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部分铸造碳钢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504144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C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部分铸造碳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YC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部分铸造碳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YC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部分铸造碳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YC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部分铸造碳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YC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部分铸造碳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C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部分铸造碳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C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部分铸造碳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 C S 6 5 . 1 6 0 X 9 4 备案号 :1 7 3 0 4 -2 0 0 6Yg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烟 草 行 业 标 准Y C / T 1 0 . 6 -2 0 0 6 代替 Y C / T 1 0 . 6 -1 9 9 3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 6 部分: 铸造碳钢件T o b a c c o ma c h i n e r y 一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一P a r t 6 : C a r b o n s t e e l c a s t i n g s2 0 0 6 - 0 2 - 2 3发布2 0 0 6 -

2、 0 3 - 0 1 实施国 家 烟 草 专 卖 局发 布Y C/ T 1 0 . 6 - 2 0 0 6前言Y C / T 1 0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分为如下几部分:第 1 部分: 切削加工件;第2部分: 冷作件;第3部分: 焊接件;第4部分: 灰铸铁件;第 5部分: 球墨铸铁件;第 6 部分: 铸造碳钢件;第 7 部分: 铜合金铸件;第 8 部分: 铝合金铸件;第 9 部分: 锻件;第 1 0 部分: 金属镀覆与化学处理;第 n 部分: 徐漆;第 1 2 部分: 装配;第1 3 部分: 包装;第 1 4 部分: 电气控制系统;第 1 5 部分: 电气控制系统装配。本部分为 Y C /

3、 T 1 0的第 6部分。本部分代替 Y C / T 1 0 . 6 -1 9 9 3 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碳素钢铸件 。本部分与 Y C / T 1 0 . 6 -1 9 9 3 相比主要变化为: 修改了原版 3 . 1 , 3 . 3 - - 3 . 5的内容( 1 9 9 3年版的3 . 1 , 3 . 3 -3 . 5 ; 本版的3 . 1 , 3 . 3 - - 3 . 7 ) 0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 C 1 4 4 ) 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赵伟志、

4、 龚美华、 赵金吉、 国学英。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C/ T 1 0 . 6 - 1 9 9 30Y C/ T 1 0 . 6 -2 0 0 6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 6部分 : 铸造碳钢件范 围Y C / T 1 0的本部分规定了烟草机械铸造碳钢件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部分适用于烟草机械产品砂型铸造的铸造碳钢件( 以下简称铸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Y C / T 1 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

5、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 B / T 6 0 6 0 . 1 -1 9 9 7 表面粗糙度比 较样块 铸造表面G B / T 6 4 1 4 -1 9 9 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 B / T 1 1 3 5 2 -1 9 8 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J B / T 5 1 0 5 -1 9 9 1 铸件模样 起模斜度一般要求3 . 1 优选采用的铸件牌号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 优选采用的铸件牌号及化学成分Z G 34 0 - 64 0 ) 0 . 6 0 I I】注 1 :对上限减少。 . 0 1 %的碳,

6、 允许增加 。 . 0 4 %的锰, 对Z G 2 0 0 - 4 0 0的锰最高至 1 . 0 0 , 其余四个牌号可高至1 . 2 0 %。 残余元素总量不超过 1 . 0 0 %, 如需方无要求 , 残余元素可不进行分析 ! 终 “当 些 即 酸 性 炉 生 产 时 ,.S ,” 含 量 由 供 T 双 方 商 定 。1 3 . 2 铸件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其中断面收缩率和冲击韧性可选择其中一项。3 . 3 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样规定, 尺寸公差应在G B / T 6 4 1 4 -1 9 9 9表 1 中选用, 并在图样 中标注, 如选用C T 1 2 级, 则标

7、注: 铸件尺寸公差按 G B / T 6 4 1 4 - C T 1 2 。在图样上未注明铸件尺寸公差 时, 按GB / T 6 4 1 4 -1 9 9 9中的C T 1 3 级。3 . 4 铸件外圆角半径 R按表面的小边尺寸确定, 一般不大于小边尺寸的十二分之一, 但不得小于R2 mm; 同一铸件应尽量减少R值的数量, 以求统一。 3 . 5 铸件内圆角半径r , 一般在两壁平均壁厚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间选取, 即式( 1 ) :r=( 1 / 2 1 / 3 ) X队a 十b ) / 2 4 (1)1YC / T 1 0 . 6 -2 0 0 6式 中: a , b 分别为铸件两壁的厚度

8、。3 . 6 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应符合 G B / T 6 4 1 4 -1 9 9 9 表 2中加工余量等级F - H的规定。3 . 7 铸件的铸孔, 不管浇注位置如何, 其机械加工余量一律采用“ 顶面” 的加工余量, 当孔深达直径 5 倍时, 其机械加工余量按 G B / T 6 4 1 4 -1 9 9 9 表 2中的数字加大 2 0 。根据工艺可能性, 允许将机械加工 余量减小到最低限度。表 2钢铸件的力学性能牌号最小值屈 服 强 度, o . , / ( N / mm )抗 拉 强 度o n / ( N / mm )伸 长 率e ( y o根 据 合 同 选 择断 面 收 缩 率0

