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家乡乘着歌声的翅膀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1279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愿家乡乘着歌声的翅膀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愿家乡乘着歌声的翅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愿家乡乘着歌声的翅膀(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8年1月1 9日 (丁酉年十二月初三) 星期五每周五出版非遗故事本版编辑 赵林蔚本报讯(记者周若愚)日前,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书评文章还原真实的张三丰,称赞南阳一作家创作的张三丰是“一部好看的书, 引人入胜的书, 教化众生开启智慧的书” 。张三丰是卧龙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区作协主席陈春建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去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再现了张三丰一生深藏道法、 广具神通的活神仙形象, 绘制了一幅生动的明代风俗画卷。二月河是历史小说大家, 曾研读过各类史书。他在文章中介绍了正史中的张三丰, 感叹当下一些影视剧戏说成风, 将张三丰写成一个和凡人无二的道人,

2、“歪曲了张三丰的形象” ; 有的小说为吸引眼球把张三丰写成皇帝的幕僚, 又明显违背了历史真实, 极大地误导了后人对这一人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二月河认为,陈春建的长篇小说张三丰成功刻画了张三丰这一文学人物: 说话含蓄谦和, 风趣幽默, 往往以童真般的言行, 出人意料地解决了不可思议的难题, 显示出巨大的神通和高超的本领, 似疯似癫中隐藏着无限的机智。为创作张三丰一书, 陈春建曾沿着张三丰的足迹, 遍历辽滇鄂等地, 采访了许多道人和民间老艺人, 收集了大量的素材, 翻阅了大量的史料。二月河在介绍陈春建这段创作经历时,称他“怀着一种使命感” 。累累累3二月河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书评历史小说名家力推张

3、三丰王燕争 内乡县衙自1 9 8 4年对外开放以来, 在教育形式上积极进行探索创新,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形式新颖的陈列展览, 先后获得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河南省文博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南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一系列荣誉。内乡县衙以继承和传播发扬中华文化、 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性文化教育为己任, 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教育形式, 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 内乡县衙坚持 “文化与旅游同行, 保护与开发并重” 的指导思想, 把人文景观变静为动, 先后推出6 0余个单体陈列展览, 展出面积达6 5 0 0平方米。在新开辟和更新的展览

4、中, 均按声、 光、 电一体化要求布展,利用电子互动、电子翻书、 电子触摸屏、 电子抢答等现代展览展示设备, 让文物变静为动, 鼓励观众动手, 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 让游客在了解历史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展品设计注重科学性、 知识性、 趣味性相结合,不但使展览美感效果突出, 也迎合了新时代游客的审美需求, 同时也更为形象、 直观地让游客欣赏展品、 认识展品在历史产生时代的背景及特点, 以及展品背后隐含的历史文化。利用传统节日,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让社会大众了解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 热爱博物馆, 内乡县衙先后拍摄了电影五品县令、 微电影楹联背后的故事和官德启示录之魂游南阳等影视

5、作品; 建设官德动感4 D影院, 集互动观赏性、 科学教育性为一体, 以强烈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展现内乡县衙7 0 0余年的沧桑历史与发展变化。根据曾在内乡县衙任职的代表性知县相关事迹, 制作高以永篇、 元好问篇官德动漫微电影3集,并在国内部分电视网络平台播出,仅3天时间点击量超过1 0万人次, 收到了良好效果。先后推出知县审案 鼓乐迎宾 宣讲圣谕三院禁约碑揭碑仪式 县试知县招婿等二十多个节目,让广大游客以直观方式领略内乡县衙厚重文化。内乡县衙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这一优势和剧种特点, 推出游天下第一衙、 品天下第一腔品茶听戏活动, 让游客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 以直接体验的方式感受博大精

6、深的官署文化, 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记忆。内乡县衙在利用景区主要教育场所的基础上, 通过临时展览进学校、 进社区, 并走出去举办展览等形式, 更好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内乡县衙正不断创新以独特的方式展现无穷魅力, 更好服务社会大众。累累累3内乡县衙博物馆创新形式 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本栏目由内乡县衙博物馆联办解读内乡县衙累累累累内乡县衙微信公众号本报讯(记者曾碧娟)“设计免费了, 其他费用呢? ” 自从上周五本报刊出与福建碧水蓝天装饰征集1 2套样板房消息以来, 咨询不断, 已有4位业主选择并签约, 大家关心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多数无资质装修队以 “无限低价位” 为噱头, 隐蔽了很多前提条件,

