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jian03_2 政治经济学原理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46892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ejian03_2 政治经济学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kejian03_2 政治经济学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kejian03_2 政治经济学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kejian03_2 政治经济学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kejian03_2 政治经济学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ejian03_2 政治经济学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ejian03_2 政治经济学原理ppt(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原理南开大学经济学系1第三章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续 )2第三章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3第三章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n 资本主义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 一定阶段上的社会形式。n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不是向 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产品,而是使资 本的价值得到增殖。“生产剩余价值或赚 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n 本章研究资本是怎样通过资本主义 生产过程来实现价值增殖的。4第三章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本节共分为五部分n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n二、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n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的作用,资本的本质n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n五、资本主义基本经

2、济规律剩余价值 规律5第三章第二节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本节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分三 步进行:第一步:人类一般劳动过程分析;第二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分析;第三步: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分析1、价值形成过程2、价值增殖过程 6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7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n为什么要研究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价值增殖, 即生产剩余价值。但是,价值增殖需要 借助物质产品的生产来实现,因此,从 一般劳动过程的分析入手可以更清楚地 认识作为价值增殖过程的资本主义生产 与一般物质产品生产的本质区别。8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1、人类一般劳动过程:所谓人类一般劳动过程是指抽象掉具

3、 体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劳动过程,它是人 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与自然发生关 系的过程。 9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人类通过自 己的活动作用于 自然,使自然发 生适合于自身需 要变化的过程。10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n劳动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由劳动、劳动对象 和劳动资料组成。 劳动过程n生产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 产品11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 结果是使劳动 对象发生适合 于人类需要的 变化。 劳动是人类 生存、发展的 永恒条件。12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13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自己独特的社 会性质雇佣劳动。

4、雇佣劳动除具有一般劳动过程的各种 规定性外,还有两个显著特点:n第一、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 按照资本家的意志进行劳动;n第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14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仅指出 它在劳动过程上的特点并没有触 及到它的最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劳动过程 ,更本质的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 15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n 劳动过程的结果是物质产品,而对于 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物质产品决不是生 产者(资本家)所需要的。n 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产品只是作为 价值的载体,更准确地说,是作为剩余 价值的载体被生产出来的。生产物质产 品是为了借此生产剩余价值,占有剩余

5、价值。16第三章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虽然例如皮靴在某种意义上构成社会进 步的基础,而我们的资本家也是一位坚 决的进步派,但是他制造皮靴并不是为 了皮靴本身。在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绝 不是本身受人喜爱的东西。在这里,所 以要生产使用价值,是因为而且只是因 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17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18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产品是作为商品 生产出来的,因此,生产是为了获得价 值。但是,仅获得商品的价值是不够的 ,还必须获得比生产中投入的价值更多 的价值,即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目的是生产剩 余价值。 19

6、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分两步进行: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所以 首先分析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第二、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价值增殖 过程,所以分析资本如何劳动过程和价值 形成过程中增殖。最终揭示价值增殖,即用资本来赚钱的 秘密。20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1、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商品生产也是由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 结合进行生产的过程。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n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C);n劳动者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商品价值 新价值C21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两个部分的来源: 第一、商品中所包含消耗掉的生产资 料价值部分: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把生产 资

7、料变成为产品,因而生产资料的价值 也就构成了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虽然有 些生产资料不构成商品的实体,但只要 是为生产这一使用价值所消耗的,它们 的价值同样构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22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第二、商品价值中新创造的价值 部分:劳动者在生产中要耗费一定时间 的抽象劳动,因而也就形成相应的 新价值。23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将 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同时,他们的 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中的新价值。 同一劳动过程既转移旧价值又创造新价值 是劳动二重性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体现。 图示: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过程 旧价值转移过程 抽象劳动

8、过程 新价值创造过程24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举例说明: 假定:纺纱工人六个小时可纺纱5公斤。 棉花价格:2元/公斤 总价值为10元 机器消耗价值 2元 总价值为 2元 棉纱中的生产资料总价值=12元 假定:六小时新创造价值=3元 生产结果:棉纱的总价值=15元25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图示:六小时具体劳动,12元生产资料变为产品六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3元 生产结果:棉纱价值=15元26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这一结果是否符合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 取决于劳动力的日价值。如果劳动力的日价值大于或等于3元,即 劳动力创造的新价值小于或等于劳动力的 日价值,资本家虽然也可以拿到商品

