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乐享体育的非典型学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488703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4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所乐享体育的非典型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所乐享体育的非典型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所乐享体育的非典型学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 健康2016年11月4日星期五08主编: 柯进策划: 李小伟编辑: 李小伟设计: 丁京红 电话: 010-82296633邮箱: 社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邮政编码:100082电话中继线:82296688电报挂号:81108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海工商广字第0128号(1-1)印刷:解放军报印刷厂定价:每月24.00元零售每份:1.00元“打羽毛球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 动,但很容易伤到膝盖和脚踝,所以 每次运动前必须要进行系统热身。热 身活动至少十分钟,不能仅仅是慢跑 微微出汗,还要做膝盖内外侧韧带和 肌肉拉伸” 像张春华一样,河北工程大学体 育教师在每次体育课上,都会拿出一 张小卡

2、片,给学生讲授科学运动常 识。这张卡片叫 健康知识卡片 , 内容涵盖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内 容,主要针对运动损伤预防和体育锻 炼中易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 “这是我校体育教学的一项具体 改革措施。教师每次课讲解一张健康卡片,四年下来,大学生会系统 构建起体育知识结构,为终身科学 锻炼、健康工作、幸福生活打下良 好基础。 ”该校体育教学部主任任远 说。 河北工程大学经过五年多实践, 创新性提出运用竞技体育的训练理论 和方法到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 学校体育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过 程结构改革创新,通过采取健康知 识卡片 课课讲、室内身体功能训 练、学校和职业俱乐部联合办队等手 段,着力构建以竞

3、技体育引领大学体 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该校在河北省内首创学校体育和职业体育联合办队模式。学校和新疆 广汇篮球俱乐部互为培训基地,定期 选派球员、教练员学习、交流,为学 校篮球队提供技术指导,从校队选拔 篮球苗子进入职业队。 “这种以职业队技术输入、校方 人才输出为主导的联合办队模式,构 建了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新格局,更 推动了高校竞技体育高质量、高效 率、可持续发展。如今,我校已经有 两位同学入选广汇青年男子篮球 队。 ”该校副校长吕海涛说。 该校还把竞技体育中的身体功 能训练引进课堂。华北近年来雾霾 频发,加上雨雪特殊天气,对学校室外体育课教学产生了诸多不利影 响。但该上的课还要上,怎么办?

4、 学校利用功能训练不需要特殊场地 和器材的特点,讲授核心力量练习 和运动康复实用技能,并写入2 0 16 年学校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发行的 大学生运动健康指导 教 材中。 同时,该校注重以竞技体育带动 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与创新。利用校 内优势资源,搭建高水平运动员全程 参与的课外活动平台,拓宽体育后备 人才培养渠道,构建了以竞技体育引 领课外体育活动的双向驱动发展模 式,解决了课外体育活动“重传统、轻创新”的问题,进而全面实现竞技 体育带动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 展。同时,该校对全校教职工分期分 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培训,通过教 职工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 动。 据统计,自2 0

5、11年以来,该校 运动队共获2 4项全国冠军、7 6项省 级冠军; “2 0 15年中国普通高校体 育竞赛榜”入围全国百强。该校在 校学生每周定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 数达到 7 1.1%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逐年提高,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由 2 0 10年的 8 1.3% 上升到 2 0 14 年的 8 7 .6%。河北工程大学: 借竞技体育带动体育教改本报记者周洪松通讯员裴清芳特别关注一线采风“晓彤姐,和我拍张照吧! ” “晓 彤姐,我爱你! ” 9月2 9日,北京一零一中第10 8 届运动会上,刚从里约奥运会上载誉 归来的女排英雄刘晓彤,作为一零一 中学的毕业生代表受到了学弟学妹们 的热情追捧

6、。 作为一所京城名校,一零一中拥 有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校园环境。但 与人们传统印象里名校生只会“端坐 书桌前、埋首试题堆”不同,这里的 学生显得更加活泼、 开放、 自信, 并且 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运动会入场式 上, 一个班的 “旗手” 身着击剑服、 手持 重剑行进, 引发看台欢呼; 校园的小路 上, 女生们说笑着交流健美操动作, 不 时有男生脚踩滑板从她们身旁快速滑 过,校服里兜着一股风 一方面培养出奥运冠军,一方面 让所有学生热爱体育,强身健体,享 受体育带来的乐趣,这是一零一中学 7 0年来重视体育的两项收获。一所 市级重点中学、示范高中,为何对体 育情有独钟、下足功夫且一如既往? 为

