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茉莉花(东北民歌)(一)|人音版(简谱)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40052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茉莉花(东北民歌)(一)|人音版(简谱)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茉莉花(东北民歌)(一)|人音版(简谱)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茉莉花(东北民歌)(一)|人音版(简谱)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茉莉花(东北民歌)(一)|人音版(简谱)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茉莉花(东北民歌)(一)|人音版(简谱)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茉莉花(东北民歌)(一)|人音版(简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茉莉花(东北民歌)(一)|人音版(简谱)(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1 教学理念 小学音乐新课标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难点以及与音乐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江苏民歌茉莉花:五声徵调式,单乐段,起、承、转、合性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第一乐句由两个段分句组成,二者旋律相对称,歌词重叠,落音相同;第二乐句承接上句并引出新的乐思;第三、四乐句为“转”与“合”的紧密衔接,一气呵成,其中切分节奏的运用给人以轻盈

2、活泼的感觉。整首歌曲一字多音居多,旋律以级进为主,间有小跳,使音乐显得清丽流畅、委婉妩媚,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典型风韵,被誉为江南民歌“第一歌”。东北民歌茉莉花:唱词与江苏民歌茉莉花基本相同,属“同词异曲”。它十分巧妙地借用了江南小调的音调框架,融入了东北地区质朴的特点,在调式、旋律进行以及衬词处理上作了很大改变,使歌曲更具本地特色。如“”,上下行的幅度比较大,在结尾处把高音加以延长,注入了富有东北“二人转”特点的衬词“啦”、“呀”、“哎呦”、“哪”、“嗯啊”、“哎嗨呀”、“嗯哎呀”、“呀呀依呀”等,别具风味,突出了东北人豪放、快言快语的性格特点。粗犷铿锵,融入了一股“阳刚”之风。普契尼东边升起月

3、亮: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把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中所记录的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并在剧中的女声合唱中用了它的全部曲调(只在个别音合节奏上稍作改变)。剧中的角色均穿上中国元朝服饰,让这个外国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更具中国色彩与风味。在第一幕中,当月亮升起,一队小和尚从远处的山坡走进,又渐渐走远,茉莉花主题音乐第一次出现东边升起月亮,由女声合唱的形式从那边飘来的。3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有关中国民歌的音乐课。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对所- 2 -学内容,特别是音乐知识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孩子们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对音乐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

4、,他们听唱与模仿学习的能力比较强,但民族音乐和歌曲对他们来说有些“陌生”,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审美情感教育的“导游”,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对音乐理解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4 教学手法与手段说明 1.谈话法:在每一次学生聆听欣赏前,教师都会抛出问题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2.对比法:对不同地区的歌曲的风格进行对比欣赏。5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茉莉花,感受小调音乐的柔美、委婉,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2通过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5、。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试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听辨乐曲在情感和地域的风格。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了解小调音乐的柔美、委婉,并知道茉莉花是我国民歌小调的典型代表作。2. 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不同地区茉莉花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3. 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民歌茉莉花。6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2.作品音乐风格的感知。- 3 -教学难点: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不同地区茉莉花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7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 1【活动】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

6、: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学生欣赏。回答:茉莉花。2. 创设情境、欣赏茉莉花的图片。师:茉莉花洁白的花瓣清新淡雅,散发淡淡清香,今天老师也想唱一唱茉莉花,同学们想听吗?提问: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首民歌?【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弘扬民族音乐。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活动 2【活动】二、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意境江苏新版茉莉花 来源:学.科.网Z.X.X.K1教师边画边表演唱歌曲茉莉花。生欣赏聆听感受小调音乐意境。(复习巩固小

7、调:一般指流行于城镇市井中的汉族民间歌舞小区,因地域不同,又有小曲、时调等多种名称。)2画图谱感受乐句旋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图谱,哼唱歌曲旋律。师:好听吗?同学们会唱吗?拿起画笔,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茉莉花图 形 谱 展 示- 4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设计意图:体现音乐的审美教育特色,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终身受益。】活动 3【活动】三、欣赏歌曲江苏茉莉花 1.欣赏歌曲江苏茉莉花师:同学们唱的真美啊!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首茉莉花呢?想不想听?提问:这两首歌曲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旋律相似)哦,旋律相似,我们来唱一唱!

