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害识别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84853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病害识别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蔬菜病害识别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蔬菜病害识别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蔬菜病害识别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蔬菜病害识别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病害识别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病害识别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称名称田间识别田间识别发生原因发生原因防治要点防治要点蔬菜幼苗猝倒病出土不久幼苗茎基部水浸状,随之 变褐缢缩,病苗猝然倒伏。苗床潮 湿时,病部可见白色絮状物。常以 病苗为中心向四周迅速发展,造成 成片苗子倒伏死亡,俗称“掉苗”。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可长期存活。借雨水、 灌溉水传播。在幼苗生长温度不适宜而遇 床面准后积水、棚膜滴水,造成床面潮湿 时易发病。光照不足,幼苗纤细也易发病。选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块作床。床土选用无病大田土, 旧床土要消毒。床上消毒按每平方米用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十代森锌 (1:1)8-10 克拌 15 千克干细土配成药土,播种时 13 药土填底,23 药

2、上覆种。出苗前保持土层湿润。适度催芽,密度适宜。喜高、低温苗分开 育苗。苗床管理忌大水,适量放风,增强光照。见病苗喷布 25甲霜 灵 800 倍液,或 64杀毒矾 500 倍液,或 72.2普力克 400 倍液。菜豆根腐病植株稍矮,下部叶片黄枯。主根及 茎蔓地下部分黑褐色,病部稍下陷, 有时开裂深入皮层。土壤潮湿时病 部有白色稍带粉红色霉状物。重病 株主根腐烂,全株死病菌在土壤、粪肥中越冬。借施用带菌粪 肥、雨水及灌溉水、农具等传播。由伤口 侵入。24左右,相对湿度 80以上有利 于发病。阴湿多雨,地势低洼,土质粘重, 粪肥带菌,或化肥施用不当均易发病。重病地与非豆科蔬菜进行 3 年以上轮作。

3、高畦覆盖栽培;施足基肥, 增施磷、钾肥,防止大水漫灌,雨后排水。播种时,每亩用 70甲基托 布津或 50多菌灵 1.5 千克加 50 千克土配成药土,穴施或条施。发病初 期用 70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或 95敌克松 1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液,或 40多硫 800 倍液灌根或向植株根部喷洒。菜豆炭疽病叶片病斑较小,三角形或多角形, 黑褐色。豆荚病斑初为灰白色水浸 状小晕斑,扩展后病斑 46 毫米, 圆形,褐色,边缘红褐色,凹陷, 潮湿时病斑上分泌出粉红色粘液。种子带菌,病菌可存活 2 年以上。土壤中 越冬病菌存活较短。田间借风雨、昆虫传 播。1720,相对湿度 100适

4、于发病。 低洼窝风,种植过密,土壤粘重,连作种 植,均易发病。选用四季豆、锦州双季豆等抗病品种。种子用 45温水浸种 10 分钟, 或用种子重量 0.3的 50福美双拌种。重病地进行 23 年轮作。结 合间苗清除病苗,注意肥水管理。发病初期喷布 80炭疽福美 1000 倍液, 或 5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或 65代森锌 5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600 倍液,或 1:1:240 波尔多液。葱锈病叶片上生出 0.52 毫米大小的椭圆 形至“梭形”的橙黄色疮斑。不久疤 斑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后期在橙 黄色疱斑上生出黑褐色疤斑,一般 不破裂。重病叶黄枯而死。

5、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发病适温 1022,潮湿,多雾,露大易发病。种植过密,氮肥偏多,管理粗放,生长不良时病重。重病地与非葱类蔬菜进行 2 年轮作。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避免偏施 氮肥,增施磷、钾肥;密度不宜过大;注意适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发 病初期及时喷布 50二硝散 200 倍液,或 25粉锈宁 1500 倍液,或 95敌 锈钠 300 倍液,或 50萎锈灵 800 倍液,或 25敌力脱 3000 倍液。菜豆叶烧病叶片病斑多分布于叶缘,大型,不 规则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 后期病斑干枯变薄如纸,质脆易破 裂。重时远看如火烧。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种子 上病菌可存活 2

6、3 年。借风雨、昆虫传 播。2432,相对湿度 95以上,叶面 有水滴是发病重要条件。暴雨后病势加重。 植株衰弱,偏施氮肥,红蜘蛛为害重均发 病重。种子用 45温水浸种 10 分钟,或用硫酸链霉素 500 倍液浸种 24 小时, 或用种子重量 0.3的 50福美双或 95敌克松拌种。重病地进行 3 年轮 作。及时绑架,中耕除草,防止红蜘蛛为害。注意肥水管理。发病 初期及时喷布抗菌剂“401”1000 倍液,或 50DT 杀菌剂 500 倍液,或 60 百菌通 500 倍液,或 14络氨铜 300 倍液,或农用链霉素 200 微升升,或 新植霉素 150 微升升,或 1:1:200 波尔多液。菜

