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6475066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ELIS A夹心法检测甲型肝 炎发病前后1周粪便中的HAAg。凡是 阳性者,证明患 者 近 期 内感染了H Av,对早期确诊也具有重 要价值。该法较免疫电镜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无需特殊 设 备,易推广应用。用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粪便中HA V一RN A病毒。有人用体外合成特异性H AV片段作为探针,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粪便 中HA V一RNA病毒,并证实在 甲型肝炎急性期的晚期和恢复期的早期粪 便中有H八V的存在,其敏感性更高,可检 出感染后在粪便巾HA V较长时 间的存在,还可在肠粘膜 中测到HAV一R N A病毒。该法技术先 进,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甲刑肝炎病原学诊断更有实用价 值。甲型

2、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副主任医师林颖敏普遍认为,甲烈肝炎病毒(HA V)不会引起 慢性疾病,很少发生重症肝炎和4今戍死亡。近 年来观 察,甲肝可以有迁延性经过,而且在重症肝炎中占 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对 甲肝的治疗不可忽视。一、急性肝炎的治疗甲肝是一 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能在36个月内完全恢 复。但若不注意休息,转氨 酶可持续不降,长达14个月以上;若继续从 事体 力活 动,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只有当症状明显减 退时,方可逐步增加活动最(以不疲劳为度)。定期 复查连 续两年,肝脏不肿大,许功正常 可认为痊愈。饮食要清淡,保证热卡,给以汽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蛋 白质过多常可引起

3、消化冷碍,加重肝脏 负担,甚至造成肝衰竭。不强调高塘 及低脂肪 饮 食。营养以体重不 变为宜,肥胖有可能 导致脂肪 肝。还 应避免饮酒、吸 烟。疾病早期辅以适量的保肝药物,应用过多的药 物会加重肝脏负担。目前常用 的药物有维生素C、复合 维生素B、齐墩果酸、肌普等,还 可应用清 热、利胆、解毒、活血的中草药,如茵陈篙汤加 减。黄疽较重、消化道症状明显 者,可 给予:1 0% 门冬氮酸钾镁,该药能 促进肝细胞 内三玫酸循环,改替肝功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剂量:每日2 0 毫升加入1 0%葡 萄糖液弓0 0毫升 中静滴,每日1次,1 014天为一疗程。强力宁:为一种甘草酸制 剂,有保护肝 细胞的

4、作用,诱发丫一千扰素的功能。有类激素样作用,而无其他副作用。降酶效果较好。剂t:每日4 08 0毫升 加入1 0%葡萄塘液25 0毫升 中静滴,1014夭为一疗程。一般无副作用。二、孟症肝炎的治疗 治疗重症肝炎 的目的是维持生命,阻正户泛肝细胞坏死继续 发展,促进肝细胞再生,应予以综合 基础疗法,同时不 应忽视脑水肿、肾功能不全等合 并症 的治疗。基础治疗与急性肝炎一致,但早期应绝对 卧床休 急,供给是够的热量和维生素。营养以供给糖为主,尽量减 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道内氨的来源。热量供给有困难者可采用锁骨下静脉括管补充热呈。训整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一切诱发因素的产生。综合疗法的重点措施

5、为:1、杭肝昏迷疗法:六合氨基酸可 降低开 昏迷 的发生率。肝昏迷时支链气基酸相对减少,考吞氨基酸却增高1弓2 0倍,支/ 芳比值由正常33.5下降至11.5以下。为进一步清除芳香氨基酸,可 采用六合氨基酸治疗。该疗法能补充和 调整气基酸比例失调,使肝 昏迷得以经解。剂量:2如50 0毫升 静脉缓滴,每日12次。疗程视病情而定,若能早期应用效 果较好,是当前治疗重症肝炎的一种较 好疗法。2、杭扦 细胞坏死疗法:胰高血塘素一胰岛 素(G一 I ) 疗法,主要作用于肝再生组织,可使肝 内糖原合成增 加,促进组 织细 胞中环磷 腺胺 (CAMP)合成,从而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降血氨和纠正氨基酸代谢