9、的价 值,但这并不符合他们的目的。原因在于,这样的生产虽然形成价值, 但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因而只是一般价 值形成过程,还不是价值增殖过程。27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2、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要增殖,生产仅仅作为价值形成 过程是不够的,价值形成过程必须持续 到一定的长度,使劳动者抽象劳动创造 的价值超过他自身劳动力的价值。所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了补 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延长 了的价值形成过程。28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举例:假定:纺纱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纺10 公斤纱。棉花价格:2元/公斤 消耗棉花10公 斤,总价值为20元;机器消耗价值 4元 棉纱中的生产资料总

10、价值 =24元 假定:12小时新创造价值 = 6元 棉纱的总价值 =30元 假定:纺纱工人劳动力日价值为3元, 生产中投入的资本价值 =27元 剩余价值 = 3元29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图示:12小时具体劳动,24元生产资料变为产品12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6元 在新创造的价值中,3元支付劳动力价值,剩余的3 元成为剩余价值总投入:生产资料价值24元+劳动力价值3元=27元 生产结果:棉纱价值=30元,其中剩余价值3元30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n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 程中所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 分。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 造,被资本家无偿占

11、有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着资本所有者阶级及其代 表者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占有关系。31第三章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n讨论:剩余价值的来源: 1、资本家劳动的报酬 2、资本的产物 3、冒风险的报酬 4、节欲的报酬32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资本的本质33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在上面的例子中,资本家投入的 资本总量27元,分别是24元生产资 料价值和3元的劳动力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资本的这两 个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34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1、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资本不变资本 (c)这部分资本随着具体劳动过程,变为

12、商品的一部分,因而它们的价值也转移 到商品中,或者说再现于商品中。这部 分资本转移的价值以它们原有的价值量 为限,不会发生数量上的变化,所以, 称为不变资本。 35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不变资本价值转移的两种方式:n第一、表现为厂房、机器设备等的那部 分资本,在每个生产过程中都不改变自 己的物质形态。虽然它们整体参加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但却只磨损或消耗一部 分,因而,它们的价值也只是随着磨损 或消耗的程度而转移到商品中去。36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n第二、用于购置原材料、能源、 辅助材料等的资本,在一个生产 过程中全部被消耗掉,从而改变 了自

13、己的物质形态。因而,它们 的价值全部转移到商品之中去。37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不变资本转移的价值量也是按照社会 标准决定的。“如果资本家异想天开,要用金锭 代替铁锭,那末在棉纱的价值中仍然只 计算社会必要劳动,即生产铁锭所必要 的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213页38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2、用于购置劳动力的资本可变资本 (v)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劳动力 的使用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价值,而且可以创 造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可变资本在 生产中不仅再生产出自身价值,而且生产出一 个额外的价值剩余价值(m)。因而可变资

14、本发挥作用是资本价值增殖的原因,可变资本 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39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 殖中的不同作用。生产资料在商品生产中只转移自己的 价值,不会发生价值的变化,所以投在 生产资料上的称为不变资本;40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资本的本质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新价 值,这一价值可以大于劳动力自身 的价值,因而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 可以使自已的价值增殖,被称为可 变资本。41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资本的本质4、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说明了剩

15、余价值的真正源泉;第二、为从量上说明工人总劳动中必要 劳动与剩余劳动的比例奠定了基础;第三、为下面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 准备了理论工具。 42第三章三、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 不同作用,资本的本质现实经济中,资本采取了各种物质形态: 如货币、商品、生产手段(厂房、机器设备) 、原材料、能源、辅助材料等。但是这些客观 实体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当它们用来当用生 产与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们才是资本。因此,资本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 生产关系,是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对生产条件的 占有,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43第三章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44第三章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1、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 比率,如果用m代表剩余价值,则 m=m/v =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还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 和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45第三章四、剩余价值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