7、此,记者走进一零一中学,探访这 所学校“教体结合”的育人实践。“为祖国而锻炼”一零一中建校于19 46年,是中 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 一一所中学。19 55年,学校定名为 北京一零一中,郭沫若亲笔题写校 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 一步” 。如今,它已成为一零一中的 校训。 由于早期的学生多为党政军干部 子弟和烈士遗孤,学校实行寄宿制, 除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外,早操、 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成了一大特色。 初迁新校址的那段岁月,筚路蓝 缕中有艰辛也有成就。在圆明园的废 墟上,师生们亲手搬走小土山,修建 运动场,在废船坞里挖掘游泳池。据 老体育教师王伯英回忆,为了推动学 校的长跑

8、活动动, “我们迎着冬季的 寒风,用30米的卷尺,一尺一尺地 从圆明园量到清河” 。 “冻得手脚发 麻”的经历,换来了学校第一次班级 接力比赛,也点燃了学生们“为祖国 而锻炼”持续不息的热情。当时的一 份统计报告显示,一零一中学13至 18 岁各年龄组男女生的身高、体 重,均高于北京市综合调查的平均水 平。 坚持成为习惯,习惯成为传统, 传统成为文化。经过7 0年的探索与 沉淀,今天的一零一中学, “把体育 工作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 ,是全校 上下的共识和协同配合的前提;以体 育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特 色。 “深厚的体育教育传统是我们丰 富的资源之一。

9、 ”北京一零一中校长 郭涵说, “我们认为,最大的责任不 是培养了多少优秀毕业生,而是一代 又一代师生员工对这个学校精神价值 的坚守。 ” 何谓“深厚的体育教育传统”和 “学校的精神价值” ?在一零一中学采 访时,记者听到的两个故事或许可以 解释。 故事一:一位年近花甲的一零一 中学毕业生,7 0年校庆返校时深有 感触地对自己的体育老师王寿生(北 京市第一批体育特级教师) 说: “当年在校时我个子最小,身体很弱,是 您对我最关心,是您给了我健康的身 体,使我终生受益。 ”学校在50周年 校庆之际向历届毕业生发放的问卷调 查显示:8 9 %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体育 为自己今后工作生活打下了健康基 础

10、,磨炼了意志品质。 故事二:北京一零一中学体育教 研组组长、特级教师丁玉山已年近六 旬,却仍然坚守在教学一线。然而在 上课时,丁玉山总是“自己迎风站, 而让学生背风站” 。如今,这样的工 作细节已经成为全校体育老师共同的 “遵循” 。建校以来一零一中学一共培 养出三位体育特级教师。“成绩第二,体质第一”如今漫步在一零一中学校园,已 很难想象建校初期的艰辛。据北京一 零一中学原副校长严寅贤介绍,学校 现有40 0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天 然草坪足球场、8 块标准篮球场、4 个网球场,此外还有体操馆、排球 馆、小球馆、人工冰场等。每天下午 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所有场馆均面向 学生开放,提及这个时段校

11、园内的景 象, “学生真是太幸福了” ,是严寅贤 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早在十多年前,一零一中学就克 服重重困难和舆论压力,安排了每周 4节体育课,并坚持至今。即便是紧 张的高三学生,参加完5月份的体育 会考后,体育课仍会雷打不动地持续 到高考前夕。 对于一零一的学生来说,体育活 动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除必修课 外,他们可根据运动兴趣参加选修课 和社团。每年春秋两季,学校都会组 织召开全校运动会。平日里,不同体 育项目的班级竞赛、年级联赛也在持 续进行。中午的操场分外热闹,一拨 又一拨学生在这里举行各种自发的比 赛。 虽然学校初、高中的体育会考成 绩在海淀区一直名列前茅,但面对因 肥胖而无法达标

