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第10章_旅游地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471546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7.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第10章_旅游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人文地理学》第10章_旅游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人文地理学》第10章_旅游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人文地理学》第10章_旅游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人文地理学》第10章_旅游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第10章_旅游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第10章_旅游地理(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闲暇 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 、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1、闲暇、游憩和旅游第10章 旅游地理(3)旅游 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 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 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2)游憩 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 活动(看书、看电视、上餐馆、观看比赛、野餐、 到外地旅游等)。2、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第1节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第2节 旅游者与旅游源地和客源地第3节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第4节 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第5节 旅游开发的区

2、域影响主要内容第1节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二、大众旅游的发展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2、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 对旅游业的促进;3、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宗教活动对旅游 业的促进;1、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众多云游 四方者向往的去处;4、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极为盛行。(一)西方国家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二)中国旅游的兴起与发展1、旅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帝王将相、文人 骚客、和尚道士等的出游都是古老的旅游形式;2、游记文学反映了大量的旅游内容,比较典型 的有徐霞客游记等。埃及金字塔像高21米,

3、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大 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面部 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海夫拉的脸型。 狮身人面像back提洛岛位于希腊米科诺斯西南的小岛提洛岛(Delos)是考 古学家的天堂。该地面积仅为4平方公里,希腊和罗马风 格的遗址遍及大部分地区,面积十分广阔,这使提洛岛足 以与特尔斐和奥林匹亚媲美。 守卫着 提洛岛“ 圣湖”的 瘦狮中 的一个 (雕刻 于公元 前7世纪 ) 提洛岛奥林匹斯山back麦加沙特圣城麦加 位于沙特西部 ,靠近红海沿 岸。是伊斯兰 教的第一圣地 。伊斯兰教创 始人穆罕默德 就诞生在这里 。麦加大清真寺

4、的“天房”麦加城中心 的这座大清 真寺(又称 禁寺)是穆 斯林最神圣 的地方,总 面积万 平方米,可 容万穆 斯林同时做 礼拜。麦加大清真寺夜景 back二、大众旅游的发展(一)世界上第一次团队包价旅游、第一个 旅行社成立以及第一次有组织的观光旅游;(二)第一座商业饭店的建立;(三)现代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 越显著。年 份20072015(预测预测 ) 接待入境过过夜旅游人数(万人次 )547210000国内旅游人次(亿亿人次)16.128出境旅游人次(万人次)409510000旅游业总业总 收入(亿亿美元)15402820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第2节 旅游者与旅游源地和客源地三、客源地与目

5、的地的关系二、客源地与目的地一、旅游者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交通通道旅游系统旅游者自然、文化、社会、经 济、政治和技术环境旅游系统组成和结构1、构成要素 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以及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2、空间表现形式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 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 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 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一、旅游者(一)国际上的定义1、国际旅游者(1)国际游客(2)国际旅游者(3)国际短途旅游者除为获得一个有报酬的 职业外,基于任何原因 到一个不是常住国家去 访问的人。在目的地国家的旅游接待 设施度过至少一夜但不超 过一年的游客。在目的地国家的旅游

6、接 待设施少于一夜的游客 。判断以下情况属于国际游客吗?1、移民2、外交人员或军队人员3、避难者流浪者4、边境往来工人5、从游轮上岸游览异国风光几个小时的人6、到国外就医半个月的病人7、宗教朝觐者8、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探亲者9、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者10、国际会议的参加者2、国内旅游者(1)国内旅游者在本国的某目的地旅行 超过24小时而少于1年 的人。(2)国内短途旅游者基于度假、娱乐、运动等 目的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 间不超过24小时的人。(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游客海外游客国内游客海 外旅游者海 外 一日游游客国 内 一日游游客国 内旅游者二、客源地与目的地(一)客源地(二)目的地(三)交通连接1