7、豆锈病叶片、豆荚上病斑初为黄白色小点,逐渐隆起扩大成黄褐色疤斑,破裂后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又生出黑色疤斑,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但豆荚上病斑少、隆起大。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1824,相对湿度 95以上,适于发病。植株表面有水滴存在是发病必要条件。选用春丰 4 号、九粒白等抗病品种。避免连作,合理密植,注意肥水 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及时喷布 25粉锈宁 2000 倍液,或 50 萎锈灵 1000 倍液,或 40敌吐酮 4000 倍液,或 25敌力脱 4000 倍液,或 12.5速保利 40005000 倍液。菜豆花 叶病病株矮缩。嫩叶初呈明脉、缺绿或皱缩,继之呈现浓淡相间的花叶

8、。严重时花叶绿色部分凸起或凹下成袋形,叶片常向下弯曲,有的变为畸形。病株花少区开花延迟,严重时不结果荚。病毒主要由种子带毒,也可在田间豆科杂草根部越冬。病毒通过蚜虫传播。高温、干旱、强光或延长光照时间发病重。土壤营养缺乏,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一般蔓生种发病较重。选用芸丰、春丰 4 号等抗病品种。使用无病种子。施足基肥,适时 追肥,合理灌水,提高植株抗性。及时防治蚜虫。发病初期喷布 1.5 植病灵 1000 倍液,或抗毒剂 1 号 300 倍液,或 83 增抗剂 100 倍液。番茄蕨叶病植株矮化瘦弱,顶部叶片细长,严 重时叶肉退化,仅剩中肋而成纤细 而扭曲的线叶。中、下部叶片上卷, 叶脉有时发紫

9、色,重时卷成筒状。 果实小而畸形。病毒在窖藏的大白菜、萝卜种株上或田间的老根菠菜及刺儿菜、苣卖菜、繁缕等杂草根部越冬。病毒通过蚜虫传播。高温、干旱时病重;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弱病重。选用中蔬 5 号、542 粉红番茄等耐病品种。定植地应与者根菠菜、十字 花科种菜地有一定距离间隔。彻底铲除田间地边杂草。育苗床和定植 地,要早防蚜,连续防蚜;除使用药剂杀蚜外,还可用张挂镀铝聚酯反光幕 或银灰塑料膜条避蚜。番茄地边种植高棵作物可减轻蚜虫传毒。苗期 S52100 倍液接种。发病初期喷布 20病毒 A 500 倍液,或 1.5植病灵 1000 倍液,或 5菌毒清 300 倍液。番茄花叶病植株稍矮化,叶片呈

10、深绿浅绿相间 的花叶,有时出现疮斑、皱缩,顶 叶变小狭长。茎顶端生长点停止伸 长,下部多呈卷叶。病株花芽分化 能力减退,易落花、落蕾。基部果 实小而硬,有时呈“花脸”果。病毒在窖藏的大白菜、萝卜种株上或田间 的蔊菜、车前、龙葵等杂草根部越冬。种 子也可带毒,土壤和烟草制品也可能带毒。 病毒通过接触传播,由微伤口侵入。高温、 干旱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时病重。选用 401、402、沈粉 1 号、中蔬 5 号等抗病品种。使用无病种子,一 般种子用 10磷酸三钠液浸种 20 分钟。无病土育苗,定植地与非茄科蔬 菜进行 2 年轮作。农事操作时病健株分开操作;吸烟人干活前用浓肥皂水 洗手,干活时不要吸

11、烟。苗期用 N14100 倍液接种。发病初期喷布 11.5植病灵 1000 倍液,或 20病毒 A 500 倍液。番茄筋 腐病果实表面出现局部褐变,凸凹不平, 果肉僵硬,甚至出现坏死斑块。切 开病果可见果皮内的维管束出现褐 色坏死。有时果肉也可褐色坏死, 不堪食用。认为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和碳、氮比 值下降,引起代谢失调,致使维管束木质 化,是筋腐病的直接诱因。选用不易发生筋腐病的品种。栽培中要避免光照不足、多肥,土壤供 氧不足等现象;密度要适宜,多施腐熟有机肥,适量施用化肥,氮、磷、钾 肥配合施用;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雨后排水。坐果后 15Z0 天喷布一次复合微肥,连续喷布 23

