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460696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余? 江? 王成璋? ? 一、区域性人才市场情况简介区域性人才市场, 是指人才流动的地域范围,是一个广大的地区, 这个地区以中心城市为中心, 覆盖了与中心城市有较多经济技术交流的周边地区。我国区域性人才市场是由国家人事部与中心城市联合组建的, 目前有中国北方 ( 天津) 、中国南方 (广州)、上海、沈阳、武汉、成都、西安七大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于 1994 年 8月在天津成立。北方人才市场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放在首位, 开业以来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天津市文明市场。该市场有 400平方米的接待大厅和 1000平方米的交流大厅, 安装了10 平方米彩色视频大屏幕, 购置了

2、先进的计算机设备, 同时还引进国际先进的 ORACLE 数据库技术,自行开发了人才信息系统。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地处广州, 业务辐射华南地区。截止 1997年底,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成功举办了近300 场招聘会, 进场总人数达 35 万人次, 为 2 万余家单位推荐各类人才近 5万人, 为 8000余名挂靠人员和150 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全面的人事代理服务, 形成了开放、多元、高层次、国际化的人才产业集团雏型。该市场有华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人才资源信息检索网络系统和传真回复系统, 开办了 ?南方人才市场报 , 开通了广东卫星广播电台 !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频道 和广东有线电视台 !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信

3、息专栏, 并建立了自己的国际互联网站。上海人才市场业务辐射长江流域、沿海地区。该市场内设信息查询区、信息代理区、计算机管理区、人才洽谈区、人才测评区、行政办公区及其它服务设施, 下设中山西路市场、漕河泾市场、南昌路市场、恒丰路市场等分支机构。沈阳人才市场业务辐射东北地区。经营业务包括! 逢周六 人才交流会、审批代理和刊播招聘广告、国际人才交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才测评、公益媒体传播、人才信息服务、智力交流服务、经营者人才市场和人才培训等十项社会服务。武汉人才市场业务辐射华中地区。截止 97 年底,武汉人才市场共接待各类求职人员 40 万人次、招聘单位5000多家, 其中近 20000 人

4、通过双向选择实现了就业或流动, 为近 12000 人办理档案、人事关系、出国政审等手续,与 300 余家单位签定了人事代理合同,成为我国中部的人才资源集散地。成都人才市场业务辐射西南地区。该市场从 1996年至 1998年六月底, 共计举办了人才集市 288 次, 入场单位 9575 家,进场人数 34?21 万人次, 达成意向8?42万人。已初步形成了定期集市经常化、专场集市特色化、大型招聘规模化、日常查询微机化的格局。西安人才市场业务辐射西北地区。该市场设有人才交流大厅、办公接待服务区、高级人才洽谈室、人才信息中心、人才测评及程控电话、国内传真、打印复印等服务设施。内设六个工作部门, 包括

5、综合部、交流部、信息部、培训部、测评部、流动人员管理部。截止 97 年底,市场共接待各类人才 16 万人次,接待用人单位 3600 多家。二、区域性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的比较分析人才市场一般隶属于人事部门,也称 ! 白领市场; 相对应的劳务市场一般由劳动部门主管, 服务对象以技工和服务人员为主,被称为 ! 蓝领市场。近年来随着业务的扩大, 劳务市场开始揽用 ! 劳动力市场 或 ! 就业市场 等名词, 但本质上它只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看, 普遍存在着人才市场旺而劳务市场冷的局面。不管社会地位、工作环境还是待遇收入, 白领职业都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 但从整个社会的需

6、求来看, 白领职位毕竟有限,在上海地区 96 年职业需求排行榜前 30 名的职业中,白领职业与蓝领职业之比为 1#2, 可社会求职者中普遍存在一种眼高手低、期望值高于实际可能的现象,因此表现为 ( 区域性) 人才市场求职者争先恐后, 而劳务市场冷冷清清, 这种现象越演越烈, 扭曲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职业结构。三、区域性人才市场和其它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1? 区域性人才市场和非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比较66软科学? 1999 第 3人才与市场期分析区域性人才市场是由国家人事部和各中心城市联合组建、隶属于中央政府的人才机构。从人才市场的结构看, 截止96年底,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已挂牌的人才市场达 1956

7、个, 占人才市场总数的 61 ?2% ; 而非政府所属人才市场 ( 包括行业性或民办性人才机构)为1242个, 占 38?8% , 构成了以政府人才机构为主渠道、以行业性人才市场为辅助、以民办性人才市场为补充的多方位、立体交叉的人才市场运行体系。区域性人才市场的设立、发展及业务活动都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不同程度的支持, 同时也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不同程度的控制, 和非政府所属人才机构相比, 具有以下特色:行政特色: 在特定阶段和某些特殊的业务范围内, 承担着政府授予的特殊的管理职能, 以弥补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过程中行政分工的空白, 并以此推动和引导市场的发展。事业特色: 区域性人才市场显然不是

8、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由于人事部要求所属的人才市场以社会效益为先, 突出服务的公益性, 因此政府所属的人才市场只能是事业法人。和其它企业性机构相比,它更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人事代理特色: 人事代理是对传统人事工作的突破性拓展, 由于它是一项严肃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特殊工作,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制度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因此非政府人事部门、非党委组织部门不得从事该项业务, 人事代理是政府所属人才市场的一大特色。上海人才市场、北方人才市场、南方人才市场、成都人才市场等都在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发展了人事代理新业务。随着社会力量兴办人才市场的增加, 随着境外人才机构以合资、合

