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月考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94770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月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月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月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月考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 三 历 史 8.14注意: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题号之前,并且填写在表格内。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80 分 1.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 3876 枚。辽宁、吉林和内蒙 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 B C D 2.春秋时,鲁国实行“初税亩”的根本目的是都 A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 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 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3(2010 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 15)我

2、国古代常采用信鸽、烽燧、驿站等方式传递信息。下列与烽燧传递信 息的途径相似的是 交通信号灯 电子邮件 轮船旗语手机短信 A B C D 4.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 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 5.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最主要的依据是 A 废井田,开阡陌 B 废除特权,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秦国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 6. 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 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 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7.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A 他创造出了新的文学体裁 B

3、 他主张政治上要变革 C 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D 他的仁爱思想 8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 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9.司马迁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称为“凿空”之行, “凿空”的含义是 A 了解情况 B 填补空白 C 开拓空间 D 开通道路 10.我国古代居民大规模迁移活动有两个流向,一是由北方迁到黄河流域,一是由黄河流域迁到长江流域。 这两种迁移相同

4、的结果是 A 使民族成份复杂,民族矛盾加剧 B 使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C 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D 使少数民族政权增多11. 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 为天地一大变局” 。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 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 师 12.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符合鲜卑族统治阶级的利益 B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C 得到各民族统治者的支持 D 代表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13.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B 统治者注

5、意选拔人才 C 当时社会稳定,政治清明 D 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 14.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 周边少数民族进攻 B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 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 横征暴敛苛政默武 1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是 (1)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2)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3)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4)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 (1) (2) (3) B (1) (3) (4) C (1) (3) D (2) (3) 16.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

6、家,意思是按原则 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17.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 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18图 4 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图 4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7、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19 (2010 年四川 16)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20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21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

8、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2. (2010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1)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2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3.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 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4.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 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

9、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5.图 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 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在汉代就已出现 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图 4 A B C D 26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 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27 (2010 安徽卷文综 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

10、址被评为全国“2006 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 2 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 B C D28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 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29.(2010 年新课标卷文综 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 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30.(2010 安徽卷文综 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

11、西汉七国之乱“有 叛国而无叛郡” , “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31.(2010 年广东卷文综 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32.(2010 年上海卷文综 7)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之一,她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结果。古代的鲜卑族在 经历了一次主动的改革后,逐渐融入了汉民族。这场改革是 A秦国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北宋王安石变法 D明朝张居正改革33.(

12、2010 年四川卷文综 13)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甘英 B玄奘 C一行 D鉴真34.(2010 年四川卷文综 14)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完善科举程序 创立行省制度 强化文化政治 世俗文学兴起 A B C D 35.(2010 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 7)在我国辽阔大地上分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某城市襟江带河,依山傍 水,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曾是“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该城市是 A开封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36.(2010 年北京卷文综 13)有人认为,

1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 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37.(2010 年福建卷文综 13)表 2 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38.(2010 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 27)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ABCD 39.(2010 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 39) (1 分)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一统

14、,民族融合,青白瓷闻名世界, 火药出现,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这一时期应是 A.东汉 B. 北宋 C.明朝 D.唐朝 40. (2010 年山东卷文综 9)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 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表格内:二非选择题(20 分) 1. 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 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 (5 分)结合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