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413888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科版 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三年多的科学课学习,已经掌握了科学课学习的方法和实验技巧,能够自己主动设计实验方案,但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却发现学生很多时候并未能按照实验计划去进行操作,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实验结果,而忽略实验的过程。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这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得出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前一课抵抗弯曲学生已经对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很清晰,所以在这一课学生很快就知道这次实验的相同和不同条件是什么,但在试教中却发现学生说一套做一套。他们说出了实验要注意的相同条件有纸的架空距离、螺母放置的位置、纸的厚度等,但在实验操作中他们经常移动两块木板的距

2、离,放螺母的时候没有集中一处放而是分散着来放,折纸的时候没有从纸的长度来折而是从宽度来折导致纸的架空距离不一致。这种种因素导致各组数据差异很大,虽然最终都能得出“改变形状能增强抗弯曲能力”这个结论,但用这些数据来支撑这个结论就显得不够说服力,况且我们的课就仅仅是为了得出结论吗?结果重要但过程同样重要,在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针对学生的情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的策略:(1)直观对比。出示不同折法的两张波浪形纸,问学生哪张纸适合和平面纸作比较,并分别把两张波浪形的纸放在木块上展示给学生看。通过直观的对比,学生知道应该从纸的长度来折,这样才能做到和平面纸一样的架空距离。(2)教师演示。

3、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先演示测量平面纸的抗弯曲能力,教师的实验演示为学生作了一个示范,这使学生动手操作时更规范。(3)精备材料。在准备材料时为了能使学生每次都做到纸的架空距离一样,放置螺母的位置一样,在发给学生实验的纸上画上了记号,然后让学生思考纸上记号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清晰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实验的公平性。另外我还准备了一个小杯子给学生放螺母,这样学生就能把螺母集中放置在一处。上面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都比较规范,得到的数据更有说服力,让学生关注到实验结果的同时也关注到实验的过程。并且他们在思考哪种波浪形的纸适合和平面纸作对比?纸上的记号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时他们的科学思维得到了发展。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