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9085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售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零售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零售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零售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零售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零售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售学教学大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零售学零售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一、课程代码:二、课程名称:二、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零售学2、英文名称:Retails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应用技术学院连锁管理教研室四、大纲说明四、大纲说明1、适用专业、层次:连锁、贸易经济、营销类本科学生(宜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2、学时学分:每周 3 学时,教学 16 周,共计 48 学时3、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贸易经济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零售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策略和基本管理和销售技能,同时为相关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4

2、、先行、后续课程先行课程:市场营销学后续课程:连锁经营管理、超级市场营销管理5、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 2+2+6 考核方式,即,平时成绩 20%,实训占 20%,闭卷考试占 60%五、纲目五、纲目第一章第一章 零售学基础零售学基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零售业的主要业态现状、零售业的相关专业术语,掌握零售管理的主要任务以及零售业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业态2、零售商的职能3、零售企业的分类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法、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零售业态零售业态一、零售业性质(一) 零售的含

3、义: (二) 零售商(三) 零售商活动的特点(四) 零售商的职能(五) 零售业的作用二、零售企业分类(一) 按经营模式分类(二) 按有无店铺分类(三) 按照经营范围分类三、零售业态(一) 百货商店(二) 超级市场(三) 专业店(四) 便利店(五) 仓储商店第二节第二节 零售管理零售管理一、零售管理的术语涵义二、零售业发展趋势(一) 信息化商品信息化、财务电算化(二) 网上销售(三) 服务战略(四)个性化经营差异化的商品策略、店铺个性化(五)品牌战略自由品牌第二章第二章 零售商圈零售商圈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商圈分析与店址选择对零售店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熟悉商圈的概念、特征和分

4、析确定方法并对不同店址的评价和选择做了详细的分析。掌握商圈分析和评价能力、店址选择与判断能力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商圈确定方法2、商圈投资回报率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5 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法与案例讨论、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零售商圈零售商圈一、商圈的概念二、商圈特征(一) 层次性(二)差异性(三)不规则性(四)动态性二、影响商圈形成的因素(一)商店的信誉(二)商店经营的品种种类(三)商店规模(四)竞争者的坐落位置(五)顾客出行方式三、商圈分析的作用(一)详细了解顾客人口和社会经济特征。(二)确定促销活动的重点。(三)商圈分析能够帮助去顶新

5、开店能否扩大市场,其顾客是否仅 (四)可以帮助连锁企业计算出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最佳网点数(五)可更加突出位置缺陷。 、(六)帮助了解其他原因,进行评价。第二节第二节 商圈确定方法商圈确定方法一、商圈测量的几项法则(一)莱利的零售吸引力法则(二)康维斯的均衡点法则(三)阿普波姆法则(四)哈夫概率(五)凯恩的吸引力法则二、商圈的简单设定法(一) 经验设定法(二)问卷调查设定法三、商圈特点的调查与分析(一)商圈潜力调查。(二)城市结构调查(三)商圈竞争店调查四、商圈的投资回报率预测(一)销售额预测(二)新建商店投资预测(三)新建商店费用预测(四)新建商店的盈亏均衡点分析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商圈分析

6、第三节第三节 店址选择店址选择一、商店位置的类型(一)独立店区(二)非规划的商业区(三)有计划的购物中心二、零售店址应具备的条件(一)商业活动频率高的(二)人口密度高的(三)面向顾客流量最多的街道(四)交通便利的地区(五)接近人们聚集的场所(六)同类商店聚集的街区三、商店不宜选址的区域(一)快速车道边(二)周围居民少或增长慢而商业网点基本配齐的区域(三)同一地区,层高地方四、商店位置的确定五、店址评价(一)客流量(二)顾客质量(三)交通条件(四)与邻近商店的关系(五)具体商店位置的确定六、中国古代风水与商店选址第三章第三章零售店面布局零售店面布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熟悉卖场

7、的店头设计,店面布局以及店内装饰美化三部分,其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如何营造一个使顾客满意的购物环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店面设计与布局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5 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与模拟实验、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店头设计店头设计一、店铺前的看板设计二、招牌的设计 (一)招牌的类型(二)招牌的命名(三)招牌设计技巧第二节第二节 店面设计与布局店面设计与布局一、店面设计注意事项(一) 力求形成独特风格(二) 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三) 要有较高的能见度(四) 尽可能方便顾客二、出入口设计(一)出入口设计类型(二)出入口设计注意事项(三)常见的

8、几种卖场类型出入口设计1、便利店2、专卖店三、橱窗的设计(一)橱窗设计的诀窍(二)橱窗陈列技巧(三)橱窗陈列类型四、店面广告的设计(一)店面广告的功能(二)店面广告设计的原则(三)店面广告的种类(四)各类广告材料的选择五、店面通道设计(一)店面通道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二)主副通道设计要求(三)通道设计方式1、直线式通道2、回型通道。六、店面布局设计(一)店面布局设计的依据(二)常见布局设计的类型七、特殊单元的店面布局(一)收银处的布局设置(二)特价区的设计八、休闲区的设计第三节第三节 店内美化与装饰店内美化与装饰一、店内装璜二、店内色彩三、店内照明的设计(一)照明的作用(二)照明的类型(三

