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41000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1.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1.21.2 项目承建单位项目承建单位合阳县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31.3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杨武民(合阳县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1.41.4 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建设地址均位于合阳县城城关区,其中道路工程东起天合园广场(环塔西路),西至 108 国道,排水工程东起环塔西路,西至城西金水沟,土地开发整理位于天合大街两侧。1.51.5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1.5.1 建设规模本项目道路工程总长度 1500m,排水工程 2259m,溢流坝长48.2m

2、,旧城拆迁及改造 16000,涉及 9 个单位和 25 户居民,开发整理建设用地 160 亩。1.5.2 建设内容及标准本项目道路长度 1500m,沥青砼路面,道路红线宽度 40m,双向四车道;排水工程长度 2259m,其中天合大街段为砼管道,108 国道2以西为隧洞;溢流坝长 48.2m,坝顶宽 3m,内外坡比 1:1。1.61.6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总投资为 7602.57 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4281.34 万元,第二部分工程费用 2288.41 万元,基本预备费 656.98 万元,建设期利息 375.84 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开行贷款

3、 4800 万元,项目单位自筹资金 2802.57 万元。1.71.7 主要经济评价指标主要经济评价指标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9.45%,财务净现值 916.23 万元,投资回收期 8.46 年,借款偿还期 10 年,项目总投资收益率 6.41%。1.81.8 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 12 个月。1.91.9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国家城市防洪标准(GB50501-94);4、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5、合阳县县城总体规划(19952015)

4、;6、合阳县近期建设规划(20052010);7、合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8、合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39、国家有关政策法规;10、合阳县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11、项目单位关于编制合阳县城天合大街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4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2.1 合阳县及县城基本情况合阳县及县城基本情况合阳县地处陕西省渭北旱塬东部,黄河中游西岸,东经1095811027,北纬 34593526,属渭南市辖县。北靠梁山与黄龙县、韩城市相连,西隔大峪河与澄城县毗邻,东临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向南呈台阶状

5、舒展,与大荔县接壤。县境南北长41.3 公里,东西宽 35.6 公里,总面积 1341.46 平方公里,黄河、金水沟、大峪河、徐水沟、太枣沟五大沟系将全县切割成四大块台塬,县城所处的中间台塬,是最大的一块,承载六个重镇,几乎占全县 1/2 的比重。全县有 12 个镇 4 个乡,353 个行政村,总人口 44.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9.4 万人,非农业人口 4.8 万人。2007 年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 20.23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5.79 亿元,第二产业 4.63 亿元,第三产业 9.81 亿元,财政收入 327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 元。县城位于县境中部,距省会西安 190

6、公里,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洽川 20 公里。县城历史悠久,古迹文物丰富,唐明古塔相对,宋殿明阁并存。规划建设中的县城为一城两区,即城关区和南蔡区,金水沟高架桥将两区连在一起,金水沟公园使城市空间和特色更加突出。2007 年,城市人口 7.3 万人,建成区面积 7.5 平方5公里,主次干道 23 条,道路总里程 21 公里。城市国民经济总产值 5.6 亿元,工业产值 2.9 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2.3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500 元。合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称“有莘国”,是中国第一贤相伊尹的故乡,也是中国诗经的发源地,黄河文化的孕育地,中国爱情诗的发祥地。合阳县是农业大县,

7、旱作农业享誉全国。形成了苹果、粮薯、奶畜、烤烟、香菇、水产等六大产业基地,带动果菜与水产品加工和面粉、乳制品、果汁深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全县经济的基础产业。合阳又是一个旅游大县。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景点遍布全县。特别是位于县境东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洽川被列入全省十大自然生态旅游景区之一,集旅游、野炊、拜谒、垂钓、温泉旅游、保健沙浴、黄河漂流、林带徜徉、观看珍稀禽鸟、欣赏稀有剧种、品尝黄河水鲜、体察渭北民俗为一体,年接待游客 42 万人,旅游收入 8100 万元。旅游业已成为合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合阳还将是一个工业大县。现有工业企业 190 家,形成以煤炭、建材、机电、化工

8、为主的工业格局。 “十一五”期间,合阳将相继建成年产 1200 万吨的煤矿和坑口发电厂,奠定全县的煤炭、电力、机电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基础。这些工业企业都将围绕县城摆布,成为城市发展的拉动力量。62.22.2 经济发展与规划目标经济发展与规划目标“十一五”期间合阳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思路与目标:(一)发展定位生态农业大县:合阳县农业发展的生态条件十分优越,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业科技水平较高,具备建设生态农业大县的基础和条件。按照无污染、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优质小麦、苹果、红提、肉牛、奶畜、红薯、杂果、淡水鱼等优势农产品的品味和质量,建成在关中地区和陕西省乃至全国有一定

9、影响的系列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合阳县利用其充足的劳动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在改造提升现有涉农工业的基础上,抓住东部地区和港、澳、台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吸引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的龙头,初步形成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的雏型,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渭北能源工业接续基地:合阳县煤炭总储量 52 亿吨,其中工业储量 13 亿吨,均居全市前列,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通过招商引资和整合现有生产能力,加紧开发安阳、山阳、西卓子等大型煤矿,使年生产能力达到 150 万吨,适时建设坑口电厂,将我县建成继韩城、

