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灾区的新闻足迹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469578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踏遍灾区的新闻足迹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踏遍灾区的新闻足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踏遍灾区的新闻足迹(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8月10日星期日02要闻责任编辑: 王豫斯、 朱波联系电话: 010-67078 633电子邮箱: g mr b j j s h g mw . c n 美术编辑: 袁昕鲁甸鲁甸: 我们从未放弃我们从未放弃尽管已过了72 小时黄金救援期, 但云南 省昭通军分区政委张亮仍在龙头山镇忙碌 着。组织救援力量进村入户、 持续搜救生 命; 帮助老百姓运送物资、 恢复生产生 活鬓角斑白的张亮经过连续几个昼夜 的奋战, 眼里布满了血丝。见到记者, 他甚 至没时间多说什么, 只用沙哑的声音甩下一 句 “就是要第一个进去, 最后一个出来, 这就 是我们的责任! ” 8 月 3日 16时 3 0分, 鲁甸

2、, 地动山摇。 仅仅2 分钟后, 张亮已赶到作战值班室; 5分 钟后, 张亮部署进行灾情核查。不到10分 钟, 鲁甸人武部第一次报告灾情: 震中在巧 家和鲁甸结合部。张亮立即通知巧家和鲁 甸结合部的乡村民兵人员迅速查明情况并 上报。10多分钟后, 人武部信息员再次报 告: 震中在龙头山镇! 2 0分钟后, 张亮已经作完紧急部署带 着官兵踏上了向震中龙头山镇进发的征 途。然而, 去往震中的道路异常艰险, 路旁 山体滑坡, 不时有飞石滚落。行至距龙头 山镇10余公里的沙坝时, 多处塌方使车辆 无法前行。张亮马上跳下车带着官兵向震 中奔袭。 踏着坍塌的碎石, 走了近两个小时, 他们 终于抵达龙泉村。

3、在一处废墟旁, 张亮和鲁 甸县人武部政委张佑国听到一名女孩儿急促 的呼救声, 张亮顾不上房屋垮塌的危险, 和张 佑国一起带领民兵, 用手和木棒将大石头抬 起, 把孩子救出并安全送到乡医疗点。地震后的龙头山镇邮电所, 3 层的办公楼 已经变成了2 层, 摇摇欲坠。听到有村民报告 里面有母子二人被压埋, 张亮他们就在余震不 断的情况下, 挖了一个多小时, 先后救出满脸 是血的男孩儿和头部受伤的母亲。 2 2 时, 震中下起了毛毛雨。张亮在部署 当地民兵继续搜救的过程中, 实地考察起直 升机机降点。随行的官兵不解, 张亮说, 公 路塌方中断, 必须请求空中支援。很快, 他 们在龙门山的一片开阔地找到

4、了合适地 点这就是从4日凌晨起在救灾中发挥巨 大作用的龙门山机降点。截至8 日12 时, 这 个机降点已累计升降直升机42 8 架次, 运送 物资16 0 . 4吨、 伤员16 7人。 4日一大早, 张亮又带领3 40余名官兵 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急行军5个多小时, 赶到 光明村挨家挨户搜救伤员, 先后搜救、 转移 伤员49名, 安置受灾群众2 0 0 0 余人。 从汶川地震、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彝 良地震、 彝良山体滑坡到镇雄山体滑坡, 多 次奔赴一线的救援经历, 赋予了张亮丰富的 灾难救援经验。他说, 抢险救灾, 务必要发 挥基层人武部信息员的作用, 第一时间对灾 情作出准确判断、 迅速反

5、应。 “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 危急时刻挺身而 出, 是军人基本的职业道德。 ” 不论是在战场 还是救灾场都始终无畏无惧冲锋在前的张 亮, 用 “第一个进去, 最后一个出来” 的实际 行动彰显了人民子弟兵为了人民敢于牺牲、 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就是要第一个进去, 最后一个出来”记云南昭通军分区政委张亮本报记者陈 晨本报通讯员朱发江严 浩本报鲁甸 8 月 9日电记者刘茜从云 南省水利厅获悉, 到9日为止, 当地政府在 各方的支援下, 已经妥善转移牛栏山红石 岩堰塞湖上下游群众8 172人, 并基本解决 受灾地区2 2 . 9 9万人的紧急供水。 地震造成牛栏江红石岩两岸山体发生 塌方形成大型堰

