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41069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2012 年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 1下列哪首诗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有关 (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金田起事有义名,江山半壁不前行 D不信江南百万户,锄口只向陇头耕 2某学生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做诗一首:太平不太平,权断手足情,天国岂天国, 强弩履薄冰。其中“权断手足情”的原因是 ( )领导者腐朽思想的日益滋长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清政府

2、分化、离间政策的影响 洪仁玕与洪秀全政见的不同 A B C D 3 2005 年 7 月 7 日,新党主席郁慕明在黄花岗烈士墓向先烈敬献花圈,在致祭后说,新党 要通过祭奠先烈, “寻找中国人的浩然之气” 。此“浩然之气”是指 ( ) A为变革敢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B为反抗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 神 C为革命,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D为振兴民族工业,不畏艰难的精神4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谈到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认识问题时,曾强调:“应该直率地对给国内外带来巨大损害这一事实进行反省。 ”下列行为属于日本二战时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的是 南京大屠杀 73l 细菌部队的细菌战 潘家裕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

3、 )A B C D5 1945 年 5 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 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而 8 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其真实 用意是( ) 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 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中共6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大带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为此,人民解放军首先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A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发动辽沈战役 D发动渡江战役7 “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

4、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 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 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据此判断,这信写 于 ( )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国共十年内战后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重庆谈判后81919 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 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 “亡羊”喻指( )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

5、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七十四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 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 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 B C D 10 “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 皇帝吓得发了蒙。 ”这一歌谣,是太平天国哪一军事行动中出现的( ) A、顺江东下,进军南京 B北伐 C东征,破江北大营 D西征 11下列最能说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A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

6、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B “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 C “一日,殿上议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D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2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 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 是(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3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 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

7、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4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中国几千处来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C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15随着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动用武警力量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就迫切需要立法明确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职责。依据我国现行法律,审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中国国务院

8、 D武装警察总部 16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 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 ”这段话表明了( )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在多党合作制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 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 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 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 B C D17文革时期,某中央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 好!就是好哇就是好,就是好!马列主义大普及,上层建筑红旗飘。 ”歌曲播放后开始

9、播 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庆祝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刘某 D将革命进行到底,争取实现全国解放 18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在一年之内陈江 三次会谈签署了 9 项协议。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从当初的每天数百人,激增至现在的 每天三四千人,促进台湾经济的回复与发展,受到台湾绝大多数人民的欢迎与支持。这 表明: ( ) 两岸交流合作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 高利益 “”缺乏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两岸人民期待经济交流、文化交往。 A、 B、 C、 D、 19 “最

10、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他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 些原则。 ”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 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 “求同存异”方针 20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 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 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 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1 2

11、007 年 6 月 15 日,外交部长杨洁篪曾说,该组织成立 6 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区域组织之一,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 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成为国际间发展关系的 准则。杨部长所说的“该组织”指的是 ( ) A上海合作组织 B欧盟 C东盟 D亚太经合组织22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的近代化同时起步,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而洋务运动则给中国流下一个永久的遗憾。其原因在于二者推行的近代化存 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A政治近代化 B经济近代化 C军事近代化 D教育近代化23 1852 年英国驻广州

12、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 10 年之久, 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 竟不及荷兰一半 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 )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 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C 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 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241914-1919 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 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25 “火

13、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 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 计。 ”此材料说明他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买办资本 26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农村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27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 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 建立人民公社 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发展乡镇企业 设立经济特区 ABCD 28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 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