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46847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ter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chapter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chapter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chapter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chapter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pter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pter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与政治第三章学习目标#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新变化 ; #正确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明确美、欧、日政治经济发展及特点; #掌握美、欧、日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外交政策 的演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与对外政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要论提示 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利用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廉价的能源和原料供应。 进行大幅度的经济体制与政策调整,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国际化是当代垄断资本主义最为重要的特 征。 资产阶级民主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运行的政治模式。西方民 主制度体现了多重

2、的两面性,从形式来看相当完备,但它以私有 制为基础,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 战后政治出现重大变化,对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平稳发展起到 重要作用。最大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 盾无法解决。 以美国为代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表现出西方中心主 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特点与实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全 球战略的重点发生转变,其目标仍然是维护和实现所谓美国的“ 领导”。 欧盟是战后成立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对外 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 二战后日本创造了奇迹,自主性增强,忽视亚洲,借助日美同 盟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关键词p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p美国 p欧盟 p日本 p霸权主义

3、p制度霸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指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国 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称谓是“发达国家”或“工业化国 家”。 在历史文化和与冷战相联系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意义上,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被称作“西方国家”。 在将全球地理分布与经济发达和富裕程度相联系的意义上 ,发达国家为“北方国家”。 最主要的发达国家成员有: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 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统称为西方七国(G7) 。经合组织成员国(OECD):经合组织于1960年成立时有20个成员国,现 有30个成员国,包括: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 、希腊、冰岛、丹麦、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 牙、西班牙、瑞典、

4、瑞士、英国、土耳其、日本(1964)、芬兰( 1969)、澳大利亚(1971)、新西兰(1973)、墨西哥(1994)、捷 克(1995)、匈牙利(1996)、波兰(1996)、韩国(1996)、斯洛 伐克(2000)。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 继续处于世界性领先地位,其经济总体 上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富裕。与此同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也受到结 构性矛盾的困扰。(一)战后经济发展概况 1.经济发展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 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战后恢复时期(1945-1950) 西欧1950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日本1955年

5、除对外贸易外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美国、加拿大也实现了经济转机和快速增长。 快速增长时期(1950-1973) 资本主义GDP平均,生产和贸易创最高历史 记录 物价低而稳定,低通胀、低失业率,属于资本主 义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或“大繁荣时期”。 滞胀时期(1973-1982) 调整时期(1982-198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转变时期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 的背景与原因 (1)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 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是主导的,它的消极影响是次要的。它大 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力量,而没有产生真正削弱资本主义 地位和力量的消极后果。 (2)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

6、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 (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战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西 方大国间的矛盾极大地缓和。 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所构建的国际经济机制。 (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调 整的内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 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的国际化,成为资本主义垄断极为重要的表现 形态和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最为重要的特征。 其基本标志是国家经济职能大大加强,表现为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的普遍建立与国家对经 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从而使经济运行机制 、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国际经济关系等各方面 发生深刻变

7、化。在经济体制做出重大改变的同时, 发达国家 的经济社会政策也不断进行了调整: 1.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机制。 2.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 度。 3.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4.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 化。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变 化: (1)企业管理社会化的趋势。 (2)企业管理民主化。 (3)管理因素的开拓与管理关系的转换。 (4)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 同问题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制度与国民经济的宏 观管理这两种机制相结合,就构成了不同 的经济模式

8、。 经济模式是国情和国际环境的产物,此 外社会思潮、政府的战略目标和方针、政 策等对一国经济模式的形成也有十分重大 的影响。几种有典型意义的经济模式: 第一,美国模式:被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 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市场机 制的充分调节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政府作 用被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市场功能得到充分展现和发 挥,比较注重个人主义与市场竞争。 第二,德国模式:或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保 障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以社会因素保障市场的运 行。它的特点是将市场竞争和社会平衡结合起来,在保 证个性自由、讲求效率的同时,争取社会公平和平等。 它强调个人自由与社

9、会义务相结合,在鼓励竞争的同时 ,注重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向 工人提供较普遍的社会保障;在企业管理方面,建立起 共同决策制度等。第三,瑞典模式:其特点是推行经济民主、自由和社会 平等。为此,让工会代表参加董事会,允许职工将资金集 中用于投资,实行工资一致原则和集体谈判制度,特别是 实行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制度,把国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用于涵盖几乎全体国民的福利支出。 第四,日本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即政府不但 调节市场,同时直接引导企业,并把重点放在对企业的引 导上。在这种模式中,政治权力是最大的资源,拥有权力 的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经济利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企业内