9、作等方式的进入, 随着专业化人才公司的大量涌现, 人才市场的竞争在新的水平上将更加激烈。政府所属人才机构一定要有危机感、紧迫感, 应尽早考虑把一些行政职能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同时应注意防止三种趋向: 一是防止成为行政化机构, 离不开对政府的依赖, 缺乏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服务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防止成为吃大锅饭、端铁饭碗的国有单位, 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转换作风, 按照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加强自身建设,研究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的服务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 三是防止混同于一般民营机构, 只以生存和盈利为目的, 忽视社会职责。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机构要在人才资源配置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要发

10、挥其规范业务的示范作用、发展方向上的引导作用以及市场协作中的核心组织作用。2? 区域性人才市场和政府所属的其它人才市场的比较分析在政府所属人才市场中, 区域性人才市场是国家级, 属于高层次, 和其它中低层次相比, 首先在服务上它们是平等竞争关系;其次在发展和协作中, 上一层次人才市场对下一层次又有示范、指导和协调作用; 再次, 高层次的区域性人才市场应研究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发展较低层次人才市场受空间和条件限制难以拓展的业务。比如武汉人才市场、南方人才市场开拓了企业家人才市场。随着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企业家人才的选择将面向社会公开进行, 企业家人才的争夺将愈显激烈, 区域性人才市场可利用优

11、势合理配置企业家人才这种稀缺资源, 建立企业家人才任职资格评价机构, 准确地评价企业家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 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可建立企业家人才价格体系, 解决经营人才所创造的利润与其管理能力挂钩的问题等。四、区域性人才市场之间的比较分析1? 七大区域性人才市场存在着的共性第一, 由低层次竞争向着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领域拓宽。由于我国人才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同时由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因素, 造成许多人才机构功能单一,其业务还主要停留在职业介绍上, 整个人才市场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但区域性人才市场在业务上不断开拓, 在广泛开展人才供求信息、求职登记、就业指

12、导、人事档案管理、人才培训、职称评定、工资调整等业务的同时, 积极探索和创新人事管理制度, 开展了人事代理、人才测评和人事争议仲裁工作, 拓宽了人才市场的服务领域。第二, 区域性人才市场覆盖面窄、辐射有限、彼此之间联系与合作较少。区域性人才市场是一个大地区的人才市场, 周边地区人才市场是这一市场的延伸, 区域性人才市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即周边地区对该市场的参与。目前, 几大区域性人才市场应发挥其龙头、示范作用, 带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人才市场的发展。而且, 区域性人才市场之间相对封闭, 行政区划色彩浓厚, 地方保护主义依然根深蒂固。今后要使人才流动不为行政条块所割裂, 不为地域之间自然67人才与市

13、场软科学? 1999 第 3 期的、经济的、人为的壁垒所阻碍, 各区域性人才市场之间应相互联系、彼此沟通和平等竞争。第三, 重硬件建设, 体制建设较差。区域性人才市场在硬件建设上舍得投资, 市场均具备一定规模和档次, 办公手段也日趋现代化。在软件建设的拓展服务项目、建立完善业务规则和程序、加强自身管理上, 近年来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区域性人才市场往往忽视了体制建设, 如对市场的组织形式、市场与外部组织的关系等问题,分析研究不够。其实体制建设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运作效果上的差别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体制的差别, 而且同一行为规则会因市场体制不同而发生变化, 科学的行为规则要有先进

14、的市场体制来配合, 体制建设应是区域性人才市场下阶段建设的重心。第四, 市场主体呈现 ! 两多两少 的局面。即个人主体中毕业生多、在职人员少;单位主体中合资、集体、私营等非国有企业多、国有企事业单位少。在职人员由于受人才单位所有、干部身份界限、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困扰而流动不足, 今后随着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和配套制度加强, 在职人员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市场。同样, 国有企业由于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 对人才的需求相对疲软。据不完全统计, 到人才市场中介登记寻求人才的企业中,国有企业不到三分之一。相反, 多种多样的股份制企业和其它非公有制企业由于没有传统的计划分配的观念和渠道, 用人通

15、过市场选择, 随着这些经济成份的发展, 其对人才的需求量会大量增加, 而且这一趋势会不断加强, 区域性人才市场会从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转向为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服务。第五, 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上海已由人大通过人才市场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上海人才流动条例 ; 广州制定了 ?广州市人才交流管理处罚细则 ,并发布了有关人才市场管理的政策、规章;几大中心城市普遍建立了人才招聘、应聘、广告审批、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管理和举办交流会等制度与规定;上海、广东还建立了人才市场管理执法队伍, 依法对人才市场进行监督, 从多方面规范人才市场。这些地方立法, 为制定全国统一的人才流动与市场管理法规奠定了基础、创

16、造了条件。2? 各区域性人才市场的特点北方人才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北方人才市场在努力搞好国内人才交流和服务的同时, 也积极开拓国际人才市场, 除引进国外人才外, 还主要开展了赴外劳务中介工作。市场的国际交流部同时也是天津市留学服务中心和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天津分中心, 一方面可承担赴外留学服务工作, 另一方面可为留学回国人员提供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目前市场已与有关单位合作建立了两个留学生科技创业园, 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南方人才市场:( 1) 信息网络最先进: 其信息网络已覆盖广州、珠江三角洲等地,辐射华南地区各省市; 建立了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库, 日常可供查阅的人才信息有 41 类 445 个专业 24000 多条, 联网单位已达 1200 余家; 开通了三个声讯台及 24 小时人才信息传真回复服务, 在广东卫视台开通频道, 通过! 亚洲 2号卫星传送到亚、非、欧、澳四大洲。 ( 2)思想观念解放, 管理比较规范: 南方人才市场提出并努力实现 ! 三破、三立、三调整, 即破除传统的人才观念, 确立大人才市场的思想,把人才管理服务的范围调整到覆盖各类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