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的岁地轰轰烈祖国大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42518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烈的岁地轰轰烈祖国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烈的岁地轰轰烈祖国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烈的岁地轰轰烈祖国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专题2 0 1 7 年3 月3 日星期五本版编辑: 兰为美术编辑: 唐蓉东郊工业, 在那段轰轰烈烈的岁月里, Ma d ei nCh e n g h u a 响彻祖国大地在 上世纪 8 0 年代, 随 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东郊 工业从以生产军品为主转向以生 产民用品为主, 一场轰轰烈烈的军 民融合转型发展之路在东郊悄然 开始 1 9 8 3 年, 是李铁锤人生的又一 个重要节点。 这一年, 4 3 岁的他被任命为 7 7 3 厂厂长。毫无疑问, 这也是7 7 3 厂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 让我们放宽视野, 看看这一时 期的7 7 3 厂所处的历史背景。这一 时期, 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

2、拉开, 国家进行全局调整。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缓和, 1 9 8 4 年, 中央又明确要求军工企 业认真贯彻执行 “军民结合, 平战 结合、 以军为主、 以民养军” 的方 针 。 1 9 8 5年 , 我 国 宣 布 裁 军 1 0 0 万, 大幅度压缩军队装备费用, 各 种军品订单随之陡降。伴随而来 的是, 东郊这些军工企业纷纷陷 入困境。 以 7 7 3 厂为例, 在 1 9 8 3 年以前 的十多年中, 工厂连年亏损或微 利, 曾被称为 “老大难” 企业。1 9 8 3 年, 年产值萎缩到竟然仅1 0 0 0 多万 元、 固定资产原值仅9 0 0 0 万元的纯 国有企业。 不只 7 7

3、3 厂, 4 2 0 厂的职工关毅 对这段历史也记忆深刻。由于军 工订单的大量减少, 8 0 年底初期和 中期, 工厂生产极度萎缩, 年产飞 机发动机的数量从最高的 1 0 0 0 余 台陡降到不足 1 0 0 台, 随之而来的 是企业营收和利润以及员工收入 的骤降。最少的时候, 每个月只能 领 1 0 0 多元的生活费。无奈之下, 他还曾一度带人出去创业, 靠搞贸 易谋生。 危机关头, 李铁锤走马上任。 上任伊始, 首先就是响应国家号 召, 大力推进军转民。在他的推动 下, 1 9 8 4 年, 7 7 3 厂成功引进日本黑 白玻壳生产线, 使工厂成为国内首 屈一指的黑白显像管生产企业。 投

4、产第二年, 工厂就成功扭亏为 盈 , 实 现 利 润 2 0 0 0万 元 。 随 后 , 1 9 8 7 年, 他又力主引进彩色玻壳生 产线。正是由于持续不断的产品 升级, 让 7 7 3 厂在全国的显像管生 产领域里, 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在产品和技术转型升级的同 时, 体制机制的改革也在疾风骤 雨地推进当中。在他上任前, 厂 里国产的那条黑白显像管生产线 工作环境比较艰苦, 而且劳动强 度极大, 但工人每月的奖金却拿 的是十多元的平均数。在此背景 下, 工人们积极性不高, 产品合格 率极低。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李铁锤大 胆以此为突破口, 打破大锅饭和平 均主义, 将全厂 4 0 %的奖

5、金用到人 数只占全厂员工总数1 4 % 的这条生产 线 上 去 。 “ 一 石 激 起 千 层 浪” 。这样的举动, 让全厂舆论哗 然, 骂娘的、 叫好的、 看笑话的, 不 一而足。尽管如此, 李铁锤还是以 铁腕手段强力推行, 决不后退。三 天后发现, 这条线上, 所有工人无 一缺席, 而生产合格率也大大提 高。这条1 9 8 3 年投产的生产线, 第 二年的产量就超过设计能力, 还创 造了1 0 0 0 多万元的利润。 此后, 他乘胜挺进, 继续深化 改革, 先后推出了全员承包制、 干 部聘任制、 目标管理、 质量成本目 标记奖分配体系等等, 创造了现代 大企业整体优化管理办法。 内改制度,

