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专用小麦小偃503栽培技术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46406910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条专用小麦小偃503栽培技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面条专用小麦小偃503栽培技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面条专用小麦小偃503栽培技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面条专用小麦小偃503栽培技术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面条专用小麦小偃503栽培技术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条专用小麦小偃503栽培技术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条专用小麦小偃503栽培技术研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摘 要在了 解小麦生产现状与栽培措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情况的基础上, 本文针对试验类型区种植特色, 在2 0 0 0 / 2 0 0 1 和2 0 0 1 / 2 0 0 2 两个生产年度利用所筛选的优质面条小麦品种小僵5 0 3 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密度、种植方式、E M 制剂、天达 2 1 1 6 四个单因崇随机区组试验和密度、 种植方式、 E M 制剂三因素再裂区试验, 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各因素对小麦农艺、光合、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影响,为该区大面积实现高产、优质小麦的生产提供最佳的栽培模式。本文在探讨各因素对小麦农艺性状、千物质积累分配特性、光合生理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的作用

2、效果基础土, 分析了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和籽粒灌浆动态及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揭示了影响产量的主次因素,所得结果如下:1 随密度增加群体茎数高峰值增加而高峰期提前、干物重和群体基部的透光率降低。处理间旗叶 P n , T r及产量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而籽粒品质性状差异小但均值高。各密度处理中,小麦农艺和光 合性状、 产量与品质指标都保持有较佳水平的处理为1 0 5 k g / h e , 其次为1 3 5 k g / h e的处理。2 .种植方式对小麦群体结构和旗叶光合生理性状有不同程度影响,而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影响不显著, 但三密一稀群体比等行距和四二式群体表现出较好的光合性能和

3、光合产物有效运转能力及产量构成Em素较协调, 所以产量最高和品质较优, 加之三密一稀适合该区麦辣套作的特色, 采用该种植方式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其次无套作麦区应用等行距种植效果也较好。3 . E M对调节群体大小、 促进单株分孽成穗、生育后期功能叶持续期的延长和千物质向经济器官r 7 分配、光合作用以及最终产量均具有积极的正效应,且作用效果随 E M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 而对光合的促进作用是以同化较多的水分为前提。 E M 对籽粒品质没有明显影响,所以E M 应用效果以1 5 . 0 0 k g / h m “ 最好,其次为1 1 . 2 5 k g / h d ,而32 5 k g / h

4、 m 不可取。4 ,在适宜喷施浓度下,天达2 1 1 6 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改善冬小麦的籽粒品质及经济性状,提高灌浆期的光合性能,利于光合产物的有效积累分配, 但喷施浓度不当反而有负效应,从而最终影响产量潜力的发挥、降低经济效益。故在对天达 2 1 1 6的实际应用推广中应注意其合理用量问题, 本试验中, 天达2 1 1 6 在拔节期+ 孕穗期、 灌桨期的喷施浓度为0 . 1 %时获得最高的产量效益及经济效益,为最适喷施浓度。5 .种植方式的产量效应 密度 E M , 其中 种植方式的产量效应及密 度与种植方式的互作效应显著, 产量效果表现为 A N, A B a B , C I C J

5、C z 。且从群体光环境、籽粒灌浆性状、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分析表明, 密度A , 以等行距种植及密度A g 以三密一稀种植其产量和品质效果较好, 而对于A , 以B 种植( A A) 的产量和品质优于以B 2 种植临B a) , 但差异不大, 所以在间套作麦区进行三密一稀种植、密度为1 0 5 k g l h m 2 的模式经济效益高,而E M 施用量以多为好。本试验所得的最佳栽培 模式为A A C 和A 2 B ,C , 其次是A Z B ? C 3 , A ,B ,C 2 , A , B ,C . .6 . 冬小麦一生的干物质随生长发育的进展逐渐增大,以出苗到拔节阶段占2 0 % 左右, 拔

6、节到开花占5 5 - 7 4 % ,开花到成熟占2 6 - 4 5 % , 积累曲 线呈 “ S “型。开花至灌浆中期,是干物质发生运转的过渡阶段, 光合产物由 源向库的运转加强,而茎秆内的干物质向穗部运转的时间晚于叶和叶鞘,且叶 ( 源)的干物质运转率和对籽粒 ( 库)的贡献率最大。7 .小堰5 0 3 品种在不同栽培技术组合下籽粒灌浆过程符合 L o g i s t i c 曲线, 但不同处理的方程参数和灌浆参数存在差异。灌浆三阶段中,渐增期平均比缓增期短 1 0天而比快增期少8 天, 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快增期 渐增期) 缓增期, 灌浆速率基本呈4 : 2 : 1 的比率, 较高

