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建党90载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44112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件建党90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复件建党90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复件建党90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复件建党90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件建党90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件建党90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党建党 90 载,党的风雨历程载,党的风雨历程1921 年 7 月 23 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日子。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 90个年头。漫漫 90 载,逝去的是时间,留下的是记忆。在党的 90 周岁生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党的足迹。党的一大(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上海南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二大(1922 年 7 月 16 日至 23 日,上海)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纲领。1922 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

2、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党的三大(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广州)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 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 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的四大(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

3、2 日,上海) 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 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党的五大(1927 年 4 月 27 日至 5 月 9 日,武汉) 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27 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

4、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党的六大(1928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11 日,苏联 莫斯科)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 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党的七大(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5、 月 11 日,延安 杨家岭)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45 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八大(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北京)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56 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

6、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的九大(1969 年 4 月 1 日至 24 日,北京) 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69 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使 1966 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党的十大(1973 年 8 月 24 日至 28 日,北京)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1973 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 “左”倾的错误

7、。党的十一大( 1977 年 8 月 12 日至 18 日,北京) 文化大革命后的首次大会 。1977 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 “文化大革命 ”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二大( 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北京)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82 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

8、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三大( 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北京)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 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 “一

9、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大会还制定了到 21 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党的十四大( 1992 年 10 月 12 日至 18 日,北京)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 10 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

10、去。党的十五大(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北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1997 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 200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与时俱进的大会。2002 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 “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

11、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 2007 年 10 月 15 日至 21 日,北京)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 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从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以来,我们党一共召开了 17 次全国

12、人民代表大会。从最开初召开时间的不确定到后来的确定为每五年召开一次;从出席会议人员的成分单一到越来越广泛的群众;从制定方针政策的不成熟到逐渐完善,我们党经历的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也曾出现过错误。但,我们党知错能改,不断在探索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使得我们在社会主义的路途中,越走越好。从党历次的代表大会制定的政策中,我们看到了日渐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措施目标,我们找到了一条 适合我国自己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会在这条道路上永不止步,一直探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出了各族人民心中对党的无限感激与热忱!让我们高唱红色经典歌曲,永远跟随党的脚步,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