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94484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7)尊老爱幼【论点论点 36】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相关论据】1、齐景公治不敬之令:齐景公时,很注重孝治,有次出巡,来到一处治河工地,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也在工地上运土,便当即罢免了这个县令,他认为让这么大年龄的老者负载于途,是地方官的过失。2、颍考叔食舍肉:颍考叔是郑国颍谷地方官吏,听说郑庄公将其母姜氏置于城颍,并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不久便已后悔,就去见庄公。郑庄公请他吃饭,颍考叔吃饭时把肉留在一边。郑庄公问他为什么?他说:“小人有母,凡我能吃的食品都让母亲先尝尝,她从未尝过您赐给的美食,所以请允许我带回去孝敬母亲。”庄公深为感动

2、,以后设法将自己的母亲迎回。此后,人们常将“颍考叔食舍肉”作为子女孝敬父母的一个典范。3、刘恒亲尝汤药:汉文帝,姓刘名恒。亲生母亲薄太后,文帝侍奉供养她一点也不懈怠。薄太后患病三年,文帝在亲理朝政后,常在床前陪伴她,没有合上眼睫毛,没有解下衣带睡觉。薄太后所吃的药,恐怕药味不适合,文帝都要亲自尝过以后,再让母亲吃。他爱人和孝顺的美德天下闻名。4、陆绩怀橘:三国时,吴国天文、历史学家陆绩,在 6 岁时去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来招待他。可陆绩虽小却不贪吃,而是怀揣了三个橘子。当他要辞谢回家时,橘子掉了出来,袁术有些奇怪地问他:“你来做客,怎么还把橘子拿走呢?”陆绩说:“我想把它带回去给母亲吃。”袁术

3、见他小小年纪,却如此孝敬父母,深为赞叹。5、毛泽东敬老:毛泽东同志非常敬爱他那乐于帮助别人的善良母亲,至诚侍奉。1919 年,他母亲生病去世,他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写了一篇祭母文,其中有这样赞美称颂母亲的话:“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迩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1959 年 6 月 25 日,毛泽东回到离别 32 年的故乡韶山后,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他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接着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名言警句】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4、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1、黄香扇枕:黄香是东汉时期江夏安陆人,9 岁那年他母亲病故。他怀着悲痛,对父亲尽心照顾。在赤日炎炎的夏季,每当夜晚,小黄香便手拿一把扇子,将父亲的枕席扇凉,将帐子里的蚊虫赶跑,再请父亲去睡觉。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晚饭后,小黄香便先睡到父亲冰冷的被窝里,待被褥暖和之后,才请父亲入睡。黄香还刻苦用功地学习,年轻时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当时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赞语:“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童指的就是黄香。汉和帝时,黄香官至尚书令,即当朝丞相。2、司马芝守

5、母:三国魏国司马芝,生当乱世。年轻时,他与乡人一起到荆州避乱,走到鲁阳山遇到了强盗,同行的人都丢下老弱逃跑了,而司马芝却独自守在老母身边。强盗到了跟前,司马芝乞求保全老母性命。强盗见他是个孝子,没有伤害他们。他在南方一直生活了十几年,耕田来奉养老母。3、鲁迅寄书慰母亲:鲁迅非常孝敬母亲。小时候,他母亲常提到他父亲喝了酒发脾气的事,告诉他不要像父亲那样。所以,鲁迅长大后一直不多渴酒,也从没喝醉过。鲁迅的母亲爱看小说,当母亲由家乡移居北京后,鲁迅常在上海买些畅销小说寄给母亲浏览消遣。在鲁迅书简中,收有鲁迅写给母亲的问安家信 50 封之多,拳拳赤子之心溢于言表。1、张良为老者系履:张良在投奔刘邦之前

6、,有一天坐在下邳桥上,见一位老者不慎将鞋落入桥下,张良主动下桥替老人捡鞋,并为老人穿上。老人为张良的敬老之举所感,就送给张良一本兵书,张良凭此助刘邦打天下,屡立战功。2、母亲永远只有一个:恩格斯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一笔巨额遗产。按照法律,长子恩格斯应该得到一笔遗产,但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放弃继承权。这时,恩格斯的母亲正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因兄弟间的财产纠纷加剧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一年之后,母亲的身体逐渐康复,恩格斯才把真相告诉母亲:“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使我让您在晚年时因家庭纠纷而悲伤。我还会有成百上千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3、不忘老恩人:1960 年初夏的一天,在湖南长

7、沙视察的元帅,决定要去洞庭湖区的一个农场,探望一位曾有恩于他的老人。将要动身前,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为了途中安全起见,大家劝他改日天晴时再去,彭总扔下一句话:“我没有那么贵气!”便一头扎进风雨中。1966 年,同志在大渡河见到当年为红军抢渡大渡河的老船工。彭总一边表示感谢,一边握着老船工的手,并向他行了鞠躬礼。临走时,彭总拿了一些钱给老船工,并说道:“我代表当年红军战士,表示一点心意吧!”4、含饭哺乳:据世说新语记载,西晋永嘉末年,天下大乱,有一位名叫郗鉴的老人以儒雅著名当时。他住在乡下,走投无路,饥寒交迫。乡里人因为仰慕他的名声道德,轮流请他吃饭。郗公经常领着他哥哥的儿子郗迈和外甥周翼这两个

8、小孩同去,乡里人说:“我们都很困难,饥一顿饱一顿的,因为你很贤明,所以大家才接济你,但怕不能同时供养孩子了。”以后,郗公就独自去吃,每次把饭含在嘴里,回家以后,吐出来再喂两个小孩。孩子才得以活下来。5、郑樵给子孙的家产:宋代学者郑樵,平生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当时,当官的都忙着买田造房,就是要为子孙谋安乐。惟独郑樵不干这类事,他自有爱护孩子的观念和方法。有了余钱都用来买书,每天,他带领儿子们钻在书堆里阅读。他的妻子叹息着说:“你净买书,田地房产一点没有,孩子将来咋办?”郑樵说:“你不用担心,我留给子孙这许多书,就是最好的家产!”应该说,郑樵这样做,是真正爱孩子,为孩子着想。【名言警句】高考作文

