑兵, 就命家乡凤阳、 庐州等六府农民养马援军, 以代税粮。而此时 “茅滩场” 正是茅草丛生, 水源丰茂的牧马绝佳之地。一批头脑灵光的人便在此大胆圈地, 饲养战马, 从而诞生了一批富可敌国的暴发户。据说家住毛坦厂方大楼的皇家解官方天锡, 从毛坦厂到六安, 居然可以脚不踏人家的土地。而这里家家户户建设的一种专门养马三面或四面无墙的房子当时被叫做 “厂” , 这样茅滩场慢慢又叫毛坦厂了。以养马起家的一批富户渐渐带动起家乡的相关产业。茶一直是这里的特产, 俗称小兰花的铁桂兰茶当年是皇家贡品。茶商在明代大量涌现应运而生。有一个关于茶商的故事, 至今被当地人传诵。故事说毛坦

3、厂茶商推茶篓千车去济南府, 途中适遇黄河决口, 他们就连车带茶一起堵住决口, 使万众百姓免去水灾, 皇上召见, 准备封官加赏。众茶商跪曰: 我们不求做官, 只求皇上应允我们不吃官盐吃私盐 (官盐征税价高)。皇帝当即照允。从此, 毛坦厂又成了私盐的集贸中心。在此行之前, 对于毛坦厂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于毛坦厂中学, 这座大山里的教育摇篮, 书写了中国式教育的神话, 它享誉教育界的赫赫声名, 悄然掩盖了这个深山小镇文化、 旅游等方面的神秘魅力。赤日炎炎的八月, 我们从六安市驱车60公里来到大别山腹地这座四面环山的小镇, 这里是六安市金安区版图的最南端, 也是舒城、六安、 霍山、 湖北英山交界之处,“山

4、环英六千重秀, 地控江淮水陆通” , 明朝诗人曾这样盛赞毛坦厂镇。2007年, 该镇成功申报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 成为安徽五个享有该称号的名镇之一。真正穿行在小镇的古街小巷,才发现她的底蕴, 不仅仅在这些赞美诗、 这些头衔里, 从那些散落于青石板上、 口碑中和史海里的点点滴滴, 似乎才拼图板一般组成她接近真实的面目。踏上苔痕斑驳的卵石长街, 刺眼的烈日淡去, 历史的苍凉袭来,足下的跫音一步步将我们带回久远的岁月, 那是些关于皋陶, 关于皇帝朱元璋, 关于兵部尚书涂宗瀛, 关于 “红司令” 陈锡联的故事本报记者 张堃 李世宏 文 图正午的阳光将老街的青石板和圆滑的卵石照得发亮, 始建于明初

5、的老街长逾一公里, 皖西地区迄今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处古民居, 长街两边是密密匝匝的店铺, 也许是躲避高温, 许多店铺门板紧闭, 留给我们的是红艳艳的对联, 对联也是极有特色和品位的, 绝不是简单直白的财源滚滚之类, 我们饶有兴趣地记下几副: 太平有象人同乐 大地无私兀自春; 春风轻梳柳 夜雨细润花; 梦影常迷径 波光欲上楼。据余道勤主席介绍, 老街现有民居两千多户, 大多是手艺人, 干的都是百年前的老工艺活, 糊油纸伞的, 打铁器的, 制毛刷的,做锡桶的, 扎笤帚的时光在这里似乎停止了流动, 一切都像是百年前的模样。一条明清老街的前世今生 青砖黛瓦诉说往日繁华毛坦厂: 藏身深山的中世纪城堡跨入

6、涂公祠, 站在气势恢宏的涂氏家庙门前, 感觉历史的风云际会在这里可以是百年, 也可以是一瞬。这里是晚清一代重臣涂宗瀛的专祠。建于光绪年间, 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历经风雨侵蚀, 从仅存的二进主祠中依然不难领略它的皇皇架构, 徽派建筑的雕梁画栋、 木雕石刻无一不诉说着主人曾经的辉煌显赫。光绪十一年, 也就是湖广总督、 例领兵部尚书的涂宗瀛不满同僚诬陷愤然辞官还乡的第三年, 钦差大臣彭玉麟终于将事实查清, 奉旨来六安给涂宗瀛平反昭雪, 最关键的是钦差大臣宣读了皇家圣旨 “特赠振威将军、 光禄大夫、 准建光禄公祠” 。可以想象当时年逾古稀, 20余载宦海浮沉的老臣该是怎样的百感交集。皇上还恩准在

7、光禄祠的正门相上置 “乾坤正气” 石匾额一块。这块匾由钦差大臣彭玉麟亲笔题写, 现被放在重建后的门楼中上方。在整个清代, 给一位大臣建一座专祠, 彪炳其亮节, 还是极其少见的。在承担了为主人光宗耀祖的职能之后, 半个多世纪过去, 这里再一次见证了历史性的时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 三纵司令员陈锡联在此设立指挥部,运筹帷幄, 指挥了著名的张家店战役, 打胜了千里跃进的第一仗, 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铺平了道路。一代晚清重臣的家族祠堂 雕梁画栋惯看百年风云真正穿行在小镇的古街小巷, 才发现她的底蕴, 不仅仅在这些赞美诗、 这些头衔里, 从那些散落于青石板上、 口碑中和史海里的点点滴滴, 似乎才拼图板一般组成她接近真实的面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