7、 等业主签单后分期收费, 再显露出来坐地涨价, 中间必定产生很多矛盾。记者到家电大世界四楼碧水蓝天装饰亲身体验: 燃气、 地暖通路合理, 生活用水、 热水、 污水分流, 灯、 空调、 家用电器、 网线, 强弱电专线单管单线、 六管分装, 五层漆面、三层地砖、 吊顶四大分割空间都是其工艺展厅直面业主的放心牌。福建碧水蓝天秉承1 5年装修技术, 连续9年获福州前十强的工匠精神, 一定做真材实料、健康环保、 艺术至上的装修工程。低价行销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 福建石材和装修施工技术, 全国品质第一。新年伊始, 福建碧水蓝天装饰携手建设银行进驻南阳,与本报一起,寻找1 2套样板间, 提供零利率装修贷款,

8、 让您不花口袋钱, 要的是初入市场的口碑。 本次活动公益助力, 媒体监督, 征集欧式、 中式、 简约式、 家庭影院、 健身房、 收藏馆、复式、 洋房、 私墅、 宾馆、 酒店等装修,只要你拨打报名电话 6 3 1 6 7 1 7 7 / 6 3 1 6 7 2 7 7,2 0 1 8持续给你惊喜。累累累3装修不花口袋钱品质第一赚口碑本报讯 (记者周若愚)绿叶万枝拥翠蕊,浮香千朵斗芳菲。这是南阳市第六小学一学生创作的诗句,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该校书香诗韵校园建设的丰硕成果。市六小和南阳诗词学会近年来联手开展诗词作品征集活动,先后征集格律诗、词和楹联作品百余篇(副),作者群涵盖各个年龄段,既有出生于上世

9、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干部,中年作者,也有青年教师和小学生;征集作品也被业内人士认为“体现了南阳古诗词创作的现状和整体水准” 。市六小前身为明朝成化年间创办的志学书院,有着悠久的育人历史。近年来,该校启动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坚持举办校园读书节,让诗词教育走进校园,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他们邀请南阳诗词学会的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读诗品诗写诗。因推广经典文化成效显著,该校被确定为首批南阳中华诗词教育基地,并入选全国古诗文诵读优秀学校。累累累3校内校外齐发力 黄发垂髫同提笔百余篇古体诗词颂古校本报讯(记者周若愚)我市第四届少儿故事大赛日前完美收官,来自西峡的单靖棋等夺取大赛一等奖。为提高我市少年儿童

10、的语言表达能力, 市教育局和南阳电台数度联手举办此类活动。本次大赛参赛选手年龄在3岁 6岁间, 经各县区层层选拔, 共有6 1组百名选手过关斩将, 登上复赛舞台。较之往年, 本届选手所讲故事更加注重原创和情节, 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也有不同程度创新, 猫假虎威、 杜鹃鸟、 花母鸡比蛋等故事, 不仅突出了友爱、 孝道、 荣誉、 智慧等主题, 更展现了小朋友的童真童趣。经过激烈角逐,单靖棋,王珑, 刘梓麟、马研馨、宋若溪、张语萌,黄浩祖、支启蒙,王好雨等五组小选手技高一筹,最终拿下大赛一等奖;其余二三等奖项分别由2 5组选手获得。孩子们的精彩故事将于近期在南阳电台城市广播播出。累累累3童声讲故事 清

11、脆又动听我市举办第四届少儿故事大赛本报讯 (记者王鸿洋)1月 1 7日,历时1 0个月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弦书普查工作结束,在普查工作结项评审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三弦书传承保护工作不容乐观。此次普查活动由市说唱团承担主要工作。1 0个月来,剧团行程7 6 0 0多公里,采集组的工作人员对我市各地的三弦书艺人进行了全面普查,走访了各地演出团体和民间三弦书说唱艺人,集了大量来源于民间的三弦书原生态唱腔和唱词,采集音像资料 3 5 0 0分钟。经过1 0个月的普查工作,最终结果不容乐观,目前我市会唱三弦书的艺人仅余4 8人。累累累3三弦书普查结束传统非遗亟待传承百年草编精巧手工王鸿洋 方城县小史店

