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6499033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0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观察是基于安邦集团对现实社会和经济环境 分析和预测基础上,有关中国未来政策的信息分析系 列研究报告。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各种分析手段, 有效的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此来解析各种战略 问题和政策方向。而各种潜在的变化趋势,是我们最 为基本的研究重点。 如需要更多的信息,请联系安邦集团。E-mail: 安邦集团总部 服务热线086-010-59001350 086-010-59001377第第 346346346346 期期 2013/05/142013/05/142013/05/142013/05/14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新丝

2、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战略观察战略观察战略观察战略观察战略观察战略观察战略观察战略观察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346346346346346346346346 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摘要摘要摘要摘要: 2011201120112011 年年年年 7 7 7 7 月月月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金奈正式提出了克林顿在印度金奈正式提出了克林顿在印度金奈正式提出了克林顿在印度金奈正式提出了“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 ” ” ”计划,其主旨在于利用阿富汗优越的地理位置,将阿打造为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通过推计划,其主旨在于利用阿富汗优

3、越的地理位置,将阿打造为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通过推计划,其主旨在于利用阿富汗优越的地理位置,将阿打造为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通过推计划,其主旨在于利用阿富汗优越的地理位置,将阿打造为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通过推动南亚、中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实现阿富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南亚、中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实现阿富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南亚、中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实现阿富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南亚、中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实现阿富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此。对于此。对于此。对于此“新丝新丝新丝新丝绸之路绸之路绸之路绸之路”计划计划计划计划,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和高度来进行框架式的

4、讨论,确定其未来的全,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和高度来进行框架式的讨论,确定其未来的全,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和高度来进行框架式的讨论,确定其未来的全,我们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和高度来进行框架式的讨论,确定其未来的全球性影响,尝试性地为今后各个专业领域的讨论和研究确定一个边界和方向。球性影响,尝试性地为今后各个专业领域的讨论和研究确定一个边界和方向。球性影响,尝试性地为今后各个专业领域的讨论和研究确定一个边界和方向。球性影响,尝试性地为今后各个专业领域的讨论和研究确定一个边界和方向。1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从全球文明的高度看“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新丝

5、绸之路”陈功陈功陈功陈功“新丝绸之路” 计划原本是一项国际开发计划, 但被美国的外交政策所利用。特别是在 2011 年 7 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金奈正式提出了“新丝绸之路”计划,其主旨在于利用阿富汗优越的地理位置,将阿打造为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通过推动南亚、中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实现阿富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她在有关的演讲中这样描述“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前景: “土库曼斯坦的气田将能满足巴基斯坦和印度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并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提供可观的过境收入。塔吉克斯坦的棉花将运往印度制成棉布。阿富汗的家具和水果将出现在阿斯塔纳、孟买甚至更远的地方的市场” 。很显然,希拉里计

6、划的核心部分在于,旨在推动以阿富汗为核心的、连接南亚与中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希拉里相信, “未来的政治不由阿富汗和伊拉克决定,而是由亚洲决定。美国处在这个行动的中心。 ”“新丝绸之路”计划推出后,中国总体上反应冷淡。在数量不多、影响力不大的社会反应当中,基本呈现的是两种较为极端的观点。经济学家从区域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问题,支持这一计划的人相对较多,毕竟“新丝绸之路”计划所涉及的国家和市场都是世界潜在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空间之一;军事以及国际政治关系领域的研究者,则更多地是从地缘政治以及国家安全的角度看问题,持尖锐批评和反对意见的较多。很显然,两派不同观点的出发点都有局限性,都是从一个相

7、对比较狭窄的角度或领域,比如从国家环境和民族环境的角度在讨论“新丝绸之路”计划,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一个更高的高度,从一个更为宽阔的认识空间,对“新丝绸之路”计划进行一个框架式的讨论?确定其未来的全球性影响, 尝试性地为今后各个专业领域的讨论和研究奠定一个边界和方向,这就是本项研究所汇报的问题和意义所在。一一一一、 “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计划计划计划计划“丝绸之路”其实古已有之,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德国学者。19 世纪下2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之为“丝绸之路” ,此

8、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一直沿用至今1。“丝绸之路”的打通与张骞的西域之行有关,在他的行动成功之后,才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 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这条道路, 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n,今埃及亚历山大, 公元前 30 年为罗马帝国吞并) ,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2。张骞是个名人,所以他的行动有标志性意义,实际上古“丝绸之路”在他之前即已长

9、期存在,否则他也无法成行。除了陆路交通线之外,一般的说法还有一条所谓“海上丝绸之路”3。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一般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了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 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中国著名的陶瓷,也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一些学者因此也称这条海上交通路线为“陶瓷之路”或“香瓷之路”4。对于“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存在相

