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裕生我还没完成任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464219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0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翟裕生我还没完成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翟裕生我还没完成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翟裕生我还没完成任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人11主编: 朱子峡 编辑: 王庆 校对: 王心怡 E-mail押2014 年 3 月 7 日星期五Tel押 (010) 62580715“你好, 我们又见面了!” 伴随着问候, 是他 招牌式的有力的握手。 他是德高望重的院士, 曾担任过大学校长, 获得过何梁何利奖。 不过, 这些名誉并没有让他 拒人于千里之外。朴素、 平易近人, 是他给记者 留下的印象。 从 1952 年至今, 他从事矿床学教学科研工 作已超过一个甲子。得益于数十年来野外地质 工作的锻炼, 尽管已至耄耋之年, 他依然身形健 朗, 精神矍铄。 他曾有一个理想, 一生研究 500 个矿床。这 个数字现在已达 450 多个。他说

2、他还没完成任 务, 还有 40 多个矿要看, 还要继续研究。 为了梦想, 84 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翟裕生 依然如 60 年前的那个 “毛头小伙儿” 一样, 出野 外, 下矿井, 钻坑道, 实地为矿藏 “把脉” 。从 “无关雄心” 到临危受命中学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对翟裕生的成长产 生了尤为深厚的影响。至今他还记得语文老师 裴学海先生以 “裕慰苍生” 为立意, 为他取字 “慰 苍” , 希望他 “以天下为公, 以服务广大民众为己 任” 。 “一开始我并没有像裴老师所期望的那样, 因为裕慰苍生的崇高目标与雄心壮志才选考北 大地质系。” 翟裕生向 中国科学报 记者坦言。 当时自己只是觉得学地质能接触大自

3、然,可以 游山玩水, 走遍祖国名山大川。 随着对地质学的逐渐了解,翟裕生逐渐发 现这门学科奥妙无穷, 研究也 “越钻越深” 。1950 年, 在马杏垣教授的带领下, 他参加填制了人生 中第一幅 150000 地质图密云县镇罗营 幅; 1951 年, 在张炳熹教授指导下, 他参加了第 一次矿区实习,与其他两位同学共同完成了对 鹤岗煤田的地质调查和储量计算工作。 1952 年, 翟裕生大学毕业, 被分配到刚成立 的北京地质学院担任矿床学助教。他参与了张 炳熹先生领导的湘、 赣、 闽、 浙四省成矿规律研 究项目, 共同提出构造成岩成矿带的概念, 被评为我国 60 年代区域成矿研究的重大成 果。 19

4、60 年, 中苏关系紧张, 苏方原拟派来讲授 矿田构造课的专家不再来华,国内矿田构造学 课程因此一时之间面临无师授课的危机。在此 关头, 翟裕生被 “临危受命” 。 为了给国家 “争口气” , 他深入东北等地的 老矿山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搜集典型事例。一 次, 他独自在坑道内观测, 研究兴起, 全然忘记 了周围的环境。当他作完记录,前脚刚走过矿口, 采矿场内的矿石就 “哗啦啦” 地滚了下来, 他 与 “死神” 擦肩而过。 经过辛苦调研,翟裕生带着一大摞第一手 资料返回学校。他系统地参照对比苏联和欧美 同行的矿田构造文献编写讲稿,所授课程大受 学生欢迎。 “文化大革命” 期间, 他和陈毓川、 李文

5、达等 地质学者顶风前行, 共同组织了 “宁芜火山岩区 铁铜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研究, 在 1972 年至 1976 年间系统地研究了宁芜地区的铁 (铜) 矿成 矿特征。 这一阶段的创新成果, 对此后我国火山 岩区矿床研究起到推动作用,项目研究获 1978 年中国科学大会奖。秉烛照人 以生为先“无论处在哪个岗位, 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 一点就是要热爱学生。 ” 这是翟裕生经常说的一 句话。他对此同样身体力行。 1985 年, 翟裕生从武汉地质大学调回北京, 主持地质学院二次建校,先后担任地质矿产部 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主任和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首任校长。 彼时, 一切百废待兴, 学校教学硬件不足