9、)照明的方式(四)照明的原则四、店内音乐的设计第四章第四章 零售环境零售环境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近年来零售顾客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了解零售商面对零售顾客的变化作出了哪些反应。掌握影响零售环境变化的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零售顾客的变化2、影响零售环境变化的因素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与实训、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零售顾客零售顾客一、人口变化与零售(一)可支配收入(二)人口增长(三)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四)家庭规模的缩小(五)人口流动(六)人口受教育程度二、消费者价值取向的变化(一)理性消费者(

10、二)感性消费者(三)家中购物(四)社会意识的增强三、零售商的反应(一)与顾客沟通(二)明确的市场定位(三)多业态的经营(四)绿色营销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零售环境的其他因素影响零售环境的其他因素一、社会文化因素(一)文化因素(二)亚文化(三)教育水平(四)宗教信仰二、政治法律因素(一)政治环境(二)社会形态和政治体制(三)政治风险(四)法律环境三、竞争因素(一)横向竞争(二)纵向竞争第五章第五章 零售店商品陈列与布局零售店商品陈列与布局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商品陈列的重要性,了解商品配置表的制造过程,掌握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商品配置表的

11、制造2、磁石点理论3、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3 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法与实训、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卖场商品配置卖场商品配置一、卖场商品配置的依据(一)根据商品性质进行配置(二)根据顾客购物行走特点进行配置(三)根据商品盈利程度进行配置(四)配合其他促销策略进行配置二、卖场磁石点理论(一)第一磁石点(二)第二磁石点(三)第三磁石点(四)第四磁石点(五)第五磁石点三、商品配置表的制定(一)制作商品配置表的准备工作1、商品陈列货架的标准化2、确定商品分类清单3、单项品商品资料卡的设立4、配备商品配置试验架(二)商品配置表的制作程序(三)商品配

12、置表的修正第二节第二节 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一、分区定位原则二、易见易取的原则三、满陈列原则四、先进先出的原则五、关联性原则六、同类商品垂直陈列的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一、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一)位置分配法(二)整齐陈列法(三)随机陈列法(四)端头陈列法(五)悬挂陈列法(六)突出陈列法(七)窄缝陈列法二、商品陈列的具体要求(一)商品陈列要尽量突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二)货架商品尽量裸露陈列(三)商品陈列要保持整齐、丰满、有量感(四)充分利用营业场所,扩大商品陈列面积(五)商品陈列应与出售的完全一致,做到有样有售。三、商品陈列的检查事项(一

13、)是否按照商品配置表来陈列(二)是否注意到商品的关联性(三)陈列商品是否整齐有条理(四)商品的形状、色彩与灯光照明是否能有效地组合(五)商品标价签是否正确、完整、对位(六)陈列的商品是否便于顾客选购第六章第六章 零售商品管理与商品采购零售商品管理与商品采购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商品的分类和商品的组合、商品采购和验收、商品库存管理和商品盘点等知识,使学生对零售企业的商品管理形成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商品分类2、商品组合3、商品采购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6 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与案例分析、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

14、节 零售商品组合零售商品组合一、零售商品分类与结构(一)零售商品分类(二)零售商品结构1、商品结构的分类与内容2、商品结构的完善与调整二、零售商品组合(一)零售商品组合的类型(二)零售商品组合的原则(三)最佳商品组合1、发展性2、竞争性3、盈利性(四)商品组合的优化方法。1、商品环境分析法2、商品系列平衡法3、四象限评价法4、资金利润率法第二节第二节 商品采购与验收商品采购与验收一、商品采购的功能与原则(一)商品采购的功能(二)商品采购的原则二、商品采购的方式三、商品采购的流程(一)选择商品及供应商(二)洽谈交易条件(三)签订购货合同(四)处置商品四、商品采购管理五、商品采购的验收第三节第三节

15、 商品库存管理商品库存管理一、商品库存管理的目标二、库存管理的方法三、存货估价四、销售额预测五、库存周转率与订货第四节第四节 商品盘点商品盘点一、盘点作业的目的(一)掌握盈亏(二)恢复正确库存(三)优化商品管理(四)发现问题二、盘点的计算公式三、盘点制度与原则四、盘点方式和流程五、盘点前的准备工作六、盘点作业程序及要点 第七章第七章 零售策略零售策略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零售目标与零售策略、零售策略要素,熟悉零售策略性计划过程,掌握零售策略要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零售目标与零售策略2、零售策略要素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5 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与方法 讲授与课堂讨论、课件教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零售目标与零售策略零售目标与零售策略一、零售目标和使命二、何谓零售策略第二节第二节 零售策略要素零售策略要素一、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二、竞争优势与零售方式三、成长优势于成长策略(一)市场渗透(二)市场拓展(三)零售方式(四)多种经营(五)战略性机遇和竞争优势第三节第三节 策略性计划过程策略性计划过程一、实施环境审计二、确定战略性给予三、评估战略性机遇四、制定特定的目标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