12、次。番茄溃疡病病叶卷曲、皱缩,后青褐色干枯。 病茎拐曲,生突疣或不定根。重时 病茎开裂,髓部变褐、中空。果实 表面病斑小,圆形,稍隆起,乳白 色,后中部变褐,呈“鸟眼状”。种子内外带菌,盛装器皿也可带菌。发病 后田间土壤中也可存活病菌。病菌随病种 调运传入新区(地块) 。田间病菌供雨水、 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较耐低温、喜高 湿,大雾、重露、多雨利于发病。加强检疫,封锁疫区。种子用 52温水浸种 30 分钟,也可用 1.6盐酸或 0.6醋酸浸种 24 小时,或硫酸链霉素 200 微升升浸种 2小时,浸后均要用清水冲洗。无病土育苗。病田与非茄科蔬菜进行 3 年轮作。农事操作在露水干后进行。初见病

13、株及时拔除烧毁,喷布农用链霉素150 微升升,或新植霉素 150 微升升,或 77可杀得 500 倍液,或14络氨铜 300 倍液,或 60百菌通 500 倍液,或 50DT 杀菌剂 500 倍液。番茄绵腐病多近地面果实,尤其生理裂果的成 熟果实最易发病。果实发病后病斑 水浸状,淡褐色,迅速扩展。病部 软化、发酵,密生白色霉层。病果 多脱落,很快烂光。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雨水反溅传播。1030均可发病,但要求 95以上相对湿度。因此,高湿度和水成为发病的决定性因素。一般下水头或积水处受害重。生理裂果多时发病多而重。高畦覆膜栽培。密度要适宜,避免过密;要及早整枝、搭架。氮、 磷、钾肥合理配

14、合使用,注意增施钾肥;合理、均匀灌水,切忌大水漫灌; 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生理裂果产生,成熟后及时采收。发病后及时喷 布 25甲霜灵 800 倍液,或 40乙磷铝 250 倍液,或 64杀毒矾 500 倍液, 或 15恶霉灵 450 倍液,或 72.2普力克 800 倍液。番茄脐 腐病幼果脐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 扩展后病斑直径达 l2 厘米。变 褐至黑褐色,果皮革质化,柔韧坚 实,其下果肉干腐收缩,致使脐部 扁平或凹陷。病果多提早变红。是果实脐部细胞严重缺水所致。可能是果 实膨大期水分供应不均或失调。也可能是 果实缺钙,使脐部细胞失去控制水分能力 而失水诱致发病。定植地要深耕细耙,增施腐熟的

15、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避 免偏施氮肥。育壮苗,土温稳定在 15以上时适时定植。适时、适量、 均匀灌水,不可使土壤过湿或过干。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坐果后 30 天 内是果实吸收钙的关键时期,要及时补钙,可喷布 0.l硝酸钙,或 0.l氯 化钙,也可喷布含钙的复合微肥。番茄条 斑病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微现花叶,叶背叶脉上生黑褐色斑点。茎秆、枝条初生暗绿色下陷短条斑,后扩展为长短不一的深褐色下陷油浸状坏死条斑。重时条斑开裂,致使其上部茎叶枯死。果实僵小畸形,表面生褐色油浸状斑块,后变成枯斑,重时可龟裂。病毒来源、传播同番茄花叶病。条斑病比 花叶病更喜高温、强光照。发病后连续降 雨或雨后连阴

16、,病害会严重发生。同番茄花叶病。提早整地晒田,施足腐熟基肥。氮、磷、钾肥配合 施用,避免氮肥过多,增施钾肥。避免低洼地和邻近高大建筑物地块定植。 雨后及时排水,地里不要存积水。若干旱要及时灌水,增湿降温。苗 期用 N14100 倍液接种,提高植株免疫力;定植后喷布 NS83 增抗剂 100 倍液诱导植株发挥耐病力。番茄叶 霉病叶片上病斑,正面为边缘不清晰微 黄色褪绿斑,其相对背面产生紫灰 色致密绒状霉层。有时叶面病斑上 也长有同样霉层。发病严重时,叶 片布满病斑或病斑连片,叶片卷曲、 干枯,植株提早拉秧。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借风 雨传播。2023,相对湿度 85以上, 弱光有利于发病。选用双抗 2 号、辽粉杂 3 号等抗病品种。种子用 52温水浸种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