6、紊乱的作用。剂量:胰高血 糖素1毫克,正规胰 岛素1 0 单位加入1 0 %萄 葡搪 液250弓 00毫升中静滴,每日12次,2周为一 疗程。该药可使病人出现恶心、胸闷、心慌、低 血精等现象。由于重症 肝炎时胰高血糖素一咦岛素水平 相继增高,此疗法仍在深入研究阶段。新鲜血 浆能补充白蛋白、凝血因子、提高血清 调理素水平,增强对细菌的抵抗力,还可促进歼细胞 的再生,对控 制出血也有帮助。每日或隔日给予1幼20 0毫升,随着病情好转可改为每周12次。在 此基础上可 给予人休白蛋白,每周12次,这对预防知减轻脑水肿亦有一定的功效。3、抗出血疗法:病人如出现皮肤淤点、淤斑、鼻妞、牙 娘出血等出血倾向,

7、系肝脏制造凝血因子功能降低之故。入院时 可预防性给 予 维 生素 K,、止血敏。出血倾 向严重者,可给予凝血酶原 复合物,荆量:每次20 040 0单位静滴,每周12次,可有较好 疗效。为预防消化道粘膜糜烂 出血,可用H:受体阻 滞剂如甲氰咪呱。4、杭感染疗法:患重症肝 炎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并发严重 感染而加重病情,因此 应着重预防 局部或全身感染,如有感染时,应联合 应用抗菌药 物,并要有足够的疗程。可选择对肝肾无损害的药 物如氨节青霉素、头抱菌素、丁 胺卡那 霉素等。以上四项为治疗重症肝炎必不可少的措施。5、在炸合介法 的基础上给予人胎肝细胞惫 液:可使病死率较前下降,血清胆红 素及凝血

8、醉 原时间有明显改普。一般用46次,每周2 3次。此疗法比较安全,一般朱见副作用,个别 病人出现低热(3 8)、胸痛、背痛。6、激素的 应用:重症肝炎应用激素的目的.28二乙二一- - - 二二二尹 - =一 一一-一-1 9 59年第2 9卷第6期山东医药是期望减轻炎症和缓解脑水肿。但如今 多持否定意见。我们认为,急性 重型肝炎早期应用激素作为综合疗法的一项措施,还是有益的。一般宜用 中等剂量,如 每日予以强的松龙6 0毫克左右,用药35天,病情应有好转表 现,若无效则停药,疗程不超过2周,否则会并发消化道出血、惑染。由于激素不能提高生存率,又有其副作用,目前已不作为常规疗法。总之,应尽量防

9、止其向重症肝炎方 向转化。在抢救重 定肝炎过 程中,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严格认真地处理各个细 节 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 提高患老的存活率。黄疽的鉴别诊断山东医件大学副教授吕敏和许名疾病可引起黄痘,因此,正确掌 握黄痘的鉴别诊断十分 近要。红细胞衰 老破裂后,从 血红蛋 白分解出来的脂溶性游离胆红质,被肝 细 胞 摄取 后,在光面 内质网通过葡萄糖醛酸移换酶的作用,变 为水溶性结合胆 红质。这个已结合的胆红质被分泌到毛细胆 管,随胆汁排到十二指肠。各种原因破坏 上述胆色素代谢平衡,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 超过2毫克%时,就出现黄疽。按黄痘产生原理分 类,有先天性、溶血 性、阻塞性(包括肝内、外)和

10、肝细 胞 性四种类型黄疽。临床上后二者既常见 又容易混 淆,有时二 者可同时存在亦 称混合型黄疽。由于二者处理原则不同,肝细胞性黄痘 内科治疗为主,阻 塞性黄痘 多需外科手术处理,故两者鉴 别十 分 重 要。一、先天性黄衣:它 的主要障碍是在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缺乏葡萄塘醛酸移换酶,使脂溶性游离胆 红质不 能结合而造成血内游离胆红质增多,象G il-ber t氏综合征;或者已结合的胆红质,由于溶 酶体或毛细胆管的微绒毛的某种缺陷不能排出去 而滞 留,象Dubin一Jo卜n son或Rotor氏综合征。这 些病 虽少见但不宜忽略,二、溶血性 黄应: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 染,红细胞先天性缺陷,使红细