7、、概念2、条件(1)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2)旅游者具有可自由支配 的收入;(3)旅游者具有闲暇时间。(一)旅游客源地产生旅游者的地域,也就是游客的来源地 。结论:当前国际上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 的国家和地区,西欧、北美和日本,亚太地区是一 个新兴的重要客源地。(二)旅游目的地1、概念2、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简介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 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 功能的区域。世界有代表性旅游目的地简介名称范围围特点主要客源地地中海地中海沿 岸国家以海岛岛、海岸 和历历史文化遗遗 迹为为主西欧国家加勒 比海墨西哥、大、 小安第斯群 岛岛国家和地 区自然和人文旅 游资资源都比较较 丰富美国和

8、 加拿大东东南亚亚中南半岛岛和 马马来群岛岛上 国家以热带热带 海滨滨 风风光著名,宗 教寺庙庙也突出日本、香港 和台湾地中海沿岸风光西班牙的马德拉群岛古巴风光马来西亚的云顶广场马来西亚的兰卡威阿尔卑斯山风光1、特点2、层次(1)依赖于一般交通线路;(2)按照需要对一般交通线路进行组合。(1)第一层次 外部交通(航空和铁路)(2)第二层次 跨越中、小尺度(公路或者铁路)(3)第三层次 内部交通(特种交通)(三)交通连接3、地位和功能(1)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2)调解旅游业的发展速度;(3)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4 )促进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1. 客源地和目

9、的地相一致2.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3.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第3节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一、文化的概念与旅游地文化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三、旅游地文化的特点一、文化的概念与旅游地文化旅游地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上的旅游资 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1、物质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 2、文化行为要素风俗习惯、生活制度和行为规范 3、心理要素民族性格和宗教情绪三、旅游地文化的特点1、地域性2、大众性3、综合性4、直观性5、季节性第4节 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一、旅游资源二、世界旅游资源三、世界主要的旅游地国家一、旅游资源1、概念2、具备条件3、特点4、

10、评价方法 (1)体验性评价;(2)技术性评价;(3)综合性评价;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 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 的的人工创造物。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 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2、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 文化价值,能够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空间特征(2)时间特征(3)经济特征1广泛性;2区域性;3组合性;1季节变化性;2时代性和变异性;1可替代性;2价值的不确定性;3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 可再生性;back二、世界旅游资源 (一)亚洲分 区特 点东东 亚亚壮美的山水风风光与悠久的历历史文化相映生辉辉。 东东南亚亚热带

11、滨热带滨 海滩岛胜滩岛胜 景与浓浓郁的宗教文化 南 亚亚山雄水秀,风风景迷人,历历史悠久宗教源地 西 亚亚悠久的历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宗教旅游资资源 中 亚亚独特的大漠草原风风情和浓浓郁的伊斯兰兰教文化珠穆朗玛峰富士山和樱花日本京都掠影韩国景福宫韩国青瓦台 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 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是莫 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 而建。(二)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伦敦夜景西班牙斗牛表演科罗拉多大峡谷阿拉斯加冰河湾黄石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猛犸洞安赫尔瀑布东非大裂谷尼亚加拉大瀑布金门桥迪士尼乐园.旅游地从目前我

12、国旅游地的开发类型看,主要可以分 为以下六类:1.风景名胜区2.自然保护区3.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4.国家森林公园5.国家旅游度假区6.主题公园都江堰九寨沟风景1九寨沟风景2九寨沟风景3原山森林公 园的仙人洞 、齐长城和 石海第5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n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n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n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n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二)经济影响1、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1)促进经济发展;(2)实现收支平衡;(3)增加就业;(4)增加税收;(5)优化经济结构;(1)旅游的过渡超前开发;(2)引起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上升;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三种 。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 植物; 2. 水质量; 3. 大气质量 ;4. 野生动物; 5. 旅游与地质;(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1. 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2. 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一) 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二) 示范效应(三) 旅游和社会道德(四) 旅游与宗教(五) 旅游与语言(六) 旅游与健康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1. 游客 2. 时间、空间和交流 3. 文化经纪人(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品 为例1. 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2. 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