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笔算乘法(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407583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笔算乘法(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笔算乘法(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笔算乘法(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笔算乘法(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笔算乘法(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笔算乘法(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时第六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笔算乘法(进位)城西小学 潘卫红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书上第 65 页例 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 1、2、3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 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的理解,并加强应用,培养解 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

2、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笔算 2412 199 1、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中列竖式计算,书写快的学生板书。 2、 请板书的学生说一说 2412 的计算过程(师静听) 师:掌握的可真扎实,你还知道 48 是表示什么吗?(2 个 24)24 就表示 1 个 24 吗?( 不是,表 示 10 个 24 是 240 ) 3、 请板书的学生说一说 199 的计算过程(师静听) 师:谢谢你们这么精彩的解说!请先回到座位上! 师:下面的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199 有进位,2412 没有进位)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进位吗?(哪一位上满

3、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板书: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 总结老师把你们的话进行了总结,请看屏幕上。 ppt 出示: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引出进位乘法为今天所学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知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看看跟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 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 1、出示棋盘 这是一张围棋的棋盘,它是由纵横 19 道线交叉组成。

4、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 19 道线交叉组成。 引出问题:“棋盘上大约有多少个交叉点?”师指着角落上的交叉点问:这是交叉点吗?(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1919) 说说选用乘法的理由?(每行 19 个交叉点,有 19 行,表示有 19 个 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你能估一估 1919 大约是多少个?(1)预测: 1919400 1919380(20) (20) (20) (2)从估算中我们知道精确值比 380 要小。这个结果可以用来检验我们的精算。 2、你们能口算 1919 吗?。 预测 1:2019=380 预测 2:1910=190380-19

5、=361 199=171190+171=361 3、口算能精确地算出积,还有一种办法也能精确地算出积,那是(列竖式) 。想试试看吗? (1) PPT 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试着列竖式并计算。 2、计算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同桌两人可交流) 3、看课本 65 页例 2 上是怎么解决? 先出示 1、2 两条,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后再出示第三条。 (2)学生板书并汇报计算过程。如果学生不会说,或者说的不够精确,出示 PPT 先用 19( )位上的( )去乘 19, 得数的末位和( )位对齐; 个位满( )就向( )进( ) 再用 19( )位上的( )去乘( ) , 得数的末位和( )位对齐,

6、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 师:你可以看着屏幕的提示来说! 4、师生评议。 (1)比较 2412 及 1919 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 1:1919 有进位,2412 没有进位。强调:99=81 个位满 80 向十位进 8。预测 2 :算法是一样的,都是先拿个位上数乘以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乘以第 一个因数,再把两个所得的积相加。 (2)重点评议笔算。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 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完整课题:(进位) 5、汇报结果 经过我们的计算得出 1919=361(个) ,围棋棋诀第一句就提到“棋之盘,方十九,

7、三百六 十一叉点”。 同学们用你们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棋盘的问题,还能解决其他问题吗?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师:南瓜也来凑热闹了,看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把它摘下? PPT 出示 2274 请三位学生板书。说出计算方法。一位 2274,一位有错误的,一位 7422。如果都没有 错误,那就两位。可能出现十位上的进位写在个位前面的情况,学生指出并订正。 也有可能出现 7422,师补充:乘法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是不变的。这个我们以后还 会学到,同学们你们觉得谁放在前面算比较简单?(列竖式方法优化) 2、这儿的热闹声又引来了三个南瓜,看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把它们摘下? 完成计算后,选择三位板书,组织交流。这

8、时主要是纠错,如果没有出现错误,那么就快 速地校对答案,进行到下一题。3441 1521 5327 3、小蜜蜂也来找南瓜田里的花朵了,你们来帮帮他们吧! 为什么有些同学在拿笔计算,有些同学却没有呢? 预测 1:每一个积的个位都不一样,用两个因数的个位相乘取个位,就能判断。 预测 2:用估算的方法。 师:看来笔算也不是适合所有的解题,不同的题目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4、环境好,鸟语花香,环境受到破坏就见不到鸟语花香了,请看这是某地的白色污染,造 成白色污染的原因之一就是一次性快餐盒。出示题目: 公司餐厅每天大约要用一次性饭盒 75 个,算一算七月份大约要用多少个?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师:31 怎

9、么来的? (七月份有 31 天) 5、思维拓展:师:同桌相互讨论一下。你能先知道哪个方框,你是从哪里受到启发?(先知 道紫色方框,我是从十位上的 8 受到启发,这里能填 2 或者 7 )5 4 * 52 7 0* * 8* * 5 0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我想用文字来归纳今天所学的方法,觉得 可以怎么归纳,先自己想想 ,相好同学和同桌讨论一下。 2、PPT 出示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哪一位上满

10、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 3、在做进位笔算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别忘记进位) (两次乘的积要相加) (计算前可以先估算一下) (仔细计算)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哪一位上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 “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 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两个层 次编排。本课时是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的笔算。 ”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三年级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

11、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 了初步的发展。在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应 用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 学段的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 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完本节课后,我 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情境引入,事半功倍。在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希望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猜测,由于 “这张围棋盘大约有多少个交叉点?”这个问题起点相对比较低,学

12、生容易参与,创设这样 的情境,试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和直觉思维能力。同时, 也使所有的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之前,让学生先独立 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我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如果能够建立在独立思考和 准备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和交流的质量必定提高,反之常常会流于形式。此外, “独立思考, 尝试解决问题”主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要求是用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去解决 1919= ?,因此,学生不但可能计算的方法不同,而且还可能计算方法的数量也不同, 这样的教学试图体现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优

13、化意识。在教学设计中,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 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讨论和表达数学问题是进行数学交流的两种重 要形式。由于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 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 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我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为学生与教师,学生 与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希望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在 表达、讨论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 到提高。 三、零距离教学,变“苦学

14、”为“乐学”。我在这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心情始终十分愉快。产生了这种愉悦情感的主要原因是: 学生活泼可爱,能力无穷,我能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只是把我当作是他们的一个伙伴“大朋 友”,没有了那种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都为解决数学问题在“奔 波忙碌”。对于 1919 这样一个算式,学生想出了如此多的计算方法,实在是“威力无比”, 有意思的是:有些的解题方法,在备课时也是没有想到的。这一代孩子肯定会超越我们这 一代,这也是我由衷地希望,也是我这位普通教师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总之,我们只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的优势,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地使用,合理 利用生成性资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来过于注重模仿 记忆、机械训练等接受式学习的状况,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 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