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6454045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海纵横2 0 0 7年第3期社会保障库, 也是康复医学取之不尽的理论思想源泉。关于中医养生康复的丰富内涵, 一是营造绿色生存环境; 二是培养内守平衡心态; 三是重视科学膳食调养; 四是坚持自我身心锻炼; 五是对症介入绿色治疗。其最核心的精髓, 是充分发挥人们自身蕴藏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争取实现最佳身心健康状态。而且, 中医养生康复与中医药的临床治疗一样, 具有简、 便、廉、 验的优势, 易于为病友接受和应用, 也利于充分调动病友与病魔作斗争的主观能动作用,以达到全面提高其生存质量的目的。 所以, 我们应将加强中医专科建设与加强康复医学专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并通过临床反复实践, 将现代康复医

2、学和传统康复医学两方面的优势都充分地发挥起来, 互补所长, 逐步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康复医学, 作为我们长期奋斗的战略目标。 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三) 在康复医学专业队伍的建设上, 也要贯彻中西医并重方针。应通过自学、 送培和引进等多种方式, 着力提高我们康复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骨干力量, 都要成长为复合型的康复专业人才, 即既是现代康复医学的专门家, 又是宣传推广传统康复医学的带头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康复事业才有自己的特色, 从而真正兴旺发达起来。(四) 要在制度安排上敢为人先, 大胆创新。 即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具体组织落实好临床诊断与康复评定、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 以及查房、

3、病历书写等一系列规范管理的环节, 以充分体现临床治疗与康复措施的配合默契, 确保医疗、 康复质量的全面提高, 实实在在造福广大病友。目前,康复医学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与日俱增,诸如先天性盲、 哑、 聋、 跛等残疾者; 各种损伤致残者; 各种疾病致残者; 肥胖症、 疲劳综合症等所谓亚健康病友; 特别是伴随人口老龄化、 高龄化而日益增多的各种老年慢性病病友等五大群体,最保守的估计, 占总人口比例至少在2 0 %以上。可见, 发展康复事业对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意义之大, 乃是不争的事实, 康复事业发展空间之大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 伴随科技进步和中医药学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的康复医学必将在中西医并

4、重总方针的向导下, 与预防、 保健医学和临床医学, 并驾齐驱, 同步发展, 构成共同为广大人民提供最佳服务的三大医学主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 发展康复医学任重道远, 前途光明, 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 面向全局和未来, 不失时机地将康复医学做大做强, 从而为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构建 “以人为本” 的和谐社会作出我们更大奉献!作者系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董事长责任编辑: 钦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膨胀, 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 全社会对老龄问题更为关注,其中老年人口的养老护理问题更是所有老龄问题的热点与焦点之一。一、 问题

5、的提出1 .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凸显由于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极为迅猛。据2 0 0 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显示,6 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 8 1 1万人,占总人口的6 . 9 6 %,比1 9 9 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6 2 9 9万增加了2 5 1 2万,比重比1 9 9 0年的5 . 5 7 %上升了1 . 3 9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已从成年型步入了老年型。杭州市 “四普” 时,6 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总量为6 1 . 8 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 0 . 6 1 %,“五普” 时,6 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

6、 4 . 3 3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1 2 . 2 6 %, 预计到2 0 1 0年将达总人口的1 6 . 9 0 %, 到2 0 2 0年将增长到2 4 . 9 9 %,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根据预测, 在2 0 3 0年左右, 杭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到高峰。人口老龄化会增加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顾的需求程度: 就个体老化而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身体、 心理功能会逐渐衰退, 甚至会患有各种慢性疾病, 从而降低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就会提高。与人口老龄化如影随形的人口高龄化会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越发凸显出来, 一般而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 (特别是在老年人超过7

7、5岁以后) ,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会有所恶化, 患病率、 伤残率会上升,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就会下降, 从而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日常照顾、 生活护理等各种服务的需求。2 .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在整个老年人的照顾系统中,虽然家庭是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主体, 但受社会变迁的影响, 家庭照顾能力已经受到严重削弱。(1) 从家庭的结构和规模来看, 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正在日益减少,而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正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主体模式。从全国 “五普” 数据来看, 有8 0 . 2 3 %的家庭户为四人及四人以下户。杭州市家庭户均人口由 “四普” 时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徐祖荣

8、#5 5江海纵横2 0 0 7年第3期的3 . 3 5人下降到 “五普”时的2 . 9 8人, 减少了0 . 3 7人, 比全省平均数2 . 9 9人、 全国平均数3 . 4 4人分别少0 . 0 1人和0 . 4 6人; 一人户和二人户的比重分别由 “四普” 时的8 . 2 9 %、1 4 . 5 9 %提高到“五普” 时的1 3 . 1 3 %、2 2 . 3 3 %。(2) 由于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 家庭养老护理功能日益削弱。 庞大的老年人口加上在2 1世纪必须面对的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的变化 ( “四二一” 的家庭人口模式) , 以及仍在完善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打破了固有的

9、家庭养老模式。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父母可能不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住在一起。居住上的代际分离倾向虽然并不一定妨碍成年子女照顾父母,但地理上的隔离在客观上会给成年子女照顾老人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家庭规模小型化致使家庭内能够照顾老人的人手减少, 每个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负担将会加重。(3) 从家庭照顾者的状况来看, 许多调查发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顾者主要是配偶和子女,但提供主要照顾的老年配偶本人的健康状况也十分令人忧虑。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传统上作为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主力的女性已大规模地加入了劳动市场, 这使女性为老人提供的照顾越来越少。此外, 工作的流动性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不少子女陷入了