10、澄城之后的渭北能源工业接续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洽川国家级重点名胜区在陕西东线三角旅游区中特色明显,位置突出。随着旅游潜力的进一步挖掘7和释放,必将成为西安大都市圈休闲度假的重要基地,并将进一步向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辐射。品牌劳务输出基地:合阳县劳动资源丰富,广大劳动者淳朴本分,心灵手巧,在 20 万乡村劳动力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接受过基础教育,其中拥有专业技能的达 8 万余人。通过建设劳动力市场和组织专业培训,叫响“合阳巧匠”、 “洽川闺女”等劳动力品牌,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市场化和规模化水平,形成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劳务输出基地。(二)发展思路。牢牢抓住世纪初的重要战略机

11、遇期,围绕建设生态大县、旅游名县、经济强县目标,突出一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五个统筹”要求,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建设产业化农业、新型化工业、现代化服务业以及和谐社会,纵深推进经济体制和机制改革,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产业发展布局继续向“一城一线三区”(县城、108 国道、渭南高薪区合阳工业园区、洽川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节水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集中,形成集群优势,发挥规模效应。产业发展方向上,突出“果业、旅游、能源、绿色食品加工业”四大重点,在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实现突破。资源配置上,以市场化为导向;

12、在所有制选择上,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增长方式选择上,以技术进步为主导;在资金筹措上,以招商引资和激活民间投资为主导;工作方式上,突出项目建设这个重点,8抓住优化环境这个关键,依靠人才队伍这个根本,推进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三)发展目标。按照合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初步设想, “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年均增长 12以上,到2010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 22 亿元,较 2006 年净增加 10 亿元;人均 GDP 达到 5000 元左右。其中一产增加值 5 亿元,占 23,年均增长 5;二产增加值 8 亿元,占 37,年均增长 16;三产增加值 9 亿元,占 40,年均增长 12

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5以上,五年累计投资力争达到 25 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递增 5以上,达到 7000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 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 8左右。2.32.3 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2.3.1 县城规划情况城市性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服务基地,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电、化工为主,商贸服务业发达的绿色生态型城市。城市人口规模:2010 年为 12 万,2015 年为 15 万。城市建设用地:2010 年城市建设用地 12 平方公里,2015 年为 17.4 平方公里。合阳县城规划的基本结构布局和发

14、展形态是: 用地发展方向:受地形和沟壑的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只能向东扩展和向北延伸。9 布局结构:城关、南蔡为未来合阳县城的两个区。两区之间,金水沟大桥(纵轴)及金水沟公园(横轴)将其连接在一起,为一“哑铃状格局构成”。金水沟公园的天然地形,使合阳县城的空间形成更加立体化,更具特色。城关区工业用地沿西环路工业园区带状布置,南蔡工业区以东北、东南角为主,王村矿区除现状矿区外,在其西南设电厂。城关西南、南蔡的东北部工业区内设乡镇企业集中区。未来城市的集中仓库设置在南蔡火车站的二、三环西南端。 道路:城关、南蔡均是方格网道路系统。 “108”国道沿西环路通过,一劳永逸不干扰城市;阎禹高速公路从城区东部

15、通过,洽川大道将 108 国道与高速公路连接。城区道路六纵六横,为方格网格局。 绿化及城市空间:根据合阳县地形特点,绿化采用点、线、面结合,以线带点。线指街道行道树和城区周围防护林带,点为居住区绿化,面为金水沟公园及城市小园林。工业区设小型公共绿地。环城西路以西沟壑破碎地形种植防护林,环北路建设城市防护林带,未来城市空间布局,城关区围绕环塔路布置文化娱乐,商业金融、行政办公为一体的城市中心与南蔡火车站广场副中心成为城市空间制高点。城关区的东、西部,南蔡的东部,结合过境公路分布少量高层办公及住宅,城关区及南蔡区的南端以低层空间为主。整个城市的最低处空间为地处城市格局中心,但却远离喧闹的金水公园。

16、10规划城区道路共 27 条,总长度 45.8 公里,总面积 145.395公顷,道路网密度 2.63km/km,人均道路面积 9.639 平方米/人,形成方格型道路网系统,给排水、防洪、电力、电讯、热力、环境都作了工程规划。2.3.2 县城建设现状合阳县城历经十多年改造与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建成区已发展到 7.5km,城市人口发展到 7.3 万人,东、西、南、北大街及黄河路、金水路、解放路、东西新街、泰山路、洽川大道、西环路等 11 条城市道路主骨架已经形成,西环路、洽川大道、泰山路及阎禹高速路构成了城市的大轮廓。主次干道总里程达到 23km,城市道路密度 2.5km/km,人均干道面积 7.6 平方米/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县城的经济结构、布局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金水沟大桥的建成,奠定了一城两区的城市格局,西环路、洽川大道、阎禹高速的建成,初定城市轮廓,洽川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迅猛发展,明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