8、来源:Zxxk.Com2.学生随琴轻声哼唱旋律。3.教师引导看图谱演唱对比歌曲。A、一字多音 B、情感处理4.对比江苏新版茉莉花与江苏茉莉花的歌谱,学生分组范唱两首歌曲的两个乐句。师:两首旋律像不像啊?这首江苏茉莉花的旋律,已经被传唱了几百年了,而这首新版的江苏茉莉花是依据它的旋律改编而来。【设计意图:表现鲜明的民族特征,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 4【活动】四、欣赏歌曲东北茉莉花 1.聆听东北茉莉花- 5 -提问:东北地区的茉莉花旋律和歌词有什么特点?(旋律:旋律回转,下滑音装饰具有东北二人转的风格;歌词:多衬词。如呀、哎呦等)2.学唱歌曲前两

9、个乐句旋律。3.教师示范二人转的动作,学生学习。4.学生伴随音乐展示二人转动作。5对比江苏茉莉花与东北茉莉花旋律特点和地区风格。【设计意图:表现鲜明的民族特征,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活动 5【活动】四、欣赏歌曲普契尼东边升起月亮 1了解作者。师:茉莉花不仅在中国广为传唱,早在 18 世纪,茉莉花就传到其他的国家,而且还成为音乐家普契尼创作歌剧图兰朵特的主要音乐素材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音乐家普契尼。2普契尼简介。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出生在音乐世家,家境贫寒,靠母亲节衣缩食和亲友资助,学习作曲。他一生写了许多歌 剧,如艺术家的生涯、

10、托斯卡、蝴蝶夫人等。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作品。1924 年他写出第三幕之后,患了喉癌,但他仍坚持写作直至逝世。普契尼为了创作这部歌剧收集了,许多民歌,其中包括中国民歌茉莉花。- 6 -3视频直观感受。视频东边升起月亮提问:这个旋律和我们演唱的哪首民歌相似?4图谱对比。感受东边升起月亮与茉莉花的相似之处。图谱对比5出示歌谱,复听东边升起月亮。【设计意图:重视音乐课实践过程的教育价值,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思维潜质,鼓励探究与创造。】活动 6【活动】六、拓展延伸 来源:Z&xx&k.Com1视频拓展交响乐茉莉花。师:茉莉花不仅有各种地方的歌唱版本,还被音乐家们改编成很多的好听的器乐作品,接

11、下来,我们一起静静的欣赏由管弦乐团演奏的茉莉花。2师生哼唱,经典的江苏茉莉花。来源:学,科,网师:优美的旋律让老师情不自禁的想哼唱这首最经典的江苏茉莉花了,你们想不想唱?【设计意图:教学有它的延展性,本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课堂进入生活,让生活融入音乐的氛围,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活动 7【讲授】七、小结 谈话性总结。师:中国的茉莉花!世界的茉莉花 !茉莉花如同一位使者,代表着友好的、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它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来源:学科网 ZXXK- 7 -活动 8【作业】教学反思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

12、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这段表述,可以理解音乐新课程中对民族音乐的弘扬将具体地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了解认识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和责任;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而民歌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并在人们一代一代的口头相传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的一门艺术,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典型代表。音乐教育家柯达

13、伊也曾说:“民歌是民族的产物,它的创造永远都不会达到止境,在它的任何阶段中,它总同时寄托在很多形式里。”个人也非常喜欢中国的民歌,因为它们短小精悍,易于传唱、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所以,我选择了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的杰出代表,尝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元素,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茉莉花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

14、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增加了新版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等内容。通过欣赏分析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2004 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手提红灯笼的小女孩在全世界亿万观众面前,唱响了茉莉花,那清新优美的曲调,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也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重现这激动人心的一刹那,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情境导入必定会吸引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首民歌,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接下来歌曲的学唱、感受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15、这样的旋律对- 8 -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不想在歌曲学唱上多花时间,而是挖掘歌曲的丰富内涵,更好地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一边听辨一边思考。在反复吟唱中归纳江苏民歌小调的特点优美柔和、细腻委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歌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色彩。江苏人细腻委婉地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东北人却是豪爽热情的,他们毫不遮掩对茉莉花的喜爱,体现在他们的歌曲里,显得风趣幽默。河北人的刚直爽朗,也带给茉莉花不同的感觉。引导学生听辨这两首极具代表性的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强烈的听觉反差,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歌和那里的人民是离不开的。通过听辨、

16、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经过比较学生发现两首茉莉花,节奏有的宽松,有的紧密,情绪有的清新优美、有的豪爽热情、有的刚直爽朗,特别是东北版的,衬词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几分风趣和幽默。而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五声徵调式,同样表达了对茉莉花的喜爱。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将听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去挖掘它们的内涵和联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响了全世界。歌剧图兰朵或许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离我们又那么近。选取其中的几秒钟,引导学生听辨用了那个版本的茉莉花,让他们有目的的听赏,增强民族自豪感。最后交响乐茉莉花,带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