6、塞湖, 堰塞湖位于震中鲁 甸县龙头山镇南偏东8 . 2公里、 鲁甸县火德 红镇李家山村和巧家县苞谷垴乡红石岩村 交界的牛栏江干流上, 堰塞体位于红石岩 水电站取水坝下游 6 0 0米。堰塞湖库容 2 . 6亿立方米, 回水长度2 5公里, 直接影响 上游会泽县两个乡镇10 15人。据介绍, 经过努力, 已打通了从上游右 岸进入堰塞体的公路与水上交通; 有 6台 挖掘机已运抵堰塞体昼夜不停施工作业, 已达到泄流槽施工高程; 泄流槽人工开挖 爆破施工已经开始; 下游左岸公路于今天 凌晨已经打通, 下一步大批施工机械设备 可以运送堰塞体上部。 截至发稿时, 下泄流量已经从每秒8 0 个增加到 150

7、个, 加上堰塞湖区域近期没 有强降雨, 堰塞湖水位已由刚开始每小时 上升6 0至8 0厘米减缓到几厘米, 堰塞湖水 量保持在50 0 0万方左右, 堰塞体开始全面 施工。云南鲁甸堰塞湖险情减缓8 172名群众被转移, 近2 3万人紧急用水已解决本报昆明 8月 9日电 (记者任维东、 陈晨) 截至8 日, 中央、 云南省已下拨救 灾资金 6 . 2 3亿元, 遇难者 抚慰金和应急救助资金已 拨付到乡镇, 正在陆续 发放到户到人。 为 支 持 做 好云南省鲁甸 “80 3 ” 地震应 急抢险、 受灾群 众安置工作, 中 央下拨云南地 震灾区应急救 灾综合补助资 金 6亿元, 统筹 用于抢险救灾、

8、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济、 地震受伤人员医疗救治、 卫 生防疫、 地质灾害监测、 遇难人员家属抚 慰, 以及公路、 通讯、 水利、 电力、 农业、 教 育、 卫生等损毁设施修复等方面的支出。 此外, 国家还将追加16亿元资金投放灾区。 云南省民政厅还及时研究制定了受灾群 众生活救助工作方案, 对紧急转移安置的受 灾群众实施10 天的应急救助, 并将救助标准 从每人每天2 3 元提高到2 5元; 应急救助阶段 结束后, 继续对受灾群众实施3 个月的过渡性 生活救助, 并将救助标准从每人每天12 . 5元 提高到15元; 对因灾遇难人员的家属, 按照每 位遇难人员2 万元的标准发放抚慰金。 目前

9、, 在党中央、 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 在云南省委、 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在各兄弟 省市的大力支援帮助下, 经过各级各部门、 社 会各界和灾区群众的共同努力, 云南地震灾 区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6亿多元救灾资金 下拨云南地震灾区8 月5日, 记者赶赴位于地震灾区的云南鲁甸县第三小学, 西南地区最好的外伤骨科医院之一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把野战医院就驻扎在这里。操场上大大小小的帐篷就是病房, 随处可见军医和照顾受伤亲人的村民。校园整洁干净, 外观 上, 没有任何地震过后的痕迹。 “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 , 一位住在帐篷里的老乡说。学校是临时医院和指挥部据鲁甸县城老乡介绍, 这座可以

10、容纳 8 0 0名学生的学校是 汶川地震后落成的。此次地震, 校舍变成临时医院。成都军区 昆明总医院院长龙骥告诉记者, 把医院驻扎在校园里, 是当地 政府安排的, 这里水电供应正常, 已经收治了近6 0名伤员。 除了变成临时医院, 一些学校还成为临时指挥部。8 月 6 日, 因为道路塌方, 记者徒步近4个小时到达此次的震中, 受灾 最严重的龙头山镇, 一路上残垣断壁。而地震的前线抗震指挥 部就坐落在龙泉中学。 这座不大的校园里, 驻扎着各个部队的抢险官兵、 志愿者 和新闻工作者。每天进出不少于 10 0 0人次。该校校长李明响 介绍, 这所有着2 2年历史的学校一共有11栋建筑, 地震时倒塌

11、了1栋, 是19 9 2年建成的楼, 这栋楼平时存放教学物资, 学生和 教师出入不多。此次地震对龙头山镇造成的伤亡极为严重, 但 幸运的是校园里没有造成任何伤亡。经过住建部专家的评测, 2 0 0 9年,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建成的2栋宿舍楼可以继 续使用。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的支书介绍, 这片社区有 110 0户, 倒塌房屋不少于8 0 0户, 镇政府和卫生局的建筑也都倒塌, 8 月3 日地震当天, 龙泉中学成为第一批进入震中各路援助人员的栖 身地。未受破损学校多是 “校安工程”鲁甸县江底镇箐脚村大白路中海油希望小学与火德红镇 火德火村张家坪中海油希望小学学校墙体轻微开裂; 巧家县大 寨镇大

