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内地通胀的性质及应对之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06801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内地通胀的性质及应对之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目前内地通胀的性质及应对之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目前内地通胀的性质及应对之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目前内地通胀的性质及应对之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目前内地通胀的性质及应对之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前内地通胀的性质及应对之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内地通胀的性质及应对之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目前內地通脹的性質及應對之策 目前內地通脹的性質及應對之策 高級經濟研究員 黃少明 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 目前的通脹與以往二次通脹性質有別,已非單一的結構性通 脹,而是普遍性通脹。貨幣因素而非食是目前普遍性物價上漲最 主要最直接的原因。面對目前的通脹,內地已採取回收動性,制 止熱錢炒作,以及直接干預物價等應對措施。筆者認為,上述措施 對症下藥,方向正確,但措施欠全面,嫌足。在“負 和資產泡沫日趨嚴重環境下,啟動加息工具已成為平抑通脹可或 缺的措施之一。 在中國經濟逐漸實現軟著的同時,通脹卻快速升溫,成為經濟 最大隱憂。CPI 從 6 月份開始續二個季直線上升,而從“破 4 到“破 5(從

2、10 月 4.4%到 11 月的 5.1%)僅用一個月時間。通 脹持續升溫已引起全社會高關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 議把穩定物價作為明調控政策的首要任務。 此次通脹同以往 此次通脹同以往 自 2002 下半開始的上一經濟增長周期至今,中國經過 三次通脹。過就其性質而言,目前的通脹與前二次,甚至與上半 經的通脹有所同。分析比較這幾次通脹的同,界定目前通脹 的性質,找出導致此次通脹的原因,有於對症下藥,實施有針對性 的應對之策。 本刊所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 第 第 122 號 號 2010 12 月月 23 日日 2 第一次通脹發生在 03 12 月至 05 3 月,持續 16 個月

3、,CPI 升幅曾達 5.3%。這次通脹啟動 04 開始的宏觀調控,而通脹本身 亦成為主要的調控目標之一。此次通脹給當時的貨幣政策帶頗大困 擾,在通脹高企和貨幣升值雙重壓下,央欲加息卻又能。通脹 上升的罪禍首是食品價格持續強勁的上升(其中食價格上漲續 月高逾 30%)。盡管佔消費品權重逾 6 成的絕大部份非食品生活 資價格,因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而呈下跌趨勢,但由於此前續 5 農業欠收,食庫存至史低位而造成食供應足,還是將 CPI 指推至 4-5%的較高水平長達個季,給當時的經濟運作造成 困擾。 第二次通脹始於 2006 12 月,CPI 從足 2%突然跳升至 2.8%。之後在過熱的經濟活動推動下

4、,內地消費物價在 08 上半 曾攀升至 8.7%的高點,而且長時期處於 6%-8%的高通脹水平。此次通 脹最終幕於融海嘯吹襲高潮的 08 10 月,時 20 個月。 這次通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一部份商品和服務價格急升的 同時,另一部份商品及服務價格卻維持基本穩定或下跌態。在 CPI 的 8 大指中,以消費制成品為主的產品和服務如第二煙酒及用 品,第三衣著,第四家庭設備用品,第五醫保健及個人用 品,第 6 交通和通信,以及第七娛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等 6 大 指,是有所回,就是基本保持穩定。只有第一食品,以及 第八居住價格顯著上升。 這次通脹皆表現為結構性通脹,即由食價格急漲為源頭的食 品價格上

5、升形成的通脹,而且食品價格對 CPI 上漲的貢獻皆超過 80%。但需指出的是,次食價格急漲的原因有所同。第一次 價攀升是源於自身食減產,供應緊缺。而第二次價飛漲卻並 非由於內部食足,而是受國際價的動,其根源在於 2007 融危機前跨國商囤積居奇,國際炒家將食炒至史高位牟取 ,是外部輸入型通脹。 此次通脹從今 2 月 CPI 升至 2.7%開始,上半升勢較為反 ,下半或目前的通脹卻一上升。上半的通脹除與前二次一 樣為典型的結構性,即由食品價格帶動以外,還帶有明顯的季節性。 上半內地天氣常,自然災難頻發,季節性食品生產受影響,價格 升幅大。而目前的通脹卻帶有大的普遍性。雖然食品上漲仍佔較大 的比重

