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备考讲义

上传人:zhongc****u2018 文档编号:46416151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备考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备考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备考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备考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备考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备考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物理力学专题备考讲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薛! 辉!江苏省启东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南通市物理学科专家组成员、 骨干教师, 备课组组长, 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学, 历届高考物理平均分均列全省前茅, 重点大学上线率一直稳定在 “#$左右, 曾多次记功或嘉奖。主编或参编 奥赛金版全解题库 、启东中学作用本 、原创与经典 等教辅参考书多部。李敬斌! 深圳市高级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省优秀教师, 深圳市物理教研中心组成员。所辅导学生两次冲进全国奥林匹克决赛, 并取得优异成绩。多篇文章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曾在广东省物理高考备考会上做 %#静止质量为 %在电磁场中的速度($ 为光速)%0 $%0 & $贯穿本领很弱, 用纸能挡住较强, 能穿透几毫米

2、厚的铝板很强, 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对空气的电离作用很强较弱很弱产生机制核内 ( 个质子和 ( 个中子结合而成 (* ,( %&+8 (*-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和电子 %&+ * ,% 3-核发生 #、 ! 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 “ 光子. . 这里特别提出动量守恒定律是以前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 在新课标教材中改为选考内容, 且对冲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不再作出要求, 这就说明了动量守恒定律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不再处于重要的位置, 故在复习本部分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将重点放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面, 但不要做太多往年高考难题, 重要的是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其解题的基本方法

3、和步骤; 二是理解弹性和非弹性碰撞的概念, 记住两物体碰撞的几个基本公式。高级教师 . 孙茂森. . 我们知道, 物理学是典型的实验科学, 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得出都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同时人们又在大量的实验事实中发现和总结归纳出了新的物理规律。近年来, 高考在能力要求上, 强调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 能运用观察、 实验、 调查、 假说、 建立模型、 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 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等,因此, 高三物理复习要在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多年的复习经

4、验, 我们认为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做好学情分析高考实验复习前, 学生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摸底考试来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自身情况的分析, 弄清实验题得不到高分的原因是基本知识掌握不牢, 还是方法技巧不熟练, 是审不清题意, 还是实验过程不清晰、 语言表达不到位等。要对电流表、 电压表、 游标卡尺等实验仪器的读数规则掌握情况, 对滑动变阻器的限流、 分压两种控制电路的原理把握情况, 对实验的思想方法 (如模拟法、 转换法、 放大法、 比较法、 替代法等) 的理解应用情况等高考中常考的内容进行重点分析; 同时, 要解决好高一、 高二实验学习中遗留下的问题 (轻视经历实验的

5、过程、轻视设计实验及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等) , 使复习有的放矢。 二、 做好考情分析实验复习要以点带面, 点、 面结合, 更应回到实验考试的立足点上, 即实验操作、 数据处理、 误差分析等上。近年来, 高考实验题已跳出了课本分组实验的范围, 不仅延伸到演示实验, 而且出现了迁移型实验、 应用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等, 并且凸显出一些热点实验, 如基本仪器使用中的长度测量; 力学实验中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电学实验中的测金属的电阻率 (含伏安法测电阻) 、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等。因此, 复习时要重视对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分析研究, 既要把握实验复习的

6、重点, 又要兼顾全面(对每个实验都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 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小实验) , 同时对重点实验、 重点规律还要有所拓展。 三、 做好专题复习在做好学情分析和考情分析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储备情况,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分类复习或专题复习:!“ 夯实学生分组实验中的高考考查点, 重视课本中的重要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在复习基本实验时, 应着重落实以下几点: !基本仪器的使用, 如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电流表、 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构造原理; “实验的实际操作, 如电路连线题; #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如给定标好长度的纸带或数据表, 让你从这些数据中求出结论

7、;$设计实验的方法, 如测电阻可以用伏安法, 也可以用半 偏法, 比较法等, 关键是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方法的领会。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物理课外小实验也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而备受关注。因此,在复习中要将重要的演示实验重新做一遍, 并引导学生对课外小实验进行理解性的探究。#“ 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纲, 分类归纳, 多视角审视和组合实验版块结合课程标准和 考试大纲 , 将高考中涉及的实验分类总结归纳, 选择典型例题训练, 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版块。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版块, 只要它们有一定的共性或联系, 比如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等,

8、它们在图象法处理数据上有共性, 这样能加强学生的实验迁移能力。对待以生活、 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背景命制的应用型实验题, 要在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的前提下, 仔细阅读题目, 从题给的文字、 图表中捕获有效信息,从中找出规律, 通过联想、 等效、 类比等思维方法建立与新情景对应的物理模型, 进行推理、 计算, 从而解决问题。$“ 明确题型, 掌握方法除了要明确基本问题和常见题型外, 实验复习时, 要对常用实验原理的设计方法、 常见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常用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 常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等做总结归纳, 比如在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的实验中, 加速度、 力和质量的关系控制,

9、用到控制变量法, 而理想化方法、 等效替代法、 模拟法、 微小量放大法在哪些实验中用到呢?这些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好好总结一下了。 四、 考前再做实验在高考冲刺复习阶段, 通过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 做到实验理论 (原理、 步骤、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和实验技能 (器材选择、 仪器的读数和使用、 实验装置的安装和调试) 全面复习, 安排学生亲手重做中学阶段重要的、 有代表性的几个课本实验,如: !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 “涉及电压表、 电流表、 变阻器的实验等。但要注意, 重做这些实验并不是简单重复地做一遍,而是要求对每个重做的实验达到 “一个了解、 五个学会” , 即

10、了解实验目的、 步骤和原理; 学会控制条件、 学会使用仪器、 学会观察分析、 学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以及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同时还要培养七种意识,即: !动手操作意识; “安全意识; #规范化意识; $环保意识; %质量意识; &定量意识; 创新、 质疑意识。另外, 对于特殊的方法和误差分析及校准等较难的内容, 应量力而行。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化手段, 采用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让一些演示实验及不易观察到的实验情景可观可感, 使同学们头脑中形成具体表象, 利于记忆,便于迁移。综上所述, 高考复习阶段, 应加强实验专题训练, 加强基本仪器使用的训练, 把实验原理、 方法、 设计思想融会在习题中, 重视对学生基本实验素养及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 锻炼学生从现实生活、 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中获得有效信息, 并进行初步加工、 储存或应用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