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习武强身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0750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3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更多人习武强身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更多人习武强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更多人习武强身(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泽国简讯12责任编辑:陈祥胜 2 0 1 3年9月1 0日 星期二小城生活本报记者 陈曦在复兴路和鹤池路交界的路口,沿着鹤池路再往北边走, 就会在一座小桥的旁边发现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桥头特色排 骨面。每天傍晚5点左右,都会有一群忠实的食客聚集在这 里,等着吃一碗热腾腾的排骨面。 卖面的朱师傅夫妻俩是安徽人,2008年千里迢迢从老家 来到温岭。 “当时是想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但后来寻思着还是 利用自己的手艺,干起在家乡的老本行卖排骨面。 ”朱师 傅说。 起初,夫妻俩买了一辆三轮车,就跟一般的流动小摊点一 样,在鹤池路小桥头做起了买卖。渐渐地,他们的面得到了 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口碑也越来越好。 “我

2、当初是听邻居介绍 的,果然好吃!那时候我还怀孕,现在我的女儿都这么大 了,可以说,我是看着这家店慢慢发展起来的。 ”作为最早的 一批顾客,张女士告诉我们,现在一碗排骨面的价格是11元 了,比以前高了一点,但是面的味道依旧没有改变过, “可能 是因为怀孕的时候吃这面吃多了,女儿从小就爱吃他们家的 面。 ”张女士笑说。 后来生意越做越好,朱师傅就租下了鹤池路 249 号的店 面,开起了“实体店” 。每天中午11点,就是朱师傅夫妻俩一 天忙碌的开始,先是去菜市场采购排骨和小青菜,然后回到 家仔细地将排骨和青菜洗干净,开始烧排骨和汤底。这时, 朱师傅就可以做面了。他们家的面和其他面馆的面有很大的 不同

3、,这也是桥头面好吃的一个重要原因。朱师傅家的面不 是用的机器生产,而是选用上好的面粉,纯手工擀制。所 以,煮出来的面很劲道,且有一股浓浓的麦香。红色酥嫩的 排骨、绿色欲滴的青菜,再配上劲道十足的手工面,看着这 颜色搭配,闻着这浓厚的面香,怎能不令人食欲大振? 从每天傍晚5点到凌晨1点,都是朱师傅夫妻俩的工作时 间,在这段时间里,顾客可谓是络绎不绝,除了旁边商铺的 人过来购买,有些人更是特地开车过来品尝。朱师傅说,他 的排骨面一天可以卖掉两三百碗。美食提示: 桥头面每天只在傍晚的时候开始售卖,白天是不营业的, 想要品尝的食客们要挑好时间哦。8 月 30 日下午,市、 镇部分人大代表对泽国镇部 分

4、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走访慰 问。人大代表们分别慰问了 山南村、天皇村、泥桥村、 桥伍村和珠山村的5户困难 学生家庭。(陈曦)新学期伊始,9月3日 下午,泽国镇领导到泽国中 学调研新学期开学情况。泽 国镇领导了解了该校新学期 教育教学、生源、硬件建设 等情况,并详细询问了目前 学校所面临的困难。 (王瑜)9月6日早上,泽国镇 举行入伍青年欢送大会,入 伍青年、家长代表、村干部 以及村民兵队队长等参加会 议。今年,泽国镇共有64名 青年通过层层筛选入伍。欢 送会上,泽国武装部工作人 员提醒青年们,要注意日常 饮食及安全等,做好入伍前 的各项准备工作。(王瑜)日前,泽国镇通过电 脑筛选、电话核实、上门实

5、 地查看等办法,联合国地 税、工商、质监、民政、供 电等部门,共核查企业 782 家,办理表格登记手续 382 家,处理 400 家,其中注销 138家、停产17家、一户多 照 120 家、搬迁 9 家、其他 116 家,同时将结果与二经 普数据、现在名录库再次进 行比对,以保障数据的准确 性。(江永德)吃本报记者陈舒丹每天清晨和傍晚,泽国太极拳协会会长李启舜都会随机在景观花园、文昌公园、镇市民 广场、火车站公园、丹崖山等1 0多个地方走动,指导市民练习太极拳。 今年60多岁的李启舜看上去精神矍铄,他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项强 身健体的运动,我想把它一直坚持下去,并且让更多的人

6、受益。 ”李启舜说。成立全市首家太极拳协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启舜就和当地几个太极拳爱好者在丹崖山上练起了太极拳。那 时,没有专业的老师,也没有专门的组织,几个人就这样根据书籍依葫芦画瓢地学了起来。 渐渐地,学习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成立一个太极拳协会,大家学起来不就更方便 了吗?说干就干,2003年,李启舜便为协会的成立跑起腿来。 “去民政部门报批、审批,虽 然程序比较复杂,但批下来后,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李启舜说。 经过一系列的筹备,2004年,泽国太极拳协会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成立了,首批吸收 了80多名会员。有了组织,会员们参加集体活动、互相切磋技艺的机会更多了。 在李启舜的书桌

7、上,珍藏着不少照片。有国际传统武术比赛的获奖瞬间,有协会接受媒 体采访的镜头,也有大家一起切磋技艺的场面“在第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中,我 们的太极拂尘还获得了金牌呢! ”李启舜说。十年,协会会员从8 0人发展到30 0多人这段时间,李启舜一直忙着排练100多人的太极拳表演。原来,9月23日,他们要参加 泽国镇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表演活动,不过,每一次我 们都会认真对待。 ” 为了更好地练习和发扬太极拳,李启舜常常跑到名师那学习。 “我的老师头很多, 因为一听到有谁的太极拳打得好,我就会登门拜访,请他指导一下。 ”李启舜笑着说。正因 为如此努力,如今,他考取了

8、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资格证、浙江武术协会涉外教练员证 书、杨式太极拳中国武术五段。前不久,他还通过了杨式太极拳中国武术六段的考试, “合 格证书已经拿到了,明年应该就能拿到段位证书了。 ” 最让李启舜感到欣慰的是,短短十年间,泽国太极拳协会的会员从最初的80人增加到 了如今的300多人,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了练习太极拳的队伍当中。 “很多新进 的会员年纪轻、学历高,使我们协会有了新鲜血液。 ”李启舜说。为更多人带去健康会员陈桂莲是众多学员中令李启舜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很多会员加入协会的目的是强 身健体,她也一样。 ”李启舜回忆说,当时,只有40多岁的陈桂莲身体不太好,一旦劳累, 两只

9、手都很难抬起,有时甚至连洗澡都要丈夫帮忙。加入太极拳协会后,陈桂莲刻苦练习, 一招一式都学得有模有样。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锻炼,陈桂莲的身体渐渐有了起色,双手也有劲多了。 “你看,这 就是陈桂莲。 ”李启舜指着一张比赛照片说。照片里的陈桂莲显得神采奕奕,看上去比同龄 人似乎更加年轻,丝毫看不出曾经身体是如此孱弱。 “这就是太极拳带给大家最实惠的好 处,也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 李启舜说,他们每年都会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太极拳,并请来专业的师傅为学员指导。 “希望太极拳协会能够继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 ”从8 0人发展到30 0人 让更多人习武强身泽国太极 拳协会手工擀制的桥头面 色香味“面面”俱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