6、,還帶有結構性性質,但在程上已發生變化。一是食品對 CPI 的貢獻遠低於以往逾 80%的佔比;二是各大價格普遍上漲,3 盡管仍有個別別下跌。 貨幣而非食品是通脹根源 貨幣而非食品是通脹根源 目前通脹之所以區別於以往,主要是通脹成因有別。前二次通脹 主要由食供求緊張所致。內地 CPI 構成中的最大部份是食品,約為 34%。以食為主的食品價格大幅上漲必然成為通脹首要原因。在前 二次通脹高峰期,食品上漲經常高達 20%左右,佔 CPI 上漲的份額往 往為 80-90%。而目前中國食供求穩定,農業生產續 7 大豐 收,且食儲備充裕,隨時可以釋放儲備滿足市場需求。食供求並 非目前通脹根本原因。 誠然,目

7、前通脹中食品價格上漲仍佔小的份額,但食品價格上 漲並是因為食供應求,而是由於其它商品或生產生活資上漲 造成的。可以,價上漲是通脹本身的結果或表現,是物價全面上 漲的鏈條之一,而是物價上漲或通脹的始因。這與前二次通脹有本 質區別。 目前的通脹並非單一結構性通脹,而是普遍性的物價上漲,帶有 普遍通脹性質。而導致通脹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工、能源和 土地成本上升,輸入性通脹,以及熱錢炒作等因素;也有貨幣供應及 動性過剩的問題。在這些成因中,貨幣因素又是導致普遍性物價上 漲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為應對融海嘯,中國政府從 08 末開始實擴張性財政及適 寬鬆但實為過份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些政策在成功保證經

8、濟增長的 同時,也給經濟體系積巨貨幣和動性。自融危機以計 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 17 萬元,而貨幣供應(M2)逾 71 萬億,比 3 倍 於中國 GDP 的美國還要多出 10 餘萬億,成為世界第一貨幣供應大 國。 過去 8 ,M2 增長 4 倍,而由高速工業化驅動的名義 GDP 只上 升 2 倍,多餘的貨幣估計由土地和房地產及其它資產市場所吸 納,這也就是房地產及土地持續瘋漲的底因。隨著巨貨幣效應的 積,工、生產資、基礎性產品價格斷上升,加上土地及物業資 產價格高漲,最終體現為物價的普漲,成就目前壓仍在上升的通 脹。 4 現治通脹的措施 現治通脹的措施 面對通脹普遍持續上漲的勢頭,中國政府從中,

9、尤其是 10 月 份 CPI 超 4%以,採取一系經濟、貨幣、以及政措施,從回 收動性,制止熱錢炒作,直接干預物價等多方面抑制物價普遍持續 上漲。 首先是回收動性。僅 11 月以,央就已 3 次上調存款準備 ,如果加上從 1 月中旬開始的動作,迄今為止存款準備已加 6 次,目前該指標已達 18.5%的史高位。針對龐大的貨幣供應 以及過多的動性,提高存款準備應是最性最明顯的手段。央 一再選擇該措施而是調整,明貨幣當局正確解目前通脹 的性質及成因。 其次是打擊熱錢炒作。在貨幣超發的背景下,熱錢炒作,尤其是 對農產品的炒作,成為今的一大熱點現象。為打擊遊資炒作,5 月國家發改委發出加強農產品市場管的

