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6476468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 第三种文化的视角3汪 丁 丁Abstract:The increasing body of literature i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in the lastten years supports the following propositions: (1) There are much closer connections between rationalchoice and moral judgement than traditionally thought ;(2) Such connections a

2、re formed during the longevolution of human society; (3) For human species the brain structure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are co2evolutionary;(4) The psycho2physiological foundation of moral judgement are“theory of mind”and socialcognition;(5) The psycho2physiological foundation of rational choice are

3、 episodic and semantic memory.These propositions have been explained in the so2called the“third culture”rhetoric which differs fromthat of scientific (the first) culture and the humanity(the second) culture. The third culture is itself aninterdisciplinary rhetoric and dialogue of logos.3 作者注释:这是我于20

4、03年12月23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所作报告的第一部分。因篇幅和版式限制,大部分介绍最新脑科学文献 的内容和附录都被删去了,为保持叙述的连贯性,我以极端简约的方式对删去的内容作了概括。读者可以向作者索取未经校对的 演讲稿全文。我打算讲的这个题目,其实还受到你们这里一位老师、 我的朋友、 哲学家陈嘉映的影响。两个月以前,我们邀请他到浙大来进行一次 “经济学与哲学” 的对话。在那次对话中,他提到从哲学角度看,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第一种文化是自然科学的,第二种文化是人文叙事的,它们之间长期争论不休。当时,我补充了一句,指出现在西方学术界提出的 “第三种文化” 。不过,因为这一话题与我们当时的对

5、话不甚相关,我就没有具体谈第三种文化的视角。这一次,许纪霖教授邀请我来做一个报告。我觉得应该把我的报告题目与 “第三种文化” 的论域联系起来,这样,就有了现在这个 “副标题” 。其实我的报告主要是围绕主标题 “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 展开的。显然,在西方思想传统里,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它们在1990年代以前也确实是相互隔离的两个研究领域 关于 “理性选择” 的讨论基本上是在第一种文化里进行的,关于 “道德判断” 的讨论则主要在第二种文化里进行。我从我2003年秋季给北京大学 “社会思想研究班” 讲过的15套幻灯片的几百张幻灯里挑出60张左右,给各位作一概述性的报告,关于理性选择和道德判断之间

6、的复杂关系的一个论述。理性与道德,这两个互相纠缠的主题,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逐渐清晰起来。首先当然是 “理性” 概念,它不再被我们当作康德所论的 “纯粹理性” 来讨论了。让我借用哈贝马斯在1994年英文版 后形而上学思考 里论述的概念 “situated rationality”,我们通常把它翻译作 “情境理性” 。但从认知科学角度说,这种理性是 “场景依赖” 的。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主题。第二个主题,关于 “道德判断”,也已经背离了康德的传统。今天,我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与哈耶克的工作密切相关。哈耶克把道德看作是社会演化的产物,不再如康德所论,是纯粹理性在人间的实践。

7、这样,静态的道德就转为演化的道德。哈耶克的这一思路能够回溯到达尔文那里,后者认为人类道德与动物道德之间没有隔着深不可测的鸿沟,二者间是一个连续过渡的谱系。这当然是一个不很让人高兴的看法。所以,达尔文也始终没有公开表达过这个看法。到了今天,许多动物学家,特别是动物行为学13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家,已经开始公开地争辩说:动物也有道德。 天上星空与心中道德,如果你读过康德的 “三大批判”,你或许知道,它们在康德那里也是相关的。 许多社会理论家今天承认,

8、理性要依赖于场景(情境)。随着场景的演化,我们习得了被称为” 理性” 的那 种恰当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看法,实质上意味着理性和道德已经无法完全截然两分了。所以,我首先提出两个半问题,最后那个问题无法称为一个问题,所以是 “半个问题” 。理性是如何 依赖于情境的?这是第一个问题。道德是如何演化的?这是第二个问题。康德错了吗?这是半个问 题,因为它或许不应该问。 我今天的报告,结论其实只是一句话,说出来稍微长些:一方面是情境的理性和不断在情境里作着 判断的道德自我;另一方面,是在许多自我的符号交往中不断重塑自身的自我。这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构成我们每一个自我的生活体验与知识过程。你如果能理解这句

9、话所陈述的事实,你就明白,这其 实是 “第三种文化” 的视角。 第一种文化和第二种文化之间长期冲突。坚持第一种文化最彻底的是物理学家,他们使用数学语 言,追求知识的确定性。按照华勒斯坦的知识谱系学回顾,从19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科学传统刚刚形成 的时候,这两种文化就已经相互冲突了。当然,华勒斯坦的回顾很尖锐,他认为这一冲突使得我们当代大学的院系逐渐出现了僵硬的学科划分。比如 “文、 史、 哲”,使用了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另一种语言,一种 人文叙事的语言。而 “社会科学”,如人类学、 法律学、 政治学、 经济学,使用了另一种语言,它们更强调实 证方法,试图寻找自然科学那样的确定性。在西方的大学里面,从1

