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37037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三大制度:王位世袭制和世卿世禄制血缘为纽带宗法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封建诸侯,以藩屏周”)(目的、内容、前提、瓦解。评价:) 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西周)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 朝于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 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材料一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做出了 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 么关系? (10年广东卷)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 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解析】A

2、 宗法制把家、国联系在一起,为人臣 者忠于君主,为人子者孝顺长辈,忠孝观念根源 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评 :这道题可能有学生考虑到“忠君”,会选择“君主 专制”,本题的干扰项有点难度。再看源头,忠君 之源,依然是宗法制。) (2009高考山东文综)在红楼梦第九 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 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西周实行的宗法制 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

3、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10年新课标卷)25柳宗元在封建论 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 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 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0年新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 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 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009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 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 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 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

4、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 (2009全国文综二)关于中国姓氏起源, 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 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 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 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 (10年上海历史卷)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 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 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 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 确立的宗法制继承

5、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原因: 内在矛盾: 发展趋势: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方法:机构或官制改革选官制度改革思想控制监察制度经济统一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原因: 内在矛盾: 发展趋势: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方法: 发展演变:萌芽战国时期“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改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四观?秦朝:确立和维护 条件: 确立:皇帝制度中央、

6、地方的行政制度秦律 维护:经济上土、三统一思想文化上文字、文化、教育 评价:积极有利于消极政治,思想文化汉朝:巩固背景:郡、国并行制度(原因)措施:1、推恩令和附议之法2、监察:刺史制度3、选官:察举制度4、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编户齐民: 意义:隋唐:完善措施:1、中央机构改革:内容、意义: 意义:关系分权、品级影响深远2、选官制度:背景、演变、评价:抑制门阀、扩大来源、提高素质、加强集权宋:加强 背景: 措施: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军权、行政权、财权、司法权 评价:特点、作用、局限元朝:新发展 背景: 措施:中央地方 评价:特点作用问题空前加强:明清 明朝:背景、措施影响 清朝:背景措

7、施评价冲击 (10年浙江卷)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 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 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10年浙江卷)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 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 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10年安徽卷)14.柳宗元认为,秦末 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 “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 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8、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10年福建卷)14朱子语类云:“唐 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 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 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 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 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10年全国卷2)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 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 ,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10年江苏卷)1柳宗元封建

9、论载: “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2009高考江苏单科)“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 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 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009高考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 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明朝“折中书省之 政归六部”。六部所掌

10、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2009高考海南单科)汉武帝倡导“独尊儒 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 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 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 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评价 一方面,维护国家统一、保障社会安定、 促进民族融合、进行重大工程建设。 局限:政治腐败文化专制经济受限赋役沉重专题2 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 军功授爵战国察举制西汉 科举制隋唐以来北宋初王安石变法明清百日维新取消稳定 打击旧势力 提高战斗力人才选拔、加强集权范围:加强集权 标准:选拔人才重学风气实用学问思想控制

11、方式:公正、公开选官制度演变特点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发展到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选发展到公开考试 选官范围逐渐扩大 选拔制度日益完善,严密。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初 试试 二 试试 三 试试明经经选选礼记记或左传传之一及 孝经经论语论语 尔雅 ,每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诸经 大义义十条答时务时务 策三道进进士选选礼记记或左传传之一及 尔雅,每经经帖十条作计计、赋赋、文各一 篇作时务时务 策五道(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答: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

12、 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 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 宫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 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 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 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 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 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 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

13、代语言、近现代史和 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 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 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 ,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 分) 答: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 度”?(6分)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 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 (3)答: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 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 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答: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 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 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 有效管理。专题3古代监察制度秦: 汉: 北宋: 元朝: 明朝:认识监察制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是加强君 主专制的方式。专题4古代军事制度唐代:府兵制到募兵制背景 特点 :兵将关系、前提、负担、士兵性质影响 北宋:更戍法到将兵法目的内容影响 二、改革和变法主要的变法: (一)中国古代的改革和变法 奴隶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