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提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92953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政治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政治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政治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政治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期末复习1 经济活动的环节: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中的流通过程。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中的中间环节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意:发展发展。核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统筹兼顾3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促进人与自然的

2、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 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 展。展。5 我国当前的经济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 求。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6 以人为本: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们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们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 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 社会生产社会生产是财富增长之源。2 社会生产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础社会

3、发展和存在的基础。3 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 中,即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在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4 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者的劳动,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经劳动者的劳动,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经 营管理和科学技术。营管理和科学技术。5 劳动,土地和自然资源是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是连接性要素,科学技术是 渗透性要素。6 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中最基本基本、

4、最活跃活跃的要素,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 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7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作用表现在:第一,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第三,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 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的经行。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的经行。8 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5、,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兴工业 化道路。9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10 所谓信息化,就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 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11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密不可分,首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其次,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才能真正加快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6、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才能真正加快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的联动和相互促进,是中国最终完成工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的联动和相互促进,是中国最终完成工 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业化,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12 GDP 才用的是国土法国土法,而 GNP 采用的是国籍法国籍法。13 GDP 总量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人均 GDP 反映了一一 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14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首先要是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 道中。其次,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决

7、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最后,通过城乡之间、地 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15 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中。必须依靠一套由内部因素 和外部条件共同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内部条件,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和守法习惯,外部 条件仄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16 积累,就是指把新创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准把新创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准 备和物质准备的过程备和物质准备的过程。当社会积累用一定的价值量标示出来社会积累用一定的价值量标示出来的时候,称积累基金,而他在GDP 中所占比重,称

8、为积累率。17 社会积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18 社会积累基金的来源渠道:政府的财政渠道,企业的利润留成,居民一部分消政府的财政渠道,企业的利润留成,居民一部分消 费基金的转换。费基金的转换。19 社会积累基金用于:扩大生产,用于国家行政,科教文卫,国防的基本建设, 用于应付意外事变、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1. 个人总收入个人总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消费+储蓄储蓄2. 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的因素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 数量,消费

9、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数量,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3. 适度消费对于国家国家是指:与整个国情与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与整个国情与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个人 和家庭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适度消费的意义: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5. 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精神消费状况,闲暇时间的多少,生活环境的好坏精神消费状况,

10、闲暇时间的多少,生活环境的好坏 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高低。6. 消费支出的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消费的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是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减少,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 减少,精神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非耐用品消费的消费比重逐步减少,耐用品消费和赋予 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减少,商品性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恩格尔 系数的降低。7. 合理消费是指,在一定的消费水平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消费的效在一定的消费水平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消费的效 益益。8. 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因: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消费者和经营者之

11、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一般是个别。消费者一般是个别 消费,而经营者大多是有组织的法人消费,而经营者大多是有组织的法人。 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消费者也经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消费者也经 营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营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9. 消费者位权对守法的经营者有利在于,这种维权行为是违反诚信。甚至违法经营 的企业无法获利,直至淘汰出局,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和坑蒙拐骗行为无法存在;而尊重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则可以获得合理的报酬。 。10. 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安全权,知情权,选

12、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 11. 维权途径:和解,调解,申诉,仲裁,诉讼。和解,调解,申诉,仲裁,诉讼。1. 第一产业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处于基础地位, 起着基础的作用。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 业。2. 第二产业为工业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工业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 量的原材料量的原材料;为人们提供

13、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 要条件要条件。3. 第三产业带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 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4. 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下降;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的 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5. 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大幅度上升。6. 我国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

14、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的第三产业。的第三产业。7.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 入第二和第三产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饿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 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从业 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8. 我国政府的就业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9. 就业的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问题,也是影响人们的前途与职业生涯的重要问

15、题问题,也是影响人们的前途与职业生涯的重要问题。扩大就业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扩大就业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 动力资源,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动力资源,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10. 创业的要求: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里素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里素质和 创新能力素质。创新能力素质。11. 劳动者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保护,接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保护,接受职业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依法享有其他权利。受职业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依法享有其他权利。12. 劳动者的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 律,遵守职业道德。律,遵守职业道德。13.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协商、调解、仲裁(必经法定程序必经法定程序)、诉讼、诉讼1. 财政就是国家的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