9、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8)贵在立志【考试资料网】 更新时间:2010-5-18 【复制本文地址】 【论点论点 1】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志向。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志向。【相关论据】1、精卫填海: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有一个名为女娲的女儿,她在一次驾舟东游大海时,不幸被滔天巨浪吞噬,但女娲不甘心被海水淹死,她的精灵变成了一只美丽勇敢的小鸟,人们以她飞翔时总是叫着“精卫”作为她的名字。精卫住在发鸠山上,每天都衔一根柑枝或一颗小石子飞投大海,一心要把大海填平。呼啸的大海嘲笑精卫自不量力。精卫立志说:“哪怕用一千万年,一万万年,直至世界末日,也要将大海填平。”从此,精卫坚持不懈每天往返飞翔,把

10、西山的树枝、石子投诸大海。2、项羽欲学万人敌: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认字,没认识几个字,他就不肯再学下去。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项羽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项羽坦露心迹说:“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姓名,就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从此,项梁知道自己的侄儿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3、陈蕃济世之志:汉代名臣陈蕃 15 岁的时候,独居一所房舍,专心攻读。室内室外,到外都是杂草脏物。父亲的友人来访。见此情景,便问陈蕃:“小孩子怎么不把屋舍打扫干净,以便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

11、当以扫尽天下尘垢为已任,哪能顾得上区区一所房舍?”4、三个砌砖的工人: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和第二个的回答,分别是“砌砖”和“赚工资”,而第三个工人的回答是“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数年以后,这第三个工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设计了不少惊人的杰作。5、夙抱壮志 漫游世界: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青年潘德明,徒步(小部分靠自行车)环球旅行,历时七年。潘德明出生在浙江湖州一个成衣匠家庭,他从小酷爱体育,“夙抱壮志,欲作世界漫游”。因此,他潜心钻研外语,阅读世界地理和旅游书籍,为环球世界作了准备。1930 年 6 月18 日,申报报道:“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消息,潘德

12、明闻讯后立即报名参加,开始步行团有 8 人,及至越南,只剩他一人。旅行途中他历尽艰险,他曾三次遇虎,1932 年初,他穿越 1380 里沙漠去利雅得时,因缺水而昏迷,幸遇一支骆驼队才获救。1937 年 7 月,潘德明战胜艰难险阻,环游了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终于回到祖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名言警句】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操)5、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草之根也,水之源也。(朱熹)3、勾践卧薪尝短:越王勾距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3 年后

13、,勾践被释放回国,立志雪洗国耻。他晚上睡在柴草堆上(卧薪) ,用戈当枕头。他在屋里吊着一只苦胆,每天睡觉前、起床后、吃饭时,都要尝苦胆的滋味(尝胆) ,使自己不要忘了亡国之耻。越王勾践发愤图强,后终于使越国兵精粮足,繁荣昌盛起来。公元前 473 年,越王勾践率军一举打败吴国,夫差自杀身亡,勾践成为春秋末期的霸主。4、大器晚成的苏洵:宋朝文学家苏洵,27 岁始发奋,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5、王充有志,终成大事:王充是东汉的大思想家,但他少时家境贫困。当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去捉鸟、捕蝉和爬树时,王充却不去,而是努力学习认字写字,去学习儒家经典论语 、 尚书 。同时

14、,他又不断修养自己的品德。后来,有机会去京师,拜班彪为师。他虽喜欢博览群书,但因为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便到洛阳卖书的地方,去读人家所卖的那些书。他虽然穷得没有一亩地可以养身,但心情却比王公大人要舒畅;卑贱得没有一斗一石的俸禄,内心却如同俸禄万钟的人一样极为富有。后来,他做了官也不欣喜若狂,丢了官也不怅恨不已;安逸快乐之时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贫困潦倒之时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经过 30 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名垂千古的著作论衡 。1、矢志不渝的拉马克:如果用“朝三暮四”这 4 个字来形容青少年时期拉马克那么多变的兴趣,真是太恰当了。拉马克的哥哥有好几个是军人,他也是想当个军人,将来做将军。16 岁

15、时,他参加军队,由于作战勇敢,被授以中尉的军衔。不久因病退伍,他爱上气象学,想当个气象学家。后来,他在银行里找到了工作,想当个金融家。很快,拉马克爱上了音乐,成天拉小提琴,想成为一个音乐家。再后来学了 4 年医,可对医学又没多大兴趣。在 24 岁的时候,他偶然遇上了一位良师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卢梭。卢梭引导他进入生物科学之门,他终于矢志如一地爱上这门科学,以毕生精力贡献于这门科学,成为一位生物科学的巨匠。2、摘取王冠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一直被视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200 多年来,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都没有能够成功。陈景润上中学时数学老师把它作为

16、一则趣闻,告诉大家,陈景润听后,暗暗立志摘取这一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拼命地积累知识,奋力地演算难题,草稿纸整麻袋整麻袋地装。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意志的合力,移动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的明珠,发明了“陈氏定理”。3、岳飞矢志报国: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正是在金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军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退了回去。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家为?”岳飞一生矢志不移,终于留下了千古美名。高考作文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19)勤耕不辍【考试资料网】 更新时间:2010-5-18 【复制本文地址】 【论点论点 6】6】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相关论据】 1、悬梁刺股: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从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读到皓月东升,中间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这样就无法打瞌睡,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凭着这股劲,孙敬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