9、/ ( %)冲击 韧 性AEAa k / ( J / c m )ZG2 0 0 - 4 5 02 0 04 0 02 54 03 05 8 . 8 6ZG2 3 0 - 4 5 02 3 045 0223 22 54 4 . 1 4 5ZG2 7 0 - 5 0 02 7 05 0 01 82 52 23 4 . 3 3 5Z G 3 1 0 - 5 7 03 1 05 7 01 52 11 52 9 . 4 3ZG3 4 0 - 6 4 03 4 06 4 01 01 81 01 9 . 6 2注1 : 表中Ak 为冲击吸收功( V型) , a * 为冲击韧性( U型) 。注2 : 表中所列

10、的各牌号性能, 适用于厚度为 1 0 0 mm以下的铸件.当铸件厚度超过1 0 0 mm时, 表中规定的确:屈服强度仅供设计使用。3 . 8 模型起模斜度按 J B / T 5 1 0 5 -1 9 9 1 的规定。3 . 9 铸件的错型值, 在加工表面上不得超过该处加工余量的三分之二, 并保证有不小于 1 m m的加工余量。在非加工表面上不应超过相应的铸件尺寸公差值, 在外露表面上应铲、 磨平, 使其成为不明显的过 渡表面。3 . 1 0 铸件非加工表面应平整, 不得有粘砂、 氧化皮、 冷隔、 夹砂和损伤现象, 但允许有因风铲清砂造成 的凹痕。铸件表面粗糙度可参照 G B / T 6 0 6

11、 0 . 1 -1 9 9 7中表1的规定选用。3 . 1 1 铸件非加工表面的多肉、 防裂筋等需清铲到与所在表面基本平齐, 相差在 1 . 5 mm以内。对于加 工表面的多肉可按 3 . 7 的规定处理。对不影响使用、 外观和装配的铸件内腔的防裂筋可不必铲除, 但工艺中需说明。3 . 1 2 铸件浇、 冒口的切割应在热处理前进行, 切割面与铸件表面基本平齐, 不得妨碍装配或影响美观。残留高度或凹人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且非加工表面浇口切除后残留部分的凹下深度不得超过该处壁 厚的五分之一, 冒口切割后的断口磨平或铲光。表 3浇 、 冒口残留高度或凹入f单位为毫米浇 冒 口 直 径切 割 残

12、留 量在 加 工 面 上在非加工面上5 1 0 0 1 0 0 - 2 0 0 2 0 0- 3 003 0 0- 4 00 1 5士 :YC / T 1 0 . 6 -2 0 0 63 . 1 3 允许铸件在冷或热的状态下进行矫正, 矫正后热处理规定如下:a ) Z G 2 3 0 - 4 5 。 号铸件采用冷矫正后, 可不进行热处理, 但冷矫 正后的挠度不应超过二百分之一;b ) Z G 2 7 0 - 5 0 0 , Z G3 1 0 - 5 7 0和 Z G 3 4 0 - 6 4 。 号铸件采用热矫正后应进行热处理, 采用冷矫正后应进行回火处理。3 . 1 4 铸件不允许有裂纹缺陷。

13、 3 . 1 5 铸件有下列缺陷可不加补焊, 并允许使用:a ) 在加工表面上缺陷深度不超过加工余量;b ) 铸件非加工面或加工后的表面上如发现有缺陷( 分散性的小缩孔、 气孔、 斑疤等) , 其单个或综合缺陷不超过缺陷所在面积的 3 %, 深度不超过铸件壁厚的 2 0 , 且不影响铸件的使用质量;c ) 铸件上针孔( 直径不大于 1 . 5 m m, 深度不超过 4 mm) 聚集面积总和不得超过所在面面积的3 0 a , 3 . 1 6 铸件的缺陷超过 3 . 1 3的规定, 在不影响使用性能时, 可进行修补, 但应按技术文件要求的方法( 焊补或其他方法) 。经焊补的铸件应消除应力。试验方法

14、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按GB / T 1 1 3 5 2 -1 9 8 9中5 . 1 的规定。力学性能试验 力学性能试验按GB / T 1 1 3 5 2 -1 9 8 9中5 . 2的规定。表面质t检验 表面质量检验按GB / T 1 1 3 5 2 -1 9 8 9中5 . 3的规定。5 检验规则5 . 1 铸件应经供方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 人库。5 . 2 铸件的检验项目如下:a ) 几何形状尺寸检查;b )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检查;c ) 外观表面质量的检查( 逐件检查) 。5 . 3 单件小批生产的铸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应按图样规定逐件检查。成批生产的铸件每批中任抽三件进行检查,

15、 如一件不合格, 则加倍检查, 如仍有一件不合格, 则逐件进行检查。 5 . 4 铸件的化学成分应按每一熔炼炉次进行检查, 其分析结果应符合表 1 规定。 5 . 5 力学性能检验规定如下:a ) 每一批量进行一次, 批量的划分按 G B / T 1 1 3 5 2 -1 9 8 9中6 . 3 规定, 具体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在熔化质量稳定情况下, 可在若干个批量的铸件中, 对力学性能进行抽查;b ) 检验抗拉强度、 伸长率的试样为三根, 选用一根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则该批铸件合格。如果试验结果达不到要求, 再用另外两根试样进行重复试验。当重复试验结果都能达到要求时, 则该批铸件为合格, 如果重复试验中有一根达不到要求时, 则该批铸件不合格;c ) 若因热处理不当造成不合格时, 允许再次热处理, 但重复热处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d ) 如果铸件以铸态供货时, 允许再次热处理, 但重复热处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