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60467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复习《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专题复习《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专题复习《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专题复习《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专题复习《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复习《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复习《主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考 化 学 专 题 复 习 主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 百中化学组标标准目标标水平认识认识 化学变变化的基本特征B理解反应现应现 象和本质质的联联系C(2)知道物质发质发 生化学变变化时时伴随能量变变化,认识认识 通 过过化学反应获应获 得能量的重要性B(2)知道催化剂剂的重要作用A(2)初步形成“物质质是变变化的”的观观点(3)设计实验设计实验 推断孔雀石分解的产产物Cb(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宏观:物质种类的改变;微观:粒子种类的改变。包括分 子、原子、离子的改变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 、产生沉淀,固体溶解等。3.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有明显的现象,如:Na

2、OH+HCl; NaOH+CO24.化学反应的能量一般以光、热、电等形式表现出来6.设计实验证明铜绿分解的产物 Cu2(OH)2CO3 CuO+H2O+CO25.催化剂的本质为一变、二不变分解考点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标标准目标标水平初步认识认识 常见见的化合、分解、置换换、复分解反应应 ,能用于解释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现象Bb(2)能用金属活动动性顺顺序表对对有关的置换换反应进应进 行简简 单单的判断,并能解释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现象C(2)了解人们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应改善好提高自身的生 活质质量(2)通过实验过实验 探究酸、盐盐溶液分别别跟金属发发生 置换换反应应的规规律Cb(3)1.分解反

3、应:ABCA+B+ 化合反应:A+B +- ABC置换反应: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2.置换反应有:金属+酸(氢前氢后);金属+盐(强制弱);C H2还原CuO等3.确定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方法有哪些?质量守恒定律标标准目标标水平认识质认识质 量守恒定律,能说说明常见见化学反 应应中的质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观点对质对质 量守 恒定律作出解释释C(3)能正确书书写简单简单 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进行简简 单计单计 算Cb(2)认识认识 定量研究对对化学学科发发展的重要作用(2)实验实验 探究化学反应应中的定量关系Cb(3)【问题引入】1、下列变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变化的

4、是 ,属于化学 变变化的是 。A B C D 2、下图是淀粉酶将大分子的淀粉转化为小分子物质 的示意图,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B A C D化学变化【知识梳理一】1、选择相应序号填在空格内 (1)车胎爆裂 (2)纸张燃烧 (3)铝的熔点是660.37(4 )牛奶变酸 (5)铁锅生锈(6)铁的密度是7.8 g/cm3 (7)液 化石油气燃烧 (8)铜能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 (9)氧气难溶于水 (10)木材变成桌椅(11)闪电时空气中有 臭氧生成(12)石墨可以导电 (13)木炭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5、3)(6)(9)(12) (8)(13) (1)(10) (2)(4)(5)(7)(11)【知识梳理二】 (1)CO2+H2O=H2CO3 (2)C+ H2O H2 +CO (3)2Al + Fe2O3 Al2O3 +2Fe (4)Zn +2HCl = ZnCl2 + H2 (5)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6)CO + CuO Cu + CO2 (7)CH4+2O2 CO2+2H2O (8)Cl2 + H2O=HCl + HClO (9)Na2SO4 + BaCl2=BaSO4+2NaCl (10)CaCO3 CaO+CO2 (11)2KMnO4 K2MnO4

6、 + MnO2 + O2 (12) S + O2 SO2 (13)SiO2+2C Si+2R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5)(9)(2)(3)( 4)(13)(10)(11)(1)(12)3、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 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请用集合的形式表示 出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12【知识梳理三】 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反应生成水分子锌原子和铜离子反应 生成锌离子和铜原子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知识梳理三】 水分子破裂为氢