11、胞寿命缩短或者大 里破坏。其 每天产生的胆红质大增,超 出肝脏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的闷限,造 成胆红质在血液中积累,主 要 是 未 结合的游离胆红质,肾脏不易滤过,因此尿中不出现胆红质。其黄疽深浅取决 于下列情 况:红细胞破坏速度;肝细胞现有功能状况。临床上可 见贫血,如果是急性溶血,可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心率增快等。而慢性溶血可 出现脾大。因为它不 影响蛋白代谢和肝 细胞的排泄,所以谷丙 转 氨酶、锌浊度、絮状试验、碱性磷酸酶、胆固醇(脂)、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大便 粪胆原、小便尿胆原均 增加。.三、肝细胞性黄夜:不论是杆炎病毒,还是严重感染的毒 素、药物中毒等,只要对肝细胞打击沉

12、 重而又弥漫,就可以使肝细胞 对胆红质代谢 的两个重要环节被打乱: 内质网的葡萄糖醛酸移换酶的 减 少或消失,使脂溶性游离胆红质不能结合成水溶 性胆红质;溶酶体和毛细胆管的损害,不能使结合胆红质排 出。由于肝细胞呈肿胀、变性、点状或片状坏死等 实质性损害,化验方面则表现为:谷丙转氨酶活力增高(因为线粒体损 伤);胆红质增加,总的 和结合的胆红质均可增 加,凡登 白试验是双相反 应;总蛋白、白蛋 白(A) /球蛋白(G)的比值和a、丫球蛋白百分比发生变化;胆固牌(醋)是由肝 细胞合成、贮藏和排泄的,当肝细胞严重损害,胆 固醇低于7 0 %时,表示病情严重,预后很差;凝血酶原时 间延长,特别是凝血

13、梅 原活动度降低,表示 肝脏损害严重(因不能把维生索K合成凝血酶 原所 致); 补体为肝脏所合成,而 总补体CH,。降低和抗补体阳性,尤其C,降低提示肝损伤严重。而 肝癌时CH,。升高;急性肝炎病人早期IgM 升高,后期IgG升高;慢性肝炎和垂症肝 炎PH 八皮试皇低反应或阴性,而E一RFC试睑反应低表示细咆免疫差,示病情严重。四、阵塞性黄疽:可分为 肝内(淤胆型)和肝 外两 种。如果结合 的胆红质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通 过毛细胆管或者通过了毛细胆管,而在总胆管以下 到壶腹有梗阻,均可 出现黄疽。前者叫肝 内阻塞性黄疽,后者 叫肝外阻塞性黄疽。(一)肝内阵塞性黄衣:常 见有两种原因,即病毒性肝炎

14、(甲、乙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和药物中毒(抓丙嗓、甲基辜丸酮等)。病变主要 发生在歼细胞的溶酶体,毛细胆管的微绒毛,使已 结合的胆红质排泄发生障碍。如果阻塞时间略长,可进一步发展形成胆汁性歼硬变。(二)肝外阵塞性黄农.: 壶腹周 围肿瘤(包擂壶 腹癌、总胆管癌、胰头癌);总胆管结石;肝 门受 瘤肿转移压迫,手木后的粘连、疤痕、畸形等原因均可引起梗阻。化验结果:肝 内和肝外阻塞均呈夜阻现象,因 此需要由胆道排泄的碱性磷酸阵、胆固憩(脂)、总胆红质,特别是结合胆红质均增高。由于大便粪胆 原减少,而呈灰白或白陶土色,也由于 肠杆循环发 生障碍,故大便尿胆原(一),而尿中胆红质(王。因内质网未受累,故总蛋白正常。谷丙转氮陇活力 可表现不同程度增高(但一般不沃于30 0沁4 00单 位)。然而在胆结石合 并上行感染损伤肝细肘时谷丙转氨酶活力也可显著增高。临床区别肝内、外阻塞有 如下线索: 年龄、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