12、的“困难户” ,老师 们一度伤透了脑筋。为解决“小胖 子”们的现实问题,体育教研组的王 亚林尝试开设“体质提高班” ,并与 学生们约定,学期末减重5公斤,总 评成绩就能得“优” 。为了拿到这个 “优” , “小胖子”们课上勤奋、课下 “加餐” ,不敢松懈。 “结果好多孩子 达到了。这个过程他坚持了,成功 了,体重下来后参加 10 0 0米长跑, 成绩真的上了,自信心就出来了,这 就是良性循环。 ”王亚林说。 如今, “体质提高班”在学生中 间口耳相传,选课时名额瞬间抢光。 每次开课,王老师都会和同学们强调 “成绩第二、体质第一” 。有趣的是, 今天的“体质提高班” ,真正的“小 胖子”只占了三

13、成。因为体质好的学 生也慕名而来,他们反而成了体质提 高班的主力军。 在普及性教学的基础上,学校也 积极为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搭建提高的 平台,不少队员在毕业后走上了专业 运动员的道路。 借着北京举办冬奥会的契机,学 校在去年成立了一支冰球队。在北京 市中小学冰球联赛报名截止前一天, 一度只凑齐了四五名学生报名,负责 冰球队的周老师担心学生运动量过 大,与家长们商议是否参赛,得到的 回答是: “哪怕当桩都要上,要的就是一零一这块牌子。 ” 现在,冰雪运动已经成了一零一 中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学校修建了 专业的冰场,而那支一度凑不齐队员 的校冰球队,已经有4名队员进入了 北京市冰球队。“教体结合的先

14、进培养方式”在教体结合的育人实践之路上, 一零一中的老师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而他们的精神动力,是对体育 的追求、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 爱。 在郭涵校长的记忆里,刘晓彤还 是那个只有12岁、瘦瘦高高的小姑 娘。2 0 0 2年,她先到北京什刹海体 校排球班报名试训,可是没有考上。 正好一零一中学成立女子排球 队,刘晓彤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被录 取,从此开始了在一零一中学长达6 年的学习生活。 当时执教一零一中学女排的,是 我国女排功勋教练韩云波,已经7 0 多岁的他,被学生们尊称为“韩爷 爷” 。 为了能在每天两小时的训练时间 内给刘晓彤等队员充分的指导,韩云 波分秒必争,避免冗余环节,

15、突出专 项训练,并将体能训练专项化,大大 提升了效率。每次训练,他都要亲自 给队员们精准喂球数百次,训练结束 后,还亲手批改队员们的训练笔记, 并进班听课,督促她们的文化课学 习。 在韩云波的指导下,一零一中学 女排连续多年多次获得北京市比赛的 冠军,没有在专业体校和体工队训练 过一天的刘晓彤,成长迅速,从一名 普通中学生最终成为国家队队员,并 站上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 “韩指导的专业、认真,他对我 们的负责深深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比 赛时更加专注,更加充满信心。还有 教过我的老师们、教练们,他们用自 己的学识和胸怀包容并撑起了一个女 孩追逐梦想的天空。 ”刘晓彤说。 最让刘晓彤受益的,是“母校

16、教 体结合的先进培养方式” 。 “作为一名 体育特长生,我深知,磨炼球技固然 重要,但没有文化知识,没有更高的 综合能力,我的专业发展就会受到限 制,就不能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是母校给了我全面发展的平台,让我能够 兼顾学业与打球,更发展了自己的兴 趣爱好,从而更好地施展自己的特 长。在一零一中学我们不光在练球, 也在充实头脑,更在锻炼心性。 ” 当然,不只是排球,一零一中学 的田径、健美操等竞技体育项目都很 强。有这样一组数据:自2 0 0 6年至 今,学校田径队、健美操队和排球队 在一系列国际、洲际、全国和市区级 中学生体育竞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其中田径队共获得世界中学生冠军4 人次,获全国冠军10余项次;培养 国家级运动健将2人、国家一级运动 员9人;打破世界、洲际和全国中学 生纪录3项次。排球队获洲际排球比 赛第二名1次,全国排球比赛第三、 四名各1次,北京市排球比赛第一名 30余次。 “注意,是教体结合而不是 体教结合 。 ”在采访中,郭涵校长 再三向记者强调这两个词汇在内涵上 的区别。在她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