12、镇草编作为一项民间手工技艺, 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如今, 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入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老艺人介绍, 小史店镇草编的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 据传该镇的刘洼村于清代初期草编就有一定的规模, 当时家家户户都会草编技艺, 这也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当年编织的范围相当广泛, 包括凉帽, 草筛子、 麦筛子、 竹篮、 凉席, 苇席等。小史店镇草编虽具有群体传播性质, 但只在本村内传播, 并世代传承, 历史线索较为清晰, 传承有序。小史店镇草编第三代传承人刘伟须介绍, 草编制品主要用料为竹子、 高粱秆、 芭茅秆, 使用的工具有锯、 砍刀、窄刀、 勒刀等。它的制作过程既无图纸也无文字记载, 全靠

13、一代又一代艺人口传心授。草编制品造型多样, 图纹精美, 例如即将失传的针线活筐上,编有凤凰双展翅、 双喜临门、 乱棍打枣等图案, 曾是姑娘出嫁必带之物, 更是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方城县文化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史店镇政府已经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刘洼村村民参与到草编工艺制作当中, 同时该村已成立村组合作社, 使草编制作形成产业化、 规模化、 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累累累3通讯员 李雪山 靳丹淅 日前, “唱支村歌给党听” 第九届全国村歌大赛组委会传来喜讯,由淅川词曲家耿长生、 王雅作词谱曲的歌曲渠首人家光荣入围。这是该首歌曲在荣获河南省网络精品创作 “七个一” 工程奖的基础上

14、, 获得的又一项殊荣。近年来, 淅川县借助悠久丰富的非遗项目、 民间民俗、 水文化、 旅游文化等资源以及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特殊的区位优势, 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出作品、出精品” , 在词曲创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谱新曲 唱一方热土 “近五年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各方面的发展都令人惊喜。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就一气呵成写出了西簧好风光, 找人谱成曲, 让大家都来传唱, 讴歌家乡的新变化! ” 该县歌词创作者邢健民谈起当初的创作感受至今还激动万分。近年来,该县以申报国家、省“五个一工程”为契机,围绕中国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6 8周年、 喜迎十九大、 脱贫攻

15、坚等重大主题, 积极组织开展词曲创作。去年3月, 为让淅川人唱淅川歌、 淅川歌赞淅川美, 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行业地方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全县共征集到乡镇街道、公安、教育、卫生、林业、移民、农信、 电力、 旅游等部门的地方行业原创歌曲6 0多首。其中美丽的盛湾我的家 香花香花 古镇马蹬秀美仓房 我们商圣人 我的家乡叫滔河 上集速度 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等乡镇街道创作的充满地域风情的乡歌镇歌, 表达了浓浓的家乡情。 一条丹江河 我是渠首农信人 淅川一高校歌 石缝飞歌 姐妹逛淅川等旅游、 金融、 教育、 林业、 交通、 卫生、 南调、移民等部门行业之歌, 表达了特色亮点、 责任担当。 不忘初心 继续

16、前进等歌曲表达了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去年1 0月份, 该县教育系统又启动了校歌创作活动, 共征集到优秀校歌6 0余首。一大批展现淅川地域特色、 行业特点、 精神风貌的词曲精品精彩呈现, 词曲创作呈井喷之势。推新作 融乡情眷恋 作词谱曲写家乡,说到初衷,很多人表示: “愿家乡乘着歌声的翅膀, 愿更多人了解淅川” 。淅川县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从政策、 资金各个层面对词曲精品创作给予支持、 激励和保障,每年都积极组织词曲精品参与全国、 省 “五个一工程” 和重大赛事活动, 对获奖作品进行隆重表彰。同时, 充分利用淅川县音乐家协会的“桥梁、 纽带、 协调” 作用, 积极为会员搭建展示自我、 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 取长补短的平台。去年9月底, 该县委宣传部、 县文广新局、 广电中心、 淅川县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以 “爱国爱家爱岗” 为主题的 “庆祖国华诞 喜迎十九大 唱响淅川美”原创歌曲展演大赛, 各乡镇街道、 公安、 教育、 卫生、 林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