10、当广泛的争议。这种争议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路线之争,另一个是定义之争。11887 -1912 年期间,李希霍芬陆续出版其 5 卷本著作中国亲程旅行记 ,他在于 1887 年出版的第一 卷中,谈到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陆上交通路线时,第一次使用了“丝绸之路(die seidentrasse)的 名称,并加详细的论述。 2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 3北大季羡林教授对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的合并提法也有重要作用,但其实二者的区域经济意义 迥然不同。他在 1982 年鼓励和支持

11、北京大学陈炎教授,把陆、海“丝绸之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撰写数十 篇论文,并于 1989 年和 1996 年出版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两本专 著。 4关于汉代丝绸之路的南海航线,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派遣的使者和应募的商人出海贸易的航程说:自日南(今越南中部)或徐闻(今属广东) 、合浦(今属广西)乘船出海,顺中南半岛东岸南行,经五个月 抵达湄公河三角洲的都元(今越南南部的迪石) 。复沿中南半岛的西岸北行,经四个月航抵湄南河口的邑卢 (今泰国之佛统) 。自此南下沿马来半岛东岸,经二十余日驶抵湛离(今泰国之巴蜀) ,在此弃船登岸,横 越地峡,步行十余日,抵达夫首都卢(

12、今缅甸之丹那沙林) 。再登船向西航行于印度洋,经两个多月到达黄 支国(今印度东南海岸之康契普腊姆) 。3“丝绸之路”的路线之争其实是必然的,本项研究也仅仅是选择通常的认定或说法来进行的,因为路线并非是研究的重点。在历史长河中, “丝绸之路”的沿线因战乱和地理变迁而发生改变和转移是很明显的现象, 不可能存在固定不变的路线,因此对“丝绸之路”的路线发生意见分歧也在所必然。笔者认为,当今对于“丝绸之路”路线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学术兴趣,而“丝绸之路”的路线始终是动态的,并非是相对固定的,这条通道始终是以贸易和经济原则为根本目标的,哪里有贸易可做,哪里经济发达, “丝绸之路”就会寻求通向哪里。但这样一

13、来,显然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定义的问题, “丝绸之路”究竟是一条贸易通道,还是一种原始的经济意义上的共同市场?对于“丝绸之路” ,很多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都是认为“丝绸之路”仅仅是一条“贸易通道”的问题。但笔者认为,问题恐怕远非如此简单。从古至今, “丝绸之路”就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原始的共同市场5。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佛教、袄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6,通过此路先后传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纺织、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制瓷等工艺技术,绘画等艺术手法,儒家、道家思想,也通

14、过此道传向西方,或多或少地给某些国家以影响7。通道只是维系这个事实存在的共同市场的交通体系8,战乱和地理因素始终干扰着“丝绸之路”国家的正常发展,但也应该看到相关国家对“丝绸之路”的支持和获益。因此,总体来看,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具有某些区域经济市场的初级特征。时至今日,在 20003000 年后的今天,这条古“丝绸之路”再次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向人们发出了召唤。 安邦的研究发现, 美国政府关于 “新丝绸之路”的设想在 2009 年就已有雏形。2009 年 10 月 6 日,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事务的威廉伯恩斯(William J. Burns)曾对美国商会发表过一次主题为“ 丝绸之路的贸

15、易与投资:美国与中亚经济联系的新路径”的讲话,他提到美国建立和强5共同市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其特点是成员国间完全取消关税壁垒,并对非成员国 统一关税,成员国之间资本劳动力自由流动。 6中国学界一般认识是这样的,但其实其中有错误。根据安邦研究人员伊朗的实地考察,袄教、摩尼教等 都与古波斯的拜火教有传承关系存在。 7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界定的也是这个意思,他也认为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远超贸易的范畴。8安邦的研究表明,丝绸之路不是简单的通道,的确是一个东西方之间的交通体系。4化与中亚地区经济联系的几个目的:一是能源。美国关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二是中亚地区的经济和政治现代化。三是安全

16、问题,美国希望在中亚地区保持可共同维持安全的伙伴。 四是联结当地的人民和社会。 伯恩斯认为, 老 “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充当管道,不仅有贸易,还有思想和文化,在新的路径下仍然应该有这些作用9。2011 年 7 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10。随后, “新丝绸之路”计划被美国政府紧锣密鼓地摆上国际议事日程。2011 年 9 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召开的“ 新丝绸之路部长会议” 、2011 年 9 月 29 日,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行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讨论会议11、11 月的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会议、12 月的阿富汗问题波恩会议,以及 2012 年 5 月的美国芝加哥北约峰会,其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新丝绸之路”计划。2012 年 7 月,美国还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关于“新丝绸之路”计划的部长级会议,希望将日本拉进该计划12。由此可见美国对“新丝绸之路”计划的重视程度。“新丝绸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