7、的渐增期和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利于减轻小麦生育后期不利气候因素对灌浆的影响,对稳定粒重有积极作用。灌浆持续时间是决定粒重的重要因子,其次是平均灌浆速率,渐增期持续时间、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均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且渐增期持续时间易受环境及栽培措施的影响,渐增期灌浆速率的稳定性也低, 所以 渐增期持续时间及其灌浆速率的波动是造成小僵5 0 3 品种粒重不稳的主要原因,该期是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主攻方向。8 .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产量和品质性状存在差异。其产量构成因素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其中产量构成三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表现为成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成穗数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 且三者之

8、间两两呈不显著负相关。品质性状中蛋白 质含量、籽粒硬度和容重两两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蛋白 质含量与籽粒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容重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软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面粉吸水率与蛋白 质含量和软化度呈显著正相关, 与面团形成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软化度与面团稳定时间达极显著负相关,评价值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软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它性状间相关性不明显。 籽粒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不同程度相关性而与蛋白 质含量也无绝对的负相关,所以通过改善产量性状来协调或改善产量和品质关系的措施可行。关键词:栽培技术农艺性状产量品质专用小麦Ab s t r

9、 a c tB a s e d o n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c s o f p l a n t a r e a i n Q i s h a n c o u n t y , f i e l d e x p e r im e n t s w e r e c o n d u c t e d f r o m 2 0 0 0 t o 2 0 0 2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a g r o n o m i c r e s p o n s e s a n d g r a i n q u a l i

10、ty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s e l e c t e d w i n t e r w h e a t v a r i e t y f o r n o o d l e p u r p o s e 一 一 一 X i a o y a n 5 0 3 a t f o u r p l o t d e s i g n e x p e r i m e n t s w i t h s i n g l e e x p e ri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o f d e n s i t y , p l a n t p a tt e r , E M a n d T

11、 i a n d a - 2 1 1 6 a n d o n e r e s p l i t - p l o t e x p e ri m e n t w i t h t h r e e e x p e ri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 o f d e n s i t y , p l a n t p a tt e r a n d E M , i n o r d e r t o f i n d a s u i t a b l e m o d e l o f c u l t i v a t i o n f o r t h e l a r g e s c a l e a n

12、d h i g h - y i e l d a n d h i g h - q u a l i t y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t h i s r e g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s t u d i e d t h e e ff e c t o f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 o f g r o w t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n

13、d d is t r i b u t io n o f d r y m a tt e r , p h o t o s y n t h e s i s , 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 a n a l y s i e d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t h e g r a i n f i l l in g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y i e l d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q u a l it y tr a i t s , a n d d

14、i s c o v e r e d t h e m a i n e x p e ri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o f i n fl u e n c e y i e l d , t h e r e s u l t s w e r e a s f o l l o w s :I . Wi t h t h e d e n s i ty i n c r e a s i n g , t h e m a x i m u m o f c o l o n y s t e m s i n c r e a s e d a n d c a m e e a r l y , t h e s i n

15、 g l e s t e m d r y m a tt e r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n d t h e l i g h t p e n e t r a t i o n o f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 b o tt o m r e d u c e d .T h e fl a g l e a f p h o t o s y n t h e s i s r a t e ( P n ) , t r a n s p i r a t i o n r a t e ( T r ) a n d t h e g r a in y i e l d w e

16、r e s i g n if i c a n t o r g r e a t l y s i g n i fi c a n t , t h e q u a l ity t r a i t s m a i n t a i n e d h i g h e r v a l u e , b u t n o t s ig n if i c a n t a m o n g t r e a t m e n t s .T h e d e n s i ty o f 1 0 5 k g / h m 2 h a d o p t im u m a g r o n o m ic t r a i t s ,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r a t e , 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t y p r o p e r t i e s , t h e s e c o n d w a s th a t o f 1 3 5 k g l h m z .2 . P l a n t p a t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