6、是 家常便饭。 为了学生的健康, 翟裕生决定把办公楼让给学生做宿舍, 和教师们迁到阴冷潮湿、 供 暖条件很差的平房小院办公。 部里拨了十万元, 按指标可以买一辆新 “桑塔纳” 做公车, 他们舍 不得花, 省下钱去装修教学实验室。 学校住房困 难, 翟裕生全家在筒子楼住了 18 年。 在翟裕生看来, 热爱学生首先就要教好学。 “教学是个良心活儿。 每一批学生、 每一个班级、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点, 应该对学生负责, 因材施 教。” 他常说。 教学 60 多年来, 他的讲稿从未重复过。 他 总是把科研中的新成果和经验纳入教学内 容, 力争使授课内容既新鲜又实在, 启发学生 的兴趣。 他鼓励学生独立思

7、考, 不迷信权威。 他的第 一个博士生赵永鑫的学位论文完成后,因为担 心自己的研究观点和老师相左,迟迟不敢交给 他看。 翟裕生知晓后便与赵促膝长谈, 打消了他 的顾虑。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谁对就听谁的, 没 有学生因此而冒犯老师的说法。” 翟裕生说。为 了搞清楚具体情况,他特地再去矿山现场进行 了实地考察, 发现赵的观点有一定依据, 便支持 鼓励他将观点写入论文中,并出资帮助他将学 位论文作为专著出版。 至今为止,翟裕生教过的学生早已桃李满天下。 除本科生以外, 单单硕博研究生培养人数 已至 76 人, 博士后 10 人。如今, 他仍在这个岗 位上乐此不疲地工作着。愈老弥坚, 探索不懈“翟

8、老师对科研的饱满热情和态度是我们 学习的榜样。” 他的弟子、 地大副教授王建平在 接受 中国科学报 记者采访时说。 1990 年, 60 岁的翟裕生已功成名就,本可 以颐养天年的他再一次踏入新的研究征程。他 辞去了地大 (北京) 校长职务, 继续耕作, 近 40 年的实践积累与理论上的不倦探索使他进入科 研高产期。 据初步统计, 1990 年以来, 以他为主要作者 或主编的出版物包括成矿系列研究 区域成 矿学 成矿系统论 矿床学 等 15 部教材与专 著, 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140 余篇 (部) , 占 他研究成果总数的 2/3 以上。 1999 年, 69 岁的翟裕生以其出色的科研成

9、果和高尚人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然而, 已近 古稀之年的他却仍不服老,依然没有停止探索 的脚步。 进入新世纪以来,地球科学不断朝系统化 的方向发展。翟裕生以其特有的敏锐科学洞察 力认识到, 要想推动我国矿床学研究, 也必须用 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矿床学研究,并将系统理论 引入成矿学研究。 2010 年, 已至 80 岁高龄的他将成矿系统理 论和研究思想进行总结, 出版了 成矿系统论 一书, 构筑了成矿系统理论基础, 使矿床成因和 成矿规律研究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被同行广为 应用。 2012 年 10 月, 翟裕生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 学与技术进步奖, 他 60 余年矿床学研究成果再 次得到肯定。 他

10、把 20 万元港币奖金全部捐赠给 了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青年教 师奖励基金。 “按理说,翟老师早就可以安享晚年了, 但是他现在探矿的精神劲头比我们这些年轻 人还足。” 对老师的 “倔性子” , 王建平颇为无 奈地说。 如今,已是 84 岁高龄的翟裕生仍不知疲 倦地奔波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线。他希望 自己可以再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科研骨 干;对自己已获得的科研成果再加以检验和 修正; 对国家相关地矿工作提出建议, 贡献力 量。 “科研是无止境的, 是世代传承的。我希望 自己做好我这个环节的接力!” 翟裕生说。翟裕生: 我还没完成任务姻本报记者 冯丽妃他曾 有 一个理想, 一 生 研

11、 究 500 个矿床, 这个 数字现在已 达 450 多个。 他说他还有 40 多个矿要 看纪念册中国核农学的创始人 徐冠仁,江苏省南通县人。 早期从事水稻性状遗传、 不 同类型水稻杂交和不孕性 遗传的研究, 曾获自然科学 论文奖。致力于核技术在农 业上的应用, 创建中国第一 个原子能农业利用的研究 机构, 发起并组建中国原子 能农学会。他将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引入我 国, 培育出第一个高粱不育系和 “原新 1 号” 等优 良组合,为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作出重要贡 献。2004 年 2 月 18 日逝世。100周年1914 年 3 月 7 日, 徐冠仁诞辰中国农业化学的奠基 者孙羲先生,安徽省