10、9世纪中叶开始,这两种文化的冲突 导致了按照学科和院系划分势力范围的所谓学科划分,其实就是保护大学里的既得利益格局。并且,大 学总是按照学科划分来配置资源和培养各自学派的接班人的。我觉得,如果今天有经济系的学生来听我的报告,听到此处,他或许会对我这样的语言嗤之以鼻,因为他觉得他无法理解也无法认同我使用的 这种批判性和拆解性的语言。我的言说与经济系课堂里的言说,不在同一个文化传统里,不在同一个语 境内。 这样两种文化之间的长期冲突,其知识论和语言学前提,我用幻灯片上显示的前两句话来概括。我 的概括是我阅读维特根斯坦在195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篇 “伦理学讲义” 第一部分的感受,其实,他似乎只发表了

11、这个 “第一部分” 。我把他这篇讲义的几段话显示在下面四张幻灯片里,以支持我的由三句话 组成的概括:(1)语言只陈述事实;(2)对语言的领悟导致了意义;(3)先在的意义体系重塑语言所陈述的 事实。 第一句话告诉我们,凡能说的,都是关于事实的陈述。我们知道,第一种文化的叙事者们经常采取 这样的立场。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凡说不出来的却被人说出来了,一定是荒诞的,但这是一种有深刻意义的荒诞,它把领悟带到言语之外。我们知道,第二种文化的叙事者们喜欢采取这样的立场。第三句话 的意思是,我们从话语中所能领悟到的意义一定受到我们已经接受的意义体系的影响。请各位自己阅 读下面的四张幻灯片,想一想维特根斯坦为什么

12、要如此言说。那些最深刻的思想往往无法打动我们,除 非我们对那些思想有过思想。 语言只陈述事实,而无法说出意义。但我们还是知道了意义。这件事实是怎样发生的呢?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有领悟的能力。我更愿意把领悟称为 “感悟” 甚至称为 “直觉” 。凭了这一能力,我们能从 被说出来的话领悟话外的意义。显然,人文学者的大部分话语,都被概括在维特根斯坦这第二句话里面 了。引用孙周兴的话,就是 “说不可说之神秘” 。 第三句话是第三种文化的叙事者们试图表达的一个事实,即无论你如何领悟话语的意义,在此之 前,你已经接受了一套意义,于是你的任何领悟都要受到先在的意义体系的导向。所以,尼采说,不存在“如此 这般”

13、 的事实,或者说没有纯粹的 “事实” 。波普在他和芝加哥大学一位脑科学家合著的 自我 及其脑 里有过类似的表达:“There is no data as such”,即 “没有只是如此的数据”,所有的数据都是在特 定意义体系的阐释下被建构出来的。23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丹尼特(Daniel Dennett)是最重要的第三种文化的叙事者,下面这张幻灯片显示他写的几段文字。今天我也许还有机会介绍另外几位科学家兼哲学家,例如波尔 萨伽德(Paul Thargard) ,他们都主

14、张对意义和事实这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反思,然后以 “科学家 哲学家” 双重身份对大众发言,写科普著作,阐释下列问题:(1)意识的本源,(2)道德哲学的基础,(3)人生意义。在我看来,这也就是 “第三种文化” 的阐释。第三种文化最重要的贡献,是它的叙事者们降低了西方主流媒体在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时对人类基本经验的可能歪曲,同时他们也澄清了在第一种文化和第二种文化相互冲突中产生的大量误解。我不打算讨论中国的媒体,就以 纽约时报“科学版” 为例吧,这是西方社会最好的媒体之一,它有出色的“科学” 版面,但它的许多作者毕竟只是记者而不是学者,所以也常常会犯一些错误,扭曲了来自科学的基本经验。可是直到20世纪末

15、叶,才有了第三种文化的兴起。当代有思想的人,若只接受过1950年代以前的弗洛伊德、 马克思,以及现代主义的各种教育,那么他在1990年代就会感到欠缺思想者的资格,他应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了。我在2003年12月16日用google搜索” 第三种文化” 关键词,为各位找到了一些阅读资料,主要是四篇。现在,我打算介绍三篇最新发表的脑科学论文。这些论文都是我通过北京大学接入Elsevier数据库下载的,那个庞大的期刊数据库里有1600多份最新的学术期刊,通常是最近三年内的,包括已经被接受发表的论文,例如,现在是12月份,那么,可能将在明年2月份发表的论文也被挂在这里了。所以,各位看到,这是一篇200

16、3年12月份,也就是上一星期刚刚发表的论文,已经全文显示给我们了。这三篇文章的第一篇发表于2003年6月份的 科学(A. G. Sanfey ,et al. ,“The Neural Basis of Economic Decision2making in the Ultimatum Game.”Science, vol. 300 , 13 June ,2003) ;第二篇发表于2003年12月份的 认知科学发展趋势(J. Decety 第三篇发表于2003年10月份的 科学(N. I. Eisenberger ,et al.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Science,vol. 302 ,no. 10 ,October 2003)。下面,我介绍它们的主要内容。第一篇论文显示:既便是最简单的博弈过程,也可以激活自我的” 社会认知” 能力,而且使理性选择显著依赖于社会认知过程;第二篇论文显示:社会认知过程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