7、原子和氧原 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分别 重组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合作探究一】1、请请用化学符号填出下列溶液中所含有的粒子溶液盐盐酸氢氢氧化 钠钠 溶 液氢氢氧化 钙钙溶液碳酸钠钠溶液氯氯化钙钙溶液所含 粒子请请用上表中的溶液作反应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气体产产生的反应应: (2)有沉淀产产生的反应应: (3)中和反应应: H+ Cl- H2OOH- Na+ H2OOH- Ca2+ H2OCO32- Na+ H2OCa2+ Cl- H2ONa2CO3+2HCl = 2NaCl+CO2+H2O Na2CO3+Ca(OH)2 = CaCO3+2NaOHNaOH+HCl = NaCl

8、+H2O【合作探究二】2、(1)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 面有X析出,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Y 、Z的活动动性由强到弱的顺顺序是 。(2)现现有铁铁、铜铜、锌锌、银银四种金属,通过过如右三个实验实验 (其 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 能否确定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动性顺顺序?为为什么? _ _ 。现现有一固体X和一溶液Y,请请你设计补设计补 充实验实验 来验证验证 。 (见见右下图图)Y X Z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铁和硫酸铜溶液或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或铜和盐酸【合作探究三】 3、物质质A为为一种常见见

9、的白色固体,遇水后反应应生成微溶于水的 白色粉末B,同时时放出大量的热热,A、B分别别与盐盐酸反应应都有物 质质C生成,C溶液与一种钠盐钠盐 D溶液反应应生成难难溶于水的白色固 体E,E在高温下产生反应可以生成A和一种无色气体F。(1)写出上述有关物质质的化学式:A: ,E: 。 (2)上述物质质之间间的反应应,从反应类应类 型看,没 有涉及到基本反应类应类 型中的 反应应。 (3)如右图图所示的装置,试试管中盛有适量的水 ,若向试试管中加入一 定量的固体物质质A。U形 管两端的液面将发发生变变化,变变化情况为为(4)在你所熟知的物质质中,还还有哪种物质质加入 如图图所示的试试管中,U形管液面

10、的变变化与(3) 相似,写出该该物质质的名称 。CaOCaCO3置换A端下降,b端上升NaOH固体或浓硫酸【迁移应用】1、在一个密闭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4种物质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应,测测得反应应前后各物质质质质 量 如下表:物质质甲乙丙丁反应应前 质质量/g42585反应应后 质质量/g待测测27019该该反应应属于什么类类型?分解反应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的是 ( )A B C D【迁移应用】C3、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 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 B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CX是金属时,

11、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迁移应用】AC【迁移应用】4、下列示意图图形象地表示了A( )与B( ) 反应应生成C( )其反应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变化,则则 该该反应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计量数之比 为为( )。A2:1:2 B1:2:2 C1:1:1 D2:2:3A【迁移应用】5、 污染少的“安全烟花鞭炮”。是指在原料上,用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爆炸性能较弱的高氯酸钾KClO4 ,替代高爆、不稳定的氯酸钾。已知两种盐类物质,分 解反应的产物完全相同,请写出高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 程式: 。 含高氯酸盐的烟花药剂中还含有木炭、铝粉、铝镁

12、合金粉、钛粉等,运用你已学的化学知识,写出燃放烟 花时,可能发生反应的相关化学方程式(至少写两个) : ; ; 【迁移应用】6、从铁、二氧化碳、氯酸钾、硫酸铜溶液、水、氢 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中选择适当物质,分别写出符合 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1)化合反应_ _; (2)分解反应_ _; (3)置换反应_ ; (4)复分解反应_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主题二 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第一课时 ,重点复习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的类型、探究化学反 应的微观本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等中考考点。我的复习思路是:问题引入知识点(即考点)梳理难 点探究问题解决方法提炼迁移应用。我认为,在复 习课上采用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课堂 复习效率。因为,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梳理知识点更具有 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同时又对相关难 点作了重点探究和突破,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在小班化分组教学上, 采用这种复习方式既能体现小组内以及组与组间的合作、 帮扶,又培养了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因此,本节课首先选择了电解水、氧气的检验、水的净化 、氯化钠的形成等课本上的典型实验以及淀粉在淀粉酶的 作用下的变化作为问题引入,让学生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