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必修课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46420952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必修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必修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必修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必修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必修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必修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 减灾2 0 0 7 . 1Way for seeking truth求索之道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治安相对安全、稳定的“世外桃源” ,安全教育问题远不如生产经营单位那样重要,即便有些小的安全问题,也有保卫部门负责解决,所以, 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以至于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多数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没有把安全教育作为重点, 缺少必须的、 基本的心理素质培养与知识技能训练,致使许多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然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2、,包括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文化素质教育, 还包括遭遇突发性事件、 灾害性事故时的应急、 应变能力;避免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 防卫和自我救助能力 ; 规避职业危害和职业伤害风险 ; 对公共安全事故、 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助;防止和预防流行病、 传染病, 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等内容。把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势在必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者的职责法律依据改革开放以来, 高校校园治安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在 高等教育法

3、、高等学校学生行动准则 (试行) 、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 、 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已经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近年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维护大学生的安全合法权益, 把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依法治校确定为高校各级领导的法定义务, 推动了高校各级组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目前, 高校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与安全工作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生安全素质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科学文化知识。 目前, 我国在校大学生总数已经超过2

4、 0 0 0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 9 % ,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从1 9 9 9 年高校 “扩招” 后, 人们越来越关心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从2 0 0 5 年起, 教育部也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 对在校大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能够弥补其在中小学阶段接受安全教育的不足,帮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提高综合素质。因此, 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安全方面的教育,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必修课。韦爱勇 王成端 周小波长Safety education becomes a required cours

5、e f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安全教育 应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城市 减灾2 0 0 7 . 1Way for seeking truth求索之道从在校大学生的成长看,他们从幼儿教育开始至高中毕业,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 从知识结构看, 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法律和安全知识,导致发生社会安全问题 ; 从能力结构看, 他们缺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社会阅历浅, 承受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需要具备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在复杂环境中生存发展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有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如

6、果一个大学生连基本的安全知识都不懂,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将很难面对成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考验。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 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也是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必然要遇到的问题。用安全知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素质教育,将使学生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上获益良多,减少由于缺少安全知识的教育而造成的遗憾或悲剧。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需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后勤社会化的深入, 在校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高等学府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之塔,而是逐渐转化为开放式的小社会, 高校的人员结构和数量、 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运行后,校园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教育园区。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

7、。 在高校周围,遍布着网吧、游艺厅、饭店、商店、发廊等,有些商业活动把在校大学生视为特殊的消费群体, 越来越多的各类社会人员进校服务, 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 使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与恶习有可能流入校园, 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 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使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 如扩招走读生, 准许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等等。 这些复杂的新情况, 造成学生与社会接触频繁;外来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 更潜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 一些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大学生在校园内学习、 生活期间接触社会少、 辨别是非能力差等弱点,骗取其财物,侵害了大学生的正当合法权益。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同时

8、也是建设安全校园的需要。 大学生在校园内外可能会遇到各种安全问题, 如常用的各种证件、 手机的失窃,自行车、电脑、衣物被盗,甚至因生活琐事打架斗殴,女生受到性骚扰和侵害;又如校园内盗窃、诈骗、伤害案件,火灾、交通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等等, 这些校园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给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是在校大学生的安全需要知识结构需要在校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在校大学生群体内自身的思想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多数学生的目标不再是一味追求高分, 而是更加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

9、, 希望做一专多能的人才。 同时, 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校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校园, 但是他们的城市 减灾2 0 0 7 . 1Way for seeking truth求索之道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差,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能力差,如果受到身体和心理伤害或利益损害, 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安全权益, 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甚至影响到他们今后身心的健康成长。由于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原因,受到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 当私欲得不到满足时, 少数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把手伸向了周围的同学, 甚至老师;或因上当受骗, 恼羞成怒, 出现违规违纪行为,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有些同学

10、经受不了外界的不良诱惑,在大学生活阶段出了差错,有的因偷窃、赌博、打架、斗殴等被勒令退学, 不能正常毕业, 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在校期间安全生活的要求在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淡薄,自身安全意识不强, 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没有社会经验,往往给罪犯以可乘之机。由于校园内的相对安定局面,加重了学生的麻痹思想。 主要表现为 : 在自身财物管理上疏忽大意, 手机、 电脑、 随身听、 现金、 卡、证、 钱包等物品随意乱放 ; 离开宿舍或晚上睡觉不关门窗 ; 离开教室、 食堂就餐等不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等等,从而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据了解, 高校最常见的宿舍被盗案和诈骗案,其中有9 0 %