10、警示,豆、大蒜等農產品 的價格應聲下。7 月份,國家發改委對吉玉米中心批發市場有限 公司等多家涉嫌“囤積居奇、哄抬豆價的企業開出 30 萬至 100 萬 元等罰單,並公佈關於市場價格常波動時期價格違法為處罰 的特別規定(徵求意稿) ,對哄抬物價者最高罰 200 萬元。 第三是政府推“限價直接干預物價。11 月 17 日,國務院 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 政策措施。會議指出,必要時將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實 價格時干預措施。11 月 25 日,國家發改委表示,各級政府要充分 考慮社會承受能,統籌協調、審慎出台漲價措施。11 月 26 日,國 務院辦公廳召開

11、督促檢查穩定物價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工作動員會,部 署組成個國務院督查組,於 11 月底到 12 月 20 日,赴 18 個區市 督促檢查工作。11 月 29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價格違法為 政處罰規定做出修改。修訂後的規定細化對多種價格違法為 的認定,加大對有關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商品價格較大幅上漲等 違法為的處罰。 適加息是遏制資產泡沫的關鍵 適加息是遏制資產泡沫的關鍵 上述政策措施,針對目前通脹的性質和根源對症下藥,方向正 確。過稍嫌足,措施也欠全面。從打擊熱錢炒作以及直接干 預物價措施看,效果竿影。據報道,針對物價的一系調控政5 策已經初顯成效。商務部 12 月 7 日公布監測據顯示,在

12、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5 日期間,食用農產品價格繼續回,18 種蔬菜平均批發 價格比前一周下 5.4%。水產品價格繼續回,肉價格小幅波 動,其中牛肉、肉價格出現回。 短期效果的確明顯,但長期效果卻成疑。僅僅依靠政手段難以 長期穩定物價,反而有可能導致價格信號失。因此,長期而言只有 通過發展、改革及結構調整等措施,從根本上低成本,提高供給, 並改革和完善通環節,擴大儲備投放,而非人為限制和低各消費 物品,尤其是農產品的收購價格。 從貨幣方面的措施看,央多次提高存款準備,有助減輕 貨幣信貸充斥的壓,對通脹上漲有一定緩解作用。但由於存款準備 已達 18.5%的史高位,繼續採用這一措施僅空

13、間有限,而且 政策難也較大。 倚重上調存款準備,表明央對加息採取謹慎態,反映貨 幣政策的確存在“難性。在國際仍“開閘放水,國內貨幣信貸 又居高下環境下,央用加息解決貨幣供應過大及動性過剩問 題,僅擴闊人民幣與外匯差,吸引多熱錢入,還可能導致內 部經濟放緩,失業上升的後果。然而現實內部經濟情況卻難以 回避加息要求。 目前,“負況已相當嚴重且存在很長時間。CPI 自去 底急升,今 2 月已升至 2.7%,16 個月以首次高於 2.25%的一 期人民幣存款基準。之後通脹續升,目前通脹水平已高於人民幣 存款基準一倍以上。“負使民眾存放於銀的財富斷受 到通脹侵蝕,貨幣購買下,削弱居民消費能,增加激消費改

14、 變經濟結構的難。“負本身已成為目前通脹的關鍵問題,而 這一問題的解決最終有賴及貨幣政策的調整。 房地產泡沫是目前通脹的另一個核心問題。面對房地產等資產泡 沫,政府嘗試使用許多方法,包括一些極端的政手段,但效果始 終有限。由於擔心拖慢經濟活動,調整一再被閣置,其結果是, 一方面繼續激發展商用低成本資,從供應角使房地產進一步 升溫;另一方面“負環境也鼓居民將資投入資產市場,以 求資產升值,從需求面使價繼續上升。可,抑制房地產泡沫進而 抑制通脹,加息政策是必可少的工具。 6 在經濟已經實現軟著,增長穩定條件下,調整的約束已逐 步放鬆,及貨幣政策應逐漸回歸正常化。面對嚴重“負和 房地產泡沫,啟動加息工具已成為平抑通脹的關鍵措施之一。當然, 在貨幣政策轉向初期,使用調節工具應循序漸進,應與其它貨幣 政策,如動性管、公開市場操作、信貸窗口指導,以及存款準備 等配合使用。而且在調整的同時,必須加強對短期資本動 的監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