10、部形成了独特的“命运共同体”,对企业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工会制”;政 府采用行政手段保护扶植企业,所以又称日本模式为“行 政导向型市场经济”;积极从其他西方国家引进科技和管 理经验,同时积极促进出口, 扩大对外投资,但其国内市场则严加保护等。 总的来看,日本模式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如果将以上几种模式进一步加以归类,可以划分为两种 :美国模式与莱茵模式。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深层矛盾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仍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难题 : (1)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困扰。 (2)结构性失衡。 当今资本主义经济的疾患大量地表现为结构性的失衡。几种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是: 第

11、一,各发达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政府的债 务负担不断加重。 第二,就业增长缓慢,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 第三,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加重,贫富差距扩大。 总之,发达资本主义经济面对的最大难题和存在的根 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的矛盾。资本主义可以通过对经济体制与政策的不断 调整来部分地改进生产关系,缓和这一矛盾,但是它 不可能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界限,它只是在 不自觉地为根本上的自我否定创造着种种物质条件和 社会形式。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一)政治状况的变化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生了一系列意 义深远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两个 方面: u一是阶级、

12、政党、利益集团、社会舆论和公民等影响和制约国 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几种主要社会力量,它们的自身地位、状况 、相互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 u二是政治体制方面的调整与改革。1.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多层次化 2.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 运动不断发展 3.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和相互交融的趋 势,政党的纲领和政策趋向中庸 4.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的作用加强 5.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 6.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二)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实质政治体制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以及 有关国家政治活动的制度。具有以下内容 国家政权的形式,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如君 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共和

13、制及委员会制 ) 结构形式(如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 国家政权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如三权分立 原则) 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其他组织和政治行为的制 度(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1.资产阶级民主制的主要原则和基本制度西方民主制度体现了共同的原则。它们主要包括 : 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兼听 少数人意见的原则; 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原则,即国家的最高权力 属于人民; 代议制原则,即人民通过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代议机关来行使最高权力; 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原则,即行使国家权力过 程中的合理分工与权力的相互制衡,强调不受制约 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 法制原则,即国家的政治生活、国家机器

14、的运转 以及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处理,均以法律为指导。为贯彻这些原则,西方民主政治一般 都实行以下几种基本制度: (1)议会制度。 (2)选举制度。 (3)政党制度。 (4)行政制度。 (5)司法制度。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特色英国是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确立议会主权的 国家,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同时保留了君主立 宪制的形式,因此其政体也可以称为议会君主制。 这种政体形式在欧洲大陆产生了较大影响,西欧 还有多个国家也继续保留着君主立宪的形式,而且 像瑞典等国的国王还具有较大的政治权力。 美国是美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它的政体代 表着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另一种典型-实行总统制并 贯彻分权与制

15、衡原则。宪法规定总统领导的行政机 关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分立、平等、互相制衡, 不过,实际上总统是权力机构的核心。美国的政党 格局属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当政。T历史上看,法国的政治体制以多变和不稳定 著称。1958年戴高乐建立第五共和国以后,法 国开创了民主制的一种新模式-半总统半议会 制。 T战后,日本实行三权分立,从而确立了资产 阶级民主政体。日本政治体制中独具特色的是 其政党制度。 T“1955年体制”:1955年起,自由党+民主党 自民党(保守派政党),占大多数,独掌 政权,而社会党(革新派政党)长期在野, 这种现象被称为“1955年体制”。3.准确把握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

16、政治的实质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政治 体制呢?要准确把握当今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质, 必须对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局限作较为全 面深入的分析。 资产阶级共和国取代中世纪的专制统治,民权代替君 权,分权代替集权,无疑是历史的进步,是人类文明史 上国家制度方面的重要创新。是另一种重要的文明。 资产阶级积累了管理国家的经验。 资产阶级民主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固有的内在矛盾 。 西方民主制度具有多重的两面性。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政治问题 、社会问题 1.民主的危机与讽刺 民主强调平等与个人权利,冲击了社会共同目标,消弱 了政府的权威和统治能力; 民主制度实际上是国家独占、政府独占和个别党派利益集团独占,民主变为商业利益集团的附庸:追求党派私 利与金权政治;市场与民主产生矛盾。 2.种族歧视、种族矛盾与极端民族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最严重、最普遍、最突出的社会矛盾和 社会问题; 不同种族和极端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