11、 是由于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疏忽造成的。 因此, 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不仅可以减少很多案件的发生,更加有利于校园秩序的稳定, 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 生活, 顺利地完成学业。通过对1 0 3 7 名1 3 年级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 3 . 7 % 的学生愿意接受消防器材的使用训练;有7 1 . 9 % 的学生愿意接受公共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有8 1 . 8 % 的学生愿意接受食物中毒急救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硫化氢、 氯气等毒气中毒的急救训练。校园公共安全的需要自发生美国“9 1 1 ”事件、S A R S 事件等公共安全事故以来,公共安全问

12、题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近年来屡次发生的群死群伤公共安全事故, 强烈地警示人们:高校内人才、资源高度集中,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应成为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在校学习将近4 年, 如何保证平安完成学业, 是教学双方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教育部已经制定了在我国中小学校普及安全知识教育的计划, 安全防护和逃生训练理应进入大学生的课程训练。据介绍,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所以,虽然地震灾害频发,人员伤亡数字却不大因为平民都在抗灾防患方面训练有素。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对安全教育实际操练的空缺, 致使学生在安全自救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 甚至很多学生在事故发生的时候惊慌失措, 不知道如何采取必要的

13、措施来自我保护和逃生, 因此而造成的惨剧令人触目惊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 高校学生公寓、教学楼、行政楼是人员集中所在地,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事故, 人员的心理恐慌将成为合理疏散的重要障碍。 莫斯科友谊大学学生公寓楼的火灾教训也无情地说明, 这个薄弱环节正是高校安全教育的盲区和死角。 东北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 一旦学生公寓发生火灾, 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开展自救和逃生, 而是表现出盲目从众的恐慌心理,会因采取不正确的做法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在高校内存在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学生公寓居住人员密集, 易燃可燃物多, 加之一些学生在使用火、电、燃油、燃气等器具时的不规范, 使高校

14、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而一旦发生公寓火灾等紧急情况,学生未经消防逃生演练, 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国内外近年来都不乏这方面的报道。有调查显示,5 2 % 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7 1 % 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4 3 % 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怀有侥幸心理;8 0 % 的受调查人员的消防观念仅仅局限于火警电话1 1 9 或发生火灾后等待消防队员的扑救,对于消防监督、火灾隐患整改、火场逃生和疏散以及如何加强消防工作感到茫然;6 3 % 的受调查人员对消防防范工作认识不清或持无所谓的态度。根据四川省消防部门对部分高校的调查,仅有3 1 . 3 % 的高校对消防资金投入有保障或基本

15、有保障,有4 3 %的高校灭火器和消火栓配备不达标, 9 3 % 的高校消防设施与装备不达标, 5 7 % 的院系没有专门安排时间学习消防安全知识,8 8 . 4 % 的高校师生不了解消防安全2 0 条 。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的安全需求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的意愿和情感。 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保护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基础, 也应该是教育的基础。 一个学生如果从小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 没有被一些典型案例所触动, 便很难真正领会生命的宝贵, 难以懂得去珍惜。 安全教育虽然并不高深,但在学校这个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殿堂里不应受到冷落。 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领悟, 真正增强

16、减灾的安全理城市 减灾2 0 0 7 . 1Way for seeking truth求索之道念,从而具备很好的意识及能力去守护生命安全。长期以来,安全逃生演练在大学生课堂上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家长或学校老师的口头嘱咐式提醒。由于忽视了学生安全教育实操、 案例分析等安全教育, 导致了安全教育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比较薄弱。在全国高校中, 北京林业大学首开先河,率先将安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门基础必修课, 将安全逃生课作为必修课纳入学分制。 安全逃生课以防火安全、 交通安全为主要内容,采用案例教学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并把在突发事件中如何自救作为该课程学习的重点, 以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 这种引导学生安全需求, 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的做法已经得到安全专家的赞同。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维护校园安全,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 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 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就是保护国家的人才资源。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 把危险和损失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