10、“事业人士” 的社会角色和 “孝顺子女” 的家庭角色的冲突, 许多子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根本无暇照顾老年的父母。3 .养老护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滞后社会养老护理机构在现实中并不受老年人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 是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在家养老护理; 二是社会养老护理机构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养老护理条件好的收费就高, 而条件差的服务质量又不好。许多调查显示, 老人一般只会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身边又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养老护理机构, 只要不是迫不得已, 首选的还是家人照顾和社区上门照顾。二、 社区照顾的概念与起源1 .社区照顾的概念“社区照顾” 在西方国家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概念。 苏珊 特斯特认为:

11、 最广泛的社区照顾, 包括室内保健、 居住地保健和福利机构服务、 家庭外医疗服务、 日间照管服务, 以及有助于保证老人生活质量的社交的、 休闲的和教育的设施等等, 换句话说,社区照顾包括了对居家老人的所有照顾。在完整的意义上, 社区照顾是 “社区内的照顾”(c a r ei nt h ec o m m u n i t y) 和 “由社区来照顾”(c a r eb yt h ec o m m u n i t y) 两方面的结合。 它既包括由政府、 社区甚至市场化的企业等各种非营利和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也包括由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的非正式服务。我们可以将 “社区内接受照顾” 看作是动用外

12、来的专业人士提供的正规照顾, 而 “由社区负责照顾” 则是依赖家人、 朋友、 邻居及社区内支援者提供的非正规照顾。理想的 “社区照顾” 应该能够同时融合 “社区内接受照顾” 及 “由社区负责照顾” 两种概念及策略。本文将城市老年人的 “社区照顾” 界定为: 在国家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下, 以社区为依托, 为满足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而提供的养老服务,包括建立和发展老年福利设施、 开展居家照顾、 日间托老服务等一系列的照顾项目。 包含两层涵义:不使受助者脱离他所生活所熟悉的社区, 在本社区内进行服务;动员社区力量, 运用社会人际资源(包括正规照顾资源与非正规照顾资源) 即

13、社区支持体系开展服务, 终极目标是协力让受助者尽量维持在社区内, 过最大程度的独立自主的生活。2 .社区照顾起源社区照顾起始于2 0世纪5 0年代的英国。最初是针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住院式集中照顾,较好地解决了被照顾者的日常生活需要, 但是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同时由于使他们脱离了长期生活的社区, 精神生活难以得到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开始逐渐改变住院式照顾, 推行社区照顾。社区照顾使被照顾者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里生活, 而不再产生被抛弃感, 从而受到了普遍欢迎, 成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保障的一个范例。英国社区照顾模式的变化与发展, 与西方福利国家在2 0

14、世纪7 0年代普遍反思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基本一致。 随着福利国家政府对福利给付系统与服务系统庞大开支的不堪重负,以及来自右派意识形态观点对福利国家的批判,越来越多的私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参与提供社会福利产品和服务的行列, 政府提供社会福利的给付与服务方式开始采取与私人的、 营利性组织合作。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提高, 有服务需求的人群越来越多, 服务体系运转的资源就成为重要的问题;而节约资源的最好方式就是正规与非正规的服务的结合, 市场与非市场的运作的结合, 这就是 “混合福利经济”(m i x e de c o n o m yo f w e l f a r e

15、) 的核心内容。 “混合福利经济” 意义上的社区照顾是 “由社区负责照顾” , 提倡志愿、 非正式与商业部门共同负起照顾的责任,主张志愿部门与地方政府应扮演主要角色, 特别在许多地方政府没有责任提供的方面, 志愿服务部门是最主要的提供者。1 9 8 0年以来, 英国社区照顾政策日益完善,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服务框架, 其基本精神是经济效益与管理, 主张福利产品的供应可以来自四方面: 国家、 家庭、 商营部门和志愿机构。三、 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的主要内容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出发, 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 社区照顾模式宜分成两个子系统: 一是社区居家照顾体系, 二是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体系。1 .社区居家照顾体

16、系社区居家照顾体系是由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向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入户的或者说上门的照顾服务,使老年人尽可能延长留在家中养老的时间和在社区生活的机会,同时也是对家庭养老护理功能弱化的有力补充。社区居家照顾的对象主要是那些社会保障5 6江海纵横2 0 0 7年第3期社会保障日常生活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当然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也可以利用社区照顾来满足他们的某些需求,比如文体保健、 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居家照顾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服务机构(包括政府主办的、 非政府主办的、 企业性质的)、 志愿者队伍以及其他形式的慈善、 互助组织。社区居家照顾体系的功能体现:老人医疗保健中心。 为老人提供送医送药、 体检、 康复护理、 心理疏导、 健康跟踪及保健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老人家务助理服务中心。 到老人家中提供各种服务, 诸如给老人做(送)饭、 个人清洁、 料理家务、 帮助购物、 维修等。老人日间护理中心。 为白天缺乏家人照顾的体弱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护理、 生活照顾及社群活动, 服务包括膳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