12、寨村中海油希望小学校舍安全未受影响。目前也未接 到灾区其他希望小学师生人员伤亡与校舍受损的通报。云南 昭通市教育局目前统计数字显示, 此次地震校园内没有造成师 生伤亡。全市共有 13 4 间 79 2 8 平方米校舍倒塌, 共形成危房 2 2 . 6 1万平方米。2 0 0 9年以来实施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 没受到较大破损。 由于历史欠账, 我国仍存在不少中小学危房。汶川地震后 的 2 0 0 9年, 我国启动了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按计划, 该工程在三年内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七级以上地震高烈度 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 迁移避险, 把学校建成最

13、安全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 2 0 11年5月, 云南省曾召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 程会。会议透露, 该省6 40万平方米中小学D 级危房全面排除。 2 0 11年起, 5年内将投入近2 6 0亿元消除2 6 2 8 . 5万平方米不安全 校舍。此次鲁甸地震, 学校无疑经受住了的考验。但有教育专家 指出,“校舍安全工程” 属痛定思痛后的 “亡羊补牢” 之举,“在现有 政府投资体制下, 如何确保有限的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 确 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各级政府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 ”“最安全的地方 是学校”本报记者刘 茜姚晓丹2 0 14年8 月3日16点3 0分, 云南鲁 甸的大地剧烈摇晃!地震的消

14、息又一 次撕开了全国人民心中结痂的伤口。 中央主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们在第一 时间赶到灾区, 准确地向全国和世界人 民报道灾区的真实情况, 引导抗震救灾 的舆论主流。时间!新闻的生命更是群众 的生命地震后1分钟, 中央电视台云南站站 长孙振涛就启动记者站应急突发报道一 级响应, 全站2 0 余名同事兵分两路, 一路 随省长专机飞往昭通然后直扑震中, 一路 跟随孙振涛携带设备赶往灾区。3日晚, 2 8 岁的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李萌与人民 日报云南分社记者杨文明成为最早一批 进入鲁甸地震灾区的记者。在不断的余 震和滑坡当中, 李萌和救援队一起徒步近 十公里, 进入龙头山震中。在土石纷飞的 余震里, 杨

15、文明通过电话向后方口述稿 件, 人民微博、 人民网得以第一时间发出 灾区信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记者 站站长王茂盛年逾五旬, 身患痛风、 高血 压、 神经性耳鸣等多种疾病, 仍然在8 月4 日凌晨赶到震中。光明日报记者吕慎, 正 在进行全国书博会的报道, 接到任务, 他 放下手中的工作, 星夜兼程, 忍着饥饿与 劳累, 在暴雨和余震中到达震中, 随即写 出了通讯 龙头山, 挺立在灾难中! 。 地震发生后, 中央主要媒体的新闻 工作者们发扬不怕苦、 不怕累、 不怕难 和连续作战精神, 在短短2 4小时内足迹 就遍布地震灾区各个救援点、 医疗点、 安置点和排险点, 将灾区的真实情况传 递给全国人

16、民, 将党和国家的关怀传递 给灾区群众。坚守!记者的理想更是对人 民的情怀人民日报云南分社采编主任徐元锋 不畏艰险, 和人民网记者李平、 王军、 王洪江一起手脚并用徒步进入被外界称 为 “孤岛” 的红石岩村, 写出了感人至 深的 “记者手记”红石岩村并非 “孤 岛” 。中央电视台云南站站长孙振涛 带领记者站全体同志挺进龙头山镇, 全套电视直播设备重达几百公斤, 大 家肩扛手抬, 克服路况极差、 体力透支 等困难, 徒步数公里, 将直播设备架到 震中。新华社总社派出的邱俊松等5 名记者, 他们平均年龄2 8 岁, 采访途中 遭遇山体滑坡, 与死神擦肩而过, 但依 然坚持在采访一线。光明日报摄影记 者赵洪波足迹踏遍几乎所有受灾严重 的自然村, 早晨6点起床, 深夜才能回 到驻地, 连续5天, 天天如此。 灾区的新闻工作者中还有一个群 体, 就是女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刘茜、 陈晨, 为了报道灾区第一手的新闻, 她 们在烈日骄阳下徒步6个多小时, 由于 低血糖等原因晕倒在路边, 被解放军 发现, 将她们扶上军车, 两人吃下一个 苹果便又奔赴灾民安置点。中国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