6、 外引技术, 双轮驱 动。一时间, 7 7 3 厂改革之风劲吹, 整个厂子面貌焕然一新。随后, 1 9 8 7 年红光实业成功上市, 募集资 金 4 亿元。到 1 9 9 3 年, 7 7 3 厂已经 发展成为年产值 4 亿元以上, 拥有 固定资产 1 3 亿元的大型公司。到 1 9 9 5 年, 销售收入达到 1 0 亿元, 利 润 1 . 5 亿元, 跃居全国电子百强企 业和全国5 0 0 强企业。 7 7 3 厂的发展历程只是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东郊工业企业的一个 缩影, 在时代的推动下, 大量的军 工企业勇敢入海, 投身市场竞争, 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关毅所在的 4 2 0 厂为例,

7、他 们 同 样 大 刀 阔 斧 地 推 进 军 民 融 合, 在适度保持军工产品生产的 同时, 投入大量精力生产以电冰 箱为主的民用产品, 其主打的 “双 燕” 牌冰箱一度风靡全国。作为 一名员工, 关毅亲眼目睹了当时 的盛况。 在他的记忆中, 最火爆的时期 出现在1 9 8 8 年前后, 国内各地的经 销商派来拉货的汽车在厂门口排 起了长队, 一张电冰箱的券最高炒 到了两三百元, 而当时, 一台冰箱 的实际售价也就几百元。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 最新一次的转移, 不只是换地方, 更重要的是换思路和换方式, 凤凰 涅槃, 浴火重生。 1 9 9 7 年, 李铁锤一家最新的故 事发生

8、在女儿李红音的身上。 这一年, 是李红音从电子科技 大学工业外贸专业毕业后, 进入 7 7 3 厂上班的第六年, 在中国文化 中, 6 是个吉祥的数字, 意味着顺, 但在李红音身上, 却完全不是这么 回事了。 此前的 1 9 9 5 年, 父亲李铁锤因 为颈椎骨质增生, 辞去了厂长的职 务, 并于次年南下深圳治病。 真是工厂有魂, 在厂长 “病” 了 的同时, 工厂也 “病” 了, 而且 “病” 得更重。或许正是因为失去了李 铁锤这个主心骨, 加上其余的一些 原因, 从 1 9 9 6 年开始,7 7 3 厂生产 经营一落千丈, 产量大幅下降, 亏 损快速上升, 到后来, 连工人工资 都发不出

9、来。在此背景下, 员工被 迫买断工龄, 下岗回家。 在数以千计的下岗工人中, 李红 音 只 是 其 中 之 一 。 1 9 9 7 年, 她揣着 8 0 0 0 多元买断工龄的 钱, 下岗回家, 后来辗转多个工作 岗位, 最后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 厂长的女儿都未能幸免, 普通 工人更是难以例外, 工厂停止生产 后, 总计有超过6 0 0 0 余人下岗。 到 1 9 9 8年, 曾经风光无限的 7 7 3 厂, 像一个巨人一样在几经挣 扎后, 终于轰然倒下了。远在深圳 病榻上的李铁锤得知这个消息后, 也只能扼腕长叹。 和一般工厂倒闭消亡不同的 是, 7 7 3 厂虽然生产经营停止了, 但 是 由

10、 于 特 殊 的 历 史 背 景 等 因 素, 其生产厂房被作为工业遗迹 保留了下来, 后由有关人士投入 资金, 打造成全国唯一一家以音 乐为主题的多元文化体验街区和 音乐产业集聚园区, 并于 2 0 1 1 年 正式开园。 在旅游景区内, 原 7 7 3 厂废弃 工业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 包括 建筑物、 构筑物、 设备等, 得到了保 留。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 骨架 结构以及其中的构成元素等也得 到了尽可能的保护。 设计者在对各种由烟囱、 车间 厂房、 道路、 管道以及广场、 活动 场地、 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要 素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 使 旧厂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 征在公园构成框