12、安庆 人, 1935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农学院, 1946 年被聘为农学 院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 土壤农化系主任, 全国农业 化学教材编写组组长, 中国 土壤学会理事兼第一、 二届 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孙羲毕生致力 于中国农业化学和植物营养学的教学和科研事 业, 编著了中国第一部农业化学教材, 为中国农 业化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 为农业化学专门人才 的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00 周年1914 年 3 月 7 日, 孙羲诞辰中国农业教育家、 畜牧 学家张克威出生于 1901 年, 1919 年毕业于吉林市两级 师范学校。同年五四运动爆 发, 张克威开始关

13、注国家的 前途命运。他认为中国贫穷 落后是由于农业不发达, 农 民贫困是不懂科学。所以, 他要走农业救国的道路。 1931 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建国后, 张克威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 沈阳农 学院院长、 党委书记,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上 世纪 50 年代主持苏联大白猪表现异常的研究, 并确定其为日本乙型脑炎, 纠正了疑似布氏杆菌 病的错误结论,使大白猪在我国得以保留和推 广,成为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猪种资源。 后又主持育成良种 “沈花猪” 。(周天)40周年1974 年 3 月 3 日, 张克威逝世“如今, 廉颇老矣, 夕阳西 下,自认并不后悔这一职业选 择, 如有

14、来生, 下一辈子还做编 辑。” 这是西北大学编审、 博导姚 远在不久前的西北大学学报百 年庆典座谈会上的感言片语。 从 1980 年入学报从事科技 编辑工作至今, 姚远可谓资深编 辑。 “编辑要拿起两支笔, 以红笔 为人作嫁, 入道从业; 以蓝笔修 炼内功, 自强自立。” 这是他在中 国科技期刊编辑界提出的口号, 而他自己也正是参照此言走过 了 34年的科学编辑传播之路。 姚远的编辑人生, 概括为两 点: 一是耗青春干小事, 主编了 一份学报, 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 之路; 二是亲身实践, 提出了一 个口号, 形成一个编辑成才和编 辑部建设的模式。以红笔为人作嫁1980 年, 年尚 25岁的姚远

15、, 放弃担任陕西省学联主席的机 会, 从学生工作岗位调入西北大 学学报编辑部, 做了一名普通的 科学编辑。 在最初的两三年里, 条件艰 苦, 姚远独自一人承担了 西北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的征 稿、 初审、 请专家复审、 编辑、 校对、 印刷和发行等 重担。 当时, 铅排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难度很大, 文 种多, 符号复杂, 印数亦不过 2000多份, 故西安有 规模的印刷厂谁也不愿印刷。姚远只好找到远郊 秦岭山脚下的一家军校印刷厂,每期学报的印制 至少要跑三四趟。每遇学报发稿、 校对, 他总是清 晨五六点赶远郊班车,在厂里与工人师傅一起找 铅字、 改版、 搬运、 校红, 晚上匆忙赶回西安,

16、 误了 班车就只好拦卡车。 繁重的工作占去了姚远的所有精力,甚至旅 行结婚回来一下车就冰天雪地地去给教授们登门 分发校样。 有一次, 他连续工作 48小时, 以致晕倒 在地而磕掉门牙, 口内缝了七八针。 就这样,姚远硬是凭着一股对学报事业的热 情和责任感, 一步一个脚印。 他先后历任学报理科 编辑室主任、 学报编辑部主任、 常务副主编、 主编。 他将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西北大学学 报 出版事业, 编辑部也从独自一人到先后调入和 带出 10 余名编辑, 并提出了 “立足世界科技发展 前沿, 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 兼顾理论探索与应 用开发, 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 的办刊宗旨, 将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学报办成了全国优 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学报一等奖和首届全国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多年来,姚远先后接触和指导作者 9000 余 名, 编辑或主编学报 200余期, 发稿 9100 余篇, 总 字数 7200 余万字。发表了李政道、 丁肇中、 丘成 桐、 王选、 吴文俊等 20 余名院士, 以及傅种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