11、架中得以保留和 延续。 原址重生, 并非东郊企业的主 要转型路径。上世纪9 0 年代开始,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东郊 工业企业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 因, 纷纷陷入困境。 2 0 0 0 年, 东郊企业的工业总产 值 占 全 市 的 比 重 从 最 高 时 期 的 7 0 %8 0 %下降到 2 0 %, 企业平均 负债率高达 7 0 %, 亏损 6 0 0 0多万 元。东郊成为成都工业的 “重灾 区” , 城市生活的 “贫民窟” 和环境 质量的 “污染源” 。 在此背景下, 成都果断实施 “东调” 战略工程, 对东郊企业实施 搬迁改造, 进行 “腾笼换鸟” , 大批 工业企业被转移到新

12、都、 高新区以 及龙泉驿区等地。 从 2 0 0 1年开始, 到 2 0 0 6年前 后, 先后有 1 0 0 多家企业踏上转移 之路, 其中就包括 4 2 0 厂这样的大 型军工企业, 2 0 0 7 年, 他们转移到 了新都, 重新安家, 原址被开发成 大型房地产项目。 关毅对这段经历印象深刻。 在他记忆中, 在短短 5 0 年中, 这批 企业两度迁移, 这在整个人类工业 史上都是少见的图景。 5 0 多年前, 他们从祖国各地迁 移到成都, 在这里安家落户; 地皮 刚刚才踩热, 却又要携家带口, 再 次迁移, 个中苦涩, 只有经过的人 才能体会。 工厂搬迁之日, 正是关毅的儿 子关旭明刚考

13、上大学之时, 爱人下 岗, 一家经济陷入困境, 最困难的 时候, 要靠两个老人接济。更可怕 的是, 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记忆中的那段时光, 整个东郊到处烟尘飞扬, 到处是搬迁 拆除的场景, 爆破的烟尘、 搬家的 货车、 迷茫的面孔这和5 0 多年 前, 百废待兴, 蒸蒸日上的建设场 面截然相反, 很多老工人掩面痛 哭, 场面令人动容。 值得庆幸的是, 这一次的转 移, 不只是换地方, 更重要的是换 思路和换方式, 以4 2 0 厂为例, 搬入 新都后, 企业对生产设备、 工艺甚 至人员, 包括内部制度都进行了大 刀阔斧的改造升级, 一个全新的 4 2 0 厂在异地新生。如今的4 2 0 厂,

14、已经能够生产出更加先进的飞机 发动机了。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 5 0 多年前, 他们聚集在成都东郊, 点燃了四川工业的第一把火; 5 0 多年后, 他们四散分离, 隐入成都 周边区县, 但他们并没有消失, 而 是成为漫天星斗, 继续闪耀着光 芒。 如今, 当我们回过头来, 重新 审视东郊工业的外迁之路, 会有 非常不一样的发现: 2 0 0 1 年,“东 调” 战略启动之日, 省委、 省政府 关于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 决定 , 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省 “一号工程” , 随后十多年里, 四川 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 包括英 特尔、 富士康、 仁宝等一大批电子 信息产业巨头进入成都

15、, 到 2 0 1 6 年, 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已经逼近 万亿元大关。 “试想, 如果没有东郊企业的 基础基因, 没有长达几十年的积 淀, 没有数十万的人才支撑, 就不 会有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今天。 ” 一位国内的资深观察人士这样评 价。 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 有时就 像一条河流, 有时激荡, 有时沉寂, 但无论如何, 都不能没有源头, 而 成都东郊, 正是四川工业之源。而 李铁锤他们, 尽管已经沉入时光之 河, 但他们身上的精神和产业基因 却无时无刻不在这座城市奔腾流 淌。 文图据 “宜人成华” 微信公众号 (更多内容请扫描右下方二维 码关注)下期预告 都市和工业, 这对曾经的 冤家, 在分离了短短几年之 后, 将重新以一种新的形式 结合在一起。